羊骨胶原肽对镉的螯合作用及对镉致鸡肝损伤的干预作用
赵栋皓, 原梦, 马凯腾, 段卓, 祝一鑫, 唐芳, 韩克光, 霍乃蕊
畜牧兽医学报, 2023, 54(6):
2641-2652.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3.06.040
摘要
(
206 )
HTML( )
PDF (14443KB)
(
10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环境镉(cadmium, Cd)极易在动植物体内富集,不仅危害动物健康,而且影响食品安全,本研究旨在探究羊骨胶原肽(sheep bone collagen peptide, SBCP)对镉的螯合作用及对镉致鸡肝损伤的干预作用。海兰褐雏鸡随机分组(n=10):对照组常规饲养,模型组(Cd组)饲喂氯化镉添加量为140 mg·kg-1的含镉饲料,SBCP组每天灌胃3 g·kg-1的肽,Cd+SBCP组饲喂与Cd组相同的含镉饲料并灌胃与SBCP组相同的等剂量肽;42 d后测定各组的镉残留水平和肝抗氧化水平,评估肝损伤程度,分析线粒体凋亡途径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检测结果表明,对照组和SBCP组肝和胸肌中镉残留的检测值为0,Cd组的镉残留分别为412.57 μg·kg-1 (肝)和129.47 μg·kg-1 (胸肌),Cd+SBCP组分别为216.06 μg·kg-1 (肝)和49.68 μg·kg-1 (胸肌);与对照组相比:Cd组肝组织T-SOD和GSH-Px活力显著下降,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以及IL-2、IL-8、TNF-α、IFN-γ等炎症因子含量显著增加(P<0.05),肝组织切片显示,肝索排列紊乱,核浓缩坏死,间质淋巴细胞浸润,bax、cyt C、caspase-3和caspase-9等促凋亡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水平则显著下降(P<0.05)。SBCP干预后:Cd+SBCP组抗氧化酶活力显著升高,MDA含量显著下降(P<0.05),ALT和AST水平以及上述4种炎症因子含量显著减少(P<0.05),肝组织结构明显改善,上述各促凋亡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抗凋亡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红外谱图显示,SBCP与Cd螯合后生成了一种新物质,且对Cd的螯合率达到47%。SBCP可通过对重金属离子的螯合作用来降低镉残留,减轻镉对鸡只造成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并通过线粒体凋亡途径抑制肝细胞坏死,研究结果为预防畜禽重金属中毒,保障动物性食品安全提供了可借鉴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