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52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21-12-25
封面封底
畜牧兽医学报, 2021, 52(12):  1-0. 
摘要 ( 109 )   HTML( )    PDF (733KB) ( 1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文目次
畜牧兽医学报, 2021, 52(12):  2-0. 
摘要 ( 126 )   HTML( )    PDF (421KB) ( 1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英文目次
畜牧兽医学报, 2021, 52(12):  3-0. 
摘要 ( 62 )   HTML( )    PDF (170KB) ( 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综述
整合生物学先验信息的全基因组选择方法及其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进展
袁泽湖, 葛玲, 李发弟, 乐祥鹏, 孙伟
畜牧兽医学报, 2021, 52(12):  3323-3334.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1.012.001
摘要 ( 488 )   HTML( )    PDF (2550KB) ( 60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相较于传统的育种方法,全基因组选择(genomic selection,GS)通过对拟留种的个体进行早期选择和增加选择的准确性进而加快育种的遗传进展。通过改进GS方法无法再缩短育种的世代间隔,因而如何提高GS的准确性以获得额外的遗传进展一直是GS研究的核心问题。当前,各种组学技术不断成熟,从公开的资料或前期的研究积累获取生物学先验信息已比较容易。因而,如何在GS模型中整合已知的先验信息进而提高GS的准确性以获得额外的遗传进展成为当前育种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对生物学先验信息的类型以及整合先验信息的GS方法进行综述,探讨了这些方法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和前景,以期为家畜育种中开展整合生物学先验信息的GS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超级增强子调控基因表达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在哺乳动物中的应用前景
赵磊, 康晓龙
畜牧兽医学报, 2021, 52(12):  3335-3345.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1.012.002
摘要 ( 291 )   HTML( )    PDF (3189KB) ( 56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超级增强子是一类包含多个普通增强子的大簇,主要富集高密度的转录因子、辅助因子及增强子相关表观修饰位点。与普通增强子相比,超级增强子具有更高的转录激活能力,在细胞类型特异性发育、分化以及肿瘤的发展进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研究超级增强子在基因转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对于揭示哺乳动物表型性状的分子机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物学意义。本文概述了超级增强子的概念、特性及鉴定方法,总结了超级增强子发挥作用的主要机制,最后对超级增强子调控动物重要表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且结合超级增强子在哺乳动物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了其在哺乳类动物中的应用前景,旨在为超级增强子在动物重要性状表型研究中提供参考。
动物氧化应激及其营养调控措施研究进展
储蓄, 张军霞, 王晶
畜牧兽医学报, 2021, 52(12):  3346-3356.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1.012.003
摘要 ( 376 )   HTML( )    PDF (1359KB) ( 66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动物机体内存在氧化还原平衡,正常状态下保持相对的稳态,当环境或自身状态发生改变时,这种平衡可能会被打破,进而引发机体氧化应激。研究发现,引起氧化应激的因素有很多:如环境因素、动物自身状态改变和外源致病菌以及病毒等,这些因素造成的氧化应激对动物的健康状况、生产性能和繁殖功能等方面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时甚至引发动物死亡,因此,寻求和添加安全有效的抗氧化制剂以调节动物氧化还原状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针对动物氧化应激的营养性添加剂主要有益生菌、维生素、微量元素、激素类和植物类活性物质等。本文对引发动物氧化应激的主要原因和其对动物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总结,并概括了具有缓解动物氧化应激功能的营养性饲料添加剂,以期为动物氧化应激和其缓解策略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遗传育种
参考群筛选方法及规模对基因型填充准确性的影响
阳文攀, 叶绍潘, 叶浩强, 林清, 魏趁, 张志刚, 张细权, 陈赞谋, 张哲
畜牧兽医学报, 2021, 52(12):  3357-3365.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1.012.004
摘要 ( 254 )   HTML( )    PDF (2158KB) ( 2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究基于A矩阵期望遗传关系最大化(maximizing the expected genetic relationship for matrix A,RELA)、基于A矩阵目标群体遗传方差最小化(minimized the target population genetic variance for matrix A,MCA)、平均亲缘关系最大化(the highest mean kinship coefficients,KIN)、随机选择(random selection,RAN)、共同祖先筛选(common ancestor,CA)等不同参考群筛选方法及参考群规模对基因型填充准确性的影响。本研究使用矮小型黄羽肉鸡作为试验群体,采用鸡600K SNP芯片(Affymetrix Axion HD genotyping array)进行基因分型,测定435羽子代公鸡45、56、70、84、91日龄体重。利用Beagle软件将低密度SNP芯片填充为高密度SNP芯片数据,比较不同参考群筛选方法、参考群规模对基因型填充准确性的影响,以及填充芯片基因组预测准确性。结果表明,使用Beagle 4.0结合系谱信息进行填充效果最佳,其次为Beagle 4.0,而Beagle 5.1填充效果最差。使用MCA方法筛选参考群进行基因型填充准确性最高,使用RAN方法筛选参考群进行基因型填充准确性最低,MCA、RELA、CA 3种方法基因型填充准确性差别较小。相比其他方法,使用MCA方法筛选个体作为参考群将低密度SNP芯片填充至高密度SNP芯片进行基因组选择的预测准确性较高,与真实高密度SNP芯片的基因组预测准确性相差甚微。随着参考群规模增大,基因型填充准确性也随之增加,但增速逐渐下降,最后趋于平缓。综上所述,可以通过参考群筛选方法构建参考群以及控制参考群规模,以保证基因型填充和基因组预测准确性并节省成本,本研究为基因型填充在畜禽遗传育种中的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海兰褐蛋鸡ZP3基因结构及其在卵泡中表达规律分析
朱帅鹏, 王东雪, 刘聪, 孙君卫, 杜振伟, 孙桂荣, 李文婷
畜牧兽医学报, 2021, 52(12):  3366-3374.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1.012.005
摘要 ( 296 )   HTML( )    PDF (1988KB) ( 28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探讨ZP3基因在海兰褐蛋鸡中的表达特性,为后期研究ZP3基因在蛋鸡卵泡发育中的作用提供理论支撑。本研究以产蛋期50周龄(50 W)海兰褐蛋鸡为试验对象,利用RACE技术克隆ZP3基因全长,并对编码区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选择健康、体重相近的海兰褐蛋鸡6只,分别取心、肝、肺、肾、卵巢、胸肌、腿肌和不同等级卵泡构建表达谱。卵巢颗粒细胞经不同浓度(PBS、5 ng·mL-1、10 ng·mL-1、20 ng·mL-1)促卵泡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处理后,提取总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检测ZP3基因在各个样品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鸡ZP3基因全长1 415 bp,其中编码区1 341 bp,共编码446个氨基酸,位于10号染色体上,包含9个外显子;其亲缘关系与猪最远;跨膜结构预测表示,其含有一个跨膜结构域和一个信号肽区域;对其亲疏水性进行分析,预测该蛋白为弱的疏水性蛋白,蛋白质结构主要由无规则卷曲构成。组织表达谱显示,ZP3基因在鸡的卵巢中相对表达量最高。各等级卵泡ZP3表达分析显示,随着卵泡发育,ZP3基因在成熟卵泡(F1)颗粒细胞层表达量最高;在使用FSH处理等级颗粒细胞后,发现ZP3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暗示ZP3基因在颗粒细胞中受到FSH激素调节。本试验对ZP3基因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并预测该基因存在跨膜结构和信号肽区域。基因表达谱分析结果显示,ZP3基因在卵泡发育过程中表达量逐渐升高且主要在颗粒细胞中表达,可能受到FSH的调节作用,因此预测,ZP3基因可能与海兰褐蛋鸡繁殖功能相关。
鸡脂肪组织TCF21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与其表达的关系
刘雨萌, 马艳艳, 姜海煦, 张心扬, 武春艳, 程博涵, 李辉
畜牧兽医学报, 2021, 52(12):  3375-3389.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1.012.006
摘要 ( 202 )   HTML( )    PDF (3714KB) ( 4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研究鸡脂肪组织中TCF21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与其表达的关系。以东北农业大学高、低腹脂双向选择品系(简称高、低脂系)第24世代7周龄肉鸡为试验材料,利用RT-qPCR检测高、低脂系肉鸡腹部脂肪组织中TCF21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利用生物信息学和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分析TCF21基因启动子的结构与功能;利用Sequenom MassARRAY飞行质谱检测高、低脂系肉鸡腹部脂肪组织中TCF21基因启动子区CpG位点的甲基化水平;利用CpG甲基转移酶处理TCF21启动子报告基因质粒,分析DNA甲基化对TCF21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高脂系肉鸡腹部脂肪组织中TCF21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低脂系(P<0.001);TCF21基因的启动子区存在40个CpG位点,且在启动子的近端和远端均有分布,但不存在CpG岛;将TCF21基因的启动子划分为5个功能区域,分别为R1区域(-2 000~-1 500 bp)、R2区域(-1 500~-1 000 bp)、R3区域(-1 000~-500 bp)、R4区域(-500~-200 bp)和Core区域(-200~-100 bp);高脂系R2、R3和R2+R3区域的DNA甲基化水平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低脂系(P<0.05或P<0.001);R2、R3、R2+R3区域的DNA甲基化水平与TCF21基因mRNA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2区域:r=0.438,P<0.05;R3区域:r=0.371,P<0.05;R2+R3区域:r=0.489,P<0.05);R2区域的DNA甲基化显著抑制其转录活性(P<0.05)。综上所述,TCF21基因在高、低脂系肉鸡腹部脂肪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主要与其启动子R2区域的DNA甲基化水平有关。
皱皮香猪HAS2基因SNPs的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吴行雕, 石道宏, 黄世会, 牛熙, 李升, 王嘉福, 冉雪琴
畜牧兽医学报, 2021, 52(12):  3390-3402.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1.012.007
摘要 ( 227 )   HTML( )    PDF (3042KB) ( 26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探究皱皮香猪全身性皮肤褶皱是否与透明质酸合成酶2(hyaluronan synthase 2,HAS2)基因变异有关,本研究以普通香猪为对照,采用特异性PCR方法克隆HAS2基因的外显子编码区,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测定基因编码区的碱基变异,检测变异位点在群体中的分布频率。结果显示,皱皮香猪HAS2基因中检测到4个SNPs位点:位于外显子1的T221A错义突变(导致亮氨酸替换为赖氨酸)和A228G同义突变,位于外显子2的T183C和外显子4的C537T同义突变。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T221A和A228G位点构成4种单倍型,其中T-A为皱皮香猪群体的主要单倍型(27.5%),且在皱皮香猪群体中紧密连锁(r2=0.253),而且T221A和A228G突变可引起mRNA自由能和蛋白质结构发生变化,TA组合的自由能为-573.29 kJ·mol-1,TG组合的自由能为-580.89 kJ·mol-1,AG组合的自由能为-572.66 kJ·mol-1;AA组合的自由能为-571.03 kJ·mol-1;蛋白序列中亮氨酸替换为赖氨酸后,α螺旋由35.52%降为32.97%,自由卷曲由43.17%升至44.51%,同时引起蛋白序列三级结构的改变。位点T221A和A228G在香猪群体中呈现出丰富的多态性,均表现出3种基因型;关联分析结果显示,皱皮香猪T221A位点的A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普通香猪(P<0.05),A228G位点中皱皮香猪的G等位基因频率极显著高于普通香猪(P<0.01)。T183C位点的C等位基因频率和C537T位点的T等位基因频率在皱皮香猪和普通香猪间未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结果揭示,HAS2基因的外显子1中发生的两个碱基变异可能影响基因转录后mRNA的稳定性以及蛋白的三维结构,影响HA的合成量,并与皱皮香猪体侧皮肤不均匀增厚且发生褶皱有关。
多浪羊与小尾寒羊皮下脂肪组织转录组分析
刘天义, 冯卉, Salsabeel Yousuf, 解领丽, 苗向阳
畜牧兽医学报, 2021, 52(12):  3403-3412.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1.012.008
摘要 ( 225 )   HTML( )    PDF (3230KB) ( 2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探索多浪羊(D组)与小尾寒羊(X组)皮下脂肪组织中的特异性表达基因,并研究其潜在的作用,为理解绵羊脂肪组织发育规律以及对脂代谢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研究提供依据。本研究选取脂肪沉积能力存在差异、健康无病、体况良好、种内个体体重相近(约50 kg)的雌性成年多浪羊和小尾寒羊为试验材料,分为D组(试验组)和X组(对照组),每组3个重复,采集位于背最长肌的皮下脂肪组织,应用RNA-Seq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转录组测序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以|Fold change|≥2,P adjust≤0.05为标准筛选差异表达基因,通过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与脂肪沉积和脂代谢有关的差异基因。为了验证测序数据的可靠性,本研究随机选取了6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qRT-PCR验证。结果显示,在6个样本中共检测到38 672个已知的mRNAs,新的mRNAs为1 606个,在两组中共有839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有320个差异基因在多浪羊组中上调表达,有519个差异基因在多浪羊组中下调表达。通过GO功能注释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脂质分解代谢过程、脂质生物合成过程、脂质分解代谢负调控过程、MAPK级联反应调控、对甘油三酯的反应等生物学过程。KEGG通路富集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到了PI3K-Akt、MAPK、胰岛素以及PPAR等信号通路中。qRT-PCR结果与测序结果一致,表明测序结果可靠。通过对多浪羊和小尾寒羊皮下脂肪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到与脂肪沉积和脂代谢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这些基因主要参与脂质生物合成、脂质代谢等过程,其中COL1A1、AKT2、SCDLPLPCK1与PPP2R5A可能在多浪羊与小尾寒羊的皮下脂肪组织的沉积与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
藏羊HSP27基因过表达和沉默载体构建及对卵泡发育的功能初步分析
张春梅, 贾建磊, 谢雯, 任昊, 张怀霞, 张莹莹, 陈倩
畜牧兽医学报, 2021, 52(12):  3413-3425.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1.012.009
摘要 ( 220 )   HTML( )    PDF (4032KB) ( 2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深入探究HSP27基因在藏羊卵泡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选择健康的(3~4岁)经产藏母羊6只,屠宰获得卵巢组织进行藏羊HSP27基因克隆,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HSP27基因CDS区序列,构建HSP27基因过表达及沉默载体,分离培养藏羊卵巢颗粒细胞,将构建的载体按不同分组进行细胞转染试验即空白组、过表达载体组、沉默载体组、阴性对照组,每组设3个复孔。显微镜观察各转染组培养0、24、48、72 h的细胞形态变化及细胞计数,RT-PCR检测各转染组HSP27、GDF9、BMPR-1B、Erβ基因mRNA表达量。结果,试验成功克隆藏羊HSP27基因,其CDS序列长度为618 bp,编码203个氨基酸。试验成功构建藏羊HSP27基因过表达及沉默载体;将构建的载体转染至卵巢颗粒细胞,随着培养时间的递增各转染组间细胞形态发生改变,过表达载体组细胞由长梭状逐渐变为不规则多边形,细胞核变形分解,沉默载体组细胞周边伪足伸出减少,细胞皱缩大量凋亡;细胞计数结果显示,转染后培养72 h时,沉默载体组细胞数量极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1),过表达载体组细胞数量显著低于空白组和阴性对照组(P<0.05)。RT-PCR结果显示,过表达载体组细胞HSP27基因mRNA表达量极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沉默载体组细胞HSP27基因mRNA表达量极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P<0.01),过表达载体组细胞的GDF9、BMPR-1B、Erβ基因mRNA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沉默载体组细胞Erβ基因mRNA表达量极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P<0.01)。由此可初步推测,当HSP27基因过表达时能够促进颗粒细胞增殖分化,当沉默HSP27基因时可能会触发颗粒细胞凋亡进而影响卵泡发育,以上研究成果可为HSP27基因在藏羊卵泡发育过程中的功能研究奠定试验基础。
山羊HABP4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功能预测
王宪军, 向华, 张焕容, 任玉鹏, 朱江江
畜牧兽医学报, 2021, 52(12):  3426-3438.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1.012.010
摘要 ( 227 )   HTML( )    PDF (5832KB) ( 2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克隆简州山羊HABP4基因,鉴定与HABP4互作蛋白的mRNA表达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为进一步探讨HABP4基因在调控山羊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奠定基础。于四川省简阳大哥大牧业有限公司随机选取10月龄左右,体重为55 kg左右的健康简州大耳羊公羊(16只),清晨空腹屠宰后迅速采集各山羊心、肝、脾、肺、肾、小肠、大肠、瘤胃和胰腺9个组织样本,TRIzol法提取组织总RNA,并反转录cDNA。RT-PCR技术克隆山羊HABP4基因cDNA序列,利用在线软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技术检测HABP4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n=16)以及分析在胰腺(n=16)组织中与该HABP4蛋白可能存在相互作用的10个蛋白的mRNA表达特性及其相关性。结果,成功扩增山羊HABP4基因1 496 bp,包含5'UTR 61 bp,CDS区1 254 bp,3'UTR 181 bp,编码417个氨基酸残基。HABP4 mRNA在山羊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胰腺中表达水平最高,且与UAB52呈极显著正相关,和RPL32、RPS9呈显著正相关,推测其在细胞定位、新陈代谢、多生物过程及生物过程负调节以及翻译起始、核糖体转录、细胞质代谢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成功克隆山羊HABP4基因cDNA全长1 496 bp,其可能与UAB52、RPL32和RPS9呈显著正相关。这些结果也为进一步探讨HABP4在调控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参考数据。
过表达MyBPC1对牛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洪倩倩, 郭宏, 高树新, 郭益文
畜牧兽医学报, 2021, 52(12):  3439-3448.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1.012.011
摘要 ( 229 )   HTML( )    PDF (2591KB) ( 26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探究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1(myosin binding protein C1,MyBPC1)对牛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与成肌分化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MyBPC1在细胞分化和肌肉发育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提供依据。本研究利用西门塔尔胎牛原代牛骨骼肌卫星细胞体外诱导成肌分化模型模拟牛骨骼肌的生长发育过程。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yBPC1的细胞时序表达谱。试验分为两组。在RNA水平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 μL;在蛋白水平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 μg。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牛骨骼肌卫星细胞转染MyBPC1的过表达效果,并进一步检测细胞增殖期标志因子Pax7、Ki67以及细胞分化期标志因子MyHC、MyOG的表达变化情况,观察牛骨骼肌卫星细胞肌管形成状态。结果,MyBPC1在牛骨骼肌卫星细胞分化前后表达水平存在极显著差异,牛骨骼肌卫星细胞诱导分化后MyBPC1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增殖期(P<0.01)。过表达MyBPC1后,细胞分化形成的肌管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增殖标志因子Pax7的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分化标志因子MyHC的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过表达MyBPC1可以促进牛骨骼肌卫星细胞体外成肌分化,为进一步开展MyBPC1对牛骨骼肌卫星细胞的调控机制奠定基础。
生物技术与繁殖
水牛附睾不同部位精子超微结构及荧光标记差异分析
何翁潭, 张鹏飞, 黄愉淋, 肖凯, 黄良凤, 陆阳清, 张明
畜牧兽医学报, 2021, 52(12):  3449-3460.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1.012.012
摘要 ( 231 )   HTML( )    PDF (4156KB) ( 1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哺乳动物精子经过附睾成熟后才能获得运动及受精的能力,为解释水牛精子在附睾中的成熟过程,本研究选用性成熟期的沼泽型水牛附睾,利用乙烯吡咯烷酮包裹的硅胶微小颗粒(Percoll)梯度离心纯化分别提取附睾头、体和尾部精子,应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CASA)检测精子活力,透射电镜观察附睾不同部位精子的超微结构,对精子进行荧光标记后,利用流式细胞仪和荧光显微镜观察检测不同部位精子质膜完整率、线粒体鞘膜电位和顶体差异。结果表明,Percoll分离得到附睾头、体和尾3部位精子的纯度达95%,不同部位精子活力分别为8.35%、20.21%和65.60%;附睾不同部位精子都存在着结构完整的精子以及相同的畸形类型,附睾尾部精子线粒体鞘高膜电位比率最高,精子质膜完整率从附睾头部到尾部逐渐升高,精子顶体完整率从附睾头部到尾部逐渐升高。本研究直观地展示了水牛附睾不同部位精子特征以及差异,为研究水牛精子成熟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性成熟期辽宁绒山羊与子午岭黑山羊睾丸发育比较
梁维炜, 李明娜, 罗玉柱, 王继卿, 柯娜, 沈继源, 郝志云, 金夏阳, 鲁玉洁, 黄兆春
畜牧兽医学报, 2021, 52(12):  3461-3470.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1.012.013
摘要 ( 281 )   HTML( )    PDF (2272KB) ( 4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探究性成熟期辽宁绒山羊与子午岭黑山羊睾丸发育是否存在差异,并对两品种繁殖性能进行比较。选取性成熟期健康的辽宁绒山羊和子午岭黑山羊各5只,采集睾丸组织,通过大体解剖和苏木精-伊红(HE)染色石蜡切片,比较两品种山羊睾丸组织发育及形态学差异;ELISA检测雄激素浓度;实时荧光定量PCR (real 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两品种山羊睾丸组织中死盒多肽4(DEAD box polypeptide 4,DDX4)和类无精症缺失基因(deleted in azoospermia-like gene,DAZL)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辽宁绒山羊睾丸总重和睾丸长周径极显著高于子午岭黑山羊(P<0.01),而睾丸短周径、睾丸脏体比和睾丸胴体比均差异不显著(P>0.05);辽宁绒山羊生精上皮厚度显著高于子午岭黑山羊(P<0.05),而两者精细管面积、直径和单位面积内精细管数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品种山羊睾丸中雄激素分泌无显著差异(P>0.05);辽宁绒山羊DDX4 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子午岭黑山羊(P<0.01或P<0.05),DAZL mRNA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子午岭黑山羊(P<0.01),而蛋白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以上结果表明,性成熟期辽宁绒山羊性腺发育程度与子午岭黑山羊一致,但生精上皮较子午岭黑山羊厚,生殖标记基因表达量存在差异,推测可能会影响两品种的生精能力。
绵羊miR-200b对卵泡颗粒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宋鹏琰, 锡建中, 张振红, 付强, 岳巧娴, 张配颖, 周荣艳
畜牧兽医学报, 2021, 52(12):  3471-3479.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1.012.014
摘要 ( 220 )   HTML( )    PDF (2296KB) ( 19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揭示miR-200b在绵羊卵泡颗粒细胞的作用。本研究利用在线工具(TargetScan、miRTarBase及miRDB)预测miR-200b的靶基因,并利用KOBAS对其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将分离培养的绵羊卵泡颗粒细胞分为4组,分别转染miR-200b mimic、mimic NC、miR-200b inhibitor和inhibitor NC,每组6个重复。采用CCK8法分别检测转染24、48和72 h颗粒细胞的存活率;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miR-200b、CDK4、CDK6、CCND1、CCND2、BaxBcl-2基因的表达水平。利用3种在线工具预测到25个miR-200b的共同靶基因,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这些基因富集在细胞的增殖分化、细胞周期及生殖发育过程;转染miR-200b mimic、miR-200b inhibitor和NC后,颗粒细胞存活率随时间延长呈“V”型趋势降低,且48 h达最低(P<0.01);miR-200b inhibitor与inhibitor NC组相比,miR-200b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与mimic NC相比,miR-200b mimic组极显著促进miR-200b表达(P<0.001),显著下调CDK4(P<0.01)、CDK6(P<0.001)和CCND1(P<0.001)、CCND2(P<0.05)和Bcl-2(P<0.01)基因表达水平,Bax表达并无显著变化(P>0.05),且极显著下调Bcl-2Bax比值(P<0.001)。综上所述,miR-200b抑制绵羊卵泡颗粒细胞细胞周期和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OPN5对鸭颗粒细胞凋亡、增殖及类固醇激素生成的影响
刘付穗, 潘建秋, 江丹莉, 沈栩, 许丹宁, 田允波, 黄运茂
畜牧兽医学报, 2021, 52(12):  3480-3491.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1.012.015
摘要 ( 216 )   HTML( )    PDF (6097KB) ( 20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研究视神经蛋白(neuropsin,OPN5)对鸭颗粒细胞凋亡、增殖及类固醇激素生成的影响。本研究分别对鸭颗粒细胞进行OPN5过表达质粒和OPN5 siRNA处理72 h (n=6),应用EdU细胞增殖检测技术、流式细胞技术、Annexin V-FITC、RT-PCR、Western blot及ELISA技术系统地检测颗粒细胞的增殖、凋亡情况及生殖相关基因的mRNA、蛋白水平及激素水平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OPN5过表达能促进鸭卵泡颗粒细胞增殖,抑制鸭卵泡颗粒细胞凋亡;能极显著地促进GnRHRFSHRLHR的表达 ,并抑制GnIHGnIHR的表达(P<0.01);能显著或极显著上调StARCYP11A1、3β-HSDCYP17A1、CYP19A1的mRNA水平(P<0.05或P<0.01);显著升高OPN5、3β-HSD及CYP19A1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和极显著升高E2、P4分泌水平(P<0.01),并极显著降低INHβ的水平(P<0.01)。OPN5 siRNA能够显著降低OPN5的表达水平(P<0.01),抑制卵泡颗粒细胞增殖并促进凋亡,极显著下调GnRHGnRHRFSHRLHRP<0.01),促进GnIHGnIHR的表达(P<0.01);并极显著抑制StARCYP11A1、CYP17A1的表达(P<0.01);显著降低OPN5、3β-HSD及CYP19A1蛋白表达水平(P<0.05)及极显著降低E2、P4的分泌水平(P<0.01),并能极显著升高INHβ的水平(P<0.01)。研究表明,OPN5能促进鸭卵泡颗粒细胞的增殖,抑制其凋亡,促进颗粒细胞中类固醇激素的生成和分泌。
营养与饲料
饲喂PRL抑制剂对燕山绒山羊毛囊发育的影响
张乐超, 段春辉, 刘月琴, 张英杰
畜牧兽医学报, 2021, 52(12):  3492-3500.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1.012.016
摘要 ( 211 )   HTML( )    PDF (2491KB) ( 2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研究绒山羊毛囊生长期饲喂催乳素(PRL)抑制剂对毛囊发育的影响。本研究选择3月龄体重相近((23.01±4.82) kg)、健康良好的燕山绒山羊公羊20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饲喂PRL抑制剂(0.06 mg·kg-1),试验期90 d。试验结束时采集羊绒纤维、血液和皮肤样品,分析饲喂PRL抑制剂对山羊绒长度、细度、血液指标、毛囊性状及皮肤组织PRLMTNR1a和RORα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PRL抑制剂显著提高了绒山羊初级毛囊数量、次级毛囊数量和S/P值(P<0.05),并显著提高了活性初级毛囊占比和活性次级毛囊占比(P<0.05),对山羊绒伸直长度和细度无显著影响(P>0.05)。饲喂PRL抑制剂3个月对绒山羊血清中PRL、MT、IGF-1、COR、GH、T4和T3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降低了皮肤中PRLMTNR1a mRNA表达水平(P<0.05),对RORα mRNA表达量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在绒山羊毛囊生长期抑制PRL分泌可能是通过降低皮肤中PRLMTNR1a基因的表达来促进毛囊发育。
饲粮不同比例青贮玉米对仔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王猛, 李尚民, 沈丹, 韩国锋, 李延森, 窦新红, 李春梅
畜牧兽医学报, 2021, 52(12):  3501-3511.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1.012.017
摘要 ( 309 )   HTML( )    PDF (1063KB) ( 25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全株青贮玉米对仔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为全株青贮玉米在肉鹅养殖上的应用提供依据。试验选取健康、平均体重为982~985 g的28日龄三花鹅2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仔鹅。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8%、16%、24%全株青贮玉米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42 d。记录28、42、56、70日龄时鹅的体重(BW)和耗料量,计算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及料重比(F/G); 70日龄时,每个重复选择2只接近平均体重的仔鹅屠宰,测定屠宰性能、肉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28~42日龄时,16%试验组的仔鹅ADG和ADFI显著升高(P<0.05);在42~56日龄时,8%试验组的仔鹅ADFI显著升高(P<0.05);在56~70日龄时,试验组的仔鹅ADG、ADFI和F/G均无显著差异(P>0.05);28~70日龄的ADG和添加水平呈二次曲线关系(P<0.05),达最高ADG水平的添加量为9.01%。与对照组相比,70日龄时,24%试验组的仔鹅体重显著降低(P<0.05);各试验组的全净膛率和屠宰率显著降低(P<0.05);屠宰率和添加水平呈二次曲线关系(P<0.05),达最低屠宰率的添加水平为14.93%;各试验组仔鹅的肉品质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8%试验组的仔鹅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适量添加全株青贮玉米可提高仔鹅的生长性能,降低血清中的甘油三酯含量,对肉品质无显著影响,对屠宰性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根据饲粮中添加全株青贮玉米的水平对ADG的最高限量和对屠宰性能的最低限量,建议在饲粮中的添加水平为9.01%~14.93%。
葛根素对饲喂氧化大豆油肉鸡小肠黏膜屏障功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余应梅, 施璇, 欧阳经鑫, 刘三凤, 黎观红
畜牧兽医学报, 2021, 52(12):  3512-3523.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1.012.018
摘要 ( 237 )   HTML( )    PDF (3261KB) ( 3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研究葛根素对饲喂氧化大豆油饲粮黄羽肉鸡小肠黏膜形态结构、紧密连接蛋白基因表达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采用2×2因子设计,因子包括油脂质量(新鲜大豆油和氧化大豆油)和葛根素添加水平(0、750 mg·kg-1)。选取健康1日龄雌性黄羽肉鸡360只,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分别为新鲜大豆油饲粮组、新鲜大豆油+葛根素(750 mg·kg-1)饲粮组、氧化大豆油饲粮组和氧化大豆油+葛根素(750 mg·kg-1)饲粮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羽。在28和56日龄时,每个重复随机选取1只鸡,取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检测小肠形态结构和测定小肠黏膜紧密连接蛋白基因表达及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1)饲喂氧化大豆油显著降低28日龄肉鸡十二指肠的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回肠V/C和claudin-1 mRNA表达量以及56日龄肉鸡3个肠段的绒毛高度及V/C (P<0.05),显著升高56日龄3个肠段的隐窝深度(P<0.05)。饲粮中添加葛根素显著提高28日龄肉鸡空肠绒毛高度和V/C、回肠闭合小环蛋白1(ZO-1) mRNA表达量和56日龄肉鸡十二指肠V/C、空肠和回肠的绒毛高度及V/C (P<0.05),显著降低3个肠段的隐窝深度(P<0.05)。2)饲喂氧化大豆油显著升高28日龄十二指肠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和空肠还原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P<0.05),并显著降低28日龄回肠GSH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5)。饲粮中添加葛根素显著提高28日龄肉鸡十二指肠GSH-Px活性(P<0.05)。饲喂氧化大豆油显著降低56日龄回肠SOD活性和T-AOC (P<0.05),饲粮中添加葛根素显著提高56日龄肉鸡十二指肠SOD和回肠SOD、GSH-Px活性(P<0.05),显著降低56日龄肉鸡空肠GSH含量、SOD活性、T-AOC和回肠T-AOC (P<0.05)。综上所述,饲喂氧化大豆油破坏肠道黏膜形态结构、降低紧密连接蛋白基因的表达量和抗氧化能力,添加葛根素可提高肉鸡小肠黏膜紧密连接蛋白基因的表达量,改善氧化损伤条件下肠道黏膜形态结构,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而提高其抗氧化能力。
预防兽医
犬弓首蛔虫感染比格犬不同阶段肝circRNAs表达模式的分析
邹扬, 郑文斌, 张金鹏, 路义鑫, 朱兴全
畜牧兽医学报, 2021, 52(12):  3524-3534.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1.012.019
摘要 ( 227 )   HTML( )    PDF (4509KB) ( 1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探究终末宿主肝环状RNA (circRNAs)在犬弓首蛔虫诱导致病过程中的潜在调控作用。18只6~7周龄的比格犬被平均分为3组(感染后0.5 d组、感染后1 d组和感染后36 d组),每组包括感染和对照各3只,分别于感染后对应的时间点收集肝样品。提取感染和对照组肝的总RNA,利用高通量RNA测序,构建circRNA文库,对差异表达的circRNAs进行分析,并对差异表达circRNAs的亲本基因进行GO注释和KEGG富集分析。随机选取9个差异表达circRNAs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在感染后0.5、1和36 d分别有94、103和84个犬肝的差异表达circRNAs。Venn图显示,3个感染阶段没有共同表达的差异circRNAs;GO和KEGG分析显示,差异表达的circRNAs参与了宿主肝免疫与炎症的相关通路,其中差异表达的circRNA novel_circ_0016108、novel_circ_0016184和novel_circ_0027468与犬弓首蛔虫引起的天然免疫相关;novel_circ_0002212参与了犬弓首蛔虫引起的肝炎症反应;novel_circ_0002212和novel_circ_0019907在宿主肝抵抗犬弓首蛔虫侵袭的过程中发挥作用。RT-qPCR验证结果显示大多数差异表达的circRNAs与高通量测序结果一致。结果表明,肝circRNAs在犬弓首蛔虫感染终末宿主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为进一步探究犬弓首蛔虫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信息,并且也为促进疾病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
基于靶向代谢组学研究环形泰勒虫对宿主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
李霞, 李志, 曹天行, 殷宏, 罗建勋, 关贵全, 刘军龙, 赵洪喜
畜牧兽医学报, 2021, 52(12):  3535-3545.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1.012.020
摘要 ( 200 )   HTML( )    PDF (4615KB) ( 16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环形泰勒虫感染宿主淋巴细胞可使其获得类似肿瘤细胞样的无限增殖能力,而细胞转化现象会伴随虫体的消失而终止,该寄生模式为人们更好地理解环形泰勒虫和细胞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提供了一个理想模型。本研究通过靶向代谢组学方法研究环形泰勒虫感染对宿主细胞能量代谢相关代谢物的变化情况,为进一步揭示其转化机制奠定基础。以环形泰勒虫转化细胞为试验材料,设置布帕伐醌(buparvaquone,BW720c)药物处理组、DMSO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观察不同处理对环形泰勒虫感染细胞生长状态的影响;并在72 h时收集细胞样品,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的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对不同处理组的细胞样品进行能量代谢相关代谢物检测,再运用能量数据库对检测到的代谢物变量进行化合物种类鉴别,使用最小判别二乘分析法(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筛选差异代谢物。通过对转化细胞的药物试验发现,相对于对照组,试验组在24 h内细胞增殖无明显变化,从36 h开始试验组的细胞生长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在72 h时两组间的活细胞数量相差最大。PLS-DA分析发现,代谢物变量可将药物处理组及DMSO对照组之间聚类区分,并筛选到21种组间差异的代谢物,药物处理组中有8个代谢物上调,13个代谢物下调。经富集分析发现这些代谢物主要是与能量代谢相关的代谢物,如谷氨酰胺、L-乳酸、苹果酸、丙酮酸、异柠檬酸等。同时用相应的试剂盒检测后发现,谷氨酰胺、L-乳酸及丙酮酸的含量在药物处理组和对照组的变化趋势与靶向代谢组学检测的结果一致。本试验通过靶向代谢组学分析环形泰勒虫感染细胞的差异代谢物和代谢途径,说明环形泰勒虫感染可显著影响感染细胞的能量代谢,为进步阐明环形泰勒虫转化细胞的机制提供思路。
基于粪便样本的野生犬科动物物种鉴别与棘球绦虫感染调查
尚婧晔, 张光葭, 丹巴泽里, 王奇, 喻文杰, 何伟, 廖沙, 沈芸舟, 黄燕, 王谦, 钟波, 刘阳
畜牧兽医学报, 2021, 52(12):  3546-3556.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1.012.021
摘要 ( 286 )   HTML( )    PDF (1262KB) ( 1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探索粪便样本分析对犬科动物物种鉴别的方法及其可行性,同时对野外犬科动物棘球绦虫感染情况进行调查。采用哺乳动物线粒体DNA控制区通用引物对101份采集自野外环境的犬科动物粪便DNA进行PCR扩增和测序,通过核苷酸位点变异分析、BLAST相似性比对、遗传距离分析和系统进化树构建,对粪样来源物种进行分子鉴别。同时,采用粪-抗原ELISA检测,对粪样棘球绦虫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粪样来源物种鉴别的检测成功率为73.27%,获得的74条序列共定义单倍型20个,所有单倍型序列均可在GenBank数据库中匹配到单一物种,序列相似度为98.52%~100%。单倍型根据序列差异可分为4个单倍型集,各单倍型集间平均碱基差异为17.83~70.10,各单倍型集内单倍型碱基差异在1~10个之间。各集合间遗传距离为0.068~0.342,远大于各集合内单倍型间遗传距离0.009~0.022。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同一集合的单倍型以高自展值聚集成一支。综合各项分析结果,可推测所检测粪样宿主来源分别为犬、灰狼、赤狐和红狐。粪-抗原ELISA检测发现阳性样本11份,样本棘球绦虫抗原阳性率为10.89%。综上表明: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分析可用于犬科动物的分子鉴别,可结合核基因等其他分子标记进一步提升检测准确率。研究区域野外犬科动物棘球绦虫粪抗原阳性率较高。
甘露糖修饰的壳聚糖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微球作为口蹄疫病毒核酸疫苗递送载体的特性评价
李显, 张中旺, 张富东, 吕建亮, 李嘉豪, 潘丽
畜牧兽医学报, 2021, 52(12):  3557-3568.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1.012.022
摘要 ( 201 )   HTML( )    PDF (4412KB) ( 18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对制备的甘露糖修饰的壳聚糖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 (D,L-lactide-co-glycolide),PLGA]纳米微球作为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核酸疫苗递送载体进行评价。采用西佛碱反应和元素分析制备具有一定取代度的甘露糖修饰的壳聚糖衍生物(mannose modified chitosan,MCS),然后,经双重乳化挥发法制备得到甘露糖修饰的壳聚糖PLGA纳米微球(MCS-PLGA-NPs)。采用纳米粒径仪检测MCS-PLGA-NPs粒径分布和表面电势(zeta)、扫描电镜考察其形态、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其对质粒的吸附和吸附质粒后抵抗核酸酶降解能力、CCK-8法检测MCS-PLGA-NPs的细胞毒性、激光共聚焦观察巨噬细胞对MCS-PLGA-NPs-质粒DNA复合物的摄取、荧光显微镜和Western blot验证MCS-PLGA-NPs加载质粒DNA在细胞中的表达。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取代度为5%~10%的MCS。纳米粒径测定和扫描电镜结果表明,MCS-PLGA-NPs的zeta为正值、粒径分布均匀且形态规则呈球形。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MCS-PLGA-NPs吸附质粒的能力随着其质量的增加而增强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抗核酸酶降解质粒DNA。在细胞毒性试验中,不同浓度的MCS-PLGA-NPs与RAW264.7细胞共孵育24 h后,细胞存活率仍在85%以上。在细胞摄取试验中,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可以明显观察到质粒DNA结合到纳米微球表面被RAW264.7细胞摄取。荧光显微镜和Western blot试验证明MCS-PLGA-NPs加载质粒DNA可以在细胞中进行表达。综上表明,本研究成功制备了MCS以及具有递送核酸疫苗能力的MCS-PLGA-NPs,为FMDV核酸疫苗的递送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和见解,也为该递送载体携带特定抗原靶向抗原递呈细胞表面甘露糖受体以及应用于动物免疫的研究奠定基础。
基于马赛克HA序列的H9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的免疫效力分析
李丽, 唐国毅, 冯贺龙, 薛玉涵, 任助, 王国康, 贾妙妙, 商雨, 罗青平, 邵华斌, 温国元
畜牧兽医学报, 2021, 52(12):  3569-3577.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1.012.023
摘要 ( 293 )   HTML( )    PDF (1778KB) ( 18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H9亚型禽流感在我国家禽中广泛流行,给养禽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同时,也严重威胁着公共卫生安全。H9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具有高度遗传变异性,导致流行株和疫苗株之间抗原匹配性差,从而影响疫苗的临床保护效果,急需研发一种高效、具有交叉保护性的通用型H9亚型禽流感疫苗。马赛克疫苗是针对遗传多样性病原体设计,通过整合所有抗原序列获得一条抗原表位覆盖最广泛的嵌合蛋白,并制备疫苗。本研究参考mosaic疫苗设计原则,设计、优化并合成了一条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mosaic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基因序列,采用反向遗传操作技术,以H1N1亚型流感病毒PR8株为骨架,以mosaic H9HA序列替换PR8株的HA片段,获得重组病毒rPR8-HAm/H9。将其制备为灭活疫苗并免疫SPF雏鸡,监测抗体水平、攻毒保护效果,评价其交叉保护效果。结果表明,重组病毒rPR8-HAm/H9灭活疫苗免疫SPF雏鸡,可诱导机体产生较高水平的HI抗体和中和抗体,可显著抑制攻毒后病毒的脱落,对H9N2 AIV JM0305株的攻毒保护率为80%。rPR8-HAm/H9灭活疫苗可以对异源H9N2 AIV JM0305株产生较好的交叉攻毒保护,为研发基于马赛克技术的禽流感通用疫苗提供了前期基础。
猪脾转移因子提高LaSota株鸡新城疫弱毒疫苗的免疫保护率
徐磊, 钟佳莲, 余勋信, 刘毅发, 黄瑜, 刘小龙, 赖隆永, 闫丽萍, 许秀梅, 宋素泉, 张渊魁
畜牧兽医学报, 2021, 52(12):  3578-3587.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1.012.024
摘要 ( 269 )   HTML( )    PDF (1748KB) ( 2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了解猪脾转移因子(TF)对新城疫病毒(NDV)弱毒疫苗LaSota株的免疫增强效果及机制。本研究分别采用不同剂量(10-2、10-3、10-4、10-5羽份) LaSota疫苗株单独(单独免疫组)、LaSota疫苗株与TF联合(联合免疫组)免疫SPF鸡,14 d后以NDV F48E9强毒攻毒,同时设立对照组(非免疫攻毒)和空白组(非免疫非攻毒),并采用ELISA方法与蛋白质芯片技术分别测定外周血IL-4、IFN-γ与IL-12 P40浓度。结果显示,鸡免疫10-2、10-3、10-4、10-5羽份时疫苗攻毒保护率和半数保护量(PD50)如下:单独免疫组分别为100%、55%、0%、0%和0.000 8羽份,联合免疫组分别为100%、75%、0%、0%和0.000 5羽份,对照组和空白组死亡率分别为100%和0%。免疫10-3羽份疫苗后,联合免疫组IL-4和IFN-γ含量均高于其他组,并于第7、14天差异极显著(P<0.01);攻毒后,联合免疫组IL-4、IFN-γ和IL-12 P40含量均高于其他组,IL-4于第1、14天,IFN-γ于第1、3天,IL-12 P40于第1天差异极显著(P<0.01)。综上表明,TF可增强IFN-γ、IL-12介导的细胞免疫和IL-4介导的体液免疫,提高LaSota株弱毒疫苗的免疫保护率,降低疫苗PD50;在抵抗NDV F48E9强毒攻击时,联合免疫组的免疫保护率明显高于单独免疫组。
基础兽医
鸡Ii结合Rab5a和Rab7b分子的分析
陈芳芳, 桂亚萍, 于凤梅, 张俊, 谈阳, 李锦春, 刘翠艳, 查丽莎
畜牧兽医学报, 2021, 52(12):  3588-3597.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1.012.025
摘要 ( 176 )   HTML( )    PDF (3545KB) ( 16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探明鸡恒定链(invariant chain,Ii)与内吞体转运蛋白Rab5a和Rab7b结合的结构域和在细胞内共定位的特征。首先,用PCR和基因突变技术将Ii胞浆区与跨膜区[Ii(Cyt-Tra)]、Ii CLIP (class Ⅱ-associated invariant chain peptide)-三聚体区[Ii(CLIP-TRIM)]和Ii突变体[Ii(M81-87aa)、Ii(M91-99aa)和Ii(M81-99aa)]分别插入pET-32a和pEGFP-C1构建相应的原核和真核重组质粒。其次,将构建的含有绿色荧光蛋白的重组质粒与实验室保存的含有红色荧光Rab5a和Rab7b的重组质粒共转染至人胚胎肾细胞系293 T,观察它们的共定位。将构建的原核重组质粒进行表达和纯化,最后用拉下法和免疫印迹检测Ii与Rab5a和Rab7b的结合域。结果表明,成功构建Ii结构域及Ii突变体的重组质粒。Ii(Cyt-Tra)及Ii突变体均能与Rab5a和Rab7b在细胞内共定位,而Ii(CLIP-TRIM)与空载体却不能。Ii的胞浆区和跨膜区是与Rab5a和Rab7b结合的功能结构域,而不是CLIP与三聚体区。综上所述,鸡Ii与Rab5a和Rab7b共定位和结合的区域是其胞浆区和跨膜区,而不是内质网腔区。这些结果提示Rab分子参与了Ii在胞内细胞器的转运机制,为进一步研究Ii及其载体在细胞内的转运机制和功能提供了新的途径。
制动应激对孕猪海马结构神经元可塑性的影响
陈思彦, 孙维婧, 王子旭, 陈耀星, 曹静, 董玉兰
畜牧兽医学报, 2021, 52(12):  3598-3608.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1.012.026
摘要 ( 149 )   HTML( )    PDF (5624KB) ( 17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研究限位栏饲养造成的制动应激对妊娠母猪神经元可塑性的影响,本研究选取6头8~9月龄配种成功的巴马小型母猪,随机分成两组,应激组(n=3)限位栏饲养,对照组(n=3)自由环境饲养,其余饲养管理一致。于妊娠第18天处死孕猪,取其海马和血液,使用ELISA、放射免疫法检测相关激素水平,制作海马石蜡切片进行尼氏染色和镀银染色后观察神经元丢失率、树突复杂度以及树突棘数量等,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应激组血浆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齿状回(DG)和CA3区出现神经元丢失现象,CA3区锥形细胞树突复杂度下降,神经元成熟树突棘和未成熟树突棘数量均显著降低,DG的成熟树突棘数量显著降低,且海马内的BDNF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降低70.6%(P≤0.01)。因此,制动应激减弱了孕猪大脑海马中CA3区和DG的神经元可塑性。
热应激对小鼠相关神经行为学影响
张萌, 胡亚婕, 曹禹, 甄莉, 刘洋, 徐彬, 杨玉英, 李士泽
畜牧兽医学报, 2021, 52(12):  3609-3618.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1.012.027
摘要 ( 206 )   HTML( )    PDF (3757KB) ( 3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观察34℃条件下不同时长的热刺激对小鼠神经行为学影响及在此条件下小鼠血液生理指标的具体变化。选择40只8周龄小鼠,平均分为4组,每组10只。分组后将小鼠分别置于34℃环境下进行时长0、2、4、6 h的热刺激。刺激结束后立刻对小鼠进行旷场和高架十字迷宫试验,观察并记录小鼠5 min内运动情况,并采取小鼠血液样本对其血液生理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小鼠热刺激2 h组探索行为显著增加,而热刺激4 h组及热刺激6 h组小鼠焦虑样行为显著增加,探索行为减少;小鼠热刺激2 h组肾上腺素(EPI)、皮质醇(CORT)水平都呈时间依赖性增加,并且具有显著性;热刺激2、4、6 h组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均极显著增加,并在热刺激4 h时达到峰值,6 h时略有回落趋势;小鼠热刺激4 h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水平极显著增加,6 h时略有回落趋势。综上表明,34℃热刺激2 h时对小鼠自发运动和探索行为有促进作用,小鼠自发运动和探索行为随着刺激时长的增加,被显著抑制,焦虑样行为显著增加,表现出时间依赖性,并提示小鼠热刺激后情绪和行为异常可能由中枢神经系统进行调控。
土曲霉对小鼠肝氧化损伤及铁死亡相关指标的影响
向益, 张桦, 王利, 魏勇, 俄木曲者
畜牧兽医学报, 2021, 52(12):  3619-3626.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1.012.028
摘要 ( 211 )   HTML( )    PDF (3365KB) ( 19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探究土曲霉引起小鼠肝损伤的机制。将2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腹腔注射0.3 mL (5×107 CFU·mL-1)土曲霉MSF2菌株孢子悬液,试验周期为7 d。采集小鼠肝用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试剂盒检测肝氧化损伤相关指标;铁检测试剂盒检测肝铁离子含量;制备肝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和普鲁士蓝染色,观察其病理变化及铁沉积;透射电镜观察肝细胞超微结构;qPCR检测肝铁死亡相关基因mRNA相对转录水平。结果表明:土曲霉可引起试验组小鼠肝MDA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GSH含量、GSH-PX活力和T-SOD活力极显著降低(P<0.01),铁离子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肝细胞肿胀、坏死,炎性细胞浸润,肝细胞中可见蓝染的铁离子沉积,肝细胞线粒体萎缩、嵴减少和膜密度增加,转铁蛋白1(TFR1)、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1(DMT1)、铁蛋白重链1(FTH1)和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3(VDAC3)基因mRNA相对转录水平显著升高(P<0.05),过氧化物酶4(GPX4)和胱氨酸/谷氨酸转运受体11(SLC7A11)基因mRNA相对转录水平显著降低(P<0.05)。综上表明,土曲霉MSF2菌株致小鼠肝损伤的机制是铁死亡,为深入研究土曲霉的致病机制提供参考资料。
临床兽医
余甘子多糖的结构表征及免疫增强作用
孟祯, 孙梦珂, 许永得, 秦韬, 任喆
畜牧兽医学报, 2021, 52(12):  3627-3640.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1.012.029
摘要 ( 209 )   HTML( )    PDF (5124KB) ( 16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制备余甘子多糖(Phyllanthus emblica polysaccharide,PEP),通过对其结构表征进行分析,探索PEP对鸡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利用紫外光谱(ultraviolet spectroscopy,UV)、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和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分析PEP结构;选取175只1日龄河田鸡,随机分成5组,每组35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疫苗对照组,PEP低、中、高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均用ND疫苗进行免疫,7日龄首免,并于28日龄二免。在免疫的同时,PEP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照10、20、30 g·L-1的剂量给药PEP溶液0.5 mL,疫苗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3 d。分别于7、14、21、28、35、42和49日龄时,测定血清中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特异性抗体水平以及γ-干扰素(INF-γ)和白介素4(IL-4)的水平;于28和49日龄时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和T淋巴细胞CD4+/CD8+的比值;于49日龄剖杀后采集脾、法氏囊、胸腺和肝进行组织学观察以及检测免疫器官指数。结果表明,PEP为白色棉絮状,糖含量为(86.70±1.05)%,结构分析结果表明,PEP是含α型糖苷键的多糖,其组分均一,不含核酸和蛋白质,呈片状分布,总体结构规整且致密,单糖组成为葡萄糖醛酸(glucuronic acid,GlcA)、葡萄糖(glucose,Glu)、木糖(xylose,Xyl)和岩藻糖(fucose,Fuc),其摩尔比为0.5:8.3:1.8:0.3。动物试验结果表明,PEP能显著提高鸡血清中NDV特异性抗体、INF-γ和IL-4的水平(P<0.05),还能显著促进鸡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和T淋巴细胞CD4+/CD8+的比值(P<0.05),提高免疫器官指数(P<0.05),激活脾、法氏囊、胸腺和肝等器官的免疫功能。PEP糖含量高,结构稳定,可提高机体免疫活性,具有较良好的佐剂活性,对ND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MCU在低氧诱导肉鸡心肌细胞线粒体损伤中的作用
庞聪颖, 乔娜, 陈汉明, 马欣艳, 张辉, 潘家强, 唐兆新, 李英
畜牧兽医学报, 2021, 52(12):  3641-3650.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1.012.030
摘要 ( 187 )   HTML( )    PDF (4620KB) ( 15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探讨线粒体钙单向转运体(mitochondrial calcium uniporter,MCU)介导线粒体Ca2+转运是否参与低氧诱导的肉鸡心肌细胞线粒体损伤。试验通过分离白羽肉鸡鸡胚原代心肌细胞,在低氧条件下(3% O2,5% CO2,92% N2)培养24、48、72 h,同时使用RU360抑制MCU的表达并在低氧条件下处理72 h后,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Ca2+浓度、线粒体Ca2+浓度、线粒体活性氧水平和线粒体膜电位,检测MCU及其调节因子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显示,通过差速贴壁方法培养的心肌细胞纯度可达90%以上;低氧培养24 h,诱导心肌细胞MCUMICU1 mRNA表达增加(P<0.05),胞浆和线粒体内Ca2+浓度显著上升(P<0.05),线粒体膜电位增加(P<0.05);低氧培养48 h,诱导MCUR1和MICU1 mRNA表达减少(P<0.05),细胞Ca2+浓度上升(P<0.05);低氧培养72 h,诱导MCU mRNA表达增加(P<0.01),细胞和线粒体内Ca2+增加(P<0.01),线粒体膜电位下降(P<0.01),活性氧增加(P<0.01)。低氧处理72 h后,与低氧组相比,RU360预处理组细胞和线粒体内Ca2+减少,线粒体膜电位上升,活性氧生成减少(P<0.01),MCU mRNA表达减少(P<0.01)。结果表明:低氧诱导MCU上调导致线粒体钙超载,促使线粒体功能降低并发生损伤,进而心肌细胞发生损伤;抑制MCU表达可以减轻低氧诱导的心肌细胞线粒体钙超载,保护线粒体。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对小型猪肝缺血再灌注合并肝部分切除炎症反应的影响
焦智慧, 马亚军, 刘笑凝, 张千振, 王月, 刘涛, 朴晨曦, 刘博洋, 王洪斌
畜牧兽医学报, 2021, 52(12):  3651-3659.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1.012.031
摘要 ( 198 )   HTML( )    PDF (3417KB) ( 2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探究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condition medium,ADSCs-CM)对小型猪肝缺血再灌注合并肝部分切除炎症反应的作用。基于腹腔镜技术对24头小型猪建立肝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合并肝部分切除模型,根据术后对肝移植4种不同物质:生理盐水、浓缩的基础培养基、浓缩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将小型猪分为模型组(IRI)、DMEM组(DMEM)、ADSCs-CM组(CM)和ADSCs组(ADSCs)4组,每组6只。分别于术前、术后1、3、7 d采集血液与肝组织样本,通过病理组织学炎性细胞的观察,血液常规指标的检测,血清皮质醇(COR)、C反应蛋白(CRP)、透明质酸(HA)的ELISA检测,肝组织炎症相关基因IL-1β、IL-6、TNF-α、IL-10 mRNA的qRT-PCR检测综合评价ADSCs-CM对炎症反应的作用。结果显示:术后1和3 d:IRI组、DMEM组的病理切片出现较多炎性细胞,血常规和炎症相关基因结果也表明术后发生炎症反应,而CM组和ADSCs组显著减少组织中炎性细胞的浸润和血液中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淋巴细胞(LY)的细胞数,降低组织中促炎因子IL-1β、IL-6、TNF-α mRNA的表达水平,并提高抗炎因子IL-10 mRNA的表达水平。术后7 d,各组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综上表明:肝缺血再灌注合并肝部分切除可致炎症的发生,ADSCs-CM和ADSCs均可改善肝缺血再灌注合并肝部分切除的炎症反应,ADSCs-CM移植有潜力成为未来治疗炎症反应的无细胞疗法。
研究简报
新疆牛、羊和骆驼源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的系统进化分群、血清群与毒力基因及耐药性分析
佟盼盼, 张萌萌, 陈文霞, 刘璐瑶, 张凌, 唐雪林, 苏战强, 谢金鑫
畜牧兽医学报, 2021, 52(12):  3660-3668.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1.012.032
摘要 ( 236 )   HTML( )    PDF (1657KB) ( 17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了解新疆牛、羊和骆驼源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Shiga toxin-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STEC)的系统进化分群、血清群、毒力基因、耐药性及其遗传多样性,本研究采用PCR方法对牛、羊和骆驼源STEC进行了系统发育分群、血清群和毒力基因stx1stx2(包括亚型)、eaeAhlyA检测,通过K-B纸片法对分离株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并对其进行ERIC-PCR基因分型。结果表明:94株非O157 STEC以B1群为主,含9个血清群,包括O146(n=14)、O22(n=7)、O3(n=4)、O168(n=4)、O8(n=3)、O167(n=2)、O88(n=1)、O112ab (n=1)和O147(n=1)。毒力基因检测显示,46.8%(44/94)仅携带stx1,6.4%(6/94)仅携带stx2,46.8%(44/94)同时携带stx1+stx2。羊源STEC以携带stx1+hlyA为主(68.0%);牛源STEC以携带stx1+stx2+hlyA为主(57.9%);骆驼源STEC以携带stx1+hlyA为主(25.0%)。stx1a主要分布于牛源STEC,stx1c主要分布于羊源STEC。14株(14.9%)为耐药菌,对头孢他啶、四环素、头孢噻肟、氨苄西林和氨曲南的耐药率为3.2%~5.3%,对复方新诺明、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多黏菌素B的耐药率为1.1%~2.1%。ERIC-PCR结果显示牛、羊和骆驼源STEC亲缘关系较近。牛、羊和骆驼携带多种已知血清群STEC,贮存丰富的毒力基因,存在感染人类的风险,应在屠宰加工过程中予以预防和控制。
1例猫肾上腺皮质癌脾转移的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
邓朝阳, 王峥, 张佳韧, 何希君, 郑家三
畜牧兽医学报, 2021, 52(12):  3669-3674.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1.012.033
摘要 ( 407 )   HTML( )    PDF (5523KB) ( 2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猫的肾上腺皮质癌转移至脾在兽医临床非常罕见。在本报告中,描述了1例10岁田园猫,其症状表现为腹部疼痛,频繁呕吐,消瘦,有慢性肾上腺功能损伤病史,影像学检查脾肿大。对患猫进行脾摘除手术,并对摘除的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化分析。病理组织学结果显示,肿瘤细胞具有丰富的脂质样空泡,细胞体积大,有丝分裂象多见,且肿瘤细胞已发生血管侵袭,细胞核浓染;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synaptophysin、S-100和GATA4阳性表达。根据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及病史和实验室检查,最后诊断为肾上腺皮质癌的脾转移。首次报道了猫肾上腺皮质癌脾转移临床病例及病理学诊断,对于临床相关疾病诊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中药成分辛弗林对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β-受体激动剂的影响
王子琳, 唐子恒, 林泽宁, 刘文字, 刘戎, 张嘉慧, 沈祥广
畜牧兽医学报, 2021, 52(12):  3675-3680.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1.012.034
摘要 ( 180 )   HTML( )    PDF (807KB) ( 1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探究陈皮、青皮、木瓜、厚朴、红景天等5种中药材提取液以及饲喂了陈皮和青皮的猪尿液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结果呈阳性的原因。建立测定猪尿及中药提取物中辛弗林的LC-MS/MS检测方法,测定陈皮、青皮的提取物和饲喂陈皮、青皮后猪尿中的辛弗林浓度。用小鼠肝微粒体孵育CGIA检测呈阳性的陈皮、青皮、木瓜和厚朴4味中药提取物。饲喂陈皮和青皮后的猪尿液检出辛弗林,浓度分别为1.36和1.65 μg·mL-1;在陈皮和青皮的提取复溶液中检出辛弗林,浓度分别为132.6和312.7 μg·mL-1。厚朴和木瓜两种中药提取物经过肝微粒体孵育后,在2~5 h逐渐由CGIA检测阳性转为阴性,陈皮和青皮孵育后,0~6 h的结果均为CGIA检测阳性;阴性中药组CGIA检测均呈阴性,而添加辛弗林的阳性对照组0~6 h CGIA检测均呈阳性。猪较大剂量使用陈皮和青皮会引起猪尿β-受体激动剂CGIA检测出现假阳性,该假阳性现象跟中药成分辛弗林有关,体外试验中辛弗林不易被小鼠肝微粒体代谢。
总目次
《畜牧兽医学报》2021年总目次
畜牧兽医学报, 2021, 52(12):  3681-3688. 
摘要 ( 119 )   HTML( )    PDF (1676KB) ( 7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