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54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23-10-23
封面封底
畜牧兽医学报, 2023, 54(10):  0-0. 
摘要 ( 107 )   HTML( )    PDF (3527KB) ( 18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文目次
畜牧兽医学报, 2023, 54(10):  1-0. 
摘要 ( 96 )   HTML( )    PDF (247KB) ( 6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英文目次
畜牧兽医学报, 2023, 54(10):  2-0. 
摘要 ( 51 )   HTML( )    PDF (117KB) ( 18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综述
大家畜多能干细胞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
罗睿杰, 曹素英
畜牧兽医学报, 2023, 54(10):  4003-4015.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3.10.001
摘要 ( 227 )   HTML( )    PDF (1731KB) ( 20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多能干细胞具有无限增殖能力,可以分化产生三胚层各种组织细胞,在生物医药、动物育种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大家畜干细胞可以加速育种进程,代替小鼠作为医学研究模型,生产细胞培养肉等。然而,由于家畜与人、小鼠等之间存在较大的种间差异,大家畜多能干细胞建系进程相对滞后。目前稳定的猪多能干细胞已经成功建系,而牛、羊、马等其他家畜的多能干细胞系仍存在不足。本文综述了大家畜胚胎干细胞和诱导多能干细胞建系的研究进展,并对大家畜多能干细胞在干细胞基础研究、家畜繁殖、生物医学、食品生产等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m6A修饰调控circRNA的研究进展
杨志梅, 梁成成, 张殿琦, 李雪峰, 昝林森
畜牧兽医学报, 2023, 54(10):  4016-4027.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3.10.002
摘要 ( 170 )   HTML( )    PDF (2349KB) ( 2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Circular RNAs (circRNAs)是由pre-RNA通过反向剪接使5'尾端和3'polyA端以共价结合的形式形成的环状RNA,在多种生物学过程起重要作用。N6-甲基腺苷修饰(N6-methyladenosine,m6A)是真核生物中最丰富的修饰之一,参与调控RNA的剪接、翻译及降解等过程。现越来越多证据表明m6A修饰也存在于环状RNA中并且介导环状RNA的翻译、降解等。本文主要综述了circRNA在真核生物中的合成和作用机制以及m6A修饰对circRNA的调控作用。
我国奶牛基因组选择技术应用进展
孙东晓, 张胜利, 张勤, 李姣, 张桂香, 刘丑生, 郑伟杰
畜牧兽医学报, 2023, 54(10):  4028-4039.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3.10.003
摘要 ( 565 )   HTML( )    PDF (3693KB) ( 48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因组选择(GS)的基本原理是基于全基因组高密度标记(主要是SNPs)来评估和选择基因优良的个体。利用该技术,可以实现不依赖表型信息对青年公牛及后备母牛进行早期准确选择,将奶牛育种周期由5~6年缩短至2年左右,大幅度缩短世代间隔,从而显著降低育种成本,加快群体遗传进展。2009年美国率先公布荷斯坦青年公牛的基因组综合选择指数,标志着奶牛育种进入了基因组选择时代。本文从1)基因组选择基本过程及优势;2)奶业发达国家的基因组选择应用现状,包括参考群体大小、选育性状及应用效果;3)我国奶牛基因组选择分子育种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效果这3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综述,旨在为我国的奶牛育种工作提供借鉴与指导。
YY1作用机制及在动物繁殖调控中的研究进展
邢文文, 齐南南, 李梦轩, 刘吉英
畜牧兽医学报, 2023, 54(10):  4040-4049.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3.10.004
摘要 ( 163 )   HTML( )    PDF (2184KB) ( 1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转录因子阴阳-1(Yin-Yang1,YY1)是一种复杂的蛋白,通过抑制或激活多种基因表达来调控重要的生命活动,如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等。YY1除了作为传统转录因子,还通过调控染色质结构,以及相分离机制等来发挥作用。研究发现YY1在生殖系统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且与动物繁殖性能密切相关。文章综述了YY1的作用机制及其在动物繁殖调控方面的作用和潜在机制,以期为今后动物繁殖调控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能量负平衡导致奶牛繁殖力下降的机制进展
冯肖艺, 郝海生, 杜卫华, 朱化彬, 崔凯, 赵学明
畜牧兽医学报, 2023, 54(10):  4050-4060.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3.10.005
摘要 ( 150 )   HTML( )    PDF (2036KB) ( 10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牛奶生产的强化,奶牛生产效率大幅提高,牛奶产量不断增加,高产奶牛的繁殖力却在不断下降,这与奶牛产后能量不平衡相关。当奶牛产后所需能量超过摄入能量时,会出现能量负平衡。研究表明,能量负平衡通过多种机制影响奶牛的繁殖力,其中包括能量负平衡引起奶牛内分泌和代谢机制的改变。因此,本文概述了能量负平衡对奶牛繁殖力的影响,以及能量负平衡导致奶牛繁殖力下降的内分泌和代谢机制,旨在为制定缓解能量负平衡的方法提供参考,以期降低能量负平衡对畜牧业造成的损失。
中草药通过肠道菌群对动物骨代谢的影响
丁文丽, 米俊宪, 张朝栋, 徐博文, 黄淑成
畜牧兽医学报, 2023, 54(10):  4061-4072.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3.10.006
摘要 ( 163 )   HTML( )    PDF (3581KB) ( 1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骨代谢是在各种骨细胞参与下对骨骼进行不断修复和重塑的动态过程。骨代谢的平衡对于维持骨密度以及骨强度等具有重要意义。肠道菌群被认为是机体内的第二大基因库,在维持动物健康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骨代谢与肠道菌群之间的联系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肠道菌群是一个复杂的微生态系统,可以通过调节机体代谢、免疫系统以及内分泌等多种方式维持动物的骨骼健康。中草药内丰富的活性成分可以调节肠道菌群的结构和组成,进而可维持菌群的相对平衡,且研究发现中草药、肠道菌群以及骨代谢三者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综合国内外对骨代谢、肠道菌群与中药之间的各项研究,本文从中草药对肠道菌群的影响、肠道菌群对骨代谢的影响以及中草药通过肠道菌群对骨代谢的影响进行综述,为后续中草药基于肠-骨轴改善骨代谢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五域模型的发展完善及其在农场动物福利评估中的应用
刘翔雨, 霍浩然, 段树楠, 任战军, 董响贵, 王淑辉
畜牧兽医学报, 2023, 54(10):  4073-4082.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3.10.007
摘要 ( 122 )   HTML( )    PDF (1240KB) ( 19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农场动物福利是保障现代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兼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评估方法是提高动物福利的有效手段。经典的"五大自由"存在"免于"易被误解为"完全解脱"和忽视积极情感体验的缺点。为弥补上述不足,基于五大自由发展而来的五域模型注重动物情感并且不断吸收动物福利科学的最新研究进展,确定了福利妥协和福利增强的领域,用于评估和改善有知觉动物的福利,但仍不能从动物视角出发评定一些福利对动物情感的影响。本文论述了五域模型的发展完善及其在农场动物福利评估中的应用,以期为我国农场动物福利的全面科学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动物肠缺氧模型研究进展
戴文, 卞苏舒, 张聚民, 宋厚辉, 周莹珊, 刘萍, 王晓杜
畜牧兽医学报, 2023, 54(10):  4083-4094.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3.10.008
摘要 ( 120 )   HTML( )    PDF (1317KB) ( 2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肠缺氧是肠组织氧气需求量高于供应量的病理现象,是多种肠道疾病的直接诱发因素、预警信号和关键特征之一。建立真实可靠的肠缺氧状态动物模型或者能模拟肠缺氧的细胞模型,对肠缺氧相关疾病的病理机制研究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适用于构建肠缺氧模型的方法,重点围绕循环性、化学性和环境性肠缺氧动物模型,物理法和化学法诱导的离体肠细胞缺氧模型和离体肠道类器官缺氧模型的构建策略、模型优劣及应用场景进行分析,为动物肠缺氧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及治疗药物的发掘和临床药效学评价提供参考。
β-羟丁酸介导的表观遗传修饰及其调节炎症反应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戴伶俐, 刘在霞, 郭丽丽, 杨彦达, 常晨城, 王宇, 石彩霞, 王玉珍, 张文广
畜牧兽医学报, 2023, 54(10):  4095-4104.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3.10.009
摘要 ( 121 )   HTML( )    PDF (3389KB) ( 2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围产期奶牛经历不同程度的能量负平衡状态,严重的能量负平衡导致奶牛酮病,血液酮体浓度异常升高,降低奶牛的生产性能,并且常发生炎症性疾病。β-羟丁酸(β-hydroxybutyrate,BHBA)是主要的酮体分子,BHBA不仅可以作为能量物质供能,还能够介导表观遗传修饰调控基因转录表达,也能够作为信号分子与相应的受体结合,调控炎症反应。BHBA将外界环境变化与细胞功能改变联系起来,影响疾病进程。本文从BHBA信号传导角度进行综述,重点阐述BHBA影响表观遗传修饰改变基因转录调控,探讨了对炎症反应调节的分子机制,以期为代谢与炎症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肝脏-脂肪组织代谢串扰在围产期奶牛脂肪肝发展中的作用机制
赵慧颖, 余诗强, 赵玉超, 蒋林树
畜牧兽医学报, 2023, 54(10):  4105-4116.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3.10.010
摘要 ( 127 )   HTML( )    PDF (2180KB) ( 2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围产期是奶牛的重要生理阶段,同时也是营养代谢性疾病多发、高发的时期。过度的能量负平衡会使奶牛产生肝外组织胰岛素抵抗,使得葡萄糖流向乳腺,而胰岛素抵抗加剧则会造成机体糖脂代谢紊乱,造成脂肪组织过度动员和肝脏脂质积累,严重的则会出现脂肪肝等疾病。大量研究表明肝脏和脂肪组织在脂肪肝发生发展中存在密切联系。本文旨在综述介导肝脏-脂肪组织串扰相关的因子及作用,以期为调控围产期奶牛糖脂代谢、改善肝脏健康提供科学参考。
遗传育种
基于基因组SNP和ROH的剑白香猪群体遗传结构解析
胡紫平, 王立刚, 宗文成, 侯任达, 苏艳芳, 牛乃琪, 王立贤, 王源, 张龙超
畜牧兽医学报, 2023, 54(10):  4117-4125.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3.10.011
摘要 ( 134 )   HTML( )    PDF (5383KB) ( 1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从分子水平分析剑白香猪的群体结构以及遗传多样性,对剑白香猪的种质资源鉴定和保护提供技术支持。本研究利用Porcine SNP50 BeadChip (Illumina,United States)芯片对138头剑白香猪的全基因组SNP进行扫描,通过对主成分、遗传距离、亲缘关系和公猪血统进行分析,研究剑白香猪的群体结构;通过ROH分析,确定剑白香猪的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此剑白香猪群体无明显分层,但大致可以分为3个部分,群体内的遗传距离平均值约为0.273,所有公猪划分为4个血统;剑白香猪群体共检测出2 893个ROHs,平均每个个体约有21个ROHs,平均ROH长度约为7.18 Mb,平均近交系数(FROH)为0.27%,表明剑白香猪近交积累较少。通过多种分析表明,该群体家系数量适中,个别家系公畜数量较少,个体间亲缘关系中等,近交程度较低,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高。本研究在基因组水平分析了剑白香猪的群体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为剑白香猪群体复壮和种业安全措施制定提供了分子依据。
苏淮猪背最长肌FAPs细胞体外成脂能力及其基因表达模式的研究
季铮渝, 倪梦茹, 张兆博, 赵赶, 黄赞, 李平华, 黄瑞华, 侯黎明
畜牧兽医学报, 2023, 54(10):  4126-4142.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3.10.012
摘要 ( 111 )   HTML( )    PDF (31574KB) ( 1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体外获得纯度较高的苏淮猪背最长肌纤维/脂肪形成祖细胞(fibro/adipogenic progenitors,FAPs),并评价其在体外传代过程中成脂能力与基因表达模式的变化。本研究取1日龄苏淮公猪背最长肌,消化获得悬浮混合细胞,利用抗表面特异抗原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抗体通过免疫荧光评价4种不同差速贴壁时间分离的FAPs细胞的纯度,确定最佳差速贴壁时间。然后比较不同代数FAPs细胞(P1、P3和P5代)的体外成脂分化能力,并利用RNA-Seq比较不同代数FAPs细胞的基因表达模式,鉴别差异表达基因、KEGG通路与GO功能分类。研究结果表明,差速贴壁30 min分离的苏淮猪背最长肌FAPs细胞的纯度较高。对不同代数FAPs成脂能力评价发现,随着体外传代次数的增加,其成脂能力显著下降。利用RNA-Seq发现P3和P5代FAPs细胞的基因表达模式相近,P3和P5代分别与P1代FAPs细胞相比,鉴定到2 336个共有的差异表达基因,其中差异上调基因1 102个,差异下调基因1 234个,KEGG和GO分析表明共有的差异上调基因主要富集在PI3K-AKT-FoxO、PI3K-AKT-HIF-1和cGMP-PKG等通路,共有的差异下调基因主要富集在DNA复制和修复等通路,其中可抑制细胞增殖与成脂分化的IRS1、FOXO3、CCNG2、EGFRFGF1基因表达上调,可促进细胞增殖的CSF1R和SIPA1L2基因表达下调。P3与P5相比发现,差异上调基因主要富集在NOD-like、MAPK和非典型Wnt信号等通路;差异下调基因主要富集在VEGF、PPAR、Notch以及IL-17等信号通路,其中可抑制细胞成脂分化的TNFAIP3、AREG、FGF1、FGF9基因表达上调,可促进成脂分化的PPARγ、C/EBPα、LCN2基因下调。本研究结果表明,差速贴壁30 min能够得到纯度较高的猪FAPs细胞,FAPs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成脂分化能力不断下降,其基因表达模式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表现为可促进细胞增殖和成脂分化的信号通路及其相关基因表达水平下降,本研究结果可为开发能维持猪FAPs细胞体外成脂能力的培养基配方提供参考。
敲降TYRP1基因对香猪表皮黑素细胞黑色素生成的影响
毕欢, 覃海, 袁巍, 张雨丹, 张依裕, 陈伟
畜牧兽医学报, 2023, 54(10):  4143-4153.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3.10.013
摘要 ( 116 )   HTML( )    PDF (8113KB) ( 8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探究酪氨酸相关蛋白酶1(tyrosinase related protein 1,TYRP1)对香猪原代表皮黑素细胞黑色素生成的影响。本研究选用具有"两头乌"毛色特征的3月龄健康香猪3头,每头猪采取头部黑色皮肤组织和背部白色皮肤组织。通过HE染色观察不同颜色香猪皮肤的毛囊结构及黑素细胞的分布特征;体外培养香猪原代表皮黑素细胞并通过多巴(L-Dopa)染色、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进行鉴定;根据TYRP1基因序列构建5条si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筛选出干扰效率最高的siRNA进行转染。成功干扰黑素细胞内TYRP1的表达后,分别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黑色素含量检测方法对黑素细胞内TYR、TYRP1及TYRP2的mRNA与蛋白相对表达量、细胞内总黑色素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在香猪黑色和白色皮肤中都观察到完整的毛囊结构,黑素细胞主要分布在香猪黑色被毛皮肤中的毛囊外根鞘部位以及表皮。在MelM培养基作用下,黑素细胞生长旺盛,细胞形态、生长曲线、多巴染色、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结果均表明培养的黑素细胞维持正常的生物学特性。敲降TYRP1后下调香猪表皮黑素细胞中黑色素生成相关基因TYR、TYRP1和TYRP2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同时对黑色素的形成具有抑制作用。TYRP1基因能够影响香猪表皮黑素细胞黑色素的生成,研究结果可为探索TYRP1基因对香猪黑色素沉积的分子机制提供试验参考和基础数据。
鸡胚心脏组织转录组数据鉴定雪域白鸡高原低氧适应性关键基因
陈雪娇, 刘会杰, 臧蕾, 冯静, 鹏达, 张浩
畜牧兽医学报, 2023, 54(10):  4154-4163.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3.10.014
摘要 ( 104 )   HTML( )    PDF (12367KB) ( 6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通过分析白来航(White Leghorn,WL)和雪域白鸡(Xueyu White chicken,XYW)在低氧条件下孵化时胚胎心脏组织的基因表达差异,挖掘鸡胚低氧适应候选基因。本研究在高海拔环境孵化雪域白鸡和白来航鸡种蛋,采集孵化第16天胚胎心脏组织,提取RNA,进行转录组测序(RNA-seq),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对其进行荧光定量PCR (qRT-PCR)验证、功能富集分析和构建转录因子-靶基因调控网络,鉴定与雪域白鸡低氧适应相关的候选基因。在雪域白鸡和白来航鸡的心脏组织之间筛选到253个DEGs,随机选择5个DEGs进行qRT-PCR验证,表达趋势与测序结果一致。功能富集分析表明,DEGs主要涉及心血管发育和心脏功能相关的生物学过程和信号通路。将DEGs和已知的鸡转录因子对比,筛选到FOXP2和HOXA2,参与调控血管生成、心肌收缩等,对雪域白鸡胚胎低氧适应起关键作用。本研究通过鸡胚心脏组织转录组数据分析,鉴定到TENM2、NOG、SMOC1、CCBE1等鸡胚高原低氧适应候选基因,为解析雪域白鸡高原低氧适应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产蛋初期和后期蛋鸡胫骨转录谱的构建及骨代谢相关基因分析
张寅梁, 岳巧娴, 黄晨轩, 陈辉, 王德贺, 周荣艳
畜牧兽医学报, 2023, 54(10):  4164-4173.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3.10.015
摘要 ( 100 )   HTML( )    PDF (5441KB) ( 8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通过分析产蛋初期和产蛋后期蛋鸡胫骨转录表达谱筛选与胫骨骨代谢相关的候选基因,以揭示蛋鸡骨代谢变化的遗传机制。本研究选择19周龄(产蛋初期)和79周龄(产蛋后期)的海兰灰蛋鸡各3只,构建胫骨转录组文库,利用转录组数据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预测蛋白质互作关系;随机选择5个差异表达基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其表达水平。构建的6个海兰灰蛋鸡胫骨cDNA文库中获得有效读数19 034 718~22 668 315条,Q30值至少为93.68%,比对率为83.78%~85.72%。筛选出产蛋初期和产蛋后期蛋鸡胫骨差异表达基因共1 211个,其中645个基因下调,566个基因上调。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细胞分化和细胞发育等过程。KEGG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在11条通路(P<0.05),其中5条与骨代谢相关,包括MAPK信号通路、TGF-β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糖胺聚糖生物合成-硫酸软骨素/硫酸皮肤素和糖胺聚糖降解。在上述5条通路中涉及59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29个上调,30个下调。此外,对骨代谢相关通路中的59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蛋白互作分析,共鉴定出53个编码蛋白,筛选出5个hub基因(IL6、IL1B、FOS、TGFB2和BMP4)。从1 211个差异表达基因中随机选取5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本研究揭示了产蛋初期和产蛋后期蛋鸡胫骨组织中的基因表达差异,筛选到多个影响蛋鸡胫骨骨代谢的差异表达基因和信号通路,为研究调控蛋鸡胫骨组织骨代谢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利用高密度SNP芯片评估中国地方肉牛品种基因组亲缘关系
马浩然, 张路培, 金生云, 宝金山, 李红艳, 高会江, 徐凌洋, 王泽昭, 李俊雅
畜牧兽医学报, 2023, 54(10):  4174-4185.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3.10.016
摘要 ( 119 )   HTML( )    PDF (4760KB) ( 1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在系统对比分析亲缘关系不同计算方法基础上探索适合我国肉牛地方品种的亲缘关系评估方法。本研究主要以柴达木牛等10个肉牛地方品种为研究对象,使用重抽样方法获得地方品种的模拟数据,以此为基础使用PCA聚类结果为参照,分别利用预测误差方差、广义决定系数、预测误差相关系数及SNP与QTL的连锁一致性程度系统对比了不同评估方法对地方品种亲缘关系的分类结果,并探索了遗传力因素对不同亲缘关系评估方法的影响。通过PCA分析可知10个肉牛地方品种可分为3大类,分别为北方牛品种(柴达木牛、西藏牛、蒙古牛以及延黄牛)、南方牛品种(文山牛、南丹牛以及雷琼牛)和西南牛品种(平武牛、凉山牛以及昭通牛),该分类结果与上述品种地理分布较为一致。与PCA结果对比发现,基于LD一致性的亲缘关系评估方法的评估结果与PCA聚类结果一致,且该方法能够使用皮尔逊相关系数量化品种间亲缘关系,具有较好的准确性。PEVD法、CD法与r法3种方法与上述方法相比评估群体间亲缘关系时容易受到性状估计育种值的误差方差影响,从而造成种间亲缘关系评估结果出现误差。评估结果影响因素分析发现,PEVD法、CD法和r法与PCA和LD一致性评估法相比,易受到评估性状遗传力的影响,评估结果稳定较差。而PCA和LD一致性评估法由于仅依赖基因组数据,不受到遗传力影响,能够更稳定的量化评估品种间亲缘关系,具有更好的可靠性。因此,基于LD一致性评估方法结果可准确量化评估肉牛品种间亲缘关系且评估结果稳定性较高。
鹅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张力, 许加龙, 黄锦钰, 许子月, 雷昕诺, 卢会鹏, 朱睿, 孙伟翔, 曹海月, 王安平, 朱善元
畜牧兽医学报, 2023, 54(10):  4186-4195.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3.10.017
摘要 ( 93 )   HTML( )    PDF (12757KB) ( 7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建立鹅骨骼肌卫星细胞体外分离、培养、纯化及鉴定的方法。本研究选取健康10周龄溆浦鹅仔鹅为试验材料,采用分散酶Dispase II和胶原酶II共同作用肌肉组织分离得到卫星细胞,利用差速贴壁法纯化卫星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含有20% FBS并添加bFGF的DMEM/F12生长完全培养基能较好维持卫星细胞的分化潜能,培养过程中涉及的培养皿需经基质胶特别包被处理;诱导分化出成熟肌管后,采用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肌球蛋白重链MyHC的表达,采用qRT-PCR检测Pax7、MyoD1、MyoG基因在诱导分化前(growth medium,GM)和分化后(differentiation medium,DM)的相对表达量,分化前后每组均3个重复。结果表明,新分离得到的卫星细胞体积较小,折光性强,贴壁后呈中间彭起两端针状的梭形结构,经免疫荧光鉴定呈Pax7阳性;诱导分化后可形成成熟多核肌管,免疫荧光检测成肌特异性标志MyHC呈阳性,统计分化指数高达78%(P<0.01);qRT-PCR检测标志性基因Pax7、MyoD1、MyoG呈阳性,并且分化前Pax7基因相对表达量是分化后的2.22倍(P<0.01),而分化后标志性基因MyoD1、MyoG的相对表达量分别是分化前的1.90(P<0.01)和44.22倍(P<0.01);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分化后MyHC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综上所述,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胶原酶Ⅱ和分散酶Dispase II的混合酶分离鹅骨骼肌卫星细胞的方法,提供的培养体系能够使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维持巨大的分化潜能,为鹅肌肉组织生长发育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细胞模型。
长效CRISPR/Cas9基因编辑结局的动态追踪研究
张硕, 周雨潇, 吴海波, 索伦
畜牧兽医学报, 2023, 54(10):  4196-4208.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3.10.018
摘要 ( 102 )   HTML( )    PDF (7293KB) ( 8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通过构建体外细胞模型研究在长效CRISPR系统作用下基因编辑的动态结局,为在体生殖系长效编辑提供研究支持。本研究以FANCFVEGFA基因为例,通过慢病毒随机整合的方式构建了一套长效表达CRISPR/Cas9的细胞模型,并以该模型为对象研究长效CRISPR系统作用下,基因编辑效率和修复的动态结局。在FANCFVEGFA基因外源靶点区域,随着Doxycycline诱导时间的增加,CRISPR/Cas9的编辑效率逐渐升高,并分别于第4天(FANCF)、第3天(VEGFA)编辑效率达到峰值;其次,对应上述靶区的内源靶点的达到峰值的时间点与外源靶点基本一致,但内源靶点的编辑效率显著高于外源靶点(P<0.000 1);再次,对靶点编辑产物序列分析发现,在编辑的第4~7天,各靶点编辑产物的删除、插入及其它类型呈稳定状态,内、外源各位点编辑结局中删除、插入以及其它类型的占比趋势一致;最后,对FANCF靶点潜在的6个脱靶位点进行检测,均未发现任何脱靶现象。长效CRISPR/Cas9技术的编辑效率在第3或第4天达到峰值,各基因编辑结局类型占比趋势一致,且在FANCF位点上不会增加脱靶风险。
生物技术与繁殖
CYP19A1对兔卵巢颗粒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杨安琪, 李嘉诚, 宋颖, 陈欣, 靳荣帅, 赵博昊, 吴信生, 陈阳
畜牧兽医学报, 2023, 54(10):  4209-4219.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3.10.019
摘要 ( 117 )   HTML( )    PDF (4144KB) ( 8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探究P450芳香化酶基因(cytochrome P450,family 19,subfamily A,polypeptide 1,CYP19A1)对兔卵巢颗粒细胞(granulosa cells,GCs)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本研究选择健康状况良好的8月龄新西兰白兔母兔,采集卵巢组织,分离并鉴定GCs;利用一步克隆法获得兔CYP19A1基因全长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qRT-PCR、CCK8、FITC/PI等技术与方法,分析CYP19A1基因过表达和干扰对类固醇激素合成相关基因及GCs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利用FSHR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分离的原代细胞是GCs,FSHR表达呈阳性。克隆CYP19A1基因,发现其cDNA全长为1 512 bp,编码503个氨基酸。经生物信息学预测发现,CYP19A1蛋白是一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含有一个P450家族结构域,与其它物种同源性较高。在GCs中,CYP19A1基因表达量的改变显著或极显著影响了类固醇激素合成相关基因IGF1R、CYP1B1、CYP1A1、BMP6、CYP17A1的表达(P<0.05或P<0.01)。过表达/干扰CYP19A1后,极显著上调/下调GCs增殖,极显著抑制/促进GCs凋亡水平(P<0.01)。综上所述,CYP19A1可以促进GCs增殖,抑制GCs凋亡,调控类固醇激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参与母兔卵泡发育进程。
营养与饲料
丝氨酸对宫内发育迟缓哺乳仔猪生长性能、肠道形态结构和免疫相关指标的影响
周辉, 关鹏, 王晨昱, 侯若鑫, 李铁军, 印遇龙, 何流琴
畜牧兽医学报, 2023, 54(10):  4220-4232.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3.10.020
摘要 ( 128 )   HTML( )    PDF (8789KB) ( 7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研究丝氨酸对宫内发育迟缓(IUGR)哺乳仔猪生长性能、肠道形态结构和免疫相关指标的影响。选取16头体重相近((1.27±0.01) kg)、健康的新生仔猪作为对照组,16头体重相近((0.98±0.01) kg)新生IUGR仔猪作为处理组,其中8头IUGR仔猪在第1、4、7、11、15、19、22、26天灌服0.8% 3 mL丝氨酸,8头健康仔猪在相同时间灌服3 mL生理盐水,所有仔猪正常哺乳,试验期28 d。其余仔猪在新生第1天屠宰。结果表明:1)新生IUGR仔猪体重显著低于正常仔猪(P<0.05),灌服丝氨酸后,在28日龄时与正常仔猪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2)新生第1天,IUGR仔猪空肠和回肠绒毛短小且表面不规则,呈絮状,有明显炎症,灌服丝氨酸至第28天后,IUGR仔猪空肠和回肠绒毛排列紧密且表面光滑,明显的炎症反应消失,IUGR仔猪回肠的绒毛高度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但IUGR仔猪空肠的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较对照组无明显改善(P>0.05);3)第1天时,IUGR新生仔猪血清中白蛋白(ALB)、免疫球蛋白A (IgA)、免疫球蛋白G (IgG)和免疫球蛋白M (IgM)含量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总蛋白(TP)含量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灌服丝氨酸至第28天后,IUGR仔猪血清中ALB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TP、AST和ALT含量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灌服丝氨酸不能使IUGR仔猪在第28天时血清中IgA、IgG和IgM含量到达正常仔猪水平;4)第1天时,IUGR仔猪外周血中CD4+T细胞数量有低于对照组的趋势(P=0.77),CD8+T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4+与CD8+的比例显著降低(P<0.05),灌服丝氨酸至第28天后,IUGR仔猪外周血中CD4+T细胞和CD8+T细胞数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5)灌服丝氨酸至第28天后,丝氨酸显著增加空肠中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蛋白表达(P<0.05)。综上可知,外源添加丝氨酸可促进IUGR新生仔猪的生长发育,改善肠道形态结构和提高仔猪免疫功能,从而使IUGR仔猪体重可达正常仔猪水平,本试验结果可为IUGR仔猪的研究和饲养提供一定的参考,也为IUGR仔猪的营养调控提供新思路。
香芹酚对肉兔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肠道形态、短链脂肪酸含量和菌群相关指标的影响
武殿阁, 夏苗, 颜安, 江皓天, 樊佳奇, 周思源, 韦旭, 刘树栋, 陈宝江
畜牧兽医学报, 2023, 54(10):  4233-4246.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3.10.021
摘要 ( 119 )   HTML( )    PDF (4510KB) ( 6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研究香芹酚对肉兔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肠道形态结构、短链脂肪酸、肠道菌群结构和肠道菌群代谢通路的影响。选取160只35日龄健康伊拉肉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4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T1、T2、T3组)分别饲喂含有100、200和300 g·t-1香芹酚的试验饲粮。预试期5 d,正试期28 d。结果表明:1)与CON组相比,T1和T2组肉兔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提高(P<0.05),T1组的腹泻频率和死亡率显著降低(P<0.05),T1组的末重显著提高(P<0.05)。2) T1、T2和T3组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CON组(P<0.05)。3) T1、T2和T3组的回肠绒毛高度和黏膜厚度较CON组显著升高(P<0.05),且T1和T2组的回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显著高于CON组(P<0.05)。4) T1组盲肠中的丁酸含量显著高于CON组(P<0.05)。5) T1、T2和T3组的盲肠中厚壁菌门和颤螺菌属的相对丰度较CON组显著升高(P<0.05),T1、T2和T3组的拟杆菌门相对丰度较CON组显著降低(P<0.05)。6)与CON组相比,T1组盲肠菌群代谢通路的类固醇激素合成、糖胺聚糖的降解、次生胆汁酸合成、初级胆汁酸合成、泛素酮等萜类醌的生物合成、N-聚糖合成和酮体的合成与降解显著上调(P<0.05),鞘脂类代谢和脂多糖合成显著下调(P<0.05)。综上说明,饲粮中添加香芹酚能够提高肉兔的生长性能和养分表观消化率,改善回肠形态结构,增加盲肠中丁酸的含量,改善盲肠菌群结构并对盲肠菌群的代谢通路有正向调节作用。在本试验条件下,综合香芹酚对肉兔的影响,推荐香芹酚添加量为100 g·t-1
高纤维日粮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肉品质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刘攀, 李瑞琦, 谭占坤, 王逸飞, 陈晓晨, 何伟先, 杜忍让, 马健, 褚瑰燕, 蔡传江
畜牧兽医学报, 2023, 54(10):  4247-4259.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3.10.022
摘要 ( 109 )   HTML( )    PDF (6948KB) ( 1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研究高纤维日粮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肉品质及肠道健康的影响。选取健康、平均体重(48.83±0.49)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72头,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高纤维组,每个处理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9头猪,试验期共84 d。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高纤维组饲喂麦麸含量为15%的高纤维日粮,后期(6周后)统一饲喂高纤维日粮。测定每头猪初始体重、每3周体重、终末体重及耗料量。试验结束时,取背最长肌用于检测肉品质、肌纤维特性,取回肠样品检测肠道形态及肠道屏障相关指标,取盲肠和结肠内容物用于检测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第1~3周,高纤维组3周末重(BW)、平均日增重(ADG)显著降低(P<0.05),料肉比(F/G)显著升高(P<0.05);在试验第7~9周,高纤维组第9周末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DG有增加的趋势(P=0.055);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与对照组相比高纤维组ADG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纤维组屠宰后24小时肉样pH (pH24 h)显著提高(P<0.05),肌纤维横截面积显著降低(P<0.05),决定肌纤维类型的MyHC I基因表达水平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纤维组回肠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V/C)极显著升高(P<0.01),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Occludin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纤维组杯状细胞的数量极显著增加(P<0.01),显著上调了Muc-2的mRNA表达水平(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纤维组盲肠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极显著降低(P<0.01),梭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P<0.05),而链球菌属显著减少(P<0.05);在结肠中,高纤维组芽孢杆菌属的相对丰度极显著增加(P<0.01),而螺旋菌门和链球菌属的相对丰度极显著降低(P<0.01)。在盲肠中,和对照组相比,高纤维组显著提高了乙酸(P<0.05)、丙酸(P<0.05)、丁酸(P<0.05)的浓度;在结肠中,显著提高了乙酸(P<0.05)、丙酸(P<0.05)、丁酸(P<0.05)、戊酸(P<0.05)和异戊酸(P<0.05)的浓度。综上所述,在生长育肥猪日粮中添加15%麦麸,可提高育肥猪的生长性能,显著提高育肥猪背最长肌pH24h,降低肌纤维横截面积,促进慢肌纤维相关基因的表达,改善肠道形态、肠道屏障和肠道微生物组成,增加短链脂肪酸的产生,有利于机体健康,降低饲养成本。
日粮纤维水平对梅山猪血液和肠道免疫指标的影响及其机理初步解析
李平会, 蒲广, 王中宇, 周五朵, 牛培培, 吴承武, 侯黎明, 黄瑞华, 李平华
畜牧兽医学报, 2023, 54(10):  4260-4277.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3.10.023
摘要 ( 100 )   HTML( )    PDF (13259KB) ( 10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以大白猪为对照,旨在分析不同水平麸皮替代基础日粮对梅山猪血液常规和血液生化、血清免疫球蛋白及大肠黏膜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 (SIgA)等免疫指标的影响,并进一步从宿主肠道基因和微生物角度初步探究日粮纤维影响梅山猪免疫指标的机理。试验选取梅山猪(初始体重(67.08±1.53) kg)、与梅山猪相同生理阶段的大白猪(初始体重(81.04±1.64) kg)各28头,随机各分成4个处理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预试期7 d,试验猪只自由采食基础日粮;正试期28 d,分别饲喂基础日粮(Basal),以及7%、10.5%和14%麸皮替代基础日粮(7% WBR、10.5% WBR和14% WBR)的试验日粮。正试期所有猪自由采食和饮水,试验结束屠宰全部试验猪,采集血液样品进行血常规、血生化和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测定;采集盲肠和结肠黏膜样品进行SIgA测定以及结肠黏膜转录组测序;采集结肠内容物进行宏基因组测序。结果表明:1)随日粮麸皮替代水平的升高,梅山猪的嗜酸性粒细胞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和嗜碱性粒细胞数呈线性降低(P<0.05)。14% WBR组梅山猪的血清球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大白猪(P<0.05);2)随日粮麸皮替代水平的升高,梅山猪的血清免疫球蛋白M (IgM)和免疫球蛋白G (IgG)呈线性升高(P<0.01),大白猪的血清IgM呈线性升高(P<0.01),且14% WBR组梅山猪的血清IgG的浓度显著高于大白猪(P<0.01)。另外,与Basal组相比,14% WBR组梅山猪的结肠黏膜SIgA浓度极显著升高(P<0.01),而大白猪没有显著变化;3)为初步解析14% WBR组梅山猪的结肠黏膜SIgA浓度升高的机理,一方面选择Basal组和14% WBR组梅山猪的结肠黏膜进行转录组测序,共鉴别到38个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到的功能条目和KEGG富集到的信号通路主要与免疫系统相关,调控肠道SIgA产生的基因CD4分子(CD4)和CC趋化因子受体9(CCR9)的表达量在14% WBR组显著提高(P<0.05)。另一方面选择Basal组和14% WBR组梅山猪的结肠内容物进行宏基因组测序,LEFSe分析发现14% WBR组显著富集到2个科水平微生物、1个属水平微生物和5个种水平微生物。相关性分析揭示,种水平差异微生物与调控肠道SIgA产生的宿主黏膜基因CD4和CCR9不存在直接互作关系(P>0.05),但Sutterella sp.、Clostridium sp. CAG:138、Clostridium sp. CAG:762和Nitrospira sp.与血清IgG呈显著正相关,Clostridium sp. CAG:138和Nitrospira sp.与结肠黏膜SIgA呈显著正相关。对Basal组和14% WBR组梅山猪的结肠微生物进行KEGG功能注释,发现14% WBR组IgA产生的肠道免疫网络功能通路(intestinal immune network for IgA production)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Basal组(P<0.05)。综上可知,用麸皮替代部分基础日粮可以降低梅山猪机体的炎症水平,增强梅山猪的体液免疫和促进结肠健康,并且14%麸皮替代基础日粮对梅山猪的有益作用优于大白猪。同时本文还发现日粮纤维对梅山猪结肠黏膜SIgA的影响可能是通过上调结肠黏膜CD4和CCR9基因的表达和影响肠道微生物的组成,从而增强IgA产生的肠道免疫网络功能通路,改善肠道屏障功能,促进机体健康。
饲粮中代谢能和蛋氨酸水平对育肥期北京鸭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郭艳红, 唐静, 张博, 曹俊婷, 郭占宝, 谢明, 周正奎, 吴永保, 闻治国
畜牧兽医学报, 2023, 54(10):  4278-4288.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3.10.024
摘要 ( 109 )   HTML( )    PDF (1256KB) ( 2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研究饲粮代谢能(ME)和蛋氨酸(Met)水平对15~42日龄北京鸭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确定不同饲粮Met水平北京鸭的ME需要量。采用2×6双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取576只15日龄体重相近[(545.9±3.3) g]的雄性北京鸭,随机分成12组,每组8个重复,每重复6只鸭;试验设置2个Met水平(0.30%、0.50%),6个饲粮ME水平(10.47、11.10、11.72、12.35、12.98、13.61 MJ·kg-1),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1)随着饲粮中ME水平的升高,42日龄北京鸭平均体重和15~42日龄平均日增重显著增加(P<0.05),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2)随着饲粮中ME水平的升高,42日龄北京鸭胸肌率和腿肌率显著下降(P<0.05),全净膛率、腹脂率和皮脂率显著增加(P<0.05)。3)随着饲粮中ME水平的升高,42日龄北京鸭血浆中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P<0.05),游离脂肪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白蛋白含量有下降的趋势(P=0.053);饲粮中Met水平升高可显著升高血浆中白蛋白含量(P<0.05)降低血浆游离脂肪酸含量(P<0.05);且饲粮中ME和Met水平对血浆中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4)根据折线模型,以日增重为评价指标,饲粮Met水平为0.30%和0.50%时,满足北京鸭最佳日增重的ME需要量分别为12.46和12.85 MJ·kg-1;经过t检验,饲粮Met水平为0.50%时北京鸭的ME需要量有高于Met水平为0.30%时的趋势(0.10<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能量水平升高改善北京鸭生长性能,饲粮中Met水平影响北京鸭ME需要量。
预防兽医
一株猪圆环病毒2d基因型毒株的全基因组序列及其衣壳蛋白的小鼠免疫原性分析
李畅, 周平, 温平, 杨克礼, 刘威, 郭锐, 刘泽文, 袁芳艳, 高婷, 宋浩菲, 田永祥, 周丹娜
畜牧兽医学报, 2023, 54(10):  4289-4299.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3.10.025
摘要 ( 131 )   HTML( )    PDF (14884KB) ( 10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确定引起湖北省某规模化猪场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ostweaning multisystemic wasting syndrome,PMWS)的主要病原。本研究采集该猪场具有PMWS典型临床症状的仔猪组织样品,经PCR检测,发现其存在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2,PCV2)感染。对阳性样品中PCV2全基因组进行扩增和测序后,与国内外流行毒株进行全基因组和ORF2基因的比对,分析其核苷酸同源性。通过猪肾上皮细胞系PK-15对病毒进行分离培养和鉴定,对其核衣壳蛋白Cap的抗原表位和小鼠免疫原性进行分析和评估。病毒分离鉴定结果表明,成功分离到1株PCV2毒株(名称:XY2022;GenBank登录号:OM249965.1),全基因组长度为1 767 nt,在PK-15细胞上的毒价为105.70TCID50·mL-1;序列分析结果显示,XY2022属于PCV2d,与参考毒株的全基因组核苷酸相似性为94.3%~99.8%,ORF2核苷酸相似性为89.2%~99.6%;Cap的免疫原性分析和测定结果显示,相比于其他基因型毒株的Cap,XY2022 Cap的线性免疫优势区、线性中和表位和构象中和表位均存在差异位点,PCV2d (XY2022) Cap和PCV2b (WH) Cap均可诱导小鼠机体产生抗PCV2的中和抗体,但2d Cap诱导的中和抗体水平更稳定。本研究为湖北省PCV2的流行病学研究和变异毒株的防控提供了参考,可为研究PCV2致病机制和开发新型疫苗提供材料。
非洲猪瘟病毒P30蛋白的表达及抗体液相芯片检测方法的建立
张芳源, 杨大为, 仇德洋, 姜国骞, 李桂梅, 单虎
畜牧兽医学报, 2023, 54(10):  4300-4310.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3.10.026
摘要 ( 135 )   HTML( )    PDF (4414KB) ( 20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为建立高效、快速、准确检测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的抗体液相芯片检测方法。首先构建pET-28a-p30表达载体,利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原核表达系统表达ASFV重组P30蛋白,然后将重组P30蛋白与羧基化的荧光微球偶联,建立ASFV P30抗体液相芯片检测方法。经鉴定,重组质粒成功转入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并以包涵体形式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重组P30蛋白可以与ASFV阳性血清产生特异性反应,证明其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建立的ASFV抗体液相芯片检测方法检测中值荧光强度(median fluorescent intensity,MFI)阈值为1 575.7,最佳结合蛋白浓度为每1.25×106个微球6 μg,最佳血清稀释度为1:600,最佳二抗浓度为1 μg·mL-1,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灵敏性和重复性。用建立的方法和商品化ELISA试剂盒同时对92份临床采集的猪血清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二者符合率为92.39%。本研究成功表达重组P30蛋白,并建立了ASFV P30抗体液相芯片检测方法,为ASFV感染早期的血清学检测提供了新的方法,也为多种病原体的抗体检测奠定了基础。
适合早期诊断的非洲猪瘟sIgA抗体量子点免疫层析检测方法建立
谢青云, 易玮婕, 李嘉豪, 白昀, 谢星, 袁厅, 张越, 冯余凡, 赵东明, 步志高, 刘斐, 冯志新
畜牧兽医学报, 2023, 54(10):  4311-4319.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3.10.027
摘要 ( 110 )   HTML( )    PDF (4868KB) ( 7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烈性猪传染病,其极高的传染性和发病率给养猪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尚无安全有效的ASF疫苗,因此早期监测是防控ASF最重要的解决方案之一。建立敏感、快速的ASF现场即时检验方法,对维护生猪产业繁荣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基于氨基和羧基的偶联反应制备量子点微球(quantum dot microsphere,QDM)偶联ASFV重组抗原蛋白p30的检测探针和QDM-兔抗鸡IgY质控探针;接着在检测线和质控线分别固定鼠抗猪IgA-Sc片段抗体和鸡IgY蛋白制备侧向流免疫试纸条;待检动物口腔液中的ASF sIgA抗体经QDM-p30捕获可被固定至T线。将ASFV阳性口腔液以2倍梯度稀释,检测该方法的灵敏度。通过检测其他几种常见猪病病毒验证该方法的特异性。通过检测ASFV阴性和阳性动物的口腔液临床样本评价该方法的临床诊断效能。该方法特异性好,与PRV、CSFV、PRRV不存在交叉反应;灵敏度高,最低检出稀释度可达1:64;耗时短,可在20 min内完成检测;操作便捷,无需侵入式采样;检出时间早,人工感染最早可于感染后第6天检出。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口腔液中ASF sIgA抗体的现场即时检验(point-of-care testing,POCT)量子点免疫试纸条,为ASFV的监测和防控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和补充。
基于GNS蛋白的牛流行热病毒感染与免疫鉴别诊断ELISA方法的建立
何辰香, 高闪电, 田占成, 独军政, 王锦明, 关贵全, 殷宏
畜牧兽医学报, 2023, 54(10):  4320-4326.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3.10.028
摘要 ( 105 )   HTML( )    PDF (2431KB) ( 20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建立牛流行热病毒(BEFV)感染与疫苗免疫的抗体ELISA诊断方法。在证实BEFV GNS截短体与BEFV感染血清特异性反应的基础上,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纯化GNS全长蛋白并以其作为包被抗原,优化反应条件,建立基于BEFV GNS的鉴别病毒感染与疫苗免疫的BEFV间接ELISA方法。结果显示: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GNS蛋白,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纯化获得73 ku的重组蛋白。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纯化后的重组蛋白与BEFV感染牛血清反应原性良好,且与BEF疫苗免疫牛血清未见反应。GNS抗原最佳包被浓度为0.50 μg·mL-1,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20,酶标二抗最佳稀释度为1:4 000,阴阳性临界值为S/P值0.206 9。该方法与BVDV、FMDV以及IBRV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特异性良好;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重复性良好,可用于BEFV感染与疫苗免疫牛的鉴别诊断。
兔斯氏艾美耳球虫、肠艾美耳球虫和大型艾美耳球虫PCR检测靶标的筛选与单一、多重直接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肖洁, 罗跃军, 陈浩, 蒲家艳, 何维, 熊常明, 郝哥, 任永军, 杨光友
畜牧兽医学报, 2023, 54(10):  4327-4337.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3.10.029
摘要 ( 86 )   HTML( )    PDF (9420KB) ( 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建立快速、简便的兔斯氏艾美耳球虫、肠艾美耳球虫和大型艾美耳球虫直接PCR检测方法。首先克隆斯氏艾美耳球虫线粒体基因组mtDNA和3种兔球虫顶质体基因rpoB,结合GenBank中收录的其它兔球虫的相关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然后以种间差异明显的序列为靶基因在其超变区设计多对特异性引物,同时对引物浓度等条件进行优化,并评价PCR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本研究首次测定了斯氏艾美耳球虫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和3种兔球虫顶质体基因rpoB的序列,斯氏艾美耳球虫mtDNA全长6 277 bp,包括3个蛋白质基因,与其它6种兔球虫mtDNA序列相似率为93.90%~97.45%;斯氏艾美耳球虫、肠艾美耳球虫和大型艾美耳球虫顶质体基因rpoB大小在500 bp左右,三者相似性达93.93%~95.30%。靶基因筛选结果表明3种兔球虫ITS与其它基因(rpoB和mtDNA)相比较具有种内保守和种间差异大的特点,更适合用于分子诊断;基于3种兔球虫ITS序列的引物中,Ps1、Pi2、Pm2在单一或多重检测时均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本试验通过对艾美耳球虫PCR检测候选基因靶标(ITS、mtDNA和rpoB)进行序列分析,筛选ITS为兔球虫种间差异明显的检测靶标基因,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单一直接PCR方法和多重直接PCR方法具有特异、敏感、操作简便的优点,可用于3种兔球虫的流行病学调查或兔球虫病临床诊断。
大型艾美耳球虫重组蛋白GAPDH对兔的免疫保护效果评价
郑若愚, 肖洁, 白鑫, 陈浩, 蒲家艳, 任永军, 杨光友
畜牧兽医学报, 2023, 54(10):  4338-4349.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3.10.030
摘要 ( 82 )   HTML( )    PDF (5610KB) ( 6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评价大型艾美耳球虫重组蛋白(rEm-GAPDH)对兔的免疫保护效果,为大型艾美耳球虫重组亚单位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根据转录组数据筛选出Em-GAPDH基因,进行原核表达与蛋白纯化;将50只45日龄无球虫感染幼兔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不免疫攻虫组、Trx-His-S tag攻虫对照组、Quil-A saponin攻虫对照组和rEm-GAPDH免疫组),分别经颈部皮下注射1 mL PBS、1 mL PBS、1 mL PBS含100 μg pET-32a空载蛋白和1 mg Quil-A、1 mL PBS含1 mg Quil-A、1mL 100 μg rEm-GAPDH含1 mg Quil-A,首免14 d后同等剂量加强免疫,二免14 d后每只兔经口感染1×105个大型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观察各组兔临床症状,每周固定时间采血和称重,感染14 d后宰杀剖检并测定和统计各组兔的卵囊排出量、相对增重、特异性IgG抗体和细胞因子等。结果成功表达了重组蛋白rEm-GAPDH,大小在59 ku左右,且大部分表达在包涵体。免疫保护试验表明:感染后不免疫攻虫组出现症状,而免疫组症状不明显。rEm-GAPDH免疫组的卵囊减少率达57.16%,相对增重率显著大于不免疫攻虫组(P<0.05),ACI值为144.96。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细胞因子(IFN-γ、IL-2、IL-4、IL-10、TGF-β)水平均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大型艾美耳球虫重组蛋白rEm-GAPDH可以减少增重损失和卵囊排出,能引发宿主体内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具有一定免疫保护作用,可以作为大型艾美耳球虫重组亚单位疫苗的候选抗原。
基础兽医
猪GRK2蛋白抗口蹄疫病毒作用分析
陈文哲, 张向乐, 顾峰幸, 赵振翔, 李康丽, 薛钊宁, 郑海学, 张小丽, 朱紫祥
畜牧兽医学报, 2023, 54(10):  4350-4361.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3.10.031
摘要 ( 102 )   HTML( )    PDF (10131KB) ( 8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kinase 2,GRK2)对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复制的影响,从猪的PK-15细胞中提取RNA,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出猪GRK2的完整CDS序列,并构建了猪GRK2真核表达质粒。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表明GRK2可表达并定位于细胞质中。FMDV感染PK-15细胞的GRK2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过表达GRK2可显著抑制FMDV的复制,下调表达GRK2可显著促进FMDV的复制,表明GRK2在FMDV感染过程中具有抗病毒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FMDV 3Cpro蛋白可与GRK2互作并降解GRK2,促进FMDV的复制。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分析宿主蛋白GRK2的抗FMDV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替拉扎明对多重耐药沙门菌抗菌增敏活性分析
武周慧, 王瑜, 杜衡, 王之文, 肖爽, 武金亮, 王真
畜牧兽医学报, 2023, 54(10):  4362-4371.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3.10.032
摘要 ( 88 )   HTML( )    PDF (4080KB) ( 20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探究替拉扎明对沙门菌的抗菌作用机制。通过药敏试验筛选3株多重耐药沙门菌,测定替拉扎明对多重耐药沙门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抗菌效果、时间杀菌曲线及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并分析替拉扎明对沙门菌生长增殖、耐药表型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替拉扎明对多重耐药沙门菌有明显的抗菌作用,对沙门菌ST、ST-6和ST-7的MIC值分别为12.5、25、25 μmol·L-1,MBC值均为50 μmol·L-1。随着替拉扎明作用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在共同培养4 h后明显抑制沙门菌的生长,50 μmol·L-1替拉扎明分别和沙门菌ST、ST-6和ST-7共培养8、20和20 h后,沙门菌被全部杀死;替拉扎明显著逆转多重耐药沙门菌的耐药表型;替拉扎明对沙门菌生物被膜的形成能力和形成量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P<0.000 1)。替拉扎明对多重耐药沙门菌产生明显抗菌作用,且能逆转多重耐药表型和减少生物被膜的形成。研究结果阐明了替拉扎明对多重耐药沙门菌的抗菌活性,为治疗和控制由沙门菌感染引起的疾病提供新的治疗药物。
犬猫牙源性肿瘤的回顾性病理学分析
戴悦欣, 杨利峰, 赵德明, 周向梅
畜牧兽医学报, 2023, 54(10):  4372-4378.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3.10.033
摘要 ( 93 )   HTML( )    PDF (15647KB) ( 10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犬猫牙源性肿瘤的发病率逐渐增加。该类肿瘤的发生与牙齿发育密切相关,诊断有一定的难度。通过回顾性病理学方法对2007—2022年收集的犬猫牙源性肿瘤的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及每类常见牙源性肿瘤的病理学表现进行分析,为牙源性肿瘤的病理学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并对临床治疗及预后的判断提供有意义的指导。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国家动物海绵状脑病实验室收集来自全国多家宠物医院的犬猫口腔肿瘤组织样品或切片371例,对病例信息进行统计。对典型病例进行HE染色以观察其特征性病理学表现,辅助以CK14及viment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别对牙源性上皮成分与牙源性外间质成分进行鉴别。结果显示:在371例犬猫口腔肿瘤组织样品或切片中,有117例为牙源性肿瘤,其中犬93例,猫24例。在犬中,外周牙源性纤维瘤的发病率最高,雄性发病率高于雌性,其他常见肿瘤包括犬棘细胞型成釉细胞瘤,牙龈增生,成釉细胞瘤,成釉细胞纤维瘤与纤维牙瘤以及混合型牙瘤。在猫中,牙龈增生最常见,没有性别倾向,其他常见肿瘤包括外周牙源性纤维瘤与成釉细胞瘤。牙源性肿瘤在犬猫中有较高发病率,该类肿瘤的精准诊断值得更多的关注。对牙源性肿瘤的诊断来说,确定牙源性上皮的存在至关重要,CK14可以作为牙源性上皮良好的标志物,为准确的组织病理学诊断提供辅助,并对临床治疗及预后的判断提供有意义的指导。
临床兽医
miR-502调控犬乳腺肿瘤细胞增殖、迁移和EMT的作用机制
任晓丽, 范玉营, 皇甫和平, 王军, 靳双星, 刘云, 石冬梅
畜牧兽医学报, 2023, 54(10):  4379-4388.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3.10.034
摘要 ( 85 )   HTML( )    PDF (11507KB) ( 6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探讨微小RNA-502(microRNA-502/miR-502)靶向RNA结合基序单链相互作用蛋白1(RNA-binding motif,single-stranded-interacting protein 1,RBMS1)对犬乳腺肿瘤细胞增殖、迁移、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方法检测犬乳腺肿瘤细胞(CHMp和CHMm)和正常乳腺组织中miR-502和RBMS1的转录水平;利用脂质体转染法将miR-502模拟物(mimic)、抑制剂(inhibitor)、阴性对照(negative control,NC)分别转染至犬乳腺肿瘤CHMm和CHMp细胞,用qRT-PCR方法检测细胞中miR-502的表达水平,以MTT法和Transwell试验分别检测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转染miR-502后对上皮细胞标志物E-钙黏蛋白(E-cadherin)、间质细胞标志物波形蛋白(vimentin)、细胞迁移标志物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增殖标志物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利用qRT-PCR和双荧光素酶报告试验验证miR-502与RBMS1基因的靶向关系。结果显示:与正常乳腺组织组相比,miR-502在犬乳腺肿瘤细胞中表达显著上调,RBMS1在犬乳腺肿瘤细胞中转录下调;转染miR-502 mimic后miR-502的转录水平显著高于miR-NC组,反之转染miR-502 inhibitor后miR-502的转录水平显著下调;与miR-NC组相比,转染miR-502 mimic显著促进犬乳腺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抑制E-cadher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促进vimentin、MMP2、PCNA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反之,转染miR-502 inhibitor可显著抑制犬乳腺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促进E-cadherin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降低vimentin、MMP2、PCNA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qRT-PCR和荧光素酶报告试验显示,miR-502通过靶向RBMS1 3'-UTR抑制RBMS1 mRNA的表达。上述结果提示,miR-502在犬乳腺肿瘤细胞中高表达,干扰miR-502的表达可以影响犬乳腺肿瘤CHMm细胞的增殖、迁移及EMT,且miR-502靶向调控RBMS1 mRNA的表达。
新型生物组织工程角膜移植治疗犬猫角膜疾病的回顾性分析
胥辉豪, 焦弋恩, 郑小波, 张志鹏, 杨丽辉, 林金洲, 王力波, 唐静, 李启卷, 刘江渝, 陈子洋, 胡小艳, 朴雪玲, 张慧, 甘玲
畜牧兽医学报, 2023, 54(10):  4389-4402.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3.10.035
摘要 ( 94 )   HTML( )    PDF (31855KB) ( 8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大型回顾性分析总结新型生物组织工程角膜(biotissue-engineered cornea,BEC)治疗犬猫角膜疾病的手术方法与长期临床效果。本研究回顾了2018—2022年使用BEC进行眼表移植手术并至少跟踪随访3个月及以上的犬猫的医疗记录。包括坏死性角膜炎、深度角膜溃疡、后弹力层膨出以及角膜穿孔在内的犬猫患眼被纳入本研究。术后每周定期检查,并在术后0、3、6和12个月对部分患眼进行了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根据最后一次检查结果对术眼角膜进行评级。本研究共纳入139只患眼(猫112例,犬27例),其中板层角膜移植103只眼,全层角膜移植36只眼。使用4种不同厚度的BEC植片(200、300、400和450 μm),植片的平均直径为7.74 mm (范围为3~13 mm)。术后影响相对较大的并发症包括植片部分松脱或裂开(5例,3.60%)、植片溶解或穿孔(8例,5.76%)、角膜植床坏死(1例,0.72%)和眼球萎缩(1例,0.72%)。术后随访时间为3~50个月(中位数18个月),最终139只眼均保持了角膜和眼球完整性,其中133只眼(95.68%)保留了较敏锐视力。统计学分析显示,角膜植片透明度与动物年龄(P=0.021)、物种(P=0.000)、植片直径(P=0.032)、是否全层移植(P=0.000)以及角膜再上皮时间(P=0.000)显著正相关。BEC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角膜植片,可用于犬猫板层或全层角膜移植术,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白头翁散煎剂发酵物对感染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仔猪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
常伟辰, 李帅奇, 李琰, 闫微, 张红英, 王彦彬, 杨明凡, 张昂克
畜牧兽医学报, 2023, 54(10):  4403-4410.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3.10.036
摘要 ( 115 )   HTML( )    PDF (7466KB) ( 10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研究白头翁散对感染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仔猪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将24头7日龄体重相近的仔猪(杜×长×大)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PEDV组、煎剂组和发酵组。试验期为12 d,第4天,对照组仔猪接种生理盐水,其他3组仔猪每头以104.5 TCID50(50%组织培养感染剂量)的剂量接种PEDV (HN2021),第5~9天,煎剂组和发酵组仔猪每天灌服煎剂和发酵液(0.2 mL·kg-1)。评估仔猪的生长性能、腹泻指数、病毒拷贝量、肠道细菌组成、肠道形态、肠道屏障功能,以及血清和肠道中的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煎剂和发酵液可显著提高PEDV感染仔猪平均日增重(average daily gain,ADG),降低腹泻率,抑制肠道内病毒复制(P<0.05),还可调节肠道细菌组成,显著提高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P<0.05);给药缓解了PEDV感染造成的仔猪肠道绒毛高度(villus height,VH)显著下降和隐窝深度(crypt depth,CD)增加,改善肠道形态,显著提高血清中D-木糖含量,降低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浓度,从而增强肠道屏障功能(P<0.05)。此外,煎剂和发酵液可降低氧化应激,表现为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显著升高,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这些数据表明白头翁散可增强感染PEDV仔猪的肠道屏障功能。
苦参碱联合不同抗生素抗炎作用比较研究
孙盼盼, 曹志刚, 凌小雅, 孙娜, 孙耀贵, 李宏全
畜牧兽医学报, 2023, 54(10):  4411-4421.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3.10.037
摘要 ( 102 )   HTML( )    PDF (4304KB) ( 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比较苦参碱与不同抗生素联合使用的抗炎作用。研究选取5种抗生素:阿莫西林、金霉素、盐酸多西环素、氟苯尼考和替米考星,以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5'UTR RNA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共刺激的原代猪肺泡巨噬细胞(porcine alveolar macrophage,PAMs)为炎症模型,IL-1β为检测指标,筛选与苦参碱具有相似抗炎作用的抗生素,并采用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苦参碱与抗生素联合用药对IL-1β的影响。结果发现,5种抗生素中,阿莫西林和金霉素对IL-1β mRNA抑制效果与苦参碱相似。联合用药结果显示,苦参碱和阿莫西林之间存在交互作用,苦参碱可替代部分阿莫西林的用量,而苦参碱和金霉素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在抗PRRSV 5'UTR RNA和LPS共刺激诱导IL-1β表达的过程中,苦参碱和阿莫西林联合使用后,苦参碱能替代部分阿莫西林的药效,降低阿莫西林的使用量。本研究为苦参碱作为抗生素替代物的临床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研究简报
猪瘟病毒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双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初步应用
邹宏, 夏应菊, 李玲, 徐璐, 赵俊杰, 王团结, 张乾义, 宋振辉
畜牧兽医学报, 2023, 54(10):  4422-4427.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3.10.038
摘要 ( 109 )   HTML( )    PDF (3046KB) ( 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快速、高效、灵敏的猪瘟病毒(CSFV)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双重鉴别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针对CSFV E2基因和BVDV 5'UTR基因序列的高度保守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经过反应条件及体系的优化,建立双重RT-qPCR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最低检测值均为5 copies·μL-1,比普通PCR灵敏约200倍,敏感性高;可准确区分CSFV和BVDV,且与口蹄疫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等猪常见病原均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强;组内和组间重复变异系数均小于2%,重复性良好。对109份临床样品及7份商品化牛血清分别采用构建的双重RT-qPCR检测方法及CSFV RT-qPCR检测方法(GB/T 27540—2011)和BVDV RT-qPCR检测方法(GB/T 18637—2018)进行检测和对比,符合率为100%,同时,检测结果还证实目前商品化牛血清中仍存在BVDV污染,为CSFV、BVDV的鉴别诊断及流行病学的调查提供了技术支持。
非洲猪瘟病毒基因Ⅰ型的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建立
常昊, 邱英武, 彭杰, 高琦, 宋泽布, 陈洋, 李薇, 林丽苗, 曹雪珍, 周庆丰, 张桂红, 李群辉, 郑泽中
畜牧兽医学报, 2023, 54(10):  4428-4432.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3.10.039
摘要 ( 104 )   HTML( )    PDF (1984KB) ( 1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基因Ⅰ型非洲猪瘟(GenotypeⅠ ASFV)在我国开始流行,使我国对ASF的诊断、预防和控制更具挑战性。本研究使用中国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ADC)推荐使用的B646L引物与探针,结合针对GenotypeⅠ ASFV EP402R基因保守特异性区域设计引物与探针,建立了一种在诊断ASF的同时可对ASFV进行GenotypeⅠ ASFV鉴别的快速检测方法,并对其灵敏性、特异性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敏性以及特异性,可有效用于ASFV的临床诊断以及GenotypeⅠ ASFV的监测。
两例犬血管环异常的CT血管造影诊断和手术治疗效果
戴榕全, 李慧, 张彬, 李艺, 袁占奎
畜牧兽医学报, 2023, 54(10):  4433-4438.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3.10.040
摘要 ( 132 )   HTML( )    PDF (6166KB) ( 7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阐述了两例犬血管环异常(vascular ring anomaly,VRA)的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诊断及手术治疗。通过术前对患犬进行CTA诊断,进行经左侧第4肋间开胸动脉韧带切断的手术治疗,并在术后对病例1进行食道球囊扩张。CTA显示两只犬均存在持久性右主动脉弓(persistent right aortic arch,PRAA),并分别伴有右侧颈动脉异位发育和持久性左前腔静脉。手术治疗后,食道狭窄基本得到纠正,返流消失。CTA可对VRA进行更精确地诊断,并有助于制订具体手术方案;犬PRAA的手术治疗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