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51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0-02-23
封面封底
畜牧兽医学报, 2020, 51(2):  0-0. 
摘要 ( 117 )   HTML( )    PDF (450KB) ( 10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文目次
畜牧兽医学报, 2020, 51(2):  0-0. 
摘要 ( 2 )   HTML( )    PDF (330KB) ( 5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英文目次
畜牧兽医学报, 2020, 51(2):  0-0. 
摘要 ( 2 )   HTML( )    PDF (162KB) ( 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综述
全基因组SNP分型策略及基因组预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王琦, 朱迪, 王宇哲, 吴杰, 胡晓湘, 赵毅强
畜牧兽医学报, 2020, 51(2):  205-216.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0.02.001
摘要 ( 417 )   HTML( )    PDF (2340KB) ( 7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是遗传学研究中重要的材料。近年来,全基因组SNP标记开发方法的发展使得研究者们能够以较低成本获得丰富的基因组标记,大大推动了基因组水平的相关研究。基因组预测从已知基因型数据和表型数据的个体建立训练模型,对未知表型的个体进行基因型和表型预测,在育种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全基因组SNP的分型策略结合基因组预测方法,构成了动物基因组选择的前沿。本文从这两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从事分子遗传学,尤其是复杂性状研究的研究者们提供参考。
FBXL家族在哺乳动物生物节律中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钟英杰, 向光明, 狄冉, 胡文萍, 王翔宇, 储明星, 刘秋月
畜牧兽医学报, 2020, 51(2):  217-226.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0.02.002
摘要 ( 295 )   HTML( )    PDF (2120KB) ( 5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F-box富含亮氨酸重复蛋白3基因(F-box and leucine rich repeat protein 3,FBXL3)能编码含F-box结构域的蛋白,属于F-box蛋白家族成员,在细胞核中发挥功能。F-box富含亮氨酸重复蛋白21基因(F-box and leucine rich repeat protein 21,FBXL21)位于细胞质中,其功能与FBXL3基因功能存在拮抗作用。FBXL3与FBXL21蛋白在哺乳动物体内产生分子昼夜节律的负反馈循环中均都起重要作用。FBXL3通过形成SCF(SKP1-CUL1-F-box)复合物行使E3泛素连接酶功能,并通过泛素化促进隐花色素(Cryptochrome,CRY)蛋白的降解参与生物钟调控,FBXL21通过泛素化使CRY蛋白积累参与生物钟调控,两者对于CRY蛋白的拮抗作用能够稳定哺乳动物生物钟。本文首先介绍了生物节律以及生物钟分子的组成,然后综述了FBXL家族基因在昼夜节律循环中的调控作用及其突变后对季节性发情性状的影响,有助于后续探索FBXL家族基因突变后影响绵羊季节性发情性状的具体分子机制,为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改变绵羊发情的季节性提供新思路。
玉米赤霉烯酮对母猪的繁殖毒性研究进展
吴峰洋, 杨新宇, 栗金丽, 陈宝江
畜牧兽医学报, 2020, 51(2):  227-233.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0.02.003
摘要 ( 305 )   HTML( )    PDF (766KB) ( 59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A)是一种具有雌激素活性的真菌毒素,是猪生产中最常见的霉菌毒素之一。玉米赤霉烯酮广泛存在于谷物原料和配合饲料中,食入被其污染的饲料可导致母猪繁殖障碍,严重影响母猪的生产潜力和生产性能。本文就ZEA在猪饲料中的污染现状、对母猪的繁殖毒性以及毒性作用途径等方面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单宁对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瘤胃发酵及微生物区系影响的研究进展
董春晓, 张金龙, 郭晓飞, 李义海, 杨晶, 张效生
畜牧兽医学报, 2020, 51(2):  234-242.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0.02.004
摘要 ( 294 )   HTML( )    PDF (1102KB) ( 5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单宁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多酚化合物,因其涩味降低反刍动物采食量,故通常被归类为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近年来,研究发现单宁可与蛋白质结合,抑制蛋白质被瘤胃过度降解,增加了蛋白质在后肠道的消化吸收,提高了反刍动物对氮元素(N)的利用率。此外,研究表明单宁在调控瘤胃发酵和抑制甲烷排放方面表现出积极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单宁对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瘤胃发酵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旨在为其应用于反刍动物健康养殖提供合理的理论参考依据。
靶向抗菌肽的设计策略与应用
李丘轲, 李金泽, 吴华, 丑淑丽, 单安山
畜牧兽医学报, 2020, 51(2):  243-251.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0.02.005
摘要 ( 260 )   HTML( )    PDF (1491KB) ( 7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抗生素问世以来挽救了无数生命,然而近年来抗生素的滥用越来越严重,从而导致多重耐药菌的出现以及机体正常微生物群落的生态失衡等问题,迫使人们开始寻找有效的抗生素替代物。抗菌肽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中,具有抗菌、抗肿瘤、抗病毒及免疫调节等生物学活性,且不易诱发细菌耐药性,在临床和畜牧生产中表现出极好的应用前景。为避免细菌耐药性和微生态紊乱等问题的产生,具有靶向功能的抗菌肽受到科研工作者的青睐,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并有望成为抗生素替代物之一。本文对近年来靶向抗菌肽的设计思路及其在临床和畜牧生产中的应用前景进行概述,以期为将来靶向抗菌肽的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遗传育种
组学技术分析肉鸡胚胎发育过程中肝脏蛋白表达的变化
彭梦玲, 胡文业, 李乃馨, 王菊花, 丁建平, 周杰
畜牧兽医学报, 2020, 51(2):  252-259.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0.02.006
摘要 ( 255 )   HTML( )    PDF (4434KB) ( 3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探讨肉鸡胚胎在发育中后期肝脏蛋白水平的变化。本试验选取120枚重量为(65±0.2)g的罗氏308肉鸡种蛋,分为14胚龄(E14)和出壳1日龄(H1)两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枚种蛋。孵化至E14胚龄和H1日龄时,采集肝脏组织样本,应用相对和绝对定量的等量异位标签(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iTRAQ)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筛选核心差异蛋白。结果显示,在E14和H1日龄之间共筛选出10个核心差异蛋白,主要促进脂肪酸降解(上调ACOX1、ACSL1、ACSL5、CPT1A和ECI2)和糖异生(上调ALDH3A2、FBP1、FBP2、GPI和PGM2,下调LDHB和ALDH9A1)。试验结果提示,胚胎发育的主要能量供给途径是脂肪酸降解,而不是糖酵解。此外,糖异生增多,促进糖原储存以应对出壳以及营养环境变化。
基于SNP芯片分析青峪猪保种群体的遗传结构
刘彬, 沈林園, 陈映, 李强, 廖坤, 郭芝忺, 张顺华, 朱砺
畜牧兽医学报, 2020, 51(2):  260-269.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0.02.007
摘要 ( 255 )   HTML( )    PDF (4405KB) ( 3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更好地了解青峪猪在世代更替过程中遗传结构的变化,更好的保护和利用青峪猪遗传资源,本研究利用50K SNP芯片,对青峪猪保种群内141头(26头公猪,115头母猪)健康成年个体进行SNP测定,通过多种分析软件对青峪猪保种群体和各个世代进行系谱校正,进而实施群体遗传多样性、遗传距离以及遗传结构变化等分析。结果显示,该封闭保种群由3个重叠世代构成,群体有效含量为12头,且整个群体可以分为6个含有公猪的家系和1个不含公猪的家系。其中,第3世代的有效群体含量最少,仅为3头,多态性标记比例随着世代的增加不断下降;141头青峪猪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260 4±0.025 2),26头种公猪的遗传距离为(0.263 3±0.023 7)。随着繁殖世代的增加,各世代群体的遗传距离有轻微的上升趋势,部分种猪之间的亲缘关系和遗传距离较近;在141头青峪猪群体中共检测到1 481个基因组上长纯合片段(runs of hemozygosity,ROH),78.01%的长度在200 Mb以内,基于ROH值计算的近交系数表明整个群体的平均近交系数为0.055,且各世代的近交系数在不断上升,到第3世代时已经达到了0.075。综上所述,通过对青峪猪分子水平的群体遗传结构研究表明,该保种群体在闭锁的继代繁育过程中存在群体遗传多样性损失,需要加强选配或导入外血以确保青峪猪遗传资源的长期保存。
新疆野兔DNA条形码筛选
张玉琮, 曾婉琴, 许盼, 古丽米热·阿勒木江, 单文娟
畜牧兽医学报, 2020, 51(2):  270-278.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0.02.008
摘要 ( 190 )   HTML( )    PDF (2066KB) ( 14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筛选一种用于快速鉴定新疆兔属物种的DNA条形码。本研究以新疆4种野兔共计40例样本为研究对象,以CO1、ND4、16S rRNA和ITS2为候选基因,经PCR扩增和测序后,综合分析比较候选序列在种水平上的鉴定能力。结果表明,ITS2候选片段因未获得达到测序要求的PCR扩增产物最先被排除。相较于16S rRNA,CO1和ND4在序列特征、变异特征参数和秩和检验结果上均表现出更强的变异水平,遗传频率分布图有着更宽的gap,系统聚类树的鉴定结果有着更高的鉴定准确率。而从种间变异特征、种间秩和检验结果及遗传频率分布图来看,ND4均略优于CO1。本试验综合分析得到的最优DNA条形码为ND4,候补DNA条形码为CO1。该结论可为新疆兔属物种的分类分布研究和珍稀野兔资源的保护利用等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生物技术与繁殖
SPATA3基因克隆及其在牦牛和犏牛睾丸中的差异表达研究
黄向月, 熊显荣, 张磊, 马鸿程, 海卓, 李键
畜牧兽医学报, 2020, 51(2):  279-287.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0.02.009
摘要 ( 252 )   HTML( )    PDF (1970KB) ( 29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克隆牦牛精子发生蛋白3(spermatogenesis associated 3,SPATA3)基因,并检测其在牦牛不同组织及在不同发育时期牦牛和犏牛睾丸中的表达水平,探讨SPATA3对睾丸发育和精子成熟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精子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以牦牛为研究对象,利用RT-PCR克隆技术获取牦牛SPATA3 cDNA序列,使用生物信息软件分析其结构和功能,并检测其在牦牛心、肝、脾、肺、肾、脑、小肠、卵巢、子宫和睾丸组织中的表达谱。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RT-qPCR)检测SPATA3基因在牦牛和犏牛睾丸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规律;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SPATA3在牦牛和犏牛睾丸中的细胞定位及表达差异。结果显示,SPATA3基因CDS区为693 bp,编码230个氨基酸,与黄牛、野牦牛和水牛的同源性较高;SPATA3仅在耗牛睾丸组织中特异性表达,其它组织未见其表达。RT-qPCR结果显示,SPATA3基因在牦牛睾丸发育过程中均有表达,其中成年期(4~5岁)睾丸中的表达极显著高于胎牛时期(5~6月,P<0.01),且其在牦牛不同发育时期睾丸中的表达均极显著高于犏牛(P<0.01)。免疫组化结果发现,SPATA3在圆形精子、长形精子细胞胞浆中均表达,且成年期牦牛睾丸中该基因的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犏牛(P<0.01)。综上表明,SPATA3在遗传进化中高度保守,且在牦牛和犏牛睾丸组织中差异表达,该基因低表达可能引起精子形成障碍,从而参与精子成熟进程,但具体功能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玻璃化冷冻对牦牛未成熟卵母细胞发育能力及COC转录组的影响
杨远潇, 字向东
畜牧兽医学报, 2020, 51(2):  288-298.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0.02.010
摘要 ( 208 )   HTML( )    PDF (2271KB) ( 19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探讨玻璃化冷冻-解冻对牦牛未成熟卵母细胞发育能力及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转录组的影响,为完善牦牛COCs冷冻保存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将未经成熟培养的牦牛COCs进行玻璃化冷冻-解冻后分为2组,A组:COCs体外成熟(IVM)后用普通牛精子进行体外受精(IVF),获得的受精卵在G-1胚胎培养液中培养72 h后转入G-2培养液培养96 h;B组:IVF后,受精卵在G-1培养液培养120 h后转入G-2培养液培养48 h;以未进行冷冻处理的新鲜COCs作为对照组(C组):IVF后,受精卵在G-1培养液培养72 h后转入G-2培养液培养96 h。对牦牛新鲜COCs(n=3)和玻璃化冷冻-解冻的COCs(n=3)进行扩增、建库和转录组测序(RNA-seq)分析。结果发现,B组的卵裂率、囊胚率显著高于A组(P<0.05),但A组和B组的卵裂率、囊胚率均显著低于C组(P<0.05)。以|log2(fold change)|≥ 2,Q<0.05为阈值,牦牛冻融COCs相对于新鲜COCs共筛选出851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其中上调846个,下调5个。GO分析表明,DEGs主要富集于生物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3大类;KEGG注释结果表明,DEGs富集到258条通路,其中16条通路显著富集(P<0.05)。研究表明,IVF后在G-1培养液中培养120 h可以提高牦牛玻璃化冷冻卵母细胞的后续发育能力;玻璃化冷冻影响牦牛COCs转录组,从而降低卵母细胞的发育潜力。该发现为完善牦牛COCs玻璃化冷冻技术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营养与饲料
黑水虻幼虫粉对育肥猪盲肠食糜主要微生物数量和代谢产物的影响
余苗, 李贞明, 王刚, 容庭, 陈卫东, 王凤英, 马现永
畜牧兽医学报, 2020, 51(2):  299-310.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0.02.011
摘要 ( 262 )   HTML( )    PDF (2260KB) ( 3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黑水虻幼虫粉对育肥猪盲肠食糜主要微生物数量和代谢产物的影响。本试验选取72头130日龄、健康且初始体重相近((76.0±0.56)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含有4%(4%组)和8%(8%组)的黑水虻幼虫粉,通过调整日粮配方,3组日粮的蛋白含量和代谢能一致。于正式试验的第42天,每个重复选取1头体重接近平均体重的猪进行屠宰,取盲肠食糜用于相关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日粮添加4%的黑水虻幼虫粉显著增加了盲肠食糜BifidobacteriumLactobacillusPrevotellaClostridium cluster IV和Roseburia的数量(P<0.05),而降低了Escherichia coli的数量(P<0.05);日粮添加8%的黑水虻幼虫粉显著增加了PrevotellaBifidobacterium的数量(P<0.05)。2)与对照组相比,日粮添加4%和8%的黑水虻幼虫粉显著增加了盲肠食糜中乳酸、总短链脂肪酸和乙酸的浓度(P<0.05),同时,日粮添加8%黑水虻幼虫粉还降低了戊酸的浓度(P<0.05);对于氮代谢产物而言,与对照组相比,日粮添加4%的黑水虻幼虫粉显著降低了盲肠食糜中总生物胺、尸胺、腐胺、精胺、对甲酚和苯酚的浓度(P<0.05),而日粮添加8%的黑水虻幼虫粉显著降低了尸胺和苯酚的浓度(P<0.05)。综上所述,本试验条件下,在日粮中添加4%的黑水虻幼虫粉可增加育肥猪盲肠食糜中部分有益微生物的数量和有益代谢物的浓度,降低潜在致病菌的数量和氮代谢化合物的浓度,表明一定比例的黑水虻幼虫粉可作为优质的蛋白质饲料原料应用于养猪生产中。
饲粮钙磷水平对伊犁马初乳成分、乳脂脂肪酸组成、产后血液钙磷及激素的影响
漆雯雯, 臧长江, 方美烟, 陈勇
畜牧兽医学报, 2020, 51(2):  311-319.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0.02.012
摘要 ( 223 )   HTML( )    PDF (873KB) ( 18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研究妊娠后期饲喂不同钙磷水平饲粮对产后伊犁马初乳成分、乳脂脂肪酸组成、血液钙磷及钙磷代谢激素、繁殖及生长代谢激素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为明确伊犁马在妊娠后期对钙磷的适宜需要量提供参考。本试验选取健康、无亲缘关系、12~13周岁、体重为(380±32)kg、胎次为4~5胎、处于第10妊娠月左右的伊犁马25匹,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各组饲粮钙饲喂水平分别为36.00、39.00、42.00、45.00和48.00 g·d-1,磷饲喂水平分别为26.30、28.30、30.30、32.30和34.30 g·d-1。试验预试期10 d,正试期从第11天至母马分娩后第2天结束。母马分娩后12 h内采集初乳用于测定乳成分和乳脂脂肪酸含量,空腹血液用于测定Ca、P、甲状旁腺素(PTH)、降钙素(CT)、骨钙素(OC)、胎盘催乳素(PL)、垂体催乳素(PRL)、雌酮(E1)、雌二醇(E2)、血清孕酮(PROG)、甲状腺素(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1)等激素浓度。结果表明:1)饲粮钙磷水平对初乳中钙、磷、乳脂率、乳糖率均无显著影响,组间乳蛋白率、总固形物、体细胞数、乳脂中饱和脂肪酸(SFA)和不饱和脂肪酸(UFA)比例存在显著差异(P<0.05)。随着饲粮钙、磷水平的增加,乳磷浓度、乳蛋白率和UFA比例呈显著线性增加(P<0.05),总固形物呈显著二次增加(P<0.05),而乳糖率、SFA及肉豆蔻酸比例呈显著线性降低(P<0.05)。2)饲粮钙磷水平显著影响血液中OC和PROG浓度(P<0.05),随着饲粮钙磷水平的增加,血液中离子钙、CT和OC浓度呈显著的线性降低(P<0.05),而PTH和PROG水平呈显著的线性升高(P<0.05)。饲粮钙、磷水平对PL、PRL、E1、E2等生殖激素以及T3、T4、GH和IGF-1等生长代谢激素浓度均无显著影响。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钙磷通过提高初乳中乳蛋白率和总固形物来改变乳脂中饱和脂肪酸含量和不饱和脂肪酸比例影响初乳成分;通过降低血液中OC浓度影响钙磷代谢;通过提高血液中PROG浓度影响繁殖状况。
预防兽医
一株源于商品胎牛血清的BVDV-2型的分离鉴定及基因组序列分析
李艳萍, 王立群, 李慧霞, 梁盼红, 才学鹏, 毛立, 骆学农
畜牧兽医学报, 2020, 51(2):  320-328.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0.02.013
摘要 ( 247 )   HTML( )    PDF (2807KB) ( 38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是引起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重要病原,也是牛血清及其制品污染中的常见病原体。本研究从商品化胎牛血清中分离到一株致细胞病变(CP)型BVDV(GS2018株),利用电镜观察、免疫荧光检测、分子鉴定、基因组测序及遗传进化分析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GS2018株接种MDBK细胞后可见明显的细胞病变(CPE),培养第4天病毒滴度达1×106.2·0.1 mL-1。病毒粒子呈圆形,直径为50~60 nm,间接免疫荧光检测为阳性;其5'UTR扩增片段与BVDV-2相应序列高度相似,病毒基因组包含12 235个核苷酸(nt)。5'UTR、NproE2基因系统进化分析发现,GS2018株与美国BVDV-2 USMARC-60764分离株核苷酸一致性达98%,证明其属于CP型BVDV-2a亚型。但GS2018株在NS2/3区无核酸片段插入,这与大多数CP型BVDV-2明显不同,说明BVDV致细胞病变可能涉及更复杂的机制。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郝文君, 李媛, 周效乾, 王秀梅, 辛九庆
畜牧兽医学报, 2020, 51(2):  329-336.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0.02.014
摘要 ( 210 )   HTML( )    PDF (1171KB) ( 2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建立一种检测牛传染性胸膜肺炎(CBPP)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用于该病的监测。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CBPP的病原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国内分离株Ben-1株的全基因组进行分析,选取脂蛋白rP0308作为包被抗原,通过一系列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基于rP0308蛋白的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该方法的敏感性为92%,特异性为96%,与牛支原体、牛鼻支原体、无乳支原体、口蹄疫、牛病毒性腹泻、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和牛结核分枝杆菌等阳性血清均不发生交叉反应,批内变异系数在2.41%~6.03%,批间变异系数在2.94%~6.59%,重复性良好。利用本方法和商品化的cELISA试剂盒分别对实验室保存的1 648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该方法与商品化试剂盒的阴性符合率为89.1%,阳性符合率为79.2%,总符合率为88.7%。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具有良好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FTN_0109蛋白对土拉弗朗西斯菌致病力的影响
崔国林, 李冰心, 张寒琪, 王俊, 戚心怡, 苏敬良
畜牧兽医学报, 2020, 51(2):  337-345.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0.02.015
摘要 ( 168 )   HTML( )    PDF (2048KB) ( 2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土拉弗朗西斯菌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性病原菌,目前对该菌的毒力因子及分子致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研究旨在分析未知功能蛋白FTN_0109在土拉弗朗西斯菌中的分布,探讨其对细菌致病力的影响。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FTN_0109的生物学功能,并利用超速离心法检测其亚细胞定位;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FTN_0109基因缺失株及其反式回补株,分析其对三种来源小鼠巨噬细胞的入侵和细胞内增殖能力,并检测其对BALB/c小鼠的致病力和在其体内的繁殖动态。结果显示,FTN_0109蛋白被预测为一种脂蛋白,主要分布于土拉弗朗西斯菌的内膜;与野毒株相比,FTN_0109缺失株在小鼠巨噬细胞中不能增殖,对BALB/c小鼠的LD50提高104以上,在感染小鼠肝和脾中的载量呈不断下降趋势且均显著低于野毒株(P<0.05)。结果提示,FTN_0109是一种内膜脂蛋白,它的缺失可严重降低土拉弗朗西斯菌在小鼠巨噬细胞和体内的生存能力,降低其对小鼠的致病力。
Fur/RyhB调控禽致病性大肠杆菌运动性机制的研究
涂健, 蔡伟真, 阮苑, 宋祥军, 邵颖, 祁克宗
畜牧兽医学报, 2020, 51(2):  346-355.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0.02.016
摘要 ( 179 )   HTML( )    PDF (6490KB) ( 2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大肠杆菌的运动性主要由鞭毛提供动力,鞭毛是致病性大肠杆菌重要毒力因子之一,本文通过探究Fur及其负调控的非编码RNA——RyhB对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运动性的影响,为探索防控禽大肠杆菌病的潜在靶点提供科学依据。通过Red同源重组方法构建AE17△Fur和AE17△Fur/RyhB,比较缺失株与原始株运动性特征,结合转录组学数据探究Fur和RyhB对APEC鞭毛以及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AE17△Fur和AE17△Fur/RyhB,转录组学结果显示Fur的缺失基本上使所有鞭毛相关的基因下调。Fur的缺失使APEC的运动性显著减弱,RyhB对APEC的运动性没有显著影响,△Fur/RyhB较△Fur运动能力有所增加。△Fur和△Fur/RyhB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显著增强,△RyhB生物被膜形成减弱,与运动性趋势基本一致。Fur对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鞭毛组装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负调控的RyhB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这种作用机制的影响,并进一步影响了生物被膜的形成,为寻找相关药物靶点提供可能。
犬弓首蛔虫TcCPG1的表达及其与几丁质的结合特性
陈绍基, 李芳, 尹莎莎, 江艾耘, 周荣琼
畜牧兽医学报, 2020, 51(2):  356-364.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0.02.017
摘要 ( 178 )   HTML( )    PDF (1490KB) ( 1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犬弓首蛔虫(Toxocara canisT.canis)软骨素蛋白多糖TcCPG1的表达特征及其与几丁质的结合方式,为犬弓首蛔虫软骨素蛋白多糖的功能研究提供依据,笔者克隆T.canis软骨素蛋白多糖1基因(Tc-cpg-1)并原核表达重组蛋白TcCPG1,采用镍柱亲和层析技术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并与几丁质进行结合试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进行Tc-cpg-1基因的转录水平的性别和组织差异表达分析。结果显示:Tc-cpg-1基因编码区(coding sequence,CDS)的长度为1 251 bp,共编码417个氨基酸;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重组蛋白TcCPG1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相对分子质量大小约为70 ku;对表达条件进行优化后,以0.8 mmol·L-1 IPTG于16℃诱导14 h时可获得大量目的蛋白;利用镍柱亲和层析纯化可以获得具有较高纯度的目的蛋白,与几丁质进行结合试验,验证了重组蛋白TcCPG1能够与几丁质结合;通过qRT-PCR对Tc-cpg-1基因转录水平的组织差异性进行分析,发现Tc-cpg-1在雌虫中高量表达,尤其在雌虫的生殖组织中表达量最高,表明Tc-cpg-1可能参与了T.canis雌虫的生殖过程,推测TcCPG1可能通过与卵壳中几丁质的相互作用从而影响T.canis的胚胎和生殖发育过程。
基础兽医
细胞自噬对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干性的影响
郭娟, 张迪, 李龙, 储宗秀, 田仰清, 汪雅媛, 杨蕊, 高洪, 严玉霖
畜牧兽医学报, 2020, 51(2):  365-373.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0.02.018
摘要 ( 191 )   HTML( )    PDF (5134KB) ( 14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探讨细胞自噬对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cBMSCs)干性的影响。分离培养cBMSCs,将其分为对照组、使用雷帕霉素促进细胞自噬的雷帕霉素组、使用3-MA抑制细胞自噬的3-MA组,于药物处理12、24、48 h后收集细胞,利用间接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自噬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 Ⅱ(LC 3Ⅱ)的蛋白表达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自噬相关基因LC 3、Beclin 1、自噬相关基因7(Atg 7)以及干性相关基因性别决定基因相关转录因子2(Sox 2)、特异AT序列结合蛋白2(Satb 2)mRNA转录水平;通过茜素红染色检测经成骨诱导的cBMSCs的成骨分化能力,通过油红O染色检测经成脂诱导的cBMSCs的成脂分化能力。结果显示:雷帕霉素组的LC 3Ⅱ蛋白表达量上调,3-MA组则为下调。雷帕霉素组干性相关基因与自噬相关基因在不同时间点的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调,且随感染时间的延长呈上调趋势;3-MA组干性相关基因与自噬相关基因的mRNA转录水平在不同时间点不同程度降低,且随感染时间延长呈下调趋势。成骨诱导试验中雷帕霉素组cBMSCs形态变化最明显,且矿化面积较大,3-MA组细胞矿化面积小;成脂诱导试验中雷帕霉素组脂滴数量少,3-MA组脂滴数量多且聚集程度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cBMSCs自噬水平可以更好地维护其干性并提高成骨分化能力,为优化治疗中cBMSCs的质量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高铜诱导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自噬
杨艳阳, 余文兰, 廖建昭, 杨帆, 裴若男, 常晓月, 邓纪昌, 黄坤玄, 唐兆新
畜牧兽医学报, 2020, 51(2):  374-381.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0.02.019
摘要 ( 178 )   HTML( )    PDF (3819KB) ( 39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探讨高铜对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自噬的影响。将32只8月龄健康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饲喂不同铜含量日粮(对照组:15 mg·kg-1;高铜Ⅰ组:30 mg·kg-1;高铜Ⅱ组:60 mg·kg-1;高铜Ⅲ组:120 mg·kg-1),连续饲喂6个月后采集心。检测心组织铜含量及其病理变化;荧光定量检测线粒体自噬相关基因LC3A、LC3B、Parkin、PINK1、p62的mRNA水平;蛋白印迹检测Parkin、PINK1、LC3B/LC3A的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检测LC3B的定位及表达。结果显示,高铜各组大鼠心组织内的铜含量均高于对照组。高铜各组出现心肌纤维排列疏松、无规则的现象。与对照组相比,高铜各组LC3A、LC3B mRNA表达量增加;高铜Ⅱ组、高铜Ⅲ组p62的mRNA表达量极显著降低;高铜各组PINK1 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而Parkin mRNA的表达量有上升趋势但不显著。随着日粮中铜含量的增加,PINK1、Parkin、LC3B/LC3A的蛋白的表达量显著上调。LC3B定位于细胞质中,且高铜Ⅰ、Ⅱ、Ⅲ组LC3B表达量均显著增加。试验结果表明,高铜可诱导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自噬的发生。
临床兽医
板芩桔甘合剂对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人工感染雏鸡的临床疗效分析
林春发, 罗艺晨, 王忠清, 冯静波, 刘娟
畜牧兽医学报, 2020, 51(2):  382-391.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0.02.020
摘要 ( 195 )   HTML( )    PDF (2804KB) ( 4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探讨板芩桔甘合剂(BQJGHJ)对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人工感染雏鸡的临床疗效。选取120只雏鸡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感染病毒)、阳性药物组(感染病毒+甘胆口服液)和BQJGHJ高、中、低剂量组(感染病毒+BQJGHJ),每组20只。除空白组外,其他组感染IBV造模,4 d后,各组分别饮水给药,连用5 d。每天观察各组雏鸡临床症状,记录临床症状记分,统计有效率、治愈率;在造模后,给药第3、5天,及停药后第2天分别自翅下静脉采集血液,分离血清,ELISA法检测感染雏鸡血清中IFN-γ、IL-6、IL-10含量变化。结果显示:BQJGHJ高、中、低剂量组的治愈率分别为75.0%、80.0%、65.0%,有效率分别为90.0%、95.0%、80.0%。模型组雏鸡血清中IL-10含量降低,IL-6含量升高,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在给药第3、5天时,BQJGHJ高、中、低剂量组、阳性药物组雏鸡血清中IFN-γ(第5天时,高剂量组差异极显著,P<0.01,其他时间、其他组差异均不显著)、IL-10含量(第5天时差异极显著,P<0.01)升高,雏鸡血清中IL-6含量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在停药后2 d,BQJGHJ高、中、低剂量组、阳性药物组雏鸡血清中IFN-γ、IL-10含量升高,雏鸡血清中IL-6含量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或P<0.01);BQJGHJ高、中、低剂量组雏鸡血清中IFN-γ、IL-6、IL-10含量,与阳性药物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BQJGHJ可提高传染性支气管炎雏鸡血清中IFN-r、IL-10的含量,降低传染性支气管炎雏鸡血清中IL-6的含量,发挥治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作用。
黄芩水提液对肠炎模型小鼠空肠损伤修复的作用
刘晓曦, 董杰, 李敏霞, 钱慧慧, 张继东
畜牧兽医学报, 2020, 51(2):  392-398.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0.02.021
摘要 ( 209 )   HTML( )    PDF (2237KB) ( 3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旨在探讨黄芩水提液对肠炎模型小鼠空肠损伤的作用机理。将3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黄芩水提液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小鼠。通过连续3 d给小鼠灌胃0.4 mL·d-1产肠毒大肠杆菌(3×108 CFU·mL-1)建立肠炎模型,黄芩水提液组每只小鼠在攻菌前预灌服0.2 mL黄芩水提液(低剂量组0.3 g·d-1,中剂量组0.6 g·d-1,高剂量组1.2 g·d-1),连续灌胃6 d。结果显示,相比于对照组,模型组小鼠空肠炎性因子IL-6 mRNA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空肠绒毛结构受到严重破坏,但参与肠道损伤修复的MAPK mRNA表达量未发生显著变化;相比于模型组,黄芩水提液各剂量组的小鼠空肠IL-6 mRNA表达量极显著下降(P<0.01),空肠JNK/ERK mRNA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且绒毛结构得到显著改善。综上所述,在小鼠肠炎模型中,黄芩水提液可通过降低炎症反应和下调JNK/ERK mRNA的方式促进空肠的损伤修复。
研究简报
一株羊源尸毒梭菌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豆朋朋, 魏勇, 王利
畜牧兽医学报, 2020, 51(2):  399-403.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0.02.022
摘要 ( 233 )   HTML( )    PDF (1524KB) ( 2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究羊源尸毒梭菌的生物学基本特性,进行生理生化分析、16S rDNA基因扩增、动物回感试验、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检测等试验。结果显示,菌株LJH-1为革兰阳性菌。PCR扩增获得长度为1 023 bp的片段。LJH-1与尸毒梭菌C4菌株聚类,从而判定LJH-1为尸毒梭菌。试验组小鼠全部死亡。小鼠肝中央静脉充盈大量红细胞,炎性细胞浸润,肾间质血管充血,肠黏膜上皮细胞脱落。LJH-1对头孢噻肟、氨苄西林等敏感,对头孢拉定、阿莫西林等耐药,并检出ant(3″)-Iaaac(3)-IIa、aph(3')-IIa、Sul2、Sul3和TEM耐药基因。这为该细菌性疾病的检测和防治提供了科学资料。
猪星状病毒4型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陈少杰, 刘立辉, 吴志勇, 肖娜, 袁广富, 王晶, 邢亚茹, 刘如月, 范京惠, 左玉柱
畜牧兽医学报, 2020, 51(2):  404-408.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0.02.023
摘要 ( 245 )   HTML( )    PDF (1107KB) ( 2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建立一种快速检测猪星状病毒4型(PAstV4)的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根据已知的猪星状病毒4型序列的ORF1a基因设计了特异性引物,并将扩增片段克隆到pMD19-T载体上;将构建的重组质粒作为标准品建立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并对建立方法的灵敏性、特异性及重复性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建立的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方法最低检测量为50.3拷贝·μL-1,其灵敏度是普通PCR的100倍;与CSFV、PRRSV、PRV、PEDV、PDCoV无交叉反应,特异性较好;建立的标准曲线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1.00。应用该方法检测了2018-2019年收集的43份临床样品,阳性率为18.6%。本研究为猪星状病毒4型的临床检测建立了一种快速、灵敏、特异性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