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兽医学报 ›› 2011, Vol. 42 ›› Issue (6): 885-891.doi:

• 研究简报 • 上一篇    下一篇

一种从鸭新分离的黄病毒研究初报

李玉峰,马秀丽,于可响,王友令,高巍,黄兵,徐怀英,吴静,王生雨,王莉莉,秦卓明*
  

  1. 1.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 禽病诊断与免疫重点实验室,济南 250023;2.扬州大学兽医学院,扬州 225009
  • 收稿日期:1900-01-01 修回日期:1900-01-01 出版日期:2011-06-25 发布日期:2011-06-25
  • 通讯作者: 秦卓明

  • Received:1900-01-01 Revised:1900-01-01 Online:2011-06-25 Published:2011-06-25

摘要: 从以产蛋下降为主的樱桃谷种鸭以及出现神经症状的雏鸭各分离出1株病毒,分别命名为BZ株和LC株。该2株病毒对SPF鸡胚和健康鸭胚均能产生相同的病变,分离病毒不能凝集鸡、鸭、鹅、鸽等的红细胞,在鸭胚成纤维细胞(DEF)能够产生典型的细胞病变(CPE),电镜下观察到约50 nm的病毒粒子。病理组织学研究表明,二者在临床上均可导致脑组织危害,表现为脑膜水肿、血管充血和皮质层神经胶质细胞增生等。血清学检测表明,分离病毒与禽流感病毒(AIV)、鸭瘟病毒(DEV)、新城疫病毒(NDV)等病原无交叉。生物学特性鉴定该病原为有囊膜单股RNA病毒。利用不同禽病的特异性引物分别进行PCR或RTPCR,均未扩增出特异条带。设计随机引物进行RTPCR,扩增出基因片段,利用GenBank进行Blast同源比较,结果发现,分离病毒与以色列火鸡脑膜脑炎病毒(Israel turkey meningoencephalitis virus,TMEV)和在马来西亚发现的Tembumu 病毒至少在2段基因上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属于黄病毒属。测序表明,分离病毒与Tembumu 病毒的非结构蛋白(NS5基因)和囊膜蛋白(E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6.7%~90.2% 和87.0%~91.8%,与TMEV的NS5基因和E基因的同源性为72.4%~73.2%和72.7%~72.8%。2分离株之间E基因和NS5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均为99.5%。血清中和试验表明,BZ株阳性血清可以中和LC病毒,因此证实二者可能是同一种病毒。综合以上研究,建议将该病命名为“鸭病毒性脑炎”(Duck viral encephalitis dise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