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50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19-10-23
英文目次
畜牧兽医学报, 2019, 50(10):  0-0.  doi:
摘要 ( 45 )   HTML( )    PDF (163KB) ( 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封面封底
畜牧兽医学报, 2019, 50(10):  0-0.  doi:
摘要 ( 1 )   HTML( )    PDF (450KB) ( 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精品科技期刊证书
畜牧兽医学报, 2019, 50(10):  0-0.  doi:
摘要 ( 3 )   HTML( )    PDF (1236KB) ( 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欢迎订阅、投稿《畜牧兽医学报》
畜牧兽医学报, 2019, 50(10):  0-0.  doi:
摘要 ( 3 )   HTML( )    PDF (50046KB) ( 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文目次
畜牧兽医学报, 2019, 50(10):  0-0.  doi:
摘要 ( 3 )   HTML( )    PDF (359KB) ( 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综述
circRNAs对哺乳动物胎盘养分转运和胎儿发育的影响
何天乐, 董国忠, 杨震国
畜牧兽医学报, 2019, 50(10):  1955-1962.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9.10.001
摘要 ( 186 )   HTML( )    PDF (790KB) ( 1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circRNAs是一类具有闭合环状结构的内源非编码RNA分子。近几年的研究发现,circRNAs在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它不但有一定的保守性和细胞特异性,而且还具有调控基因转录的作用。胎盘养分转运对胎儿发育非常重要,甚至决定了胎儿能否顺利产出,对日后生长发育状况也有很大影响。猪和鼠上的研究均表明,circRNAs在胎盘养分转运和胎儿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综述了circRNAs的来源、产生机制、分类、特点及其功能,并结合动物生产实际情况综述了circRNAs对哺乳动物胎盘中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等养分转运及胎儿发育的调控作用。
葡萄糖调节蛋白94在内质网应激诱导肝细胞凋亡中的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辛海瑞, 郝月, 张闯, 顾宪红
畜牧兽医学报, 2019, 50(10):  1963-1971.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9.10.002
摘要 ( 195 )   HTML( )    PDF (780KB) ( 1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细胞内质网应激在畜禽和人类许多的应激反应中普遍存在。细胞在持续内质网应激下诱发未折叠蛋白反应并激活细胞凋亡信号通路。葡萄糖调节蛋白94(GRP94)是内质网应激的标志蛋白,并通过内质网信号途径调控细胞凋亡的发生。本文主要就GRP94及其互作蛋白对内质网应激诱导的肝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及GRP94在肝疾病中如何发挥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畜牧上引起内质网应激的生产条件调控以及临床上与内质网应激相关细胞凋亡的肝病治疗提供参考。
遗传育种
过表达FGF10促进山羊皮下前体脂肪细胞分化
许晴, 李倩, 王永, 朱江江, 张亚楠, 林亚秋
畜牧兽医学报, 2019, 50(10):  1972-1984.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9.10.003
摘要 ( 213 )   HTML( )    PDF (6837KB) ( 7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在构建山羊FGF10过表达腺病毒载体的基础上,阐明过表达FGF10基因对山羊皮下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本试验利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获得山羊皮下前体脂肪细胞,采用AdEasy腺病毒包装系统成功构建过表达腺病毒pAdTrack-CMV-FGF10,并感染细胞。采用油红O染色方法从形态学上观察FGF10对成脂分化的影响;利用qPCR技术检测脂肪细胞分化标志基因、脂代谢相关基因、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s,FGFRs)和Kruppel样因子家族(Kruppel like factors,KLFs)mRNA的相对表达变化。结果显示,在过表达FGF10后的第2天,皮下脂肪细胞中脂滴聚集显著多于对照组,C/EBPα、LPLACACAFGFR1和FGFR3的相对表达水平极显著上调(P<0.01),FASNATGL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出现显著上调(P<0.05)和显著下调(P<0.05),同时,过表达FGF10显著上调KLF家族成员KLF8-10、16和17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P<0.05),显著下调KLF1、2、4和15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P<0.05)。结果表明,过表达FGF10基因可能通过调控C/EBPαLPLFASNACACAATGLKLFs部分成员的表达促进山羊皮下前体脂肪细胞的分化及脂滴聚集,结果为进一步阐明其调控山羊不同部位脂肪沉积的分子机理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的蒙古马运动相关的正向选择基因筛选
潘静, 吴凯峰, 周欢敏, 张焱如
畜牧兽医学报, 2019, 50(10):  1985-1996.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9.10.004
摘要 ( 172 )   HTML( )    PDF (6381KB) ( 9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从基因组水平对蒙古马运动性状涉及的相关基因进行分析。本研究利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对蒙古马的血液进行采样和基因组测序,并且结合人、牛、小鼠等7种哺乳动物的基因组数据,对蒙古马的特有基因和正向选择基因进行筛选。分析数据得到已注释的蛋白编码基因19 475种,并筛选出了38种蒙古马特有基因和45种正向选择基因。根据GO富集、KEGG通路富集分析和前人研究,发现包括MAPK13、CCN2、FSCN3、BTG1、TF等17种正向选择的蛋白编码基因可能参与蒙古马的运动过程。这些运动相关正向选择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涉及到肌动蛋白丝结构、心肌收缩的正调节、钙离子结合、调节细胞内pH、血管生成、胶原生物合成过程的正调节等。而7种miRNAs(包括eca-miR-302c、eca-miR-8974、eca-miR-9077等)则通过与mRNA的3'UTR区域作用分别潜在靶向调控运动相关的MAPK13、LOC100057755、EHD4、MICAL3、TMBIM1和F11R。以上涉及的运动相关正向选择的蛋白编码基因可以促进人们对于蒙古马运动性状的了解,并为靶向竞技型的家畜育种提供分子理论基础。
牦牛HDAC1基因克隆及其在组织和卵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表达研究
王斌, 殷实, 熊显荣, 秦文昌, 黄向月, 李键
畜牧兽医学报, 2019, 50(10):  1997-2004.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9.10.005
摘要 ( 157 )   HTML( )    PDF (2054KB) ( 9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克隆牦牛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istone deacetylases 1,HDAC1)基因,并检测其在牦牛不同组织及卵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表达水平,从而为研究HDAC1在牦牛生殖发育中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采用牦牛为研究对象,通过RT-PCR技术获得牦牛HDAC1基因CDS序列,使用相关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其结构和功能,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检测HDAC1基因在牦牛脑、心、肌肉、卵巢、肾、脾、小肠、肝、肺和子宫组织中的表达谱及在卵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HDAC1基因开放阅读框为1 302 bp,编码433个氨基酸,与黄牛、山羊和绵羊的同源性较高;HDAC1基因在牦牛的各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脾、肾和小肠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1)。在牦牛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MⅠ)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MⅡ)卵母细胞中,HDAC1基因的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生发泡(germinal vesicle,GV)期(P<0.01)。提示,HDAC1基因参与牦牛卵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本试验为进一步研究HDAC1基因在高寒、低氧环境下的牦牛生殖繁育中的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基于label-free技术的梅花鹿(Cervus nippon)茸角蛋白组分比较
张然然, 刘华淼, 王洪亮, 李洋, 邢秀梅
畜牧兽医学报, 2019, 50(10):  2005-2012.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9.10.006
摘要 ( 146 )   HTML( )    PDF (2979KB) ( 7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探究不同生长时期梅花鹿鹿茸的蛋白质组分信息,为鹿茸有效活性物质的挖掘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利用label-free蛋白质组学技术及生物信息学方法对不同生长时期(10、20、40、60、130与360天)梅花鹿茸角蛋白质组分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梅花鹿茸角含有丰富的蛋白质,10、20、40、60、130与360天蛋白质含量依次为65.35、70.90、74.00、82.25、56.00、28.02 mg·g-1。应用label-free蛋白质组学技术共鉴定出636种梅花鹿茸角蛋白质,其中218种蛋白质为显著差异表达,主要参与了蛋白质合成、发育、细胞骨架、转运等生物学过程。不同生长阶段茸角的蛋白质表达有各自的特点,为梅花鹿茸角药理活性成分的筛选及茸角相关产品的开发奠定理论基础。
生物技术与繁殖
母鸡持续受精能力的群体变异分析
范静, 马腾壑, 王攀林, 石雷, 李云雷, Adamu Mani Isa, 黄子妍, 倪爱心, 麻慧, 孙研研, 陈继兰
畜牧兽医学报, 2019, 50(10):  2013-2021.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9.10.007
摘要 ( 186 )   HTML( )    PDF (5377KB) ( 1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探究母鸡持续受精能力在品种间的差异和群体内的变异程度及相关性状之间的相关性,为制定合理的输精间隔和开展母鸡持续受精能力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27周龄的白来航、哥伦比亚洛克、芦花和洛岛红4个品种健康的母鸡各158只为试验材料,连续输精2 d,第3天开始按照母鸡个体收集种蛋孵化,统计输精后4周内的种蛋受精情况,比较各品种输精后产蛋数、日/周受精率、4周平均受精率、最长受精天数和最大连产受精蛋数等性状,并计算部分性状间的相关系数。结果显示,4个品种输精后日受精率随着天数的增加而降低,但程度不同,白来航、哥伦比亚洛克、芦花和洛岛红日受精率大于90%的输精后最大天数分别为10、9、8和11 d。4个品种输精后前9 d种蛋的日受精率除了第4天(P=0.01)外均无显著差异(P>0.05),第10~18天种蛋的日受精率除了第13(P=0.08)和16天(P=0.19)外均差异显著(P<0.05),第19~28天无显著差异(P>0.05);输精后品种间第1(P>0.05)和4周(P>0.05)的周受精率均无显著差异,第2(P=0.005)和3周(P=0.04)均差异显著;不同品种母鸡的产蛋数、4周受精蛋数、4周平均受精率、最长受精天数、最大连产受精蛋数、第1周受精蛋数、第2周受精蛋数、第3周受精蛋数和第2~3周受精蛋数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洛岛红的各个指标均最高;品种内个体间上述性状也存在变异,其中洛岛红变异较小,哥伦比亚洛克和芦花变异较大;母鸡受精能力相关性状间均为正相关,其中第2周受精蛋数(r=0.86,P<0.000 1)、第2~3周受精蛋数(r=0.92,P<0.000 1)与4周受精蛋数相关系数较大。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母鸡持续受精能力存在差异,可制定品种特异性输精间隔;品种内母鸡持续受精能力存在较大变异,具有进一步选育的基础;第2周受精蛋数可以在保证准确性的前提下减少性状测定的工作量,相较而言是评估和选育母鸡持续受精能力的理想性状。
基于转录组学筛选miR-125b-2敲除小鼠睾丸发育相关基因及信号通路的研究
李龙龙, 朱燕玲, 曾斌, 何家建, 孙加节, 陈婷, 罗君谊, 张永亮, 习欠云
畜牧兽医学报, 2019, 50(10):  2022-2031.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9.10.008
摘要 ( 153 )   HTML( )    PDF (4398KB) ( 1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研究miR-125b-2对动物精子发生和成熟的调节作用,挖掘与miR-125b-2有密切靶向关系的功能基因及信号通路。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了miR-125b-2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将3只野生型(WT)小鼠和3只miR-125b-2敲除型(KO)小鼠睾丸的总RNA样分别制成样品池,采用Illumina HiSeqTM4000平台进行转录组测序(RNA-seq),将组装得到的Unigene序列注释到Nr和KEGG数据库中注释,并进行睾丸差异表达基因(DEGs)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WT和KO组睾丸组织中共筛选出324个DEGs,其中被GO注释的180个DEGs显著富集到80个包括精子染色质缩合在内的生物学过程,22个含有线粒体内膜预序列转位酶复合物在内的细胞组成以及41个包括核糖体结构组成在内的分子功能。同时KEGG分析显示,所有被注释的DEGs显著富集到74条信号通路,其中排前3位极显著的信号通路依次为:RNA转运、信使RNA监视通路和合硒化合物新陈代谢。综上表明,敲除miR-125b-2主要影响睾丸中与精子染色质结构和线粒体功能相关基因的表达,其中与精子发生相关的3个基因PapolbTssk1和Slc22a14表达均显著上调。结果为进一步研究miR-125b-2对精子生成的功能调节提供基础。
营养与饲料
玉米DDGS常规营养成分和代谢能与鸭酶水解物总能相关性研究
魏杰, 谢明, 唐静, 吴永保, 张琪, 侯水生
畜牧兽医学报, 2019, 50(10):  2032-2040.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9.10.009
摘要 ( 176 )   HTML( )    PDF (715KB) ( 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研究不同来源玉米DDGS的常规营养成分(GNC)和代谢能(ME)与鸭酶水解物总能(EHGE)的相关性。本研究测定了11种不同来源玉米DDGS的GNC和鸭EHGE,以EHGE结果为依据,选出EHGE相差较大、呈一定能量梯度的5个玉米DDGS,将其与玉米淀粉配制成粗蛋白质(CP)含量均为20%的5种混合饲粮。选取84只健康的成年雄性北京鸭,随机分为7组,每组12只鸭,其中2只备用。前5组分别饲喂以上CP含量均为20%的5种混合饲粮、第6组饲喂玉米淀粉以及第七组禁食作为内源能损失组,通过套算法测定不同玉米DDGS的表观代谢能(AME)、真代谢能(TME)和EHGE。结果显示:1)不同玉米DDGS的GNC存在较大变异,尤其是粗脂肪(EE)、粗灰分(Ash)和粗纤维(CF),变异系数均大于15%,仅总能、粗脂肪与EHGE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r=0.651,P<0.05;r=0.769,P<0.01);2)混合饲粮EHGE与其AME和TME均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r=0.998,P<0.000 1;r=0.999,P<0.000 1),回归方程分别为AMEmix=0.780×EHGEmix+3.096(R2=0.997,P<0.000 1)、TMEmix=0.778×EHGEmix+4.556(R2=0.997,P<0.000 1);3)选取的5种玉米DDGS的EHGE分别为11.98、12.73、13.17、14.49、15.24 MJ·kg-1,AME分别为12.41、12.93、13.20、14.37、14.68 MJ·kg-1,TME分别13.77、14.27、14.57、15.73、16.05 MJ·kg-1,其EHGE与AME和TME均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r=0.995,P=0.000 4;r=0.996,P=0.000 3),回归方程分别为AMEDDGS=0.728×EHGEDDGS+3.677(R2=0.991,P=0.000 4)、TMEDDGS=0.732×EHGEDDGS+4.980(R2=0.992,P=0.000 3)。不同来源玉米DDGS的GNC变异较大,EE、Ash、CF变异尤为显著;玉米DDGS和混合饲粮的鸭EHGE与其ME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可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利用鸭EHGE估测ME。
代乳粉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对7~28日龄湖羊羔羊胃肠道发育的影响
郑琛, 李发弟, 李飞, 周巨旺, 段鹏伟, 刘绘汇, 樊海苗, 朱威力, 刘婷
畜牧兽医学报, 2019, 50(10):  2041-2052.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9.10.010
摘要 ( 222 )   HTML( )    PDF (1066KB) ( 1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观察代乳粉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对7~28日龄湖羊羔羊胃肠道生长发育的影响。本研究选择健康、生长发育正常的7日龄湖羊公羔(双羔)30只,按同质性原则随机分为2组,每组15只,每只为1个重复,分别饲喂枯草芽孢杆菌含量为0和0.2%的代乳粉,试验期21 d。28日龄时每组随机选择8只羔羊进行屠宰,称量各胃室和各肠段内容物重量和净重量,量取各肠段长度,计算各段的相对重量和相对长度及内容物分布。采集皱胃胃底腺区及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中段的组织样品,用多聚甲醛固定后用于组织形态学测定,并测定小肠上皮细胞凋亡率。同时采集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黏膜,测定闭锁蛋白(occludin)、闭锁小带1(zonula occludens-1,ZO-1)和紧密连接蛋白1(claudin 1)mRNA表达量。结果表明:1)枯草芽孢杆菌显著降低7~28日龄湖羊羔羊十二指肠指数(占活体重量百分比,P=0.037)、空肠相对长度(占全肠长度百分比,P=0.009)和十二指肠绒毛宽度(P=0.001),显著升高羔羊结肠相对长度(占全肠长度百分比,P=0.012)、空肠内容物相对重量(占全肠内容物重量百分比,P=0.003)、回肠绒毛高度(P=0.010)和隐窝深度(P=0.034);2)枯草芽孢杆菌显著上调十二指肠黏膜ZO-1蛋白mRNA表达量(P=0.012),此外,枯草芽孢杆菌有上调羔羊回肠黏膜occludin蛋白mRNA表达量以及降低回肠上皮细胞凋亡率的趋势(P=0.053,P=0.079);3)枯草芽孢杆菌对其他胃肠段的相对重量(占活体重量、总胃重量、总肠重量和总胃肠重量百分比)及其内容物相对重量(占活体重量、总胃内容物重量、总肠内容物重量和总胃肠内容物重量百分比)、肠道相对长度(占全肠长度百分比)以及皱胃和小肠组织形态与小肠黏膜occludin蛋白、ZO-1蛋白和claudin 1蛋白mRNA表达量和小肠其他肠段上皮细胞凋亡率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枯草芽孢杆菌对7~28日龄湖羊羔羊胃肠道生长发育基本无显著影响,但可提高小肠屏障功能并减少上皮细胞凋亡,有利于保持小肠结构和功能完整。
预防兽医
TRPM2离子通道在H9N2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损伤中的作用
李军, 高晶萍, 张雅琪, 罗强, 梁亭, 李珮瑶, 王少华, 张瑞华, 徐明举, 徐彤
畜牧兽医学报, 2019, 50(10):  2053-2060.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9.10.011
摘要 ( 198 )   HTML( )    PDF (8328KB) ( 1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探讨瞬时电位受体M2离子通道(TRPM2)在H9N2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导致线粒体损伤过程中的作用。在已建立TRPM2 shRNA PMVEC的基础上,采用5MOI H9N2猪流感病毒感染细胞,在病毒作用后24和48 h提取各组细胞的线粒体进行蛋白定量,检测各组细胞线粒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Ⅳ活性和ATP酶水平;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线粒体膜电位变化(JC-1染色)及细胞凋亡(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法)情况。结果表明:H9N2-SIV感染后TRPM2 shRNA PMVEC内SOD活性、GSH水平和Na+-K+-ATP、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Ⅳ活性显著高于对照shRNA PMVEC(P<0.05或P<0.01);mtNOS活性则极显著低于shRNA PMVEC(P<0.01)。JC-1染色显示TRPM2-siRNA PMVEC线粒体膜电位水平高于对照shRNA PMVEC,但是AnnexinV-FITC/PI染色显示细胞凋亡则低于H9N2感染对照shRNA PMVEC。结果提示:TRPM2基因沉默有效减缓H9N2感染导致NOS产生,显著降低SOD、GSH、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Ⅳ、Na+-K+-ATP的消耗以及线粒体膜电位的下降程度,进而有效缓解PMVEC线粒体损伤及细胞凋亡。
山羊副流感病毒3型通过Caspase途径诱导气管上皮细胞凋亡
廖政, 李基棕, 肖芳, 钟纯燕, 杨蕾蕾, 毛立, 李文良, 孙敏, 主性, 嵇辛勤, 张纹纹, 刘茂军
畜牧兽医学报, 2019, 50(10):  2061-2069.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9.10.012
摘要 ( 168 )   HTML( )    PDF (9565KB) ( 8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揭示山羊副流感病毒3型(CPIV3)感染气管上皮细胞后是否可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并对细胞凋亡的信号通路进行初步探究。本研究将CPIV3病毒液接种气管上皮细胞,在12、24、36、48、72和96 h收集培养物上清检测病毒增殖滴度;通过形态学观察CPIV3诱导气管上皮细胞病变(CPE)情况;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和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凋亡水平及相关指标;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凋亡分子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分析激活型Caspase-3蛋白表达变化情况。结果显示,CPIV3在气管上皮细胞中的增殖呈上升趋势,96 h能达到104.50TCID50·mL-1;形态学观察发现,病毒接种后48 h出现细胞收缩变圆、脱落等CPE现象;流式细胞术检测及Caspase活性检测表明,感染组细胞出现细胞凋亡,48 h后细胞凋亡率达19.66%,且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活性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升高;死亡受体凋亡途径和线粒体凋亡途径细胞凋亡因子mRNA表达上调。Western blot分析揭示,激活型Caspase-3蛋白在病毒感染过程中被活化。本研究证实CPIV3感染可诱导气管上皮细胞凋亡,且Caspase途径在病毒诱导细胞凋亡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株分离自免疫猪场的伪狂犬病病毒的鉴定与变异分析
王一鹏, 王亚文, 徐瑞涛, 林依丹, 李潭清, 宋勤叶
畜牧兽医学报, 2019, 50(10):  2070-2078.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9.10.013
摘要 ( 164 )   HTML( )    PDF (8850KB) ( 8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明确河北某伪狂犬病疫苗免疫猪场的哺乳仔猪出现神经症状和死亡的病因,作者对发病仔猪进行研究时从脑组织中分离到1株病毒,通过PCR、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试验(IPMA)、动物试验以及基因序列分析等试验,证明所分离的病毒为伪狂犬病病毒(PRV),命名为HBXT-2018株。皮下接种该病毒后24 h,家兔开始啃咬病毒接种部位皮肤,在44~68 h内全部死亡。抗PRV Bartha-K61株的血清对分离株的中和抗体效价低于1:8,而抗PRV变异株血清的中和抗体效价为1:58.9。与Bartha株比较,HBXT-2018株的gB和gC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多处发生单个或连续几个碱基(或氨基酸)置换、插入和缺失突变,预测的gB和gC上的潜在抗原表位也发生了改变。基于gB、gC和TK的系统进化分析表明,HBXT-2018株与国内流行毒株尤其与2011年之后的流行毒株处于同一个进化分支,而与Bartha株及其他欧美毒株处于不同的进化分支。上述结果表明,分离的PRV HBXT-2018株为致病毒株,其与当前国内流行的PRV变异株具有相同的遗传特征,与Bartha株为代表的欧美流行株的遗传关系远。Bartha-K61株抗血清对分离株的中和作用不明显,提示gB与gC的突变可能与该毒株免疫逃逸、继而导致仔猪发病有关。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链特异性SYBR Green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刘存, 邓永, 梁琳, 李金祥, 张彦明, 崔尚金
畜牧兽医学报, 2019, 50(10):  2079-2087.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9.10.014
摘要 ( 204 )   HTML( )    PDF (17179KB) ( 10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对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复制过程中正、负链RNA进行定量检测,通过生物学软件DNAStar和Primer express 3.0设计BVDV正、负链RNA特异性反转录引物并在其5'端添加非病毒核苷酸标签序列以区分BVDV正、负链RNA。同时设计荧光定量PCR引物与非病毒核苷酸标签序列组成引物对,建立了BVDV链特异性荧光定量RT-PCR(ssRT-qPCR)方法,对其敏感性、重复性、特异性进行评估并利用所建立BVDV ssRT-qPCR对不同接毒剂量下BVDV在细胞内复制过程中正、负链RNA进行定量检测。结果表明,以构建的pMD18T-BV+和pMD18T-BV-质粒为标准品建立的BVDV正链特异性荧光定量RT-PCR方法[ss(+)RT-qPCR]和负链特异性荧光定量RT-PCR方法[ss(-)RT-qPCR]在102~107拷贝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 1和0.995 3;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ssRT-qPCR敏感性较好,ss(+)RT-qPCR最低检测下限为10拷贝,ss(-)RT-qPCR最低检测下限为100拷贝。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所建立的ssRT-qPCR批内和批间的变异系数为均小于1%,方法重复性良好。特异性试验显示,所建立的ssRT-qPCR方法与牛副流感病毒3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等不存在交叉反应,特异性较好。利用建立的ssRT-qPCR对不同感染剂量下细胞内BVDV正、负链RNA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以10、0.1 MOI剂量接种BVDV于MDBK细胞后,BVDV正、负链RNA变化呈现先升后降再逐渐上升的趋势。以1 MOI剂量感染MDBK细胞,BVDV正、负链RNA的动态变化趋势略有差异,整体呈上升趋势。10、1 MOI接毒剂量接种细胞后,BVDV正、负链RNA在感染后36 h基本维持稳定水平,以0.1 MOI接种细胞后BVDV正、负链RNA在感染后24 h即达到稳定水平。BVDV链特异性检测进一步验证了所建立方法的适用性。该研究建立了BVDV链特异性荧光定量RT-PCR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BVDV在细胞内复制过程中正、负链RNA的动态变化过程进行描述,为研究宿主蛋白抗病毒机制、BVDV基因组RNA复制及调控机制等研究提供了研究手段。
宿主GAPDH对柔嫩艾美耳球虫子孢子入侵细胞的影响
王璐, 朱顺海, 赵其平, 黄兵, 韩红玉, 刘桂玲, 李志行, 赵焕之, 董辉
畜牧兽医学报, 2019, 50(10):  2088-2096.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9.10.015
摘要 ( 134 )   HTML( )    PDF (16390KB) ( 6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前,关于宿主细胞应对球虫感染机制的研究极其有限。在前期研究中,我们利用相对和绝对定量同位素标记技术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分析了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子孢子72 h后鸡胚成纤维(CEF)细胞的蛋白质组表达变化,作者拟进一步研究其中一个上调蛋白——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对柔嫩艾美耳球虫子孢子入侵细胞的影响。克隆鸡GAPDH基因并构建原核重组质粒pGEX-4T-1-GAPDH,表达重组GAPDH蛋白,用Western blot对表达进行验证。使用q-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子孢子后DF-1细胞中GAPDH的表达量,并使用抗体抑制试验检测GAPDH多克隆抗体对柔嫩艾美耳球虫子孢子入侵细胞的影响。结果显示:成功克隆1 123 bp的GAPDH基因,并获得61.7 ku的重组GAPDH蛋白。q-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均显示,GAPDH在柔嫩艾美耳球虫子孢子感染的DF-1细胞中的表达显著升高。抗体抑制试验表明,与相同浓度的正常兔IgG相比,50、100、200、300和400 μg·mL-1的抗GAPDH抗体均能明显抑制子孢子的入侵。以上结果表明,子孢子感染会引起宿主细胞GAPDH蛋白的上调,并且宿主GAPDH蛋白在子孢子入侵过程中起正调控作用。
基础兽医
构建具有毛囊结构的组织工程皮肤及移植研究
史明艳, 高雪, 杨学义, 窦忠英, 许尚忠
畜牧兽医学报, 2019, 50(10):  2097-2104.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9.10.016
摘要 ( 147 )   HTML( )    PDF (8876KB) ( 5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构建具有毛囊、汗腺等皮肤附属器官的组织工程皮肤,为人类毛发移植和受损皮肤修复的临床应用提供新的思路。试验以山羊毛囊干细胞和真皮细胞为种子细胞,以羊膜、Ⅰ型胶原为支架材料,进行组织工程皮肤的体外构建,并将组织工程皮肤移植到山羊体内(试验组,同时以羊膜代替组织工程皮肤进行移植作为对照组),观察和检测其对受损皮肤的修复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人工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经体外培养25 d后,发现有毛囊结构形成;人工皮肤经扫描电镜观察,显示表皮细胞出现角质化;移植30、60、90 d后的瘢痕面积显示,试验组创面恢复平整,瘢痕面积极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移植270 d后,活体组织切片检测发现,试验组真、表皮结构已发生重建,可见分化明显的基底层、毛囊结构,而对照组为致密的结缔组织。综上表明,本研究首次以山羊毛囊干细胞和毛囊真皮细胞为种子细胞,成功构建了具有毛囊器官的组织工程皮肤。
金黄色葡萄球菌PV-杀白细胞素的表达及其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损伤作用
马维武, 周学章
畜牧兽医学报, 2019, 50(10):  2105-2112.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9.10.017
摘要 ( 182 )   HTML( )    PDF (5405KB) ( 6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产PV-杀白细胞素(PVL)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49775、pvl缺陷株△pvl 49775和相应的回补株C-△pvl 49775以及体外重组的PVL(rPVL)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损伤作用,为系统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机制提供依据。采用原核表达的方法构建金黄色葡萄球菌LukS-PV和LukF-PV重组质粒并分别转化大肠杆菌BL21,诱导表达纯化后对其进行Western blot鉴定;用Live/Dead细胞荧光染色和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ATCC49775、△pvl 49775、C-△pvl 49775和rPVL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成功构建pET28a-LukS-PV、pET28a-LukF-PV重组表达载体,经诱导表达纯化后获得的LukS-PV浓度为0.6 mg·mL-1,LukF-PV浓度为1.15 mg·mL-1。rPVL主要诱导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凋亡(P<0.01),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49775、△pvl 49775和C-△pvl 49775均能诱导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明显凋亡和坏死,但pvl阳性菌株ATCC49775和C-△pvl 49775诱导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凋亡率和坏死率明显高于△pvl 49775(P<0.05)。结果表明原核表达的rPVL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表现出较强的毒性;pvl缺陷株△pvl 49775诱导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凋亡和坏死的能力比pvl阳性菌株ATCC49775和C-△pvl 49775低,说明PVL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奶牛乳腺上皮细胞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犬干扰素α2与犬白蛋白融合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与活性分析
王晶宇, 欧阳伟, 钱晶, 王晓丽, 夏兴霞, 诸玉梅, 毕振威, 王永山
畜牧兽医学报, 2019, 50(10):  2113-2118.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9.10.018
摘要 ( 132 )   HTML( )    PDF (4814KB) ( 7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利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具有生物活性的犬白蛋白-犬干扰素α2(albumin-CaIFN-α2)。将蜂素信号肽(HBM)、犬血清白蛋白(Alb)与犬干扰素α2的融合基因经密码子优化后,连接至转移载体pFastBac1中,获得了重组pFastBac1-HBM-Alb-CaIFN-α2,将重组质粒转化DH10Bac感受态细胞,经过三次蓝白斑筛选纯化,得到的重组穿梭质粒rBac-HBM-Alb-CaIFN-α2转染Sf9细胞,72 h后可观察到明显的细胞病变。用第三代重组杆状病毒rBac-HBM-Alb-CaIFN-α2感染Sf9昆虫细胞,感染3 d后,收获昆虫细胞和细胞培养物,间接免疫荧光(IFA)结果显示,重组杆状病毒感染的细胞呈现绿色荧光;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在约90 ku左右可观察到特异性条带,证实重组Alb-CaIFN-α2能够在昆虫细胞中表达。利用MDCK/VSV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检测重组Alb-CaIFN-α2的抗病毒活性,结果显示重组Alb-CaIFN-α2的活性为1.70×106 U·mL-1,为进一步研究新型犬用干扰素制品奠定了试验基础。
高原牧区藏绵羊与兰州大尾羊颌下腺组织学特征比较
杨婕, 袁莉刚, 宋笑, 王乾梅
畜牧兽医学报, 2019, 50(10):  2119-2128.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9.10.019
摘要 ( 136 )   HTML( )    PDF (35109KB) ( 8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比较高原牧区低氧环境下藏绵羊与大尾羊颌下腺组织学结构的异同及EGF、EGFR、eNOS的表达特点,为分析反刍动物颌下腺生理机能提供形态学参考。应用特殊染色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免疫荧光法观察藏绵羊和大尾羊颌下腺组织结构特点及EGF、EGFR、eNOS的定位与分布特征。结果显示:藏绵羊颌下腺浆液性腺泡比例大于兰州大尾羊。AB、PAS、AB-PAS在黏液性腺泡及混合性腺泡阳性表达,浆液性腺泡无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显示,EGF在藏绵羊颌下腺纹状管、闰管上皮细胞及浆液性腺泡表达量显著低于大尾羊,EGFR在藏绵羊颌下腺浆液性腺泡纹状管基底膜阳性表达高于大尾羊,eNOS在藏绵羊与大尾羊浆液性腺泡、纹状管内均呈阳性表达,三者在黏液性腺泡均无表达;统计学分析表明,藏绵羊颌下腺EGF与eNOS表达极显著低于大尾羊(P<0.01),EGFR则显著高于大尾羊(P<0.05)。高原牧区藏绵羊颌下腺以浆液性腺泡为主,EGF主要在纹状管分布,EGF与EGFR结合部位主要在纹状管基底膜处,在浆液性腺泡细胞增殖及分泌等方面发挥作用。兰州大尾羊颌下腺内eNOS表达较高且在浆液细胞及纹状管上皮细胞呈强阳性表达可能与高寒低氧环境中应激反应有关。
运输应激对山羊心的病理损伤及HSP27、HSP70和HSP90表达的影响
郑文亚, 张雯苑, 刘犇, 杨雪, 肖鹏, 王安平, 崔燕
畜牧兽医学报, 2019, 50(10):  2129-2138.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9.10.020
摘要 ( 136 )   HTML( )    PDF (22911KB) ( 7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运用HE染色法、透射电镜技术、免疫组织化学、免疫印迹和ELISA等方法,探讨不同运输时间对山羊(Capra hircus)心的病理损伤及对热休克蛋白表达的影响,分析公路运输应激2、6 h条件下山羊心的显微结构、超微结构及HSP27、HSP70、HSP90的定位和表达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运输应激组山羊心肌纤维有程度不一的弥漫性颗粒变性,细胞内线粒体肿胀、破裂,间质水肿、出血、炎性细胞浸润,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运输6 h组的病变更严重。HSP27、HSP70、HSP90主要在心肌细胞的细胞质中表达,HSP27和HSP90在细胞核中也有表达,三种蛋白在不同区域的心肌纤维和心肌细胞中分布不均。与对照组相比,运输应激2 h组山羊心HSP27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运输应激6 h组HSP27表达量下降;与对照组相比,运输应激2和6 h组HSP70、HSP90蛋白表达量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总之,运输应激山羊心组织细胞发生了病理损伤,心肌细胞急性变性十分明显,运输应激6 h组心肌细胞变性更严重,运输后HSP27、HSP70和HSP90蛋白表达量发生了明显变化,与心的应激损伤存在一定的关联。
临床兽医
双氢青蒿素对脂多糖诱导的断奶仔猪肝氧化应激的影响
赵永伟, 牛玉, 何进田, 季书立, 张莉莉, 王超, 王恬
畜牧兽医学报, 2019, 50(10):  2139-2146.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9.10.021
摘要 ( 157 )   HTML( )    PDF (9649KB) ( 10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研究双氢青蒿素(DHA)对断奶仔猪氧化应激的影响,通过脂多糖(LPS)诱导的方法建立了氧化应激模型。选用健康的断奶仔猪30头,随机分成对照组(CON)、模型组(LPS)和处理组(LD,LPS+DHA),每组10个重复。CON组和LPS组饲喂基础日粮,LD组饲喂基础日粮+80 mg·kg-1 DHA。各组饲喂相应日粮21 d。在宰前4 h对LPS组和LD组按照体重腹腔注射100 μg·kg-1 LPS,CON组注射相同剂量的无菌生理盐水。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LPS组肝中丙二醛(MDA)、蛋白质羰基(PC)、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显著升高(P<0.05)。同时,LPS组肝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力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LPS组相比,LD组中MDA、PC、8-OHdG和H2O2含量显著降低(P<0.05),CAT、T-AOC和GPx的活力显著提高(P<0.05)。另外,与CON组相比,LPS组肝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和CAT的mRNA表达量以及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DHA处理可显著(P<0.05)逆转LPS引起的上述变化。结果表明,DHA可能通过Nrf2/ARE信号通路的调节来缓解由LPS引起的断奶仔猪氧化应激,本研究可为畜牧生产中减少氧化应激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郁金散对大肠湿热证大鼠回肠、结肠黏膜SIgA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姚万玲, 文艳巧, 华永丽, 纪鹏, 魏彦明
畜牧兽医学报, 2019, 50(10):  2147-2155.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9.10.022
摘要 ( 139 )   HTML( )    PDF (14274KB) ( 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探讨郁金散对大肠湿热证大鼠回肠、结肠肠黏膜SIgA和炎性因子的影响。体重180~220 g 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大肠湿热证模型组、自愈组和郁金散治疗组,每组10只。通过饮食设置(高糖高脂饮食)、饥饱失常和灌服白酒并结合高温高湿环境,最后腹腔注射生物因子大肠杆菌,以模拟大肠湿热证发病条件,建立大肠湿热证大鼠模型。郁金散治疗组用郁金散治疗5 d,然后采集回肠和结肠组织制作病理切片,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用ELISA法检测回肠和结肠黏液中免疫球蛋白SIgA含量及组织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IL-10、IL-17和IL-23含量。结果显示,模型大鼠回肠和结肠黏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上皮完整性被破坏,有炎性细胞浸润现象;郁金散治疗组黏膜上皮再生,完整性得到恢复,连续性良好,排列有序,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模型组大鼠回肠和结肠黏液中的SIgA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郁金散治疗组显著低于自愈组(P<0.05)。模型组回肠和结肠组织中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IL-17和IL-23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抑炎因子IL-10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郁金散治疗组回肠组织的上述炎性因子含量与自愈组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结肠中的TNF-α、IL-10、IL-23与自愈组差异显著(P<0.05);IL-1β、IL-6、IL-17与自愈组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大肠湿热证模型大鼠回肠和结肠黏膜免疫稳态被打破,表现为SIgA分泌亢进,炎性细胞因子分泌紊乱;郁金散治疗可以促使其显著回调。
研究简报
湖羊育肥期饲粮添加酵母培养物对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赵国宏, 王世琴, 王芬, 王宏, 刁其玉, 韩向敏, 张乃锋
畜牧兽医学报, 2019, 50(10):  2156-2165.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9.10.023
摘要 ( 164 )   HTML( )    PDF (991KB) ( 10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研究高精料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酵母培养物(YC,yeast culture)对育肥湖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本研究选取4~5月龄、平均体重50 kg的健康育肥湖羊公羊120只,按照平均体重一致的原则,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羊。对照组饲喂不添加YC的基础饲粮(精粗比为7.5:2.5),试验A、B、C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依次添加10、20、40 g·d-1的YC。预试期7 d,正试期30 d。饲养试验结束时,每组选取5只羊进行消化代谢试验,测定各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采集瘤胃液,测定瘤胃发酵参数。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A、B组有提高干物质采食量的趋势(P=0.064),A、B、C组饲粮DM和OM的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各添加剂量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A、B组的CP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组NDF、ADF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A、B、C组消化能和代谢能的摄入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A和B组的总能代谢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A、B、C组的表观可消化氮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各添加剂量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间沉积氮、氮利用率和氮的生物学价值差异均不显著(P>0.05)。4)各组间瘤胃pH、总挥发性脂肪酸、乙酸、丙酸、丁酸及乙酸/丙酸等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A和C组的NH3-N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添加10 g·d-1YC提高了育肥湖羊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改善了能量和氮的利用率,但在改善瘤胃内环境方面无明显作用;饲喂更高剂量的YC没有表现出额外的作用效果。
发酵饲料中乳酸菌含量检测的EMA-qPCR方法
胡会龙, 魏小兵, 王秋霞, 欧长波, 闫艺婷, 吕玉琼, 刘兴友
畜牧兽医学报, 2019, 50(10):  2166-2170.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9.10.024
摘要 ( 203 )   HTML( )    PDF (2339KB) ( 8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快速检测发酵饲料中乳酸菌含量,将叠氮溴乙锭(EMA)与q-PCR技术相结合,通过对诸如EMA浓度、曝光时间等影响EMA的因素进行探索,确定EMA的作用条件。在试验条件下用EMA处理已知浓度的乳酸菌菌液,提取乳酸菌DNA,结合q-PCR建立Ct值与乳酸菌含量对数值之间的标准曲线。利用标准曲线,快速计算发酵饲料中的乳酸菌含量。结果表明EMA浓度在3~4 μg·mL-1曝光10 min可有效抑制死菌DNA的扩增,从而消除死菌DNA扩增对Ct值的影响。通过对8份发酵饲料进行检测,其结果与平板计数具有较高的符合度。EMA-qPCR方法可用于快速准确地检测发酵饲料中活的乳酸菌含量。
Bta-miR-223靶基因及调控网络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韩硕, 王宇轩, 刘娟, 邹紫雯, 李鑫丽, 罗林, 沈冰蕾
畜牧兽医学报, 2019, 50(10):  2171-2174.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9.10.025
摘要 ( 149 )   HTML( )    PDF (2027KB) ( 10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预测奶牛microRNA-223(bta-miR-223)的候选靶基因,并对其进行蛋白质互作分析、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构建其可能参与的调控网络,为bta-miR-223参与乳腺炎抗性调控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利用Targetscan和miRWalk在线分析工具预测其候选靶基因,利用STRING和DAVID在线分析工具分别对候选靶基因进行蛋白质互作分析以及KEGG通路分析,最后使用Cytoscape可视化软件绘制bta-miR-223候选靶基因可能重点参与的调控网络。结果表明,bta-miR-223候选靶基因FBXO30与SMURF2,FBXW7与UBA2等存在蛋白互作关系。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候选靶基因参与上皮细胞的细菌入侵、胞吞作用以及PI3K-Akt、TGF-β、AMPK等信号通路。结果提示,bta-miR-223的候选靶基因FBXO30、SMURF2、FBXW7、UBA2等可能通过参与抗原加工、先天免疫系统和中性粒细胞脱颗粒反应,以及上皮细胞的细菌入侵、胞吞作用、PI3K-Akt等信号通路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