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7年 第48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7-05-23
中国精品科技期刊证书
 
畜牧兽医学报, 2017, 48(5):  0-0.  doi:
摘要 ( 58 )   HTML( )    PDF (330KB) ( 1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文目次
 
畜牧兽医学报, 2017, 48(5):  0-0.  doi:
摘要 ( 58 )   HTML( )    PDF (257KB) ( 18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英文目次
 
畜牧兽医学报, 2017, 48(5):  0-0.  doi:
摘要 ( 37 )   HTML( )    PDF (162KB) ( 16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15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畜牧兽医学报, 2017, 48(5):  0-0.  doi:
摘要 ( 44 )   HTML( )    PDF (319KB) ( 17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封面封底
 
畜牧兽医学报, 2017, 48(5):  0-0.  doi:
摘要 ( 43 )   HTML( )    PDF (451KB) ( 18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综述
反刍动物应激反应中糖皮质激素对免疫系统的调节机理
张千, 李发弟, 李飞
畜牧兽医学报, 2017, 48(5):  785-792.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7.05.001
摘要 ( 280 )   HTML( )    PDF (1953KB) ( 4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糖皮质激素是一种强效抗炎物质,对免疫系统有着广泛的抑制作用。在应激反应中糖皮质激素可通过抑制细胞因子释放、诱导细胞凋亡以及影响免疫细胞分化和迁移等途径,调控家畜的免疫系统功能,减轻炎症反应的同时抑制了免疫系统功能,从而增加患病风险。本文从糖皮质激素受体的表达、对免疫细胞的影响及对细胞因子的调节3个方面阐述了反刍动物应激反应中糖皮质激素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理,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遗传育种
ZP4基因的SNP鉴定、选择压及其与产仔数的关联分析
梁国明, 陈锋剑, 赵勤涛, 刘辰晖, 唐中林
畜牧兽医学报, 2017, 48(5):  793-801.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7.05.002
摘要 ( 267 )   HTML( )    PDF (2273KB) ( 4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研究猪ZP4基因的SNP在群体中的选择压及其与产仔数的关联性。收集大白猪、长白猪、长大二元猪3个群体共计328头母猪的产仔数记录,利用直接测序法克隆ZP4基因中的SNP位点,采用广义显性模型分析ZP4基因SNP与产仔数的关联性。采用lositan软件,Tajima's D检验和Fu and Li's D检验来检测ZP4的选择压。结果发现,ZP4中共检测到27个SNPs,关联分析表明A268T在3个猪群体中均与总产仔数显著关联(P<0.05),A268T在长白猪和大白猪群体中与产活仔数显著关联(P<0.05),群体遗传学分析表明,T2950C位点受到了正选择作用,虽然该位点突变与产仔数关联不显著,但是T2950C与A268T存在紧密连锁。关联分析和选择压力分析说明ZP4基因可以作为猪产仔数的候选标记。

腺病毒介导的MAT2B过表达促进猪肌内脂肪细胞分化
赵存真, 李黄琨, 马云, 杨公社
畜牧兽医学报, 2017, 48(5):  802-809.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7.05.003
摘要 ( 290 )   HTML( )    PDF (3165KB) ( 3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通过构建腺病毒介导的体外超表达载体,探究腺苷甲硫氨酸转移酶(MAT2B)对猪肌内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本研究以猪脂肪组织为试验材料,提取总RNA,并反转录得到cDNA,参考GenBank收录的猪MAT2B基因mRNA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并连接到腺病毒穿梭载体pAdTrack-CMV,进行测序鉴定。结果表明,构建的穿梭载体与骨架载体pAdEasy-1可以实现同源重组,即腺病毒重组载体pAd-MAT2B构建成功;用PacⅠ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线性化pAd-MAT2B载体并回收质粒大片段转染293A细胞可以实现病毒的成功包装,病毒滴度测定可满足原代细胞侵染需要。转染猪原代肌内脂肪细胞后,MAT2B的mRNA和蛋白水平实现了显著的上调。油红O染色结果表明,过表达MAT2B促进了肌内脂肪细胞脂质积累;实时定量结果证明,MAT2B促进成脂标志基因PPARγaP2表达的显著上调。综上所述,腺病毒介导的体外表达载体可以成功的实现MAT2B基因超表达;MAT2B正向调控猪肌内脂肪细胞分化。

基于通路分析方法诠释肉鸡体重性状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王杰, 刘璐, 刘杰, 赵桂苹, 刘冉冉, 郑麦青, 文杰
畜牧兽医学报, 2017, 48(5):  810-817.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7.05.004
摘要 ( 241 )   HTML( )    PDF (2395KB) ( 34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体重和日增重进行基于通路的关联分析,以期获得影响体重和日增重的信号通路。对北京油鸡与科宝肉鸡F2资源群体14、28、56、93日龄体重及0~14、14~28、28~56、56~93日龄日增重分别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利用关联分析获得的显著性SNP位点进行基于通路的关联分析(SNP ratio test)。结果表明,14日龄体重与类固醇激素的生物合成相关联(P<0.05),56日龄体重与烟酸/烟酰胺的代谢相关联(P<0.05),93日龄体重与糖酵解/糖异生相关(P<0.05),且各日龄体重性状均与氨基酸的代谢过程相关联(P<0.05)。在增重最快的42~56日龄,与日增重相关的SNP富集到的通路最多,这些通路主要集中在TCA循环、类固醇合成、类固醇激素的生物合成、氧化磷酸化、磷酸肌醇代谢、甘油磷脂代谢等过程。在肉鸡体重迅速增长阶段类固醇激素的生物合成起到了重要作用,且氨基酸代谢过程与日增重显著相关。

基于RAD-seq简化基因组测序评价鹿苑鸡不同保种群保种现状
王洪志, 李国辉, 张贤, 张一平, 张会永, 殷建玫, 苏一军, 王克华, 韩威, 邹剑敏
畜牧兽医学报, 2017, 48(5):  818-825.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7.05.005
摘要 ( 272 )   HTML( )    PDF (4390KB) ( 5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评价基因库与保种场两个鹿苑鸡保种群的保种现状。利用RAD-seq简化基因组测序鉴定基因库与保种场两个鹿苑鸡群体的SNP标记,通过计算遗传统计量,比较分析两个群体的遗传差异。结果,经过两步数据质控,在基因库与保种场两个鹿苑鸡群体中分别鉴定出SNPs标记395 021个和428 314个,两个群体的平均杂合度Ho分别为0.211 1和0.206 8,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005 6;在Structure模型聚类分析中两个群体始终聚为一类,没有个体分离出来,表明两个鹿苑鸡群体未发生显著遗传分化(P>0.05)。两个群体的近交系数Fis分别为0.178 8和0.193 5,相对较高的近交水平可能是由于起始基础群规模较小(抢救性保护)所导致的。进一步的选择信号分析发现,两个鹿苑鸡群体在1、2、5、Z等染色体区域(位点)上存在一定分化,通过Fstθπ检验鉴定出58个受选择区域,筛选到96个受选择候选基因。GO和KEGG分析表明,这些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能量代谢、信号传递、应激免疫反应等调控通路。利用全基因组SNP标记信息可以更全面地评价保种现状,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优化鹿苑鸡保种技术方案提供了依据。

山羊PMEL基因启动子活性及转录调控元件分析
李丽莎, 彭永东, 郑晓宁, 李祥龙
畜牧兽医学报, 2017, 48(5):  826-835.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7.05.006
摘要 ( 275 )   HTML( )    PDF (4131KB) ( 69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筛选调控山羊毛色基因PMEL的启动子活性区域及转录因子,为探究该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彩色山羊的育种和改良提供思路。以山羊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PMEL基因不同长度的启动子缺失片段,定向克隆至pGL3-basic载体,将重组质粒转染到293T和A375细胞,通过双荧光素酶检测系统测定相对荧光素酶活性值;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PMEL基因核心启动子区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进行预测,随后利用重叠延伸PCR分别对pGL3-327质粒上预测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进行点突变并构建突变载体,利用双荧光素酶检测系统进行活性验证。结果显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7个不同长度的启动子片段,其中6个片段具有明显的启动子活性。经过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发现山羊PMEL基因-251/+76区域为核心启动子区域。通过不同长度的启动子片段的活性比较发现,-251/-62区域的缺失造成启动子活性从最高到消失,表明该区域对山羊PMEL基因转录调控有重要影响,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该区域存在5个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利用点突变构建了5个突变载体,经过双荧光素酶检测发现5个突变载体的活性均显著下降。提示这5个转录因子是山羊PMEL基因转录的正调控元件。本研究确定了山羊PMEL基因启动子核心区域为-251/+76,NF-1(-206/-197)、Sp1(-186/-174)、Sp1(-151/-139)、CREB(-91/-82)和Sp1(-82/-71)结合位点为山羊PMEL基因转录的正调控元件。

生物技术与繁殖
水牛卵母细胞GV/MⅡ期对应卵丘细胞miRNA差异表达分析
沈朋雷, 秦希玲, 尹倩, 郭振伟, 邓凯, 杜姗姗, 尹娜, 阮子芸, 石德顺, 陆凤花
畜牧兽医学报, 2017, 48(5):  836-845.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7.05.007
摘要 ( 288 )   HTML( )    PDF (4949KB) ( 3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建立水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前后GV/MⅡ(Germinal vesicle,GV)/(MetaphaseⅡ,MⅡ)期对应的卵丘细胞miRNA数据库,筛选两个时期差异表达的miRNAs,为进一步阐明miRNA通过调控卵丘细胞中基因表达进而在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提供科学依据。分别收集水牛GV/MⅡ期的卵丘细胞,提取总RNA,利用Solexa测序技术获取小RNA测序数据,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构建了GV/MⅡ期卵丘细胞miRNA的表达谱,发现相对于GV期卵丘细胞,miRNA在MⅡ期卵丘细胞中表达差异显著上调的有24个,表达差异显著下调的有45个。采用qRT-PCR技术对随机筛选的8个miRNAs进行验证,证实其表达水平和RNA-seq分析结果相一致。结合靶基因预测和KEGG富集分析,获得了276条显著富集的信号通路;同时对富集前20的信号通路进行归纳总结,推测差异表达的miRNAs主要是通过细胞增殖、凋亡,物质代谢,细胞连接等途径在卵丘细胞中发挥作用。

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对乳腺上皮细胞乳脂合成及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
赵艳坤, 邵伟, 王立文, 余雄
畜牧兽医学报, 2017, 48(5):  846-853.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7.05.008
摘要 ( 221 )   HTML( )    PDF (3571KB) ( 3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探究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共培养对(BMECs)乳脂合成及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共分为8组:共培养组为UC-MSCs和BMECs共培养条件下的不处理组、IGF-1 R抑制剂AG1024处理组、Janus激酶和转录活化因子(JAK/STAT)信号通路信号阻断剂AG490处理组及AG1024+AG490处理组,对照组为BMECs单培养条件下的不处理组、IGF-1 R抑制剂AG1024组、Janus激酶和转录活化因子(JAK/STAT)信号通路信号阻断剂AG490组及AG1024+AG490处理组。检测各组上清IGF-1、甘油三酯(TG)含量变化;RT-qPCR检测乙酰辅酶A羧化酶(ACACA),脂肪酸合成酶(FASN)和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s, SREBP 1)基因的相对表达丰度。结果表明,共培养组IGF-1、TG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G1024处理对IGF-1具有极显著抑制效果(P<0.01),显著降低TG含量及ACACAFASNSREBP1 mRNA相对表达丰度(P<0.05);AG490处理对ACACAFASNSREBP 1 mRNA的表达无显著影响(P>0.05);AG1024和AG490共同处理较AG1024单独处理各项指标表现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表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能够通过IGF-1促进乳腺上皮细胞乳脂合成及关键基因的表达,JAK2/STAT5信号通路不参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乳腺上皮细胞乳脂调控。

EGF对牦牛冻精运动性能、细胞凋亡和IVF胚胎发育潜力的影响
潘阳阳, 王萌, 余四九, 崔燕, 何俊峰
畜牧兽医学报, 2017, 48(5):  854-862.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7.05.009
摘要 ( 234 )   HTML( )    PDF (2441KB) ( 29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探明牦牛冻精体外获能过程中,EGF是否调控精子的细胞凋亡、运动性能及其对后续胚胎发育的影响。在牦牛冻精体外获能过程中,加入不同浓度EGF(0、50、75、100、150和200 ng·mL-1),应用精子分析仪分析不同处理组精子活性;运用qRT-RCR、Western blot检测Bax和Bcl-2的表达;评估IVF后受精胚的发育能力。结果表明:1)EGF可显著提高牦牛冻精运动性能、胚胎卵裂率(P<0.05),且这种调控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2)75~150 ng·mL-1 EGF可以显著提高获能冻精Bcl-2基因和蛋白表达,降低Bax表达(P<0.05)。综上表明,牦牛冻精体外获能过程中,EGF不仅降低牦牛冷冻精子的细胞凋亡和提高牦牛精子运动性能,而且能够提高IVF后胚胎发育潜力,且其最佳作用浓度为75~150 ng·mL-1。本研究为通过生长因子作用提高牦牛体外胚胎生产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营养与饲料
限饲对湖羊子宫RGMb基因及BMP系统成员表达的影响
邝美倩, 金鹏锦, 王若丞, 孙玲伟, 王锋, 李鹏, 成志军, 茆达干
畜牧兽医学报, 2017, 48(5):  863-870.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7.05.010
摘要 ( 229 )   HTML( )    PDF (3341KB) ( 29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探讨限饲对湖羊子宫RGMb基因及BMP系统成员表达的影响。首先应用qPCR检测RGMb mRNA在3月龄湖羊机体的组织表达谱,应用IHC检测RGMb在子宫中的定位。然后选取妊娠35 d湖羊分为两组,对照组(C)饲喂100% NRC日粮,限饲组(R)饲喂50% NRC日粮,妊娠110天取其子宫组织(n=8),应用qPCR和Western blotting(WB)检测BMP2、BMP4、BMPR1A、BMPR1B、BMPR2与RGMb的表达。结果,RGMb mRNA在湖羊机体的14种组织中均表达,且在子宫的相对表达量大于0.5。湖羊子宫RGMb主要定位于腔上皮与腺上皮细胞。RGMb蛋白在限饲组(R)湖羊子宫中的表达较对照组(C)显著下降(P<0.05),但mRNA水平则无显著变化(P>0.05);限饲组(R)湖羊子宫中的BMP2与BMP4 mRNA水平较对照组(C)显著上升(P<0.05),而BMP受体BMPR1A、BMPR1B与BMPR2 mRNA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限饲影响子宫组织BMP系统成员尤其是RGMb蛋白的表达,提示RGMb可能参与BMP系统对湖羊子宫稳态的调控,为进一步研究BMP在子宫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试验依据。

乳酸菌与纤维素酶对草甸草原天然牧草青贮品质的影响
侯美玲, 杜珠梅, 范文强, 王伟, 格根图, 刘亚红, 贾玉山
畜牧兽医学报, 2017, 48(5):  871-880.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7.05.011
摘要 ( 195 )   HTML( )    PDF (929KB) ( 3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探讨不同添加剂对天然牧草青贮的影响,提高天然牧草青贮的利用效率,指导天然牧草的生产与利用。本研究以草甸草原盛花期的天然牧草为材料,设置6个处理组,分别为SLAB(真空袋,乳酸菌(2×105 cfu·g-1))、SCE(真空袋,纤维素酶(0.8 g·kg-1))、SCK(真空袋,无添加,对照)、BLAB(青贮窖,乳酸菌(2×105 cfu·g-1))、BCE(青贮窖,纤维素酶(0.8 g·kg-1))、BCK(青贮窖,无添加,对照),每组3个重复,青贮60 d后对不同添加天然牧草青贮饲料的微生物组成、发酵品质、营养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添加剂组青贮效果均较好。添加乳酸菌和纤维素酶均可显著提高天然牧草青贮的乳酸菌含量、乳酸含量和乳酸/乙酸含量(P<0.05),青贮乳酸菌组乳酸菌含量高于纤维素酶组,添加剂提高蛋白质保存率(P<0.05),显著提高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利用率(P<0.05),显著降低pH、氨态氮/总氮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P<0.05),显著降低酵母菌含量(P<0.05),对灰分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表明,乳酸菌更适于用作天然牧草青贮饲料的添加剂,可在草原牧区将天然牧草由小包装青贮向大规模青贮推广应用。

预防兽医
O型口蹄疫病毒不同宿主适应毒株P1和3A基因的差异分析
姚怀兵, 赵毅, 王金泉, 刘梦丽, 刘宏, 任方, 黄炯
畜牧兽医学报, 2017, 48(5):  881-888.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7.05.012
摘要 ( 252 )   HTML( )    PDF (1622KB) ( 2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明确O型口蹄疫病毒不同宿主适应毒株P1和3A基因位点的差异性,研究其遗传变异趋势,找出不同宿主适应毒株在P1和3A基因水平上位点的变异情况,将O型口蹄疫病毒O/XJ/10-11株分别接种于牛、乳鼠、猪及BHK-21细胞,获得相应的宿主适应毒株,提取RNA,反转录并扩增P1和3A基因,目的片段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回收,并将其克隆到pMD19-T载体上,筛选阳性菌落,测序并分析其基因序列。结果表明:牛、乳鼠、猪、BHK-21细胞四种宿主适应毒株,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均未发生缺失,主要抗原位点稳定;P1基因发生了部分变异,变异程度依次为VP1、VP2>VP3>VP4,VP4基因最为保守;3A基因较稳定,变异较少;不同宿主适应毒株的变异程度依次如下:猪适应毒株>BHK-21细胞适应毒株>牛适应毒株>鼠适应毒株。O型口蹄疫病毒在不同宿主传代过程中造成VP1基因的变异,但主要抗原位点稳定;VP2基因的变异均位于抗原表位上;鼠适应毒株作为口蹄疫原始毒种的保存更为有利。

基因Ⅰ型猪乙型脑炎灭活疫苗免疫原性评价
冯瑶, 岳辉喜, 刘洪明, 曹三杰, 伍锐, 黄小波, 文翼平, 赵勤, 文心田
畜牧兽医学报, 2017, 48(5):  889-895.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7.05.013
摘要 ( 213 )   HTML( )    PDF (2493KB) ( 3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评估猪基因Ⅰ型乙型脑炎病毒YA1株、CZ株灭活疫苗的免疫原性,通过将YA1株、CZ株乙脑病毒分别在乳鼠脑内连续传代,获得了高病毒含量的鼠脑病毒液。将佐剂ISA206分别与灭活的YA1株、CZ株乙脑病毒液混合,制备成鼠脑灭活苗。将YA1株、CZ株鼠脑灭活苗以及HW1株商品化鼠脑灭活苗分别免疫接种小鼠、豚鼠、仔猪,采用间接ELISA试验、血凝抑制试验、病毒中和试验以及攻毒保护试验分别检测IgG抗体、血凝抑制抗体、中和抗体的的产生情况以及疫苗对小鼠的攻毒保护率。结果显示YA1株、CZ株灭活苗在小鼠和仔猪上产生的IgG抗体、在豚鼠上产生的血凝抑制抗体、在仔猪上产生的中和抗体以及对小鼠的攻毒保护率均高于HW1株。结果表明乙脑病毒YA1株、CZ株灭活苗的免疫原性优于HW1株,其中CZ株灭活苗的免疫原性最优。

山羊副流感病毒3型感染MDBK细胞的miRNA表达谱变化分析
李基棕, 李文良, 毛立, 郝飞, 杨蕾蕾, 张纹纹, 江杰元
畜牧兽医学报, 2017, 48(5):  896-906.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7.05.014
摘要 ( 244 )   HTML( )    PDF (8241KB) ( 28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分析山羊副流感病毒3型(CPIV3)感染MDBK细胞和正常MDBK细胞差异表达的miRNA,以探索miRNA在CPIV3感染过程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将CPIV3感染MDBK细胞,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分析MDBK细胞中miRNA表达谱,并筛选差异表达的miRNA。对靶基因进行GO注释和KEGG富集。结果显示,有37个miRNA显著差异表达(P<0.001),其中18个miRNA在病毒感染中上调,19个miRNA在病毒感染中下调。经RT-qPCR方法验证5个差异表达的候选miRNA,结果与高通量测序分析有很好的一致性。进一步GO功能注释表明:差异表达的miRNA靶基因生物学功能相对集中在免疫调节、细胞生物调控及细胞新陈代谢等生物过程。这些靶基因参与多种细胞的信号通路,包括细胞黏附分子、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代谢通路、黏合斑、钙离子信号通路和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等。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CPIV3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不同致病性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诱导鸡TLR-7和Mx基因mRNA转录水平的差异
王建琳, 曹志伟, 王冬冬, 尹燕博
畜牧兽医学报, 2017, 48(5):  907-913.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7.05.015
摘要 ( 169 )   HTML( )    PDF (4396KB) ( 3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拟研究不同致病性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诱导SPF鸡、SPF鸡胚和鸡胚成纤维细胞中TLR-7和Mx基因mRNA转录水平的动态变化,为不同致病性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诱导IFN-Ⅰ产生差异的机制提供依据。150只6周龄SPF鸡随机分为3组,分别静脉接种PBS、105EID50毒株SD/196和SD/818各0.2 mL,分别于接种后的第1、3、5、7和10天每组剖杀8只,收集具有明显病变差异的组织;180枚10日龄SPF鸡胚分别尿囊腔接种PBS、104EID50的SD/196毒株和SD/818毒株各0.1 mL,分别于接种后的第4、8、16、24、32和48小时每组收集胚体10个;鸡胚成纤维细胞分别接种PBS、SD/196和SD/818毒株病毒液(1 moi)进行37℃培养,于感染后的第4、8、16、24、32和48小时收集细胞;动态收集的病变组织、胚体和成纤维细胞通过荧光定量PCR测定TLR-7和Mx基因mRNA水平的表达。结果显示,肺、肾、十二指肠和法氏囊为主要病变差异组织,除鸡胚TLR-7的表达外,毒株SD/818大部分时间点诱导主要病变差异组织、鸡胚和成纤维细胞中TLR-7和Mx基因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毒株SD/196(P<0.05)。结果表明不同致病性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明显诱导了SPF鸡主要病变差异组织、SPF鸡胚和鸡胚成纤维细胞中TLR-7和Mx基因mRNA的表达,且较高致病性毒株SD/818诱导表达量明显高于较低致病性毒株SD/196。

cGAS介导牛分枝杆菌诱导小鼠髓源树突状细胞成熟
李强, 刘春法, 何小丽, 李凡飞, 魏凡华, 赵德明, 周向梅, 许立华
畜牧兽医学报, 2017, 48(5):  914-921.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7.05.016
摘要 ( 232 )   HTML( )    PDF (3837KB) ( 29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深入研究小鼠髓源树突状细胞(BMDC)感染牛分枝杆菌(M.bovis)后环磷酸鸟苷-磷酸腺苷合酶(cGAS)的调控作用。通过体外诱导C57BL/6骨髓细胞分化为树突状细胞,建立牛分枝杆菌感染模型,运用siRNA技术沉默cGAS基因的表达,分别设置对照组、感染组、沉默组。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BMDC表型变化,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cGAS信号通路中STING、TBK1、p-TBK1及IRF3的表达情况, 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结果表明,牛分枝杆菌可刺激BMDC引起细胞表面标志物CD86、CD80、CD40、MHC-Ⅱ表达升高,相关细胞因子IFN-β、TNF-α、IL-12p70、IL-6分泌量提高,BMDC的抗原提呈能力增强。同时cGAS信号通路被激活,下游STING、p-TBK1、IRF3蛋白活化,而沉默cGAS基因后相关指标均显著下调。这表明牛分枝杆菌感染BMDC可激活cGAS信号通路,且cGAS有助于BMDC的成熟和活化。

竹鼠源弗氏柠檬酸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分析
唐海波, 陈凤莲, 饶桂波, 姜佳佳, 孟菲, 白安斌, 吴健敏
畜牧兽医学报, 2017, 48(5):  922-929.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7.05.017
摘要 ( 268 )   HTML( )    PDF (2943KB) ( 36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确定桂林某竹鼠养殖场患病竹鼠的病原,从发病竹鼠肝组织分离到一株细菌。根据形态学特征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分离菌株为弗氏柠檬酸杆菌。进化分析显示,该菌与来自棉花红蜘蛛的弗氏柠檬酸杆菌遗传关系最近,但处于独立的分支上。毒力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成年小白鼠的LD50为2.8×108 CFU,对10~20日龄的竹鼠LD50为6.3×108 CFU。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头孢曲松、庆大霉素、阿米卡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药物高度敏感,对青霉素、头孢唑啉、氟苯尼考、林可霉素、强力霉素等有耐药性。病理组织学观察显示,发病竹鼠肺泡间隔增宽伴随炎性细胞浸润;肝组织血管扩张、淤血;脾被膜外大量坏死细胞;肾组织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颗粒变性。综上研究结果表明,弗氏柠檬酸杆菌是引起桂林竹鼠发病和致死的病原菌,分离菌株对竹鼠有较强的致病性。

基础兽医
鸡内源白血病病毒ev21与慢羽非连锁分析和LTR区启动子活性分析
王麒, 王晗, 张秀玲, 刘春杨, 张乐超, 李兰会, 李祥龙
畜牧兽医学报, 2017, 48(5):  930-937.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7.05.018
摘要 ( 193 )   HTML( )    PDF (1862KB) ( 26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分析鸡内源ev21病毒与慢羽的连锁关系及其结构特征和启动子活性,为建立无内源ev21病毒的慢羽种鸡提供检测方法,并对ev21的启动转录活性进行探索。长片段PCR扩增获得鸡内源ev21病毒基因序列,检测太行鸡、坝上长尾鸡、海兰褐、海兰灰及其祖代五个品系259份样本的病毒携带情况。利用NCBI数据库Blast比对分析并PCR获得病毒基因全长。构建ev21基因5'和3'LTR区的pGL3-basic重组质粒转染A375细胞检测其启动子活性。结果显示:获得完整ev21病毒基因组全长7 524 bp,发现其反向插入在鸡Z染色体g.10681671-10681672之间,长片段7 590 bp PCR检测发现ev21与海兰灰慢羽鸡完全连锁,但与太行鸡、坝上长尾鸡和海兰褐慢羽并不完全连锁,尤其海兰褐快羽公鸡ev21全部阳性。ev21基因5'LTR区具有高强度的启动子活性(P<0.01),3'LTR区活性高于阴性对照,但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内源ev21病毒与鸡慢羽性状并不完全连锁,7 590 bp长片段PCR为内源ev21病毒的筛查提供检测方法,ev21基因5'LTR区具有强启动子活性。

单色绿光对鸡胚褪黑激素合成的影响
逄金吉, 白欣洁, 陈顺琪, 蒋无砚, 王子旭, 曹静, 董玉兰, 陈耀星
畜牧兽医学报, 2017, 48(5):  938-944.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7.05.019
摘要 ( 152 )   HTML( )    PDF (3586KB) ( 27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探讨单色绿光对鸡胚松果体发育以及褪黑激素合成的影响,为研究单色绿光影响鸡胚发育提供依据,选用120枚质量为(65±3)g的受精鸡胚,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在绿光(波长560 nm,光强15 lx)和黑暗条件下孵化,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5枚鸡胚,分别在E(胚龄)15、E18和E21取材,探索鸡胚孵化过程中单色绿光对松果体的发育以及褪黑激素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孵化期间给予绿光照射,鸡胚质量增加11.19%~21.41%(P<0.05);②单色绿光促进松果体小叶发育;③褪黑激素合成关键酶——乙酰基转移酶(AANAT)转录水平的表达随着胚龄的增加而升高,其中黑暗组E21时AANAT mRNA表达较E15和E18时显著高29.84%~47.06%(P<0.05),但是E15与E18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绿光组中,E18 mRNA水平较E15 AANAT mRNA的表达显著高17.76%(P<0.05),E21时较E15和E18时松果体中AANAT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26.37%~48.81%(P<0.05);并且单色绿光组高于黑暗组12.85%~15.95%(E18~E21,P<0.05);④血浆褪黑激素含量随着胚龄的增加而升高,黑暗组E21褪黑激素含量为E15和E18的2.6和1.9倍,绿光组中E21为E15和E18的2.8和1.8倍;在E21和E18,绿光组鸡胚外周血褪黑激素水平高于黑暗组的13.13%和18.20%(P<0.05),并且与外周血中生长激素水平极显著正相关(P<0.001)。由此可知,在鸡胚孵化期间给予单色绿光刺激可促进松果体发育以及褪黑激素的合成与释放,进而促进生长激素水平,最终促进鸡胚发育。

(一)-HCA对鸡胚原代肝细胞增殖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李龙龙, 彭梦玲, 王典, 俞磊, 葛重阳, 马海田
畜牧兽医学报, 2017, 48(5):  945-953.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7.05.020
摘要 ( 239 )   HTML( )    PDF (6144KB) ( 26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研究(一)-HCA对鸡胚原代肝细胞增殖和线粒体超微结构及功能的影响。笔者选用终浓度为0、1、10和50 μmol·L-1的(一)-HCA处理鸡胚原代肝细胞后收集细胞,检测细胞增殖及线粒体功能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一)-HCA处理可促进鸡胚原代肝细胞增殖,10 μmol·L-1(一)-HCA处理可极显著升高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P<0.01),并提高周期相关因子的mRNA转录。1~50 μmol·L-1(一)-HCA处理对鸡胚原代肝细胞线粒体形态、数量和膜电位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一)-HCA处理可显著升高原代鸡胚肝细胞线粒体中柠檬酸合酶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P<0.05)。结果提示,(一)-HCA处理可通过调节周期相关因子的表达而促进鸡胚原代肝细胞的增殖,同时其可通过加速三羧酸循环进而增强细胞的能量代谢水平。

临床兽医
氟对小鼠睾丸谷胱甘肽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李素娟, 邢艳刚, 薛星晨, 张玉良, 于宇翔, 赵阳飞, 牛瑞燕, 孙子龙
畜牧兽医学报, 2017, 48(5):  954-962.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7.05.021
摘要 ( 259 )   HTML( )    PDF (7127KB) ( 3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氟化钠对小鼠睾丸谷胱甘肽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将24只3周龄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染氟组,对照组给予蒸馏水,染氟组分别供给含25、50、100 mg·L-1 NaF的蒸馏水,自由饮用60 d。染毒结束后检测小鼠睾丸总抗氧化能力(T-AOC)、活性氧(ROS)、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及谷胱甘肽过氧化氢酶(GPx)、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活性,检测GPx1、GPx4、GST-mu5和GR基因的转录。电镜观察睾丸组织细胞内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结构。结果显示,氟中毒可使睾丸T-AOC减弱,ROS、MDA含量升高,GSH含量显著降低,细胞内氧化水平升高,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GPx、GST、GR的活性降低,GPx1、GPx4、GST-mu5和GR基因转录下调。小鼠氟中毒后,睾丸抗氧化能力降低,处于明显的氧化应激状态,这与谷胱甘肽抗氧化系统酶活性降低及其相关基因转录下调有关。

研究简报
猪GM-CSF稳定表达细胞系的建立
李俊敏, 雍艳红, 巩栋梁, 冯园, 韦璇, 何玉林, 巨向红
畜牧兽医学报, 2017, 48(5):  963-970.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7.05.022
摘要 ( 310 )   HTML( )    PDF (3072KB) ( 34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建立能稳定表达猪GM-CSF的细胞系。本研究利用NCBI已公布猪GM-CSF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采用RT-PCR法扩增出猪GM-CSF开放阅读框(ORF)。发现其长435 bp,编码144个核苷酸的蛋白。该蛋白分子质量为16.3 ku,等电点为7.15。与绵羊、马、猫、牛、狗和人的同源性分别为77.1%、73.6%、72.2%、71.5%、71.3%和70.8%。通过EcoR I和BamH I酶切后,将GM-CSF基因插入pIRES2-EGFP载体中,构建出pIRES2-EGFP-pGM-CSF重组质粒。该重组质粒转染猪肠上皮细胞(IPEC-J2)后,G418筛选阳性细胞。在转染后24 h,荧光定量PCR可见GM-CSF mRNA表达量较对照组及空载体组细胞显著升高(P<0.01),荧光显微镜下亦可见大量绿色荧光表达。该细胞系在含有G418的培养液中连续传代30次,仍可见GM-CSF基因和蛋白水平的高表达。本研究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pGM-CSF和能稳定表达猪GM-CSF的细胞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