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5年 第36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05-10-25
畜牧
牛DGAT2基因第6内含子MspI-RFLPs和TaqI-RFLPs及其与牛经济性状相关性研究
徐秀容;高 雪;许尚忠;张英汉;任红艳;李俊雅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10):  981-986.  doi:
摘要 ( 693 )   HTML( )    PDF (1763KB) ( 44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PCR-RFLPs方法分析牛DGAT2基因第5、6和7内含子内部的MspI和TaqI等11种酶切多态性,并在第6内含子检测到MspI-RFLPs和TaqI-RFLPs 2个多态位点。分析表明,该MspI-RFLPs普遍存在于鲁西牛、晋南牛、秦川牛、利木赞×鲁西牛、西门塔尔×延边牛、夏洛来×延边牛、安格斯×延边牛和三河牛、中国荷斯坦牛等9个试验群体中,TaqI-RFLPs只在鲁西牛、晋南牛和秦川牛3个地方品种和利木赞与鲁西牛的杂交群体中检测到,而且等位基因B(T碱基)在除鲁西牛外的群体中分布频率很低。统计分析表明,MspI-RFLPs与肉牛的体脂没有相关,但显著影响屠宰率,AA型个体的屠宰率显著高于AB和BB型(P<0.05)。DGAT2基因第6内含子MspI酶切多态性与三河牛群体平均乳脂率和平均干物质含量有极显著或显著的相关性(P<0.01和P<0.05),AA型个体的平均乳脂率和平均干物质含量均高于BB型个体的均值,但在荷斯坦牛群体中却没有得到相同的结果。研究分析了鲁西牛中TaqI-RFLPs的AA型与AB型个体之间屠宰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这2种基因型与鲁西牛的屠宰性能没有显著的相关(P>0.05),有待在更大的鲁西牛群体中检验TaqI-RFLPs是否影响屠宰性状。
cENS-2基因U3-R序列的克隆分析与表达载体的构建
张传生;耿立英;杜立新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10):  987-990.  doi:
摘要 ( 592 )   HTML( )    PDF (1272KB) ( 45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克隆并测序了1.2 kb的鸡cENS-2(chicken normastem cell gene-2,cENS-2)基因3′端U3-R样结构调控序列。经序列分析和同源性比较表明,所克隆的U3-R序列包含多个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如AP-1、GATA-1等,同时还包括一个重要的顺式调控元件B区,该区域在鸡正常的胚胎干细胞中有特异的增强子活性。该序列经pMD-18T载体过渡后,定向连接于切去启动子的pEGFP-N1载体的上游,构建了鸡cENS-2基因U3-R样序列调控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报告载体,为下一步对鸡胚胎干细胞(CES)细胞标记研究打下基础。
中国地方黄牛GH基因遗传多态性研究
高 雪;徐秀容;许尚忠;张英汉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10):  991-995.  doi:
摘要 ( 607 )   HTML( )    PDF (1698KB) ( 49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鲁西牛、南阳牛为试验动物,利用PCR-SSCP和PCR-RFLP技术研究了以上2个地方黄牛品种生长激素(GH)基因第3内含子、第4内含子、第5外显子、3′端和5′端位点的遗传多态性。检测结果表明:GH 基因第3内含子1 547 bp处发生碱基C→T的替换;GH基因第4内含子位点多态的产生是由于1 947 bp处发生碱基T→G的替换; GH基因第5外显子2 141 bp处碱基C→G的突变,使得亮氨酸变成缬氨酸,造成氨基酸发生变化。GH基因3′端的PCRRFLP结果表明:由于2 639 bp处碱基GCC→GGC的突变造成HaeⅢ酶增加1个酶切位点;GH基因5′端位点多态的产生是由303 bp处碱基C→T的突变造成。
内蒙古成年绒山羊皮肤基因表达的研究
尹 俊;李金泉;张燕军;李长青;郭志成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10):  996-1000.  doi:
摘要 ( 575 )   HTML( )    PDF (1301KB) ( 58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构建了成年绒山羊次级毛囊兴盛期皮肤组织cDNA文库。在GenBank数据库注册非冗余ESTs 392条。序列号为CD051766~CD052157。共有319个已知功能基因。未分类的基因108个;基因和蛋白质表达类70个;代谢类43个;细胞结构类45个;细胞信号和传导类30个;细胞和机体防御的基因15个;参与细胞分裂的基因8个。发现了一些可能和绒毛生长有关的基因:TGFβ binding protein, EDRK enriched factor, growth factor receptor, G protein associated receptor, dermal papilla derived protein 2, homeobox gene otx2, kallikrein7, jagged1, thrombospondin1 and p53 inducible protein
用磁珠富集法从AFLP片段中分离鹅微卫星DNA标记
屠云洁;陈宽维;章双杰;汤青萍;高玉时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10):  1001-1005.  doi:
摘要 ( 596 )   HTML( )    PDF (1419KB) ( 5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磁珠富集法从AFLP片段中分离微卫星DNA标记,可以避免基因组文库的构建和筛选这一繁重的工作,既节省时间又节约费用。利用少量的内切酶组合建立一系列AFLP DNA,然后用生物素标记的简单重复序列(SSR)作探针与其杂交,杂交复合物固定到包被有链亲和素的磁珠上,经过一系列洗涤过程,含有SSR的AFLP片段被吸附到磁珠表面。这些片段经洗脱下来后,先用对应的AFLP引物扩增,再进行克隆和测序,根据SSR两端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经过多态性分析后,便可得到微卫星DNA标记。用这种方法已成功地从6个中国地方品种鹅中分离到30个微卫星DNA标记。其中有11个引物表现为多态性好,特异性强且相互之间并不连锁。各品种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在0.513~0.546之间。说明这11个微卫星均为高度多态,可作为有效的遗传标记用于鹅品种间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生关系的分析,并为建立鹅遗传图谱、重要经济性状的基因定位及标记辅助选择奠定 基础。
生物素对肉仔鸡免疫器官的发育、机体免疫功能和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影响
于会民;蔡辉益;常文环;张 姝;王金全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10):  1006-1013.  doi:
摘要 ( 595 )   HTML( )    PDF (2212KB) ( 57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400只1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公母各半);基础日粮为小麦-酪蛋白型日粮,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30、0.90和2.7 mg/kg 3个水平的生物素,包括对照组共4种日粮处理。试验结果表明:(1)添加生物素可促进免疫器官的发育,提高其质量指数;提高了血清中新城疫抗体滴度和IgG水平,0.9 mg/kg 和2.7 mg/kg处理组的新城疫抗体滴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3 mg/kg处理组(P<0.05),2.7 mg/kg处理组的Ig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添加生物素显著提高了血液中B淋巴细胞的转化效率(P<0.05)和脾脏中T淋巴细胞(P<0.05)和B淋巴细胞的转化效率(P<0.05);显著降低了血液中表达CD3+的细胞含量(P<0.05),其中2.7 mg/kg处理组极显著低于对照组和0.3 mg/kg处理组(P<0.05);显著降低了脾脏中表达CD3+ 、CD4+和CD8+的细胞含量(P<0.05),其中2.7 mg/kg处理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和0.3 mg/kg处理组(P<0.05);(3)添加生物素后,血清甲状腺素T4、三碘甲状原氨酸T3、生长激素和皮质醇水平呈上升趋势(P>0.05)。
小麦日粮非淀粉多糖和木聚糖酶对肉仔鸡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王金全;蔡辉益;周岩华;刘国华;张 姝;印遇龙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10):  1014-1020.  doi:
摘要 ( 631 )   HTML( )    PDF (2230KB) ( 66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传统微生物培养和PCR-DGGE 2种方法,针对肠道内几种微生物的数量和优势菌的多样性进行研究。将90只AA肉仔鸡随机分成3组,分别饲喂玉米豆粕型,小麦豆粕型和小麦豆粕型添加木聚糖酶3种日粮。结果表明,小麦非淀粉多糖有增加肠道内几种微生物数量的趋势,其中显著增加了回肠和盲肠厌氧菌总数以及盲肠粪链球菌数量(P<0.05),而PCR-DGGE结果表明,小麦NSP改变了肠道内微生物的种群结构,降低了种群的数量(P<0.05)。添加木聚糖酶对回肠和盲肠的微生物数量以及种群数量有影响,但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小麦非淀粉多糖作为微生物发酵的底物对肠道厌氧微生物产生了增殖效应,但却抑制了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导致肠道内微生物结构发生改变。
纳豆菌、甘露寡糖对仔猪肠道pH、微生物区系及肠黏膜形态的影响
黄俊文;林映才;冯定远;郑春田;丁发源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10):  1021-1027.  doi:
摘要 ( 664 )   HTML( )    PDF (2152KB) ( 59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取144头18日龄断奶,体重5.6 kg的杜大长三元杂仔猪,按体重和性别分成6个处理,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8头仔猪,研究纳豆菌(Natto)和甘露寡糖(MOS)对早期断奶仔猪肠道pH、微生物区系和小肠黏膜形态的影响。结果为:(1) Natto、MOS均有降低仔猪肠道pH的趋势(P>0.05),Natto与MOS联用时显著降低仔猪空肠、回肠、盲肠和结肠内容物的pH(P<0.05);(2) Natto提高了仔猪结肠内容物中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P<0.05),提高结肠黏膜中乳酸杆菌数量(P<0.05),MOS提高了仔猪结肠内容物和黏膜中乳酸杆菌数量(P<0.05),2 g/kg的MOS组使结肠内容物和黏膜中大肠杆菌数下降(P<0.05)。Natto与MOS联用时内容物中大肠杆菌数量下降(P<0.05),乳酸杆菌数量显著高于金霉素组(P<0.05),黏膜中乳酸杆菌数量上升,大肠杆菌数下降,与空白组、金霉素组有显著差异(P<0.05);(3) Natto及联用组都显著提高了小肠黏膜的绒毛高度(P<0.05),但处理组间隐窝深度没有显著差异(P>0.05),Natto组、1 g/kg的MOS组及联用组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比值显著上升(P<0.05)。试验说明,纳豆菌和甘露寡糖通过调节肠道内容物及黏膜中微生物区系,降低肠道pH,以维持仔猪肠黏膜正常的形态结构。
兽医
基于重组Erns蛋白的猪瘟ErnsELISA的建立和优化
贾洪林; 仇华吉;朱庆虎;李国新;李 娜;罗玉子;刘永刚;李 艳;童光志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10):  1028-1032.  doi:
摘要 ( 592 )   HTML( )    PDF (1524KB) ( 40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大肠杆菌表达的猪瘟病毒重组Erns蛋白经纯化后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猪瘟抗体的Erns-ELISA方法。经优化试验,确定了最适抗原包被量为0.15 μg;血清最适稀释度为1∶100。经阻断试验、交叉反应试验和重复性试验证明,建立的Erns-ELISA简便、特异、稳定,与基于重组E2蛋白的E2-ELISA的符合率高达96.7%,与基于全病毒抗原的Dot-ELISA符合率为77.5%。可以用于猪瘟抗体的血清学监测以及用作基于E2蛋白的标记疫苗配套的鉴别诊断。
猪瘟伪狂犬病重组病毒SA215(A)株的构建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徐志文;郭万柱;朱 玲;王 印;王晓玉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10):  1033-1037.  doi:
摘要 ( 622 )   HTML( )    PDF (1765KB) ( 47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磷酸钙转染系统,将伪狂犬病三基因缺失疫苗SA215株DNA与PP63LacZE2 DNA共转染Vero细胞,获得SA215(A)1、SA215(A)2和SA215(A)3等12个重组病毒株。以光生物素标记的HCV E2基因为探针进行初步鉴定后,挑选SA215(A)1株作BamHI酶切和southern转印杂交鉴定,结果表明构建是成功的,将其命名为SA215(A)。直接荧光抗体检测、SDS-PAGE电泳和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结果表明HCV E2基因在重组病毒内获得表达,产生大小约51 ku的囊膜糖蛋白。对SA215(A)株进行部分生物学特性研究,培养特性观察试验表明该毒株可适应Vero、BHK21和鸡胚成纤维细胞等多种细胞,但对不同细胞系表现有一定的差异。SA215(A)株105 PFU /mL接种21日龄健康仔猪(伪狂犬病和猪瘟检测阴性),接种后28 d用106 PFU的PRV Fa强毒株滴鼻攻毒,42 d用猪瘟SM株血毒1 mL(105 MLD/mL)肌肉注射攻击,结果表明接种猪能抵御2次病毒攻击,表明SA215(A)株具有良好免疫原性,是一株优秀的猪瘟、伪狂犬病二价疫苗候选株。
猪瘟病毒及其全长cDNA在猪肾细胞中增殖表达特性的比较研究
田 宏;张彦明;林 彤;刘湘涛;胡建和;吴锦艳;张淼涛;谢庆阁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10):  1038-1042.  doi:
摘要 ( 616 )   HTML( )    PDF (1669KB) ( 47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猪瘟C-株弱毒疫苗株、经典强毒石门株和C-株全长cDNA为试验材料,以免疫荧光技术为主;结合ELISA和RT-PCR检测技术,对其在培养细胞中的增殖特性和表达规律进行了比较研究。同时筛选猪瘟病毒及其全长cDNA的敏感细胞,探索其增殖表达规律,以便为猪瘟病毒反向遗传操作提供技术方法和可操作的条件。
表达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HA基因重组伪狂犬病病毒的构建
周国辉;倪健强;田志军;仇华吉;李海燕;童光志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10):  1043-1048.  doi:
摘要 ( 554 )   HTML( )    PDF (2045KB) ( 47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SV40启动子控制下的LacZ基因表达盒和CMV启动子控制下的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SIV H3N2)的HA基因插入到伪狂犬病病毒(PRV)通用转移载体pBdTK-Uni中,获得转移载体pLTK-HA。将该载体与PRV Bartha-K61株基因组DNA通过脂质体法共转染Vero细胞,经过10代蓝斑筛选、纯化和PCR鉴定获得了一株插入SIV HA基因的重组伪狂犬病病毒,命名为rPRV-HA。Western blotting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证实HA基因在重组病毒感染的细胞中获得了表达。用不同的细胞(PK-15、IBRS-2、Vero和鸡胚成纤维细胞)对该重组病毒与亲本病毒的增殖滴度和致细胞病变进行比较,未见显著差异,对第30代重组病毒的HA基因进行序列分析,表明该重组病毒遗传性状稳定。
猪2型圆环病毒核酸疫苗免疫效应研究
宋云峰;肖少波;金梅林;张松林;陈焕春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10):  1049-1054.  doi:
摘要 ( 619 )   HTML( )    PDF (1970KB) ( 7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PCR扩增PCV2 ORF2和BVP22基因。将ORF2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构建了pCORF2作为核酸疫苗免疫小白鼠。同时将具有蛋白转导功能的BVP22基因分别克隆到ORF2基因的上游和下游,使二者融合表达,命名为pCORF2BVP22和pCBVP22ORF2。分4组肌肉免疫BALB/c小白鼠,分别注射pCDNA3.1(+)、pCORF2、pCORF2BVP22和pCBVP22ORF2,共免疫2次,间隔2周,分别于首免后2周和二免后4周采血,ELISA法检测体液抗体。同时为在体外验证ORF2和BVP22基因的真核表达,将ORF2和BVP22基因分别克隆入pEGFP-N1载体,构建了pNORF2和pNBVP22,转染Hela细胞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了ORF2和BVP22在体外的瞬时高效表达。结果显示,通过两次免疫后,各疫苗组均产生了针对ORF2的体液抗体,同时证明BVP22可增强核酸疫苗的免疫效果,其中以BVP22在ORF2上游效果更好。本研究为防制猪2型圆环病毒感染提供了较为理想的侯选疫苗。
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的制备、安全性、免疫原性、保存期测定及区域试验
何启盖;方六荣;吴 斌;刘正飞;吴美洲;肖少波;金梅林;陈焕春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10):  1055-1063.  doi:
摘要 ( 653 )   HTML( )    PDF (2769KB) ( 55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提供有效的伪狂犬病疫苗,用鸡胚成纤维细胞扩大培养了PrV HB98突变株(TK-/gG-/LacZ+),研制了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并对该疫苗经肌肉接种、经口等免疫途径的最小免疫剂量进行了测定,同时也对4批疫苗的安全性、效力、免疫期和保存期进行了检测;同时将4批疫苗用于免疫23个猪场的母猪、新生仔猪和育肥猪进行区域试验。测定结果表明,疫苗经上述两种途径接种对不同阶段猪的最小免疫剂量均为105.0TCID50;10倍免疫剂量的疫苗对初生仔猪、15日龄仔猪和妊娠母猪是安全的,免疫猪能抵抗强毒的攻击;疫苗在4 ℃和-20 ℃下分别可保存6个月和12个月。对伪狂犬病毒抗体阴性的70日龄商品猪和种猪的免疫期为6个月。田间试验表明,4批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安全有效,并可用于仔猪发病时的紧急接种。为猪伪狂犬病基因工程疫苗的制备与应用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含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猪细小病毒病-伪狂犬病重组病毒的构建
罗 燕;郭万柱;徐志文;刘艳丽;殷华平;王 新;王小玉;苟 琳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10):  1064-1068.  doi:
摘要 ( 704 )   HTML( )    PDF (1660KB) ( 50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扩增得到的PPV SC-1株VP2基因产物插入转移载体质粒pPI-2.EGFP中,构建了含PPV VP2基因及其EGFP报告基因的PRV基因缺失表达载体质粒pPI-2.EGFP.VP2。采用磷酸钙转染系统,将pPI-2.EGFP.VP2 DNA和PRV DNA共转染Vero细胞后通过直接荧光观察、Dot-blot核酸杂交筛选得到几株重组病毒, 将其中一株(命名为SA215-B)DNA用BamHⅠ酶切和Southern转印杂交进一步验证重组病毒构建成功,并通过SDS-PAGE电泳和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表明PPV VP2基因在重组病毒内获得表达,产生大小约93 ku的融合蛋白,同时融合蛋白中的PPV VP2结构蛋白仍然保持了原有的反应原性,表明成功构建了含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猪细小病毒病-伪狂犬病重组病毒。
恩诺沙星在鸡体中的排泄及其在鸡粪中的降解
吴银宝;汪植三;廖新俤;陈杖榴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10):  1069-1074.  doi:
摘要 ( 1390 )   HTML( )    PDF (1698KB) ( 50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检测了在不同给药剂量下,健康鸡服用恩诺沙星后,在不同时间粪尿中恩诺沙星及其主要代谢产物的含量变化,并对在不同光照条件下鸡粪中恩诺沙星的降解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健康鸡灌服恩诺沙星后,主要以恩诺沙星原形、其次以环丙沙星的形式随粪(尿)排出体外。2.5 mg/kg体重剂量组和5 mg/kg体重剂量组在给药后6 h恩诺沙星的排泄量达到最高峰;环丙沙星达到峰浓度的时间为4 h。7.5 mg/kg体重剂量组恩诺沙星排泄量达到最高峰的时间为9 h;环丙沙星达到峰浓度的时间为6 h。至给药后第10天时鸡粪中检不出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鸡粪中恩诺沙星的降解速率受光照条件的影响,在避光条件下,鸡粪中恩诺沙星几乎很少降解;在自然光照下,鸡粪中恩诺沙星的降解较快,其变化趋势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Ct=C0e-kt,并由此求得鸡粪中恩诺沙星在自然光照下的降解半衰期为(2.23±0.25)d。
猪组织中替米考星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研究
李 存;沈建忠;江海洋;张素霞;丁双阳;李建成;孔 莹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10):  1075-1078.  doi:
摘要 ( 1240 )   HTML( )    PDF (1222KB) ( 53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乙腈和磷酸二氢钾缓冲液提取猪组织中替米考星,固相萃取柱净化,甲醇-乙腈-乙酸铵洗脱,紫外检测器290 nm处检测,建立了猪组织中替米考星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该方法检测肌肉、肝脏中替米考星的检测限分别为0.01和0.025 μg/g;定量限分别为0.02和0.05 μg/g。肌肉在0.02~2.0 μg/g添加范围内,平均回收率在84.2%~96.6%之间,变异系数在5.0%~8.2%之间;肝脏在0.05~5.0 μg/g添加范围内,平均回收率在82.0%~92.8%之间,变异系数在5.8%~11.3%之间。本方法检测限低,分析简便、准确,符合残留分析的要求。
Leptin长形受体mRNA与LHRH在猪前脑内共存
李庆梅;雷治海;陈 敏;苏 娟;邓碧华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10):  1079-1082.  doi:
摘要 ( 561 )   HTML( )    PDF (1645KB) ( 40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寻找Leptin在下丘脑水平调控生殖内分泌的形态学证据,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5头三元杂交仔猪前脑内Leptin 长形受体(OB-Rb) mRNA和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免疫反应阳性物质的共存关系。结果表明,OB-Rb mRNA和LHRH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在下丘脑、海马结构、大脑皮层和杏仁核内共存,即上述结构内一些表达Leptin长形受体mRNA的神经元也含有LHRH免疫反应阳性物质。在下丘脑,双阳性神经元主要位于室旁核、室周核、腹内侧核、外侧区、弓状核;在大脑皮层(额叶和顶叶)内,双阳性神经元主要位于Ⅲ~Ⅴ层;在海马结构内,双阳性神经元主要位于齿状回的多形层和颗粒层以及海马的锥体细胞层。结果提示,Leptin可能通过其受体直接作用于下丘脑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神经元调节动物的生殖和内分泌活动。
研究简报
生长猪对转基因豆粕外源DNA的代谢研究
朱元招;尹靖东;李德发;王凤来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10):  1083-1086.  doi:
摘要 ( 748 )   HTML( )    PDF (1175KB) ( 68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抗草甘膦转基因豆粕中的外源DNA在生长猪体内的代谢和沉积。选用去势公猪,于回肠末端安装简单T型瘘管,饲喂常规和转基因豆粕日粮,收集回肠食糜和粪便;另外进行生长猪饲喂试验42 d,添加约30%常规或转基因豆粕,屠宰后采取组织样品,检测外源DNA残留。结果表明,在回肠食糜和粪便中检出源自抗草甘膦豆粕的外源cp4 epsps基因,但重现率均仅有6.7%,外源DNA的完整性在小肠后段很大程度上受到破坏;PCR检测下限为5 pg时,在生长猪肝脏、肌肉、脾脏和胸腺组织中无cp4 epsps基因残留,外源DNA已被代谢降解。
用MTDFREML方法估计优质细毛羊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参数
黄锡霞;吴常信;田可川;张艳花;王勇庆;玛尔孜亚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10):  1087-1090.  doi:
摘要 ( 657 )   HTML( )    PDF (1028KB) ( 56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体细胞克隆山羊“元元”肺的形态学观察
郑月茂;安志兴;张雅蓉;张 涌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10):  1091-1094.  doi:
摘要 ( 635 )   HTML( )    PDF (1702KB) ( 47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LJB/03株的分离及膜蛋白基因的原核表达
吴 凌;李一经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10):  1095-1099.  doi:
摘要 ( 705 )   HTML( )    PDF (1690KB) ( 54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猪瘟病毒E2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分泌表达及活性检测
查云峰;徐兴然;肖 昌;余兴龙;涂长春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10):  1100-1105.  doi:
摘要 ( 680 )   HTML( )    PDF (2146KB) ( 56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伪狂犬病病毒广西B、W株gE基因的扩增、克隆及序列分析
陆芹章;覃广胜;黄伟坚;熊艳芸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10):  1106-1110.  doi:
摘要 ( 650 )   HTML( )    PDF (1504KB) ( 68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