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5年 第36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5-03-25
研究报告
北京油鸡胚胎成纤维细胞系建立与生物学特性研究
周向梅;马月辉;关伟军;文 杰;李 晗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3):  209-215.  doi:
摘要 ( 768 )   HTML( )    PDF (2361KB) ( 46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取组织块直接培养法,对北京油鸡胚胎组织进行原代和继代培养,成功地建立了成纤维细胞系。并对培养细胞进行了形态学、细胞生长动力学观察,以及核型和乳酸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的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该细胞系的群体倍增时间(PDT)为24 h ;细胞染色体中二倍体占主体,为76%~88% ;乳酸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同工酶电泳图谱与本室其它细胞系有明显差别;细菌、真菌、病毒、支原体检测呈阴性。该细胞系的建立,使北京油鸡这一国家重要种质资源在细胞水平上保存下来,也为基因组文库和体细胞克隆等研究提供了理想的生物材料。
体外培养牛腔前卵泡颗粒细胞的超微结构研究
高志花;周 虚;付永斌;王慧文;李秀花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3):  216-220.  doi:
摘要 ( 606 )   HTML( )    PDF (2570KB) ( 47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透射电镜下,简易机械法分离得到的腔前卵泡有1~3层颗粒细胞,相邻颗粒细胞间存在明显而广泛的间隙连接,卵泡基膜完整,外无卵泡膜。培养过程中超微结构的变化与体内发育腔前卵泡类似。培养6d时观察到颗粒细胞增殖现象,培养15 d时,个别卵泡的内膜细胞开始形成。超微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本培养体系适于小腔前卵泡的体外培养。
开放式拉长细管冷冻法对牛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后发育的影响
禹学礼;邓 雯;庞有志;王新庄;昝林森;李晓霞;冉林武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3):  221-224.  doi:
摘要 ( 733 )   HTML( )    PDF (1275KB) ( 6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常规牛体外受精(IVF)技术的基础上,分别采用开放式拉长细管 (OPS,open pulled straw)法和细管法对未经成熟培养的卵丘卵母细胞(COCs)进行玻璃化冷冻,解冻后再进行体外成熟(IVM)、IVF和早期胚胎的体外培养(IVC)。结果表明,细管组和OPS组的解冻后COCs正常率分别为59.4%±4.3%和77.9%±4.1%(P<0.01);成熟率分别为48.2%±5.3%和66.0%±5.8%(P<0.01);卵裂率分别为18.5%±2.0%和32.8%±1.4%(P<0.01);8-细胞阶段的成功率分别为14.8%±2.5%和24.8%±1.5%(P<0.01);桑椹胚发育率分别为0和5.3%±1.1%,明显低于未经冷冻的鲜卵组(21.0%±3.8%;P<0.01);囊胚发育率分别为0和4.0%,明显低于鲜卵组(P<0.01)。说明OPS玻璃化冷冻法可以使未经成熟培养的牛COCs冷冻后获得桑椹胚和囊胚,但桑囊胚发育率仍较低,方法有待改进。
非同位素双标记法测定十二指肠、回肠食糜流量方法的研究
张乃锋;王中华;李福昌;高秀华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3):  225-229.  doi:
摘要 ( 1224 )   HTML( )    PDF (1460KB) ( 4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4只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十二指肠、回肠瘘管的小尾寒羊阉公羊为试验动物。采用Cr2O3 、聚乙二醇(PEG)为非同位素双标记法的食糜和食糜液相标记物,分别对于连续饲喂条件下标记物的回收率、标记物浓度达到平衡的时间、食糜流量的稳定性及标记物的瘤胃平均滞留时间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r2O3 、PEG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5.75%±20.63%、91.48%±12.63%。全食糜和食糜液相中的标记物Cr2O3 、PEG浓度在4 d内基本达到了平衡。由标记物Cr2O3 、PEG利用双标记法测定的十二指肠、回肠平均食糜流量分别为10.054 3±1.726 5 L/d、5.629 5±0.901 9 L/d,其变异系数分别为0.171 7、 0.116 0,测定结果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标记物Cr2O3、PEG的瘤胃平均滞留时间分别为88、40 h。其浓度随时间的递降曲线分别为:Cr2O3:y=0.38e-0.039 7t(r=0.975 0);PEG:y=0.367e-0.098 12t(r=0.868 5)。
0~3周龄北京鸭氨基酸理想模式的研究
王勇生;侯水生;刘福柱;黄 苇;赵 玲;樊红平;谢 明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3):  230-234.  doi:
摘要 ( 1200 )   HTML( )    PDF (1397KB) ( 5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依据扣除法原理,根据现有氨基酸需要量标准和目前的研究结果规划出一种氨基酸模式,依次将模式中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扣除20%,而非扣除的氨基酸量保持不变,来确定扣除某一种氨基酸后对育雏期北京鸭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确定出理想的氨基酸比例。试验共设6个处理组,为6种氨基酸模式,每个处理设4个重复。结果表明:北京鸭育雏期氨基酸理想模式为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100∶42∶22∶38∶48。
中草药对正常和高温下蛋鸡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马得莹;单安山;刘玉芹;陈志辉;燕昌江;李焕江;李群道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3):  235-239.  doi:
摘要 ( 576 )   HTML( )    PDF (1481KB) ( 68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日粮中添加女贞子等4味中草药对正常和高温条件下蛋鸡的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分2部分进行,第1期试验研究了日粮中分别添加女贞子等4味中草药对常温下蛋鸡的作用。试验选用51周龄海兰褐蛋鸡144只,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每处理4个重复,每重复6只鸡。试验1~3组分别添加1%的女贞子、五味子和四君子汤,试验4组添加10 mg/kg的大豆异黄酮,试验5组添加5 mg/kg黄霉素,基础日粮为对照组。设预试期1周,从52周龄开始正式试验,至57周龄结束,试验期6周。试验测定了蛋鸡的生产性能、免疫功能和2种血清激素水平。第2期试验研究了日粮中分别添加女贞子等4味中草药对高温条件下蛋鸡的作用。试验选用58周龄海兰褐蛋鸡96只,分组与测定指标同试验1,鸡舍内平均温度为(32±0.5)℃,相对湿度为50%~70%,试验期为4周。结果表明,4种添加剂对常温下蛋鸡的生产性能和血清激素水平没有明显影响(P>0.05),女贞子、五味子、四君子汤和大豆异黄酮能显著提高蛋鸡血清抗体水平与淋巴细胞转化率(P<0.05)。女贞子、五味子、四君子汤和大豆异黄酮能显著提高高温条件下蛋鸡的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降低血清中皮质醇含量,对雌二醇含量没有影响。
高锌对雏鸡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崔恒敏;赵翠燕;黎得兵;彭西;邓俊良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3):  240-245.  doi:
摘要 ( 572 )   HTML( )    PDF (1719KB) ( 56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日龄艾维茵肉鸡健雏200只随机分为4组, Ⅰ组( 基础日粮,Zn 100 mg/kg)、Ⅱ组(基础日粮+Zn 1 400 mg/kg)、Ⅲ组(基础日粮+Zn 1 900 mg/kg)和 Ⅳ组(基础日粮+Zn 2 400 mg/kg),试验期7周。病理组织学观察可见免疫器官的淋巴细胞减少,淋巴滤泡形成较少,其皮质变薄、髓质增宽并可见髓质部淋巴细胞减少。淋巴器官发育和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分裂增殖受抑,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成熟率显著降低并引起其亚群CD4 、CD8数量和组成的变化,导致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降低;雏鸡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下降和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升高,引起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降低。结果表明,日粮高锌可致雏鸡免疫功能受损。

不同日龄仔猪小肠黏膜下神经丛神经元类型变化的研究
赵 琪;张 晗;王瑞玲;张 原;滕可导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3):  246-249.  doi:
摘要 ( 946 )   HTML( )    PDF (1484KB) ( 57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0、5、28日龄的仔猪小肠黏膜下神经丛中神经元类型的变化进行了定性研究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仔猪小肠黏膜下神经丛分为靠近环肌层表面的ESP (external submucosal plexus)和靠近黏膜肌层的ISP (internal submucosal plexus); ESP与ISP神经纤维的性质不同,ESP主要是有髓神经纤维,而ISP主要是无髓神经纤维;随着日龄增长,黏膜下神经丛发育较快,ESP与ISP的差异日益显著。研究揭示:仔猪出生后黏膜下神经丛在形态和不同亚群神经元比例上均有一调整期,其生理学意义可能是使小肠黏膜下神经丛的功能日益完善。
山羊胎儿脑室脉络丛发育中NGF及其受体TrKA的表达
卿素珠;徐永平;张 涌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3):  250-254.  doi:
摘要 ( 1013 )   HTML( )    PDF (1885KB) ( 4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运用常规组织学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山羊胎儿脑室脉络丛的组织发生及发育过程中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和其受体TrKA的表达进行了详细观察,结果显示:山羊胎儿脑室脉络丛最初是由脑泡上皮凸出形成简单的褶、而后形成复杂的分支,上皮由假复层柱状向单层柱状过渡、最后变为单层立方上皮,上皮细胞形态由柱状变为立方、个体逐渐变小,在发育各时期上皮顶端均可见到嗜酸性的刷状缘。在各发育阶段的脑室脉络丛上皮存在NGF及其受体TrKA的规律性表达,反应产物的亚细胞定位略有不同,NGF主要定位于胞核、尤以核膜着色更甚,TrKA则主要定位于核膜。脉络丛上皮内源性NGF的功能可能涉及两方面,一是对脑室脉络丛上皮细胞的发育成熟起营养作用;另一方面分泌产物可进入脑脊液并通过脑脊液循环对脑的发育发挥调节作用。
山羊血淋巴结的解剖学观察
张金龙;杨跃飞;吴力力;黄维嘉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3):  255-257.  doi:
摘要 ( 1273 )   HTML( )    PDF (1175KB) ( 47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山羊血淋巴结的输入和输出管道进行了追踪解剖学观察,发现所观察到的山羊血淋巴结位于淋巴循环的径路上,过滤的是含有红细胞的淋巴液而不是血液,所观察到的山羊血淋巴结就是淋巴结。
用3种分型方法研究鸭疫里默氏菌的血清型
张大丙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3):  258-263.  doi:
摘要 ( 516 )   HTML( )    PDF (1435KB) ( 47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玻片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和琼脂扩散沉淀试验3种方法,检测了鸭疫里默氏菌的19个参考菌株和部分分离株与同型和异型抗血清的反应。结果表明,3种分型方法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但在检测异型菌株之间的交叉反应时表现出不同。玻片凝集试验适于对大量分离株的快速筛选,但不能作出准确定型。以各型参考菌株为参照,根据试管凝集试验可将被检菌株分型,但当分离株与一个以上血清型的抗血清产生差异较小的凝集效价时,则难以定型。琼扩试验也适合于对分离株进行进一步检测,但要求制备较高效价的抗血清。对血清进行吸收可消除3种分型试验中的所有交叉反应,并制备出单因子血清。但这些单因子血清只是相对于已知血清型具有特异性,某些分离株虽然只与某型单因子血清发生凝集反应,仍可能属于新的血清型或某个已知型的亚型。
鸡IL-18 cDNA的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
胡敬东;崔治中;赵宏坤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3):  264-268.  doi:
摘要 ( 1096 )   HTML( )    PDF (1597KB) ( 5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运用RT-PCR方法,从经脂多糖(LPS)诱导的鸡马立克氏病成淋巴细胞样细胞系MDCCMSB1总RNA中扩增得到了鸡白细胞介素18(Chicken interleukin18,ChIL-18)成熟蛋白基因的cDNA,并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上。DNA序列测定表明,克隆得到的ChIL18 cDNA与国外报道的完全一致,包括终止密码子在内其编码区的长度为510bp,编码169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将ChIL-18成熟肽段编码区定向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中谷胱甘肽转移酶(GST)基因的下游,构建成原核表达质粒pGEX-ChIL18。该质粒的BL21(DE3)LysS转化菌在IPTG的诱导下可高效表达GST-ChIL18基因融合蛋白,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32%。
用ALV-J gp85单克隆抗体证明蛋鸡存在J亚群禽白血病
徐镔蕊;董卫星;余春明;冯小宇;李 宁;Lucy F. Lee;Maoxiang Li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3):  269-271.  doi:
摘要 ( 674 )   HTML( )    PDF (984KB) ( 49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免疫组化法,对病理学初步诊断为蛋用型鸡J亚群白血病的自然发病鸡的肿瘤、骨髓、肝脏、脾脏、肾脏、肺脏、心脏、胰脏、输卵管、卵巢、腺胃、骨骼肌、大脑、坐骨神经,用特异性抗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囊膜糖蛋白gp85的单克隆抗体进行检测,待检的组织切片中均检出阳性抗原,免疫组化的研究结果与病理学诊断结果相一致。在国内外首次发现并报道蛋用型鸡J亚群禽白血病的自然病例。

抗独特型抗体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的免疫作用
胡永浩;龚振华;蒋正军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3):  272-277.  doi:
摘要 ( 541 )   HTML( )    PDF (1659KB) ( 4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PRRSV感染SPF猪,血清检测结果显示,机体不仅产生抗PRRSV抗原的各种抗体(Ab1),而且产生针对这些抗体的抗独特型抗体(Ab2)。根据各种蛋白质的等电点不同,应用IEF技术分离纯化出PRRSV感染猪血清中的不同IgG。分别以纯化的抗PRRSV-GP5蛋白、抗PRRSV-M蛋白的Ab2免疫SPF猪各5头,7 d后经鼻腔感染PRRSV,定期采集血样进行病毒分离或鉴定试验。抗PRRSV-GP5蛋白的Ab2免疫的猪,其血样自感染后3~7 d均检出PRRSV;3头猪在感染后14~63 d未检出PRRSV;2头猪在感染后14~35 d检出PRRSV,从42~56 d转为阴性,其中1头猪在63 d时检出PRRSV。抗PRRSV-M蛋白的Ab2免疫的猪,其血样自感染后3~7 d均检出PRRSV;2头猪在感染后14~63 d未检出PRRSV;3头猪在感染后14~35 d检出PRRSV,从42~56 d转为阴性,其中1头猪在63 d时检出PRRSV。抗PRRSV-GP5和抗PRRSV-M蛋白的Ab2免疫作用显著,可作为PRRSV-GP5和PRRSV-M蛋白的替代抗原产生具有中和效应的抗体,保护机体免受PRRSV的感染。
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株(SA215)生物学特性研究
陈 陆;郭万柱;徐志文;王小玉;王 印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3):  278-282.  doi:
摘要 ( 543 )   HTML( )    PDF (1619KB) ( 56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测定了伪狂犬病gE-/gI-/ TK- / LacZ+基因缺失疫苗株(SA215)的致细胞病变效应、安全性、免疫原性和接种动物抗体消长规律等生物学特性。试验结果显示,该疫苗株能在Vero细胞上适应生长,并形成典型的蚀斑。其对1日龄仔猪、妊娠母猪、牛、羊以及家兔安全,无不良接种反应,接种动物不向外散毒。SA215疫苗接种猪能抵御高剂量(107 PFU) Fa株强毒感染,攻毒后试验猪的发热期、增重受阻天数、散毒滴度略低于Bartha株疫苗接种猪,低于对照组猪。SA215接种猪能维持长时间的高水平中和抗体滴度。试验结果表明,SA215株是一株安全、免疫原性好的疫苗株。
内毒素介导动物急性肾功能衰竭机理的试验研究
吴立夫;周建国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3):  283-287.  doi:
摘要 ( 611 )   HTML( )    PDF (1643KB) ( 40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阐明内毒素介导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机理,观察了内毒素性肾功能衰竭家兔血液凝固性变化和肾脏的病理形态学变化。与对照组家兔比较,模型组家兔血小板计数和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生成时间显著或极显著延长(P<0.05,P<0.01)。另一方面,内毒素注射在全部模型组家兔导致了弥漫性血管内凝血,71.4%的肾小球中发现了微血栓,肾小球纤维素密度指数达60.6%。此外,96.2%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84.1%的肾小管中有管型形成。对照组家兔均未发现这些病理变化。上述试验结果揭示,内毒素引发了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而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广泛形成的微血栓阻断了肾小球毛细血管血流,从而导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这是内毒素介导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首要机理。此外,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变性、坏死可损害其重吸收和分泌功能,管型形成可阻塞肾小管管腔并增大肾球囊内的压力,这些也都是在内毒素介导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
鱼肌肉中磺胺二甲嘧啶及其代谢产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侯晓林;沈建忠;张素霞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3):  288-291.  doi:
摘要 ( 535 )   HTML( )    PDF (1129KB) ( 50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鲟鱼肌肉中磺胺二甲嘧啶及其主要代谢物N4乙酰化磺胺二甲嘧啶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样品用乙腈提取,正己烷脱脂,碱性氧化铝SPE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Inertsil ODS-3(4.6 mm×250 mm, 粒径5 μm), 流动相:水乙腈乙酸(76∶24∶0.05, V/V/V)测定。在20、100、2 000 μg/kg的添加浓度,测得SM2、N4-ACE-SM2的平均回收率范围分别为80.4%~85.3%、88.4%~96.0%;2种药物的检测限均为10 μg/kg。

国产表阿佛菌素在绵羊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史彦斌;胡振英;罗永江;罗超应;尚若峰;梁纪兰;张新国;郑继方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3):  292-295.  doi:
摘要 ( 584 )   HTML( )    PDF (971KB) ( 5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结合荧光检测法,对试验绵羊经静脉、皮下单剂量注射0.2 mg/kg表阿佛菌素的药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血样提取物通过C18小柱富集、洗脱,甲醇洗提部分经加入1甲基咪唑和三氟乙酸酐的乙腈液衍生化后进行色谱分析。血药浓度在2.5~200 ng/mL范围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6 8),方法平均回收率96.65%±3.84%,血药最低检测限2.5 ng/mL,日内、日间变异系数分别小于10%、12%。2种途径给药后体内药物运转分别符合二室和一室开放模型。主要药代参数如下,静脉注射:消除半衰期(T1/2β)12.66±2.05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 0~74)1.02±0.30 (mg/L)·h,fc=0.13±0.05; 皮下注射:吸收半衰期(T 1/2ka)4.42±1.04 h,峰浓度(Cmax)0.02±0.01 μg/mL,峰时(Tmax)15.36±2.91 h,消除半衰期(t 1/2k)26.22±9.04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 0~122)1.19±0.37 (mg/L)·h。上述结果表明,绵羊静脉注射表阿佛菌素后体内药物分布广泛,消除较慢。皮下注射吸收好,消除比静脉注射更为缓慢,体内药物平均滞留时间长。
替米考星静脉及皮下注射后在绵羊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芮 萍;沈建忠;李建成;江海洋;马增军;李佩国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3):  296-300.  doi:
摘要 ( 653 )   HTML( )    PDF (1439KB) ( 44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健康成年杂交绵羊静脉和皮下注射替米考星注射液后,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时间点血清中的药物浓度。采用3p97药代动力学程序软件处理数据,替米考星两种给药途径的药时数据均符合二室开放模型。静脉注射给药(5 mg/kg bw)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 1/2a为0.611±0.017 h、t 1/2β为23.215±0.459 h、AUC为11.815±0.396(μg/mL)·h、CL(s)为0.424±0.014 L/(kg·h)。替米考星皮下注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10 mg/kg bw剂量组t 1/2a为1.751±0.557 h、t 1/2β为22.896±2.747 h、t 1/2Ka为0.100±0.025 h、AUC为25.828±1.479(μg/mL)·h、CL(s)为0.393±0.017 L/(kg·h),T max为0.500±0.065 h,Cmax为1.424±0.156 μg/mL、F为109.28%±6.25%。30 mg/kg bw剂量组t 1/2a为1.342±0.244 h、t 1/2β为20.052±1.236 h、t 1/2Ka为0.086±0.015 h、AUC为57.575±6.760 (μg/mL)·h、CL(s)为0.527±0.068 L/(kg·h)、T max为0.437±0.039 h、Cmax为3.343±0.512 μg/mL、F为81.22%±9.54%。结果表明,绵羊静脉和皮下注射替米考星体内分布广,消除缓慢;皮下注射后在体内吸收迅速,达峰快,生物利用度高。
川楝素对昆明小鼠的胚胎毒性研究
张先福;王建华;张树方;刘 颖;樊立超;史夏云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3):  301-305.  doi:
摘要 ( 582 )   HTML( )    PDF (1600KB) ( 59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取体重18~25 g雌鼠,超数排卵后与公鼠合笼。获得的孕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用于研究川楝素对孕鼠2细胞胚、桑椹胚、囊胚3个时期胚胎的毒性。每个时期均设对照组,以小鼠腹腔注射1/30半数致死量(LD50)的川楝素剂量对以上3个时期试验组孕鼠染毒2次,对照组孕鼠用等量PBS注射。研究其着床时期胚胎毒性时不对小鼠进行超数排卵,但试验组孕鼠染毒3次,对照组孕鼠用等量PBS注射。最后计数、观察4个时期孕鼠子宫内的胚胎数量和形态。结果表明:2-细胞胚、桑椹胚、囊胚时期试验组胚胎总数与对照组相比,没有统计学上差异(P> 0.05); 2-细胞期试验组正常胚胎、异常胚胎数量与对照组相比,也无统计学上的差异(P> 0.05);桑椹胚、囊胚时期试验组正常胚胎、异常胚胎数量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3次染毒对着床后的胚胎毒性最大,子宫内胚胎几乎全部溶解,无法计数。母体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发现川楝素对主要器官心、肝、肺、肾、子宫仅有轻微损害,提示腹腔注射小剂量川楝素对怀孕小鼠具有特定的胚胎毒性。
奶牛纯中药乳头消毒剂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马保臣;秦卓明;李建基;刘锡武;刘翠艳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3):  306-310.  doi:
摘要 ( 1089 )   HTML( )    PDF (1424KB) ( 5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93头奶牛分成3组,1组31头用碘伏进行乳头药浴,2组32头用鱼腥草、红花和明矾组成的中药乳头消毒剂进行药浴,30头作为对照组,35 d的临床应用,结果如下:中药乳头消毒剂和碘伏能使临床型乳腺炎发病率降低,差异不显著(P>0.05);1组隐性乳腺炎的发病率,由药浴前的58.1%下降到48.4%,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组隐性乳腺炎的发病率由药浴前的81.3%下降到药浴后的75%,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1组和2组隐性乳腺炎的乳区发病率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中药乳头消毒剂药浴后体细胞数和LDH活性明显降低,与药浴前差异显著(P<0.05);NAGase的活性药浴前后差异不显著(P>0.05),该中药乳头消毒剂对奶产量无显著影响。
研究简报
五指山近交猪胚胎生殖细胞(EG)嵌合体在我国移植产仔
冯书堂;丛笑倩;刘立新;李秀兰;董 晓;包林平;张 莉;陈红平;牟玉莲;况 玲;张青峰;姚金王王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3):  311-312.  doi:
摘要 ( 671 )   HTML(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集25~28日龄的五指山小型猪(WZSP)胚胎原始生殖嵴细胞(PGCs),用于WZSP生殖细胞(EG)建系培养技术研究。研究发现:以DMEM含15%胎牛血清、0.1 mol/L巯基乙醇等为基础培养液,分别添加生长因子20 ng/mL LIF、40 ng/mL hSCF、20 ng/mL hbFGF,以STO为饲养层,进行EG培养建系,WZSP 3 d 可出现克隆,其克隆具有出现早,生长数量多,增殖快,成熟亦早,传代率高的特点。培养7~10 d需传代或冷冻保存。EG类细胞冷冻、解冻后尚可复苏,并传至11代。若基础培养液不添加生长因子,培养6~10 d后亦可出现EG克隆细胞株,但其克隆具有出现晚、数量少、增殖慢等特点。研究中还发现25~26日龄的WZSP胚胎的原始生殖嵴小、不易观察、PGCs分离较困难;27~28日龄的WZSP胚胎的原始生殖嵴体积大、易观察、便于分离并可获得多量的PGCs。同时对PGCs进行了形态学、体外分化、AKP染色鉴定等研究。2002年9-12月,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五指山猪保种场先后从22头超排处理的大白猪供体中,于配种后(当天为0 d)5.5~7 d实施手术法获得252枚可用胚。将123枚胚胎显微注射WZSP的EG细胞,每枚注射5~15个细胞,与未注射的103枚混合分别移植给9头受体,平均每头受体移植胚胎25.11±5.11枚、含注射EG细胞胚胎13.67±3.57枚,其中7头分别于移植15~22 d 返情,1头妊娠,1头待观察。其中2002年9月17日移植30枚胚胎的133号受体,于2003年元月8日产仔8头,其中6头为白色毛仔猪,2头表现为皮肤色素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