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5年 第36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05-06-25
畜牧
BoLA-DQB基因上游调控区多态性研究
王 昆;孙东晓;徐如海;王志刚;张 沅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6):  521-525.  doi:
摘要 ( 497 )   HTML( )    PDF (1295KB) ( 39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PCR扩增和克隆测序,对BoLA-DQB基因上游调控区的多态性进行研究。对BoLA-DQB基因exon2的14种等位基因上游调控区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每个DQB·exon2等位基因均与2种DQB-URR相连锁,在14种BoLA-DQB·exon2等位基因上游共检测到15种DQB-URR序列。这些序列中均存在与基因表达调控有关的W box 、X box 、Y box 、CCAAT box 以及类TATA box调控元件,且遵循严格的空间顺序。其中W box 、X box 、Y box及类TATA box是多态的,CCAAT box是保守的,在这些调控元件之间也存在多态座位。这些多态座位的存在有可能对结构基因的表达水平产生影响。
抑制性消减杂交构建奶牛乳房炎抗性相关cDNA文库
曹随忠;李宏滨;王爱华;赵兴绪;杜立新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6):  526-530.  doi:
摘要 ( 967 )   HTML( )    PDF (1537KB) ( 47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经产荷斯坦奶牛外周血白细胞为材料,分离Poly(A)+ RNA,反转录合成单链及双链cDNA,经酶切成平均大小为400~600 bp的片段,将患乳房炎奶牛cDNA分成2组,分别与2种不同的接头连接,再与健康奶牛cDNA进行2次消减杂交和2次抑制性PCR扩增,将第2次PCR产物与pGEM-T载体连接,转化大肠杆菌TOP10感受态细胞进行文库扩增,构建了具有高消减效率的奶牛乳房炎抗性相关cDNA文库。文库扩增后得到610个白色阳性克隆,随机挑选克隆进行PCR鉴定,插入片段主要分布在250~750 bp 之间。文库的成功构建为进一步筛选、克隆与奶牛乳房炎抗性相关的基因奠定了基础,对研究奶牛乳房炎抗性的分子机制以及乳房炎的综合防制具有重要意义。
Pit-1基因的多态性研究
庞 瑾;李宏滨;郑友民;杜立新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6):  531-535.  doi:
摘要 ( 639 )   HTML( )    PDF (1507KB) ( 74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取7个中国地方猪种和3个国外引入猪种共473头,应用PCR-SSCP技术在7个中国地方猪种中检测到1个Pit-1基因第4外显子上的突变;应用PCR-RFLP技术在3个国外引入猪种中,扩增长度为1 747 bp的片段中检测到1个RsaⅠ限制性内切酶的多态酶切位点。遗传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外显子4上的突变,在7个中国地方猪种中是A型等位基因和AA基因型频率占优势。其中沂蒙黑猪和巴马小型猪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北京黑猪、沂蒙黑猪、巴马小型猪、滇南小耳猪和香猪处于中度多态。 RsaⅠ酶切多态位点的突变在3个国外引入猪种中也是A型等位基因和AA基因型频率占优势。其中大白猪和杜洛克猪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3个国外引入猪种的多态信息含量均为中度多态。
溆浦鹅卵泡抑制素α亚基编码区cDNA克隆及其原核表达
吕文发;赵 静;单雪松;王 恒;吴 伟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6):  536-539.  doi:
摘要 ( 1074 )   HTML( )    PDF (1156KB) ( 4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GenBank中鸡卵泡抑制素α亚基序列设计引物,对该序列按大肠杆菌嗜好密码子进行优化,在设计的引物两端分别加上限制性内切酶SacⅠ 和XhoⅡ的识别位点序列。利用RT-PCR技术从溆浦鹅卵泡的颗粒细胞总RNA中扩增出抑制素α亚基成熟区序列,经PCR扩增出354 bp片段,该片段与pMD18-T载体连接,转化JM109感受态细胞,所得阳性克隆进行双酶切鉴定和PCR鉴定,并进行了测序分析,得到的克隆序列与设计的序列基本一致。表明成功地获得了抑制素α亚基编码序列的克隆载体。从阳性细菌中提取质粒,经SacⅠ 和XhoⅠ酶切,回收354 bp目的片段,定向克隆到pET28a中,转化DH5α受体菌,提取质粒,再转化到BL21(DE3)中,成功筛选出阳性克隆。阳性菌经IPTG诱导,通过SDS-PAGE,检测出溆浦鹅卵泡抑制素α亚基编码区的表达。
我国农区及农牧交错区绵羊与蒙古羊遗传分化研究
鲁生霞;常 洪;杜 垒;角田健司;任战军;杨章平;孙 伟;常国斌;王庆华;徐 明;郭小雅;任湘莲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6):  540-544.  doi:
摘要 ( 1108 )   HTML( )    PDF (1354KB) ( 38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中心产区典型群随机抽样方法和多种电泳技术检测小尾寒羊、滩羊编码血液蛋白16个结构基因座上的变异,与蒙古国蒙古羊、我国湖羊和同羊的相同资料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遗传分化关系。除Alp 和X-p,结构基因座的基因遗传分化程度均低于7.341 7%,群体间遗传差异占5.370 5%。标准遗传距离、模糊聚类分析表明,湖羊、同羊、小尾寒羊和滩羊与蒙古羊亲缘关系逐渐疏远。遗传贴近度是否适合用于受研究群体和已知其始祖的现代群体之间的比较有待进一步验证。从结构基因座方面进一步证实小尾寒羊、滩羊的蒙古羊属性,揭示了5个绵羊群体之间的部分遗传差异。
西安荷斯坦奶牛群5个基因座位遗传多态性的PCR-RFLP分析
张润锋;陈 宏;蓝贤勇;田 燚;潘传英;胡沈荣;苏利红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6):  545-549.  doi:
摘要 ( 665 )   HTML( )    PDF (1564KB) ( 43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应用PCR-RFLP方法对西安荷斯坦牛的κ-cn、β-lg、β-lg 5′侧翼区、CSN1S2、IGFBP-3共5个基因座位进行了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在西安荷斯坦牛群中,没有发现携带CSN1S2F等位基因的个体,其多态信息含量为0。κ-cn基因座位呈现低度多态(PIC=0.236 6), β-lg、β-lg 5′侧翼区、IGFBP-3基因座位的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316 8、0.368 9、0443 9,均呈现中度多态。κ-cn、β-lg、β-lg 5′侧翼区、IGFBP-3、CSN1S2基因座位的杂合度和DNA多态度分别为0.274 2、0.394 7、0.487 9、0.489 1、0和0.025 5、0.011 6、0.033 3、0.011 2、0。而且,在西安荷斯坦牛群中,κ-cn、β-lg、β-lg 5′侧翼区、IGFBP-3共4个基因座位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CSN1S2基因座位处于纯合状态。
安哥拉山羊改良建昌黑山羊生产马海毛横交方案的研究
王 杰;徐金瑞;沈富军;潘爱銮;欧阳熙;王 永;白文林;杨 易;郭鹏燕;江 昱;覃志红;王同军;欧其拉一;马玉才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6):  550-554.  doi:
摘要 ( 1498 )   HTML( )    PDF (1297KB) ( 36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安哥拉山羊、建昌黑山羊、一代羊(F1)、二代羊(F2)、三代羊(F3)、二代与三代同质个体横交后代(H)为供试羊只,采用形态遗传标记、生化遗传标记和分子遗传标记确定安哥拉山羊改良建昌黑山羊生产马海毛的横交方案。结果:F2、F3和H白色毛被分别为93.5%、100%和100%,毛被同质和基本同质个体分别为27.7%、70.2%和65.3%;成年羊产毛量随代数增加而增加,但F3和H与F2,H 与F3公、母羊分别对应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成年羊体重F1和F2增加,杂种优势明显,但F3母羊则不显著(P>0.05),H还有下降(P>0.05)。平均基因杂合度和一致度安哥拉山羊、建昌黑山羊、F3、H分别为0.113 1和0.886 9, 0.062 1和0.937 9, 0.110 3和0.889 7, 0.110 4和0.889 6。安哥拉山羊与F3和H的遗传距离小,分别为0.003 9和0.004 0,遗传相似系数大,相应为0.996 1、0.996 0。群体内谱带相似系数,安哥拉山羊、F2、 F3和H分别为0.454 0,0.407 6,0.6113和 0.610 9。且F3和H均极显著大于安哥拉山羊(P<0.01)。综合研究表明,可在F2和F3代中选择理想同质个体进行横交。
H-FABP基因型对中畜黑猪I系生长性能的影响
刘剑锋;王立贤;张贵香;赵克斌;张 沅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6):  555-558.  doi:
摘要 ( 956 )   HTML( )    PDF (1189KB) ( 5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PCR-RFLP技术(限制性内切酶采用HinfⅠ和HaeⅢ)检测了培育品种77头中畜黑猪I系的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基因座位的遗传变异,同时对H-FABP的不同PCR-RFLP基因型对生产性能的影响作了初步统计分析,旨在探讨利用H-FABP进行肉质性状辅助选择,是否对生产性能产生不利影响。结果表明,在H-FABP基因5′上游和内含子2区段,均发现HinfⅠ-RFLP和HaeⅢ-RFLP、HinfⅠ*-RFLP;结果显示,在HinfⅠ-RFLP位点上,HH和hh 2种基因型间个体170日龄体重差异显著(P<0.05),除此之外,未发现其它酶切位点的不同基因型个体生长性能之间的显著差异。研究结果为今后开展猪肉质性状和生产性能的分子辅助选育奠定应用基础。
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的体细胞核移植
曹鸿国;张 涌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6):  559-563.  doi:
摘要 ( 509 )   HTML( )    PDF (1785KB) ( 4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取成年小鼠唇部皮肤进行培养, 分离成纤维细胞并血清饥饿培养1周, 用作核供体。对成年小鼠进行超排, 取卵母细胞用作核受体,核移植重构胚经SrCl2激活处理6 h后, 同mM16培养液和小鼠输卵管上皮细胞共培养, 把发育到早期囊胚的重构胚转移至小鼠胎儿成纤维细胞饲养层上, 添加ES细胞条件培养液,消化分离ICM, 然后接种培养, 对孵出的ES细胞样集落进行鉴定培养。结果显示, 小鼠唇部皮肤成纤维细胞为核供体, 核移植重构胚2-细胞率为54.05%, 桑椹胚率17.14%, 囊胚率6.90 %, 对照组卵丘细胞的核移植重构胚2-细胞率为60.00%, 桑椹胚率21.85%, 囊胚率11.69 %, 但2种供体细胞在支持核移植重构胚发育能力上差异不显著。成纤维细胞重构囊胚中6个囊胚分离出ES细胞样集落, 3个ES细胞样集落可稳定传代; 对照组卵丘细胞重构囊胚中9个囊胚中分离出ES细胞样集落, 5个ES细胞样集落可稳定传代。从核移植重构胚中分离出的ES细胞样集落具有岛状或巢状群体生长形态,生长旺盛的集落可自发分化成单个散在或片状存在的上皮样或梭形细胞, 碱性磷酸酶检测为阳性, 常规冻存复苏, 仍显示ES细胞特征。
胆囊收缩素主动免疫产蛋鸡的营养生理效应研究
丁雪梅;张克英;陈代文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6):  564-568.  doi:
摘要 ( 547 )   HTML( )    PDF (1579KB) ( 5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胆囊收缩素(CCK)主动免疫产蛋鸡,研究产蛋鸡血清和卵黄中CCK特异性抗体的产生规律及不同CCK免疫剂量对产蛋鸡生产性能和胰腺、胆囊发育及内分泌激素的影响。结果显示:用CCK-8主动免疫产蛋鸡,可以提高血清和卵黄CCK抗体水平,降低血液中CCK水平;CCK抗体的产生量在第1次加强免疫后即可接近高峰,第2、第3次加强免疫可维持较高的抗体水平。CCK主动免疫产蛋鸡后,对蛋鸡胰腺、胆囊发育、胰蛋白含量以及蛋鸡体内的生长激素、胰岛素和瘦素水平均没有显著影响,同时对蛋鸡采食量和料蛋比等生产性能也没有显著影响。用CCK主动免疫产蛋鸡,在不影响蛋鸡正常生理功能的同时,可以获得含特异性CCK抗体的卵黄。
不同日粮对奶牛瘤胃发酵模式及泌乳性能的影响
王吉峰;王加启;李树聪;汪水平;姚美蓉;刘仕军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6):  569-573.  doi:
摘要 ( 773 )   HTML( )    PDF (1396KB) ( 85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用4头安装永久瘤胃瘘管和十二指肠瘘管的泌乳奶牛(体重为483 kg±21 kg,泌乳日龄为175 d±6 d),研究4种日粮,分别为30∶70CW(粗料由羊草组成)、30∶70CCA(粗料为玉米青贮+苜蓿+羊草混合型)、50∶50CCA、65∶35CCA日粮对泌乳奶牛瘤胃内pH、NH3-N浓度、VFA的动态变化及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4×4拉丁方设计,每期23 d。结果表明,精粗比为65∶35CCA日粮条件下奶牛瘤胃内pH显著低于其它组(P<0.01), 65∶35CCA及50∶50CCA日粮组瘤胃内NH3-N浓度显著高于精粗比30∶70 日粮组(P<0.01),瘤胃内乙酸浓度随精料比例的提高而降低(P=0.10),丙酸浓度、丁酸浓度及乙酸/丙酸比例差异均为极显著(P<0.01);在不同精粗比日粮条件下,乳脂率差异显著(P<0.01),以30∶70CCA组为最高;产奶量、乳蛋白率及非乳脂固形物含量均呈极显著差异(P<0.01),均以高精料组65∶35CCA组为最高。
孵化期间鸡胚、肝脏、卵黄及蛋白组成的变化及其相关关系
李吕木;David Peebles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6):  574-577.  doi:
摘要 ( 505 )   HTML( )    PDF (1251KB) ( 4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1 188枚种蛋随机码放在6个蛋盘内,同机入孵,每盘为1个试验重复。于入孵的第6、9、12、15、18和21天从各盘取出36个胚蛋用于测定蛋清葡萄糖的含量;胚质量及其水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肝脏质量、水分和脂肪含量;卵黄囊质量、卵黄脂类及其脂肪酸的含量。结果表明,随着孵化时间的增加,肝脏的脂肪含量不断增加,但胚胎的水分含量、蛋清的葡萄糖含量和卵黄囊质量则不断减少,脂肪在孵化的第12天含量最低,蛋白质在孵化的第6、12和15天含量较高。相对肝质量与胚胎的水分含量正相关,与孵化第15天的卵黄棕榈酸和油酸分别为正相关和负相关。卵黄硬脂酸含量与孵化第6天的亚油酸和孵化第12天的油酸均为负相关,但与孵化第6和15天的花生四烯酸均正相关。
兽医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缺失变异株的基因组特征
高志强;郭 鑫;杨汉春;陈艳红;查振林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6):  578-584.  doi:
摘要 ( 676 )   HTML( )    PDF (1862KB) ( 5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分离株HB-2(sh)/2002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了测定与分析。该毒株基因组全长为15 373 nt(不包括PolyA尾),与国内外美洲型PRRSV分离株全序列相似性介于88.7%~95.1%之间。序列分析表明,该毒株是1个天然存在缺失的变异毒株,其ORF1a的Nsp2存在编码12个氨基酸的连续36个核苷酸的缺失,ORF3存在编码1个氨基酸的3个核苷酸的缺失。这是国内外首次发现PRRSV存在缺失变异现象,研究结果补充和丰富了PRRSV毒株的基因组信息数据,为深入研究该毒株的遗传与变异及其与生物学特性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地高辛标记探针检测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研究与应用
刁有祥;丁家波;姜世金;孙淑红;崔治中;陈本龙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6):  585-589.  doi:
摘要 ( 652 )   HTML( )    PDF (1834KB) ( 49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PCR反应扩增出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xⅣ基因650 bp的DNA,回收并纯化PCR产物,用地高辛标记,制备出地高辛标记的核酸探针。该探针与不同血清型的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均能发生特异性杂交,而与大肠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猪肺炎支原体、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等细菌的核酸杂交均为阴性。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最低检出限量为10×102个放线杆菌。对疑似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感染病变组织检测结果表明,在扁桃体、鼻腔、气管、肺脏均可检测出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以扁桃体的检出率最高。为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良好的方法。
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唐先春;吴 斌;索绪峰;王大林;陈焕春;尹争艳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6):  590-595.  doi:
摘要 ( 897 )   HTML( )    PDF (1869KB) ( 79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PCR方法配合生化鉴定,从有肺炎症状猪的肺脏及进行性萎缩性鼻炎(Progressive atrophic rhinitis, PAR)症状猪的鼻拭子中分离出66株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 Pm)。然后做了药敏试验,并用PCR方法对这66株Pm进行分型及毒素基因的检测, 用豚鼠皮肤坏死试验及小鼠致死试验对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Toxigenic Pasteurella multocida, T+Pm)进一步鉴定。结果显示PCR鉴定与生化鉴定Pm结果完全一致;PCR分型表明有46株为D型Pm,18株为A型Pm,1株为B型Pm,1株无法定型;有8株用PCR检测为T+Pm;豚鼠皮肤坏死试验及小鼠致死试验对这8株T+Pm的进一步鉴定也表明均为产毒素菌株。所鉴定的8株T+Pm都为D型,都分离于有严重PAR症状的猪。
猪附红细胞体16S rRNA基因的序列测定和系统进化分析
张浩吉;谢明权;张健騑;覃宗华;顾万军;蔡建平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6):  596-601.  doi:
摘要 ( 599 )   HTML( )    PDF (1931KB) ( 46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的猪场,无菌采集血样,抽提猪附红细胞体基因组DNA,采用真细菌的通用引物进行16S rRNA基因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克隆和测序。从3个地理位置不同的猪场均成功地扩增出长度为1 469 bp的核苷酸序列。系统进化分析表明,3个猪场样品所测序列一致性达99.52%以上,具有相同的基因型,但与国外报道的猪附红细胞体Illinois株同源性为95%,属于同一基因群,但基因型不同;所有种类的附红细胞体和血巴尔通氏体组成同一进化分支,这类血营养菌与支原体科,支原体属的病原最靠近(75%),而与立克次氏体目的病原较远(70%)。上述研究证实,广东所流行的猪附红细胞体是一种新基因型的猪附红细胞体,建议命名为猪附红细胞体广东株型;为反映进化关系,猪附红细胞体和其它血营养菌应划归于支原体科的支原体属。
和缓艾美耳球虫早熟系选育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索勋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6):  602-605.  doi:
摘要 ( 525 )   HTML( )    PDF (1116KB) ( 44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按照Jeffers建立的艾美耳属球虫早熟系选育方法,对和缓艾美耳球虫涿州株(Eimeria mitis Zhuozhou strain, EmiZ)进行了早熟选育。经石歧杂肉仔鸡15次传代之后,EmiZ潜在期由96 h缩短至77 h, 缩短了19 h。选育出的和缓艾美耳球虫涿州株早熟系(Eimeria mitis Zhuozhou strain precocious line, EmiZP)在致病性与繁殖力上均较母株弱,但保留了母株的免疫原性。经EmiZP免疫的石歧杂肉仔鸡,可抵抗母株EmiZ的攻虫。对选育的早熟系EmiZP进行放松选择传代10代,其潜在期、排卵囊高峰、卵囊产量和致病性均保持了早熟系的特征,说明所选育的EmiZP已在遗传上保持了稳定。
BQ123对低温诱发的肉鸡肺血管重塑的影响
范春艳;乔 健;赵立红;刘文菊;欧德渊;杨 鹰;高铭宇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6):  606-611.  doi:
摘要 ( 586 )   HTML( )    PDF (1940KB) ( 43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动态观察了肺小动脉中膜平滑肌的增殖及管腔面积的改变,探讨内皮素受体拮抗剂BQ123对低温诱发的肉鸡肺血管重塑的影响。200只16日龄AA肉鸡随机均分为4组: 常温(20 ℃)对照组、低温(7~9 ℃)组、低温低剂量BQ123组和低温高剂量BQ123组。23日龄、30日龄时测定肺动脉压,并取肺组织做石蜡切片, 以Weigert间苯二酚复红染色,形态学计算机图象分析法测定肺细小动脉外径和内径、管总面积和管腔面积,计算中膜厚度占外径百分值(%)mMTPA及管壁面积/管总面积WA/TA(%)。结果显示:(1)BQ123抑制低温肉鸡平均肺动脉压的升高,23日龄时低温高剂量BQ123组显著低于低温组(P<0.05),30日龄时低温低剂量BQ123组和低温高剂量BQ123组均极显著低于低温组(P<0.01);(2)BQ123抑制低温肉鸡肺小动脉WA/TA(%)的升高,30~50 μm的肺小动脉,低温组极显著高于低温低剂量BQ123组及低温高剂量BQ123组(P<0.01),其它分级的肺小动脉组间差异性与此类似;(3) BQ123抑制低温肉鸡肺小动脉的mMTPA的升高,30~50 μm的肺小动脉,23日龄时低温组极显著高于低温低剂量BQ123组和低温高剂量BQ123组(P<0.01),30日龄时低温组显著高于低温低剂量BQ123组(P<0.05)、极显著高于低温高剂量BQ123组(P<0.01),30 μm以下的肺小动脉组间差异性与此类似,50~120 μm的差异不显著。这些结果提示,内皮素受体拮抗剂BQ123明显抑制了低温诱发的肉鸡肺动脉高压和肺血管重塑,因此推测内源性内皮素(ET)在低温诱发的肉鸡肺动脉高压和肺血管重塑中起重要作用。
猪雌性生殖道黏膜显微和超微结构观察
金光明; 杨 倩;王 珏;李升和;刘胜兵;李玉磊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6):  612-615.  doi:
摘要 ( 530 )   HTML( )    PDF (1575KB) ( 3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应用组织学方法和电镜技术研究了雌性成年猪生殖道黏膜显微和超微结构的特征。试验选用成年长白×大约克夏二元杂交母猪20头,通过光镜和透射电镜分别观察了母猪的输卵管、子宫和阴道的黏膜结构特征。结果显示成年母猪的生殖道黏膜由上皮、固有膜和黏膜肌层等构成,输卵管、子宫角、子宫体和子宫颈黏膜的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上皮的游离面含有纤毛和微绒毛,固有膜和上皮间含有丰富的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在上皮内移行过程中由胞质伸出许多伪足,淋巴细胞的胞质中主要含有线粒体和高尔基体。母猪生殖道黏膜内的淋巴细胞在某些部位聚集形成淋巴细胞群,特别是子宫角和子宫颈黏膜中较多,淋巴细胞向子宫腔内移行呈现“腔排”现象。结果显示猪雌性生殖道黏膜中含有较多的淋巴细胞,生殖道黏膜可能是黏膜免疫的诱导位点。
黄芪多糖对小鼠免疫细胞信号转导相关分子的影响
胡庭俊;程富胜;陈炅然;梁纪兰;董鹏程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6):  616-619.  doi:
摘要 ( 653 )   HTML( )    PDF (1396KB) ( 7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黄芪多糖(APS)免疫调节的作用机理,观察了黄芪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一氧化氮(NO)生成、对体外培养的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水平和蛋白激酶C(PKC)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黄芪多糖能明显促进小白鼠腹腔巨噬细胞NO生成,显著升高小鼠脾淋巴细胞内游离钙离子的水平,引起细胞PKC活性明显升高。提示黄芪多糖通过NO介导信号传递通路,调节脾淋巴细胞内游离钙离子的浓度,升高细胞蛋白激酶活性而影响机体免疫细胞的信号转导,发挥其免疫调节作用。
中草药抗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作用机理的研究
刘玉芹;张秀英;马得莹;李群道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6):  620-624.  doi:
摘要 ( 619 )   HTML( )    PDF (1612KB) ( 70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中草药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活性、对热敏肠毒素LT所致结扎肠袢液体蓄积的拮抗作用、对抗药物性腹泻作用、减少炎性渗出及抑制肠蠕动加快等方面,初步探讨了大青叶、板蓝根、连翘、败酱草4味中草药及其复方配伍抗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板蓝根、连翘、败酱草等及其复方制剂对大肠杆菌O149K88均显示出不同程度的体外抗菌活性;将上述中药提取液加入到细菌培养液中与大肠杆菌一起培养,用所得培养物LT进行兔回肠结扎试验,均可显著或极显著地减少培养物上清液所致肠袢液体蓄积量(P<0.05,P<0.01);将败酱草提取液同LT一起注入结扎肠袢,可显著地减少肠袢液体蓄积量(P<0.05);复方组显著或极显著地降低了蓖麻油引起的腹泻发生率和腹泻频率(P<0.05,P<0.01);板蓝根极显著地抑制了小鼠小肠推进率(P<0.01);败酱草、板蓝根和复方组还可显著或极显著地抑制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染料渗出(P<0.05,P<0.01)。上述试验结果表明:抑制病原菌的繁殖、拮抗热敏肠毒素的致泻作用、对抗药物性腹泻作用、减少炎性渗出及抑制小肠推进运动是治疗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的重要机理,研究结果为临床应用中草药治疗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研究简报
饲喂大豆黄酮对仔猪肠黏膜二糖膜消化的影响
马海田;侯宗梅;韩正康;姚 文;王国杰;邹思湘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6):  625-626.  doi:
摘要 ( 638 )   HTML( )    PDF (598KB) ( 46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LPL基因内含子3的克隆、测序及多态性研究
张振波;雷明刚;邓昌彦;熊远著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6):  627-630.  doi:
摘要 ( 626 )   HTML( )    PDF (1234KB) ( 57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Asia1型口蹄疫病毒VP1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及纯化
独军政;常惠芸;丛国正;林 彤;邵军军;魏小娟;刘在新;谢庆阁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6):  631-634.  doi:
摘要 ( 623 )   HTML( )    PDF (1366KB) ( 5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IBV H52疫苗株主要结构蛋白基因信息解析
曹伟胜;廖明;任涛;罗开健;张桂红;袁少华;辛朝安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6):  635-637.  doi:
摘要 ( 618 )   HTML( )    PDF (871KB) ( 46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大熊猫犬冠状病毒部分纤突蛋白基因的扩增与序列分析
胡桂学;高凤山;夏咸柱;高玉伟;乔 军;黄 耕;杨松涛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6):  638-640.  doi:
摘要 ( 574 )   HTML( )    PDF (914KB) ( 47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