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5年 第36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05-08-25
畜牧
Apo-AI基因多态性与鸡生长和体组成性状的相关研究
王启贵;李 辉;李 宁;冷 丽;王桂华;敖金霞;王宇祥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8):  751-754.  doi:
摘要 ( 719 )   HTML( )    PDF (1201KB) ( 50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明星肉鸡和丝毛乌骨鸡杂交产生的F2资源群体为试验材料,根据鸡载脂蛋白AI (Apo-AI)基因的5′端序列设计引物,采用测序和PCR-SSCP方法进行SNP检测和基因型分析, 探讨Apo-AI基因多态性与鸡生长和体组成性状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Apo-AI基因序列起始密码子ATG上游163 bp处存在一个A / T突变。该突变产生的不同基因型与鸡生长和体组成性状进行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BB基因型个体的1、2周龄体质量显著高于AA和AB基因型个体的相应体质量(P<0.05);BB基因型个体腹脂质量显著高于AA基因型个体的腹脂质量(P<0.05);BB和AB基因型个体的腹脂率显著高于AA基因型个体的腹脂率 (P<0.05)。可以尝试将Apo-AI基因应用于鸡生长和腹脂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方案中。
应用微卫星标记对12个中国地方乌骨鸡品种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汤青萍;陈宽维;李慧芳;章双杰;赵东伟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8):  755-760.  doi:
摘要 ( 662 )   HTML( )    PDF (1686KB) ( 6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27个微卫星DNA标记对12个地方乌骨鸡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通过计算等位基因频率、多态信息含量、杂合度、有效等位基因数和遗传距离,评估各品种内遗传变异和各品种间遗传相关,并根据遗传距离对12个鸡品种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各乌骨鸡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并具有较高的选择潜力。平均杂合度最高的是竹乡鸡,为0.670;最低的是江山乌骨鸡,为0.581。27个微卫星标记中4个为中度多态座位,1个低度多态座位,22个为高度多态座位;LEI0234与LEI0192分别检测到了10.3与12.2个等位基因。以标准遗传距离为准,遗传距离最近的为沐川乌骨鸡与略阳鸡,为0.100 2,而乌蒙乌骨鸡与略阳鸡最远,为0.254 6。通过UPGMA法聚类后,略阳鸡、沐川乌骨鸡、兴文乌骨鸡、盐津乌骨鸡、竹乡鸡首先聚为1类,江山乌骨鸡、郧阳白羽乌鸡、余干乌骨鸡聚为1类;金湖乌凤鸡、丝绒乌骨鸡和丝毛乌骨鸡聚为第3类;乌蒙乌骨鸡独为一类。
MyoD基因在不同猪种中的PCR-RFLP遗传多态性及其遗传效应研究
朱 砺;李学伟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8):  761-766.  doi:
摘要 ( 667 )   HTML( )    PDF (1726KB) ( 60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PCR-RFLP的方法分析了MyoD基因在10个中外猪种及部分杂交群体中的分布情况,并分析了MyoD基因对肌纤维、胴体品质、胴体等级性状和肉质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MyoD基因内含子1内的DdeⅠ酶切位点多态性较丰富。在多数地方猪种群体中,C基因的分布具有绝对优势,且主要以杂合子AC形式存在。突变型A基因对胴体性状和胴体等级性状的影响较大,可极显著地增加胴体瘦肉率和眼肌面积,降低皮脂含量,提高腿臀比例,增加胴体长度(P<0.01),同时会降低猪肉品质。具体讲,A基因对增加肌纤维面积的加性效应值和显性效应值分别为457.915 μm2和431.055 μm2;对增加胴体瘦肉率的加性效应值和显性效应值分别为3.594%和-0.153%;对增加眼肌面积的加性效应值和显性效应值分别为3.084 cm2和-0.46 cm2;对皮脂率的加性效应值和显性效应值分别为-3.916%和0.666%;对提高腿臀比的加性效应值为0.771%,显性效应值为0.068%。A基因对屠宰后45 min和冷藏24 h后的肉色评分的加性效应值分别为-0.145和-0.160,显性效应值分别为-0.052和-0.213。

鸡β-防御素-1 cDNA的克隆及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张辉华;毕英佐; 曹永长;马静云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8):  767-772.  doi:
摘要 ( 696 )   HTML( )    PDF (2003KB) ( 6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鸡骨髓细胞中分离提取总RNA,经过反转录PCR(RT-PCR)扩增出鸡β-防御素-1(Gallinacin-1,Gal-1)cDNA,将扩增产物与pGEM-T Easy载体相连,经克隆测序表明扩增出的cDNA碱基数为198bp,与报道的Gal-1cDNA编码区碱基序列完全相同。分析核苷酸序列表明Gal-1与火鸡异嗜性白细胞肽-1(Turkey heterophil peptides ,THP-1)具有85.4%同源性。氨基酸序列方面Gal-1与THP-1同源性最高,为72.7%。将Gal-1基因成熟肽片段插入到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C,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PICZα-C-gal-1,电转入表达宿主菌X-33,Zeocin抗性筛选重组菌株。挑取阳性菌株经甲醇诱导表达,Tricine-SDS-PAGE电泳发现在约4.5 ku位置出现预期条带。对其抗菌活性检测发现具有抗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的活性。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表明阳性菌株表达产物与标准品在
层析柱中保留时间一致。
利用Bayesian-MCMC方法进行畜禽远交群多家系离散性状QTL连锁检测
刘剑锋;王立贤; 张 沅;张 勤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8):  773-777.  doi:
摘要 ( 581 )   HTML( )    PDF (1325KB) ( 40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Bayesian-MCMC方法对不同家系结构的畜禽远交群体的二级离散性状进行QTL连锁检测,在分析中,基于IBD方差组分的随机模型的定位策略,同时利用MCMC的3种不同抽样技术(Gibbs抽样、Metropolis抽样和Reversible jump MCMC抽样)产生相应QTL参数的后验样本,在此基础上进行目标参数的Bayesian统计推断。结果表明: Bayesian-MCMC方法能够对QTL数目进行准确估计,并且在不同家系结构下得到较为理想的参数估计结果。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对新生仔猪小肠消化酶发育的影响
周根来;王 恬;霍永久;陈才勇;石现瑞;许若军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8):  778-783.  doi:
摘要 ( 632 )   HTML( )    PDF (1782KB) ( 5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自然选择法从14窝初生仔猪选择14头正常仔猪和14头宫内发育迟缓(IUGR)仔猪,随机分成3组:初生组(D0)、母乳饲喂3 d组(D3)和母乳饲喂7 d组(D7),分别在0、3、7 d屠宰以研究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对新生仔猪小肠消化酶发育的影响。初生时,正常仔猪小肠乳糖酶的总活性和比活性都显著高于IUGR仔猪。IUGR仔猪小肠氨基肽酶的总活性和比活性都低于正常仔猪,其中总活性的差异极显著。IUGR仔猪小肠的麦芽糖酶总活性显著低于正常仔猪,但比活性在2组间没有显著差异。2组间碱性磷酸酶的比活性和总活性都没有显著差异。生长至3日龄时,正常仔猪和IUGR仔猪间麦芽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没有显著差异,而2组间乳糖酶总活性和氨基肽酶总活性的差异显著。7日龄时,正常仔猪和IUGR仔猪乳糖酶、麦芽糖酶、氨基肽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没有显著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宫内发育迟缓抑制了小肠乳糖酶和氨基肽酶的成熟,而麦芽糖酶和碱性磷酸酶表现出早熟。同时又表明,胎儿宫内发育迟缓仔猪的肠道功能发育在生后1周内能部分实现补偿生长,而且补偿生长的实现是随着日龄增加逐步完全的。
丝兰皂甙对绵羊瘤胃发酵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刘春龙;李 杰;唐彦君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8):  784-788.  doi:
摘要 ( 642 )   HTML( )    PDF (1439KB) ( 5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用12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雄性东北细毛羊,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别饲喂0、100、200、300 mg/kg水平丝兰皂甙,研究其对瘤胃发酵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对试羊采食后的0、2、4、6、8 h瘤胃内环境指标进行测定,各组在同一时间点pH无显著差异(P>0.05),但总体上随着丝兰皂甙添加水平的上升,pH随时间变化有变缓趋势; 300 mg/kg组较对照组4 h和6 h乙酸浓度下降15.1%和19.8%,丙酸浓度则提高22.7%和229%,差异显著(P<0.05),各组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 100、200、300 mg/kg组对氨的抑制率分别为17.17%、29.84%和27.12%,200 mg/kg组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8 d后,测定试羊血液生化指标,各组均处正常生理范围内且差异不显著(P>0.05)。
HCG通过StAR蛋白快速调节睾酮的合成
王鲜忠;潘红梅;孙 燕;吴建云;张家骅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8):  789-793.  doi:
摘要 ( 653 )   HTML( )    PDF (1686KB) ( 48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2~3周龄长白仔猪睾丸间质细胞为材料研究HCG对睾酮合成的快速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在2 h内,对照组间质细胞分泌睾酮的量为(3.25±0.28) ng/mL,而HCG(浓度为50 IU/mL)处理组睾酮的浓度为(8.79±054)ng/mL,增幅为4.54 ng/mL,二者差异极显著(P<0.01);(2) 在2 h内,对照组细胞内cAMP的浓度为(13.13±1.12 ) pmol/mL,而处理组cAMP的浓度为(39.22±2.38 )pmol/mL,二者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3)加入前体物后,胆固醇对照组睾酮浓度为(3.81±0.45)ng/mL,处理组睾酮浓度为(27.13±1.27)ng/mL,处理组睾酮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P<0.05),其它几种前体对照组与处理组差异不显著(P>0.05)。(4)在2 h内,HCG增加了StAR蛋白和mRNA的表达。这表明在快速反应期,HCG通过促进StAR蛋白的表达,增强睾酮的生物合成。
兽医
羊朊蛋白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吴 润;谢庆阁;刘湘涛;陈豪泰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8):  794-799.  doi:
摘要 ( 676 )   HTML( )    PDF (2067KB) ( 48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别从6只羊(3只藏绵羊和3只山羊)全血中提取基因组总DNA,用所设计引物以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出细胞型朊蛋白(PrPC)基因,并克隆到pMD 18-T载体。序列分析表明所克隆的羊PrP基因片段大小为771 bp,包含了羊朊蛋白基因的完整编码区序列,为包含在单一外显子内的完整开放阅读框,其与国外报道的已知序列基本相同。所克隆的羊PrP基因含5个短而富含G-C的元件,可编码八肽Pro-His-Gly-Gly-Gly-Trp-Gly-Gln或九肽Pro-Gln/His-Gly-Gly-Gly-Gly-Trp-Gly-Gln。这些PrP基因序列相比较,其核苷酸序列和推导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在99.0%~100.0%和98.1%~100.0%之间。共发现17个碱基替换,其中6个为同义码替换、11个为异义突变。异义突变中,除SY200301~SY200303的S240P和MY200301的M112T外,其余均位于PrP氨基酸125~228的C- 端球形结构区,分别为MY200301的G129S突变、MY200302的T191R突变、MY200303的G127S突变及SY200302和SY200303的H143R和R211G。6个羊PrP基因均为密码子136、154和171的PrPARQ等位基因。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基因和鸡II型干扰素基因在重组鸡痘病毒中的共表达
孙永科;田占成;王云峰;童光志;智海东;刘胜旺;王 玫;杨增岐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8):  800-806.  doi:
摘要 ( 1208 )   HTML( )    PDF (2358KB) ( 47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鸡II型干扰素(ChIFNγ)基因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基因同时插入到鸡痘病毒转移载体中,构建含有这2个基因的鸡痘病毒转移载体pSY-ChIFNγS1。采用脂质体法将该质粒转染鸡痘病毒感染的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经过8轮蓝斑筛选,得到纯化的能够同时表达鸡II型干扰素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ChIFNγS1。rFPV-ChIFNγS1接种28日龄的SPF鸡1周后,可以检测到针对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基因的ELISA抗体,重组病毒接种鸡的CD4+ 、CD8+和γδTCR 阳性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含量显著高于非免疫对照鸡(P<0.05);免疫4周后用传染性支气管炎LX4强毒株攻击,rFPV-ChIFNγS1免疫组仅有1只出现轻微的呼吸道症状(1/16),而非免疫对照组则有16只发病(16/16),并有2只出现死亡(2/16),表明rFPV-ChIFNγS1对接种鸡可以产生良好的保护效果。
传染性喉气管炎新城疫鸡痘重组病毒免疫效力的研究
智海东;王云峰;张 晶;王 玫;王凤雪;童光志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8):  807-811.  doi:
摘要 ( 1329 )   HTML( )    PDF (1674KB) ( 57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表达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糖蛋白gB基因和新城疫病毒(NDV)F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gB-F)安全性检验合格后,以5.0×101~5.0×104 PFU不同含量按 0.1 mL/鸡的剂量免疫100只30 日龄SPF鸡,30 d后分组分别用ILTV WG株和NDV F48E9株强毒进行攻击。免疫鸡抗鸡痘病毒抗体都转为阳性,痘反应和接种剂量有关,重组疫苗的最小反应剂量为50PFU。重组疫苗可以诱发对新城疫和传染性喉气管炎的保护,01 mL/鸡的接种量在500~5 000 PFU 浓度范围内的免疫效果最好,对于ILTV攻击的发病保护率在70%以上,对NDV强毒攻击的抗死亡保护率可以达到80%,这为进一步考察疫苗的免疫力试验以及进行田间试验奠定了基础。
基因枪与肌肉注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ORF5基因疫苗诱导小鼠体液及细胞免疫的比较研究
陈希文;程安春;汪铭书;刘 菲;希尼尼根;豆文波;刘伍梅;李雪梅; 张平英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8):  812-818.  doi:
摘要 ( 1406 )   HTML( )    PDF (2658KB) ( 55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ORF5基因疫苗(pcDNA-PRRSV-ORF5)以不同免疫途径(基因枪和肌肉注射)免疫BALB/c小鼠,以PBS和空载质粒pcDNA3.1(+)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仪(FACS)、淋巴细胞增殖试验(MTT法)及间接ELISA试验分别对小鼠外周血中CD4+、CD8+ T淋巴细胞数、T淋巴细胞的转化功能及小鼠血清中特异性PRRSV血清抗体IgG动态变化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pcDNA-PRRSV-ORF5基因疫苗接种小鼠后外周血对ConA有明显的反应性,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CD4+T淋巴细胞数在免疫后7 d高于对照组(P<0.01),CD8+T淋巴细胞在免疫后28 d高于对照组,不同途径基因疫苗接种小鼠后均诱导小鼠产生PRRSV特异性IgG。在诱导细胞免疫方面,基因枪和肌肉注射各组间无明显差异;在诱导体液免疫方面,基因枪法优于肌肉注射。研究表明制备的pcDNA-PRRSV-ORF5基因疫苗免疫小鼠能够诱导其机体产生良好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基因枪法较肌肉注射更能诱导体液免疫应答的产生。
犬新孢子虫NcSRS2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赵占中;刘 群;汪 明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8):  819-822.  doi:
摘要 ( 508 )   HTML( )    PDF (1288KB) ( 59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犬新孢子虫NcSRS2基因序列,设计了1对含有Kozak序列、PstⅠ和XbaⅠ酶切位点的引物,以含有NcSRS2基因的质粒P43为模板,经PCR扩增获得NcSRS2 ORF基因片段,用PstⅠ和XbaⅠ双酶切该片段,回收得到含有以上2个酶切位点黏端的NcSR2 ORF基因,将此基因片段克隆至相同酶切回收后的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中,获得重组质粒pcNCSRS2。经PCR鉴定、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和克隆片段序列测定、比较,证实了重组质粒的正确性。
TNF-α对培养大鼠脂肪细胞凋亡的影响
林亚秋;陈国柱;卢建雄;杨公社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8):  823-827.  doi:
摘要 ( 606 )   HTML( )    PDF (1862KB) ( 50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5、10、15 ng/mL 3种剂量TNF-α作用体外培养的大鼠脂肪细胞0、12、24、36 h和48 h,采用荧光染色计数、流式细胞仪检测脂肪细胞凋亡率;透射电镜观察脂肪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断裂情况。结果表明,TNF-α对脂肪细胞具有诱导凋亡作用,凋亡率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以10 ng/mL TNF-α作用36 h为最佳;电镜下观察可见脂肪细胞形态改变,出现染色质凝聚、边集和凋亡小体形成等特征性变化;DNA电泳检测可见处理24 h以后出现“梯状”条带,作用0 h和12 h未见“梯状”条带。
雏鸡淋巴细胞变化规律的流式细胞仪检测研究
王纯洁;斯日古楞;贾德刚;幺宏强;王彩云;赵怀平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8):  828-831.  doi:
摘要 ( 602 )   HTML( )    PDF (1199KB) ( 69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进一步研究鸡在出孵1个月左右时间内T、B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发育状况,将SPF雏鸡分别在3、5、7、9、11、14、17、22、27、32日龄时取血液、脾脏、法氏囊及胸腺,分离并制成淋巴细胞悬液,流式细胞仪双染色法检测Bu-1a+B淋巴细胞、CD3+ CD4+、CD8+和TCRγδ+CD3+T淋巴细胞含量及血液淋巴细胞的凋亡规律。结果:在出孵1个月内T、B细胞处于分化发育阶段的初期,除胸腺外,呈上升趋势,但T细胞亚群的变化无规律,B细胞在法氏囊中和T细胞在脾脏中3~9日龄发育最快;血液淋巴细胞凋亡趋于下降,尤其是在9日龄以后。此间不断有成熟的淋巴细胞产生,不断进入血液和脾脏,使其数量有上升趋势。但是,血液中第7日龄时Bu-1a+B淋巴细胞和CD3+、CD4+、CD8+T淋巴细胞数量均最低,说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水平第7日龄时都最低,并在17日龄时进入水平较高的又一个低谷。TCRγδ+CD3+T细胞则变化幅度不大。
不同形式硒对大鼠生长及短期肝癌模型发生的影响
刘家国;赵-圣;刘海舰;王宝琴;赵洪进;刘艳娟;王小龙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8):  832-836.  doi:
摘要 ( 564 )   HTML( )    PDF (1567KB) ( 5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D大鼠75只,体重50~60 g,随机均分5组。组I,正常对照组;组II,试验对照组;组III,高亚硒酸钠组;组IV,富硒麦芽组;组V,富硒酵母组。组I、II、III 各组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亚硒酸钠硒,含量分别为0.1、0.1、0.3 mg/kg;组IV,基础饲料中添加富硒麦芽硒0.3 mg/kg;组V,基础饲料中添加富硒酵母硒0.3 mg/kg。各组饲喂基础料第32天时,除组I大鼠外,其余4组大鼠实施“AFB1致肝癌短期实验模型程序”。记录各组大鼠体重情况,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甲胎蛋白(AFP)、NO和γ-谷氨酰转移酶(γ-GTase)、SOD、MDA含量,以及肝、肾组织和全血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MDA、SOD、羟脯氨酸(HyP)的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富硒酵母硒和富硒麦芽硒能显著促进大鼠生长,提高大鼠增重率、降低料肉比,而亚硒酸钠硒作用不明显;并明显降低血清γ-GTase、HyP水平,提升全血GSH-Px活性及血清SOD水平,有效清除肾脏MDA;在降低血清ALP、AFP和快速提高全血GSH-Px活性方面,富硒麦芽硒作用优于富硒酵母硒。表明富硒酵母硒和富硒麦芽硒比亚硒酸钠硒能更有效提高大鼠生长速度,增强其抗氧化能力,从而抵抗AFB1所致肝肿瘤。
内皮素-1对肉鸡腹水综合征发生发展的影响
周东海;郭定宗;杨世锦;邹 杰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8):  837-842.  doi:
摘要 ( 592 )   HTML( )    PDF (1829KB) ( 57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分别测定了35日龄正常组、轻度腹水组、重度腹水组肉鸡血浆内皮素-1(ET-1)、心钠素(ANP)的含量以及心、肝、肺、肾等组织ET-1的含量,并测定了腹水心脏指数(AHI)、平均右心室压(mRVP)和平均肺动脉压(mPAP);同时还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了血清中一氧化氮(NO)的水平。结果发现,随腹水程度的加深,mRVP、mPAP、AHI极显著(P<0.01)升高,肉鸡血浆ET-1、ANP和组织中ET-1的含量以及血清NO浓度也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升高,且重度腹水组高于轻度腹水组;另外还发现,血浆ET-1、ANP与mPAP、AHI以及心脏ET-1含量之间相关性显著(P<0.05),而血清NO含量与上述指标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果表明ET-1、ANP、NO均参与了肉鸡AS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并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ET-1、ANP与肉鸡发生腹水的程度有密切的关系。
研究简报
鸡肉肌苷酸和肌内脂肪沉积规律研究
陈继兰;文 杰;王述柏;赵桂苹;郑麦青;李小华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8):  843-845.  doi:
摘要 ( 718 )   HTML( )    PDF (801KB) ( 87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番鸭“新鸭疫”病原中呼肠孤病毒的初步确证
余旭平;何世成;朱军莉;金俊杰;郑新添;沈琴芳;张秀亮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8):  846-850.  doi:
摘要 ( 702 )   HTML( )    PDF (1672KB) ( 63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非洲鸵鸟延髓网状结构细胞构筑研究
刘华珍;彭克美;陈文钦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8):  851-854.  doi:
摘要 ( 640 )   HTML( )    PDF (1701KB) ( 66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水泡性口炎病毒人工感染小白鼠的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
褚秀玲; 苏建青; 史秋梅;董国英;高 丰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8):  855-857.  doi:
摘要 ( 673 )   HTML( )    PDF (1140KB) ( 5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氟对奶山羊红细胞影响的研究
李 术;徐世文;康世良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8):  858-860.  doi:
摘要 ( 665 )   HTML( )    PDF (1085KB) ( 67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