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7年 第38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07-11-25
遗传繁育
猪NDUFS2基因的定位、克隆和组织表达谱分析
唐文花;李勇;王恒;唐中林;朱正茂;杨述林;靳二辉;公维华;李奎
畜牧兽医学报, 2007, 38(11):  1137-1142.  doi:
摘要 ( 805 )   HTML( )    PDF (671KB) ( 71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辐射杂种克隆板对猪NDUFS2(NADH dehydrogenase (ubiquinone) Fe-S protein 2)基因进行了染色体定位,克隆了该基因的CDS序列,用相关软件进行了基因结构和功能预测,并利用半定量RTPCR对基因的组织表达谱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NDUFS2基因定位于猪的4号染色体SSC4q,与标记SW589紧密连锁。获得NDUFS2基因的CDS为1 392 nt,编码463个氨基酸。物种间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猪与牛的NDUFS2基因序列同源性更高。结构预测发现猪NDUFS2基因具有一个NuoD保守结构域,与能量的产生和转化功能有关。根据组织表达谱分析结果,NDUFS2在猪的11种组织中的表达量有差异。
猪FoxO1基因cDNA部分序列的克隆及其组织表达
杨燕军;白亮;庞卫军;杨公社
畜牧兽医学报, 2007, 38(11):  1143-1148.  doi:
摘要 ( 727 )   HTML( )    PDF (1105KB) ( 7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人、黑猩猩及大鼠等物种FoxO1基因同源序列设计引物,利用RTPCR方法从猪肝脏中克隆FoxO1基因cDNA的部分序列,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表明,FoxO1基因在1日龄和9月龄猪的肝、肺、肾、脾、心、胃、皮下脂肪、内脏脂肪、背最长肌和股四头肌等组织中均表达,只是表达丰度随发育阶段和组织的不同有所差异。1日龄猪的内脏脂肪中FoxO1的表达丰度最高,心脏和骨骼肌中相对较低;而9月龄猪的脾脏中FoxO1相对表达丰度最高,明显高于免疫机能尚未完全建立的初生猪,显示出FoxO1可能在机体的免疫调节中起一定作用,另外,9月龄猪的FoxO1表达丰度不仅在平滑肌和骨骼肌中有显著差异,而且在不同类型的骨骼肌中也存在显著差异,显示出FoxO1的表达可能与骨骼肌类型和运动强度有关。
多浪羊MHC-DRB1基因多态性与包虫病抗性分析
余智勇;李海;贾斌;蒋文生;彭林泽;申红;曾献存;杜迎春
畜牧兽医学报, 2007, 38(11):  1149-1153.  doi:
摘要 ( 1418 )   HTML( )    PDF (624KB) ( 70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PCR扩增122只包虫病(细粒棘球蚴病)阴性和70只包虫病阳性多浪羊的MHC-DRB1第2外显子,产物经SacⅠ、Hin1Ⅰ和HaeⅢ3种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进行RFLP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多浪羊MHC-DRB1基因第2外显子在SacⅠ、Hin1Ⅰ和HaeⅢ酶切位点存在丰富的多态性,分别检测出了2、2和6种等位基因,出现了3、3和18种基因型。将包虫病阴性和阳性多浪羊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分别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等位基因HaeⅢ a对包虫病感染具有一定的易感性(P<0.05),SacⅠab和Hin1Ⅰaa 2个基因型对包虫病具有一定的抗性(P<0.05), HaeⅢbe和HaeⅢef这2个基因型对包虫病具有较强的易感性(P<0.01)。
陕北白绒山羊H-FABP基因SNPs及其与生长、胴体性状的相关研究
余刚;罗军;韩雪峰;权松安;薛瑞;王伟;绳贺军;周占琴
畜牧兽医学报, 2007, 38(11):  1154-1159.  doi:
摘要 ( 740 )   HTML( )    PDF (704KB) ( 78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PCR-SSCP技术分析了262头周岁陕北白绒山羊HFABP基因外显子2的多态性及其与生长和胴体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座位存在1个突变位点(G→C),且该群体处于HardyWeinberg非平衡状态;H-FABP基因的AB与AA和BB基因型个体背膘厚差异显著,AA和BB型个体间的差异极显著;AB和BB型个体的胸围和管围差异显著(P<0.05),AA和BB型个体的眼肌面积具有显著差异(P<0.05),其他性状在不同基因型间均无显著差异;此外,在初生重、眼肌面积、背膘厚等6项指标上,均表现为AA>AB>BB,而在体高、胸围、管围3项指标上,均表现为AB>AA>BB。可以推断H-FABP基因可作为陕北白绒山羊生长及胴体性状的候选基因和绒山羊肉用性能的分子标记。
绵羊微卫星标记与生长性状的相关研究
王建民;岳文斌;秦孜娟;曲绪仙;马月辉
畜牧兽医学报, 2007, 38(11):  1160-1167.  doi:
摘要 ( 764 )   HTML( )    PDF (430KB) ( 78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相邻地理区域的4个地方绵羊品种133只个体为研究对象,选用位于绵羊第1~8号常染色体上的11个微卫星基因座,采用微卫星DNA技术和最小二乘线性模型,分析了与绵羊生长性状相关的标记效应。结果表明:正常发育情况下,不同生长性状之间相关极显著(P<0.01),除尻长外的生长性状与年龄相关不显著(P>0.05)。品种因子对所有生长性状的效应(P<0.000 1)大于年龄和标记因子。在8个基因座上发现与某些生长性状相关密切的标记效应(P<0.05或P<0.01)。影响相应性状的最有利基因型分别是BMS1248座位的136/136和BM3033座位的136/143与体高,BM6444座位的117/121与管围, BM3501座位的178/198与胸围,BMS710座位的118/130和BMS1724座位的178/168与体长,MAF70座位的142/144与体重,BM1227座位的108/116与尻宽。本研究还推测出上述基因座上对相应性状具有正效应或负效应的若干等位基因。
利用线粒体D-loop区分析家鸭品种遗传多态性与系统进化
张汤杰;李慧芳;陈宽维;常洪;汤青萍;张晶鑫
畜牧兽医学报, 2007, 38(11):  1168-1175.  doi:
摘要 ( 1140 )   HTML( )    PDF (446KB) ( 88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线粒体DNA控制区的结构和多态性来研究我国家鸭的遗传多态性与系统进化。利用DNA测序技术测定了我国9个家鸭品种106个个体线粒体DNA控制区多变序列。序列分析结果显示:A、C、T、G碱基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5.6%、33.3%、15.2%和25.9%。检测到34个变异位点,约占分析位点总数的5.1%,有转换、颠换、插入/缺失4种类型的变异。确定了31种单倍型,其中单倍型A7为家鸭的主体单倍型,品种之间有9种共享单倍型。9个家鸭品种单倍型多样度(Hd)平均为0.798,核苷酸多样度(Pi)平均为0.28%,单倍型多样度在荆江麻鸭中最高,其次是攸县麻鸭和恩施麻鸭,在文登黑鸭中最低。9个品种家鸭之间双参数距离范围为0.001 3~0.004 4。31个家鸭单倍型序列的系统发生分析表明,9个家鸭品种只有1个母系起源,没有发现东亚斑嘴鸭对9个家鸭品种起源有贡献的证据。
鸡贮精腺差异表达基因的研究
朱金金;刘桂琼;王志跃;郭春燕;黄军;赖毓妍
畜牧兽医学报, 2007, 38(11):  1176-1179.  doi:
摘要 ( 733 )   HTML( )    PDF (527KB) ( 73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对鸡贮精腺中基因的差异表达进行研究,分离并筛选出1个差异表达片段SST01,经测序和BLAST分析,发现SST01与鸡2号染色体上的neurexophilin基因高度同源(98%)。Neurexophilin是一种只在神经细胞中分泌的糖蛋白,说明神经系统参与贮精腺内精子的贮存或释放。Neurexophilin作为精液素的配体发挥功能,而精液素使细胞粘连,从而说明neurexophilin参与精子在贮精腺内的贮存过程。
动物营养
有效温度与日粮能量水平对肉鸡生产性能及胴体组成的影响
顾宪红;李升生;赵向红
畜牧兽医学报, 2007, 38(11):  1180-1187.  doi:
摘要 ( 1109 )   HTML( )    PDF (373KB) ( 87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4×3双因子多水平随机试验设计,研究了有效环境温度(ET,15.0、21.2、35.3和37.6℃)和日粮能量浓度(ME,11.71、12.55和13.39 MJ/kg)对4~6周龄肉鸡生产性能、屠体性能和肌肉成分的影响。试验选用21日龄AA肉鸡216只,随机分为12个组,置于4个环控舱中,每舱3组,每组等分成3个重复 (笼),每个重复(笼)6只鸡,饲喂1种试验日粮,为期3周。试验开始及结束时测量试鸡的个体体重和相应阶段各重复的耗料量;饲养试验结束时进行屠宰,测量屠宰指标,并取胸、腿肌测定其成分。结果表明:(1)有效温度对肉鸡的日采食量、日增重及料肉比影响显著(P<0.05),当温度超过常温时,日采食量及日增重显著下降(P<0.05),料肉比显著升高(P<0.05);(2)高温或极端高温显著提高肉鸡的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和腿肌率(P<0.05),显著降低屠体重、胸肌重、腿肌重、胸肌率、皮下脂肪厚、肌间脂肪宽(P<0.05)。低温组屠宰率显著升高(P<0.05),皮下脂肪厚显著下降(P<0.05)。随着日粮能量浓度的升高,肉鸡屠体重显著升高(P<0.05),胸肌率及皮下脂肪厚显著降低(P<0.05);(3)有效温度对胸肌常规成分和胆固醇含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与常温组相比,极高温组鸡的胸肌和腿肌蛋白质含量显著下降(P<0.05);有效温度的上升与下降都显著增加了胸肌及腿肌的粗脂肪含量(P<0.05);高温及极高温显著增加了胸肌的水分含量(P<0.05);低温显著降低腿肌的粗灰分(P<0.05)。日粮能量水平对腿肌粗蛋白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与适能组相比,高能组腿肌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P<0.05)。有效温度与日粮能量蛋白水平对胸肌粗灰分含量有交互作用(P<0.05)。由此可得,有效温度对肉鸡生产性能、屠体组成和胸肌、腿肌成分的影响程度远远超过日粮能量浓度,高温能显著降低肉鸡生产性能、屠体性能、肌肉蛋白质含量,增加肌肉脂肪含量,而提高日粮能量浓度则可增加肉鸡屠体重,但能否通过调整日粮能量浓度以减缓高温对肉鸡生产性能、其它屠体指标和肌肉成分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大豆黄酮对母鸡蛋品质及后代仔鸡肉品质的影响
倪迎冬;洪文杰;任灵芝;胡艳;代菁;饶开晴;陈杰;赵茹茜
畜牧兽医学报, 2007, 38(11):  1188-1194.  doi:
摘要 ( 765 )   HTML( )    PDF (631KB) ( 9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旨在研究添喂大豆黄酮对母鸡蛋品质及后代仔鸡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产蛋后期肉种鸡48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设8个重复。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喂10 mg/kg的大豆黄酮,第5周后收集种蛋,每组随机取30枚做蛋品质分析,剩余种蛋按正常程序孵化,出雏后饲养至63日龄,宰杀取肌肉做肉品质分析。结果表明:母鸡饲喂大豆黄酮后,蛋壳厚度和蛋壳比重分别增加了0.03 mm(P < 0.01)和0.45%(P < 0.05);蛋白的Haugh单位增加了4(P < 0.05);入孵蛋出雏率和受精蛋出雏率分别降低了11.5%和8.3%(P < 0.05)。添喂大豆黄酮对后代仔鸡生长无显著影响,但显著降低了雌仔鸡肌肉比重和肌肉的蒸煮损失率(P < 0.05),显著降低雄仔鸡肌肉的滴水损失率(P < 0.05);显著增加胸肌黄度(P < 0.05);但对腿肌的快慢肌纤维比例、纤维密度以及快慢肌纤维的横截面积均无显著影响(P > 0.05)。以上结果提示:10 mg/kg剂量的大豆黄酮应慎用于种蛋禽上,而在商品蛋禽上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不同日粮能量水平对蛋鸡血液FSH、LH、P4和产蛋率的影响
杨玉;黄应祥;李清宏;宁官宝;赫晓燕
畜牧兽医学报, 2007, 38(11):  1195-1203.  doi:
摘要 ( 943 )   HTML( )    PDF (452KB) ( 108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RIA)测定蛋鸡性成熟过程中和产蛋期血液中FSH、LH和P4的含量,研究不同日粮能量水平对蛋鸡血液FSH、LH、P4和产蛋率的影响,进而研究这些激素与产蛋率的关系。结果表明,高能使见蛋日龄提前,但见蛋后,高能I和低能Ⅱ组产蛋率上升较慢。随着能量的降低,到达产蛋率峰值的时间推迟,峰值以对照组最高,低能组居中,高能组最低。峰值后,高能组产蛋率迅速下降,而其它各组在37周龄前产蛋率维持较高水平的70%左右,到46周龄仍维持在41%以上。在性成熟过程中,血清FSH含量上升,到22周龄时极显著升高,高能组FSH水平显著高于低能组;LH水平也随着周龄的增大而升高;高能I组LH水平显著高于低能组。28周龄高能I组FSH达到峰值,其它各组在33~40周龄达到峰值。高能I、高能Ⅱ和对照组LH水平分别在27、34、30周龄达峰值,低能I和低能Ⅱ组分别在30和42周龄达峰值。在产蛋期,对照组LH水平高于低能组,低于高能组,而对照组产蛋率无一例外地高于其它各组。FSH峰值与平均产蛋率呈显著正相关,产蛋期FSH均值与平均产蛋率呈显著正相关。在性成熟过程中P4含量上升,但18周龄前血清P4含量较低,到22周龄极显著升高;高能组血清中P4水平显著高于低能组。产蛋期,对照和低能组平均P4水平和平均产蛋率均比高能组高。P4峰值和峰后平均值和平均产蛋率呈显著正相关,产蛋期血浆中P4水平与平均产蛋率呈显著正相关。
预防兽医
基因枪轰击不同剂量小鹅瘟病毒VP3基因疫苗在雏鹅体内的动态分布
黎敏;程安春;汪铭书;韩新锋;刘晓东;卢菲;车茜;陈孝跃
畜牧兽医学报, 2007, 38(11):  1204-1210.  doi:
摘要 ( 1191 )   HTML( )    PDF (596KB) ( 75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开展了检测小鹅瘟病毒(GPV)VP3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的建立和基因枪轰击不同剂量(1、3和6 μg)GPV-VP3基因疫苗(pcDNA-GPV-VP3)在30日龄四川白鹅体内(心、肝、脾、肺、肾、法氏囊、胸腺、哈氏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直肠、盲肠、胰腺、血液、脑及注射部位皮肤)分布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①建立的FQ-PCR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核酸模板数与FQ-PCR测定的Ct值相关系数达到0.999,具有很好的直线相关性;②pcDNA-GPV-VP3各剂量免疫雏鹅1 h即可在各组织中检测到,其中注射部位含量最高,肝、肾、淋巴器官(脾、法氏囊、胸腺、哈氏腺)含量较高;③到免疫后217 d时,1 μg组免疫雏鹅各个组织器官内仍检测到pcDNA-GPV-VP3的存在,但多数组织器官中的含量比1 h时约少了4个数量级,其中免疫部位减少了7个数量级; ④血液中pcDNA-GPV-VP3的含量较少,且免疫后1 h~217 d各时间点的差异不显著(P≥0.05); ⑤不同剂量pcDNA-GPV-VP3免疫雏鹅各组织中的含量呈现的总体规律为6 μg组>3 μg组>1 μg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FQ-PCR是定量检测pcDNA-GPV-VP3在免疫雏鹅体内含量的可靠方法,pcDNA-GPV-VP3免疫雏鹅后1 h时可分布至雏鹅体内各组织器官中并持续存在217 d以上。
BP神经网络在新城疫预测研究中的应用
龚都强;高利;肖建华;刘云;孙昕;孙喜娟;王洪斌
畜牧兽医学报, 2007, 38(11):  1211-1216.  doi:
摘要 ( 698 )   HTML( )    PDF (557KB) ( 66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气象条件和新城疫发病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合动物流行病学理论确定影响新城疫发病的关键气象因素。利用Matlab软件进行BP( Back-propagation )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构建,计算预测值与实际发病率的误差绝对值和决定系数R2 对所建预测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将6种气象因素作为预测研究的关键气象因子,BP神经网络模型其决定系数R2=0.760,证实预测效果较好。初步构建出新城疫发病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探索性地将BP神经网络理论在动物疫病预测研究领域中运用,为进一步展开动物疫病预测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一株新城疫重组强毒的分离鉴定与分子特性分析
谭雷涛;秦卓明;马保臣;徐怀英;崔治中
畜牧兽医学报, 2007, 38(11):  1217-1223.  doi:
摘要 ( 728 )   HTML( )    PDF (468KB) ( 8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患病蛋鸡中分离出1株新城疫病毒(NDV)SRZ/03,经蚀斑纯化后接种40日龄SPF鸡可诱发典型ND病变。蚀斑纯化前、后,MDT分别为55.2和51 h,ICPI为1.7和2.0,IVPI为1.91和2.79,表明属强毒。对其F和HN基因分别克隆测序,进行F基因分型。结果表明SRZ/03属基因Ⅱ型,F蛋白氨基酸裂解位点的序列为112R-R-Q-K-R-F117,与强毒基序完全相同。结合GenBank中发表的其他NDV参考株序列,对F和HN基因推导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SRZ/03株与基因Ⅱ型LaSota/46、B1/47、Bingham/87和Texas/48的同源性分别为93.1%、93.0%、94.4%和94.4%;与基因Ⅶ型Taiwan/95、SGM/01和SKY/03的同源性分别为92.2%、92.8%和92.8%;与基因Ⅲ型F48E9/48的同源性为91.2%。然而,SRZ/03株F蛋白前210个氨基酸与基因Ⅱ型LaSota/46和Texas/48的同源性较高,达96.7%和98.1%,后343个氨基酸则与Taiwan/95、SGM/01等毒株的同源性较高,达95.7%~97.4%,推测该株为重组株。此外,SRZ/03株与Taiwan/95、SGM/01等毒株的HN氨基酸同源性高达95.8%~97.6%,显著高于与LaSota/46、B1/47、Bingham/87、Texas/48和F48E9/48的87.2%~89.2%。
检测牛分枝杆菌的噬菌体生物扩增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钟志军;彭广能;唐明霞;白永平;石梅;马晓平;胡忠义;王洁;秦莲花;杨华
畜牧兽医学报, 2007, 38(11):  1224-1229.  doi:
摘要 ( 1098 )   HTML( )    PDF (715KB) ( 6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建立噬菌体生物扩增法(PhaB)检测牛分枝杆菌,将建立的方法用于22株牛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及20种常见非结核分枝杆菌(NTM)及5种非分枝杆菌,同时对203头疑患牛结核病奶牛的奶样进行检测,其结果与皮内变态试验、涂片法、罗氏培养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噬菌体工作浓度为1×109 PFU/mL、37℃感染2 h为最佳检测条件;杀毒剂浓度为100 mmol/L,室温作用10 min即可完全杀灭受试噬菌体;加热灭活的细菌和指示细菌不被噬菌体感染;牛分枝杆菌、耻垢分枝杆菌和22株牛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检测结果均为阳性,16种NTM和5种非分枝杆菌为阴性,4种NTM(偶然、胞内、金色、草分枝杆菌)在高浓度时(>105 CFU/mL)检测结果为阳性;该法可检测出60~120 CFU/mL牛分枝杆菌;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5%,重复性良好;203头检测奶牛中,PhaB法、涂片法、皮内变态试验和罗氏培养结果分别有14头(6.9%)、17头(8.4%)、21头(10.3%)和12头(6.0%)为阳性,PhaB法与其他3种方法比较,阳性准确性、特异性都在96%以上,敏感性在71%~100%。该法检测牛分枝杆菌具有快速、简便、灵敏、特异性高等特点。
用CPN60基因序列研究隐孢子虫种系发育关系
王进产;张龙现;娄飞;宁长申;菅复春;卢庆斌
畜牧兽医学报, 2007, 38(11):  1230-1234.  doi:
摘要 ( 1289 )   HTML( )    PDF (360KB) ( 6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以编码线粒体功能性蛋白Chaperonin 60 (CPN60)的核基因作为研究对象,对隐孢子虫分离株CPN60基因进行扩增测序,用Clustal X1.81对扩增序列与GenBank相关参考序列进行比对,然后用PAUP4.0程序中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最大简约法(Parsimony, MP)构建基因树,同时用TREEPUZZLE程序Version 4.1构建最大似然树(Maximum likelihood, ML),以确定不同隐孢子虫虫株之间的进化关系,并以18S rRNA和HSP70基因构建的进化树作参照,评价CPN60是否更适合作为隐孢子虫基因分型和进化关系的分子标记。结果显示:基于CPN60构建的进化树将隐孢子虫分为两大类:C. baileyi和C. meleagridis处于一个分枝,C. hominis、C. suis、C. parvum牛基因型和C. parvum鼠基因型处于另一个分枝上。不同隐孢子虫之间的同源性介于96%~100%,能有效区分隐孢子虫不同基因型。因此,CPN60基因序列也可作为隐孢子虫分离株种系发育的遗传标记。
基础兽医
泰和乌鸡脑桥9个神经核团的细胞构筑
靳二辉;彭克美;唐丽;位兰;王岩;宋卉;李升和;杜安娜;王家乡;杨述林
畜牧兽医学报, 2007, 38(11):  1235-1241.  doi:
摘要 ( 704 )   HTML( )    PDF (1893KB) ( 7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探明乌鸡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核团的细胞构筑,本试验以8羽泰和乌鸡为研究对象,采用石蜡切片和HE染色技术,在光镜下观察分析乌鸡脑桥内耳蜗神经核、外展神经核及其副核、面神经核、三叉神经感觉主核、三叉神经运动核、蓝斑、蓝斑下核和脑桥中缝核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乌鸡脑桥的耳蜗神经核也分为耳蜗神经大细胞核、板核、角核3个亚核,核团内神经元以中型为主,耳蜗神经大细胞核相对比较发达,角核核周界不明显;外展神经核吻极与面神经核吻极几乎平行,外展神经副核与外展神经核非常接近,不易分开;面神经中间核不发达;三叉神经运动核没有明显的内、外、腹侧亚核之分;蓝斑细胞排列较密集,细胞多为圆形、椭圆形,以中型细胞为主;蓝斑下核细胞排列松散,核团界限不明显,绝大多数细胞为椭圆形、纺锤形,中型细胞占多数。中缝脑桥核位于脑桥后段中部以下的中缝区,神经元多为三角形、星形和椭圆形,突起很发达,多为巨型细胞。各核团的分布与北京鸭和鸡的大体相似。
家兔子宫内膜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分离培养
陈秀荔;赵永贞;靳亚平;张彦明
畜牧兽医学报, 2007, 38(11):  1242-1247.  doi:
摘要 ( 669 )   HTML( )    PDF (1388KB) ( 88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体外分离培养兔子宫内膜细胞(腺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并且探讨纯化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的方法。用差速离心法和差速贴壁法获得纯化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用滤网法分离得到子宫平滑肌细胞,分别在添加20%胎牛血清(FBS)、100 μg/mL牛胰岛素、63.5 nmol/L雌二醇(E2)、7.14 nmol/L孕酮(P4)的DMEM/F12(1∶1)培养液和37℃ 5% CO2的饱和湿度条件下培养;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法鉴定细胞并检测分离的细胞纯度。结果表明用该方法成功地分离培养了兔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且2种细胞纯度都达98%左右,基质细胞出现蜕膜化;子宫平滑肌细胞的纯度为97%左右,而且出现横纹状的生长。本研究表明子宫内膜细胞和平滑肌细胞能够在体外成功培养;在含20%FBS、100 μg/mL牛胰岛素、63.5 nmol/L E2、7.14 nmol/L P4的DMEM/F12(1∶1)培养液和37℃ 5% CO2饱和湿度的培养条件下最有利于体外培养的子宫内膜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生长。
临床兽医
奶牛临床型乳房炎与健康乳腺组织蛋白表达图谱的初步分析
杨永新;赵兴绪;张进隆;陶金忠;张勇
畜牧兽医学报, 2007, 38(11):  1248-1252.  doi:
摘要 ( 823 )   HTML( )    PDF (1081KB) ( 67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以二维电泳技术构建了临床型乳房炎奶牛和健康奶牛的乳腺组织全蛋白表达谱,运用PDQuest7.4软件进行差异分析。结果显示:健康奶牛的乳腺组织蛋白表达图谱可检测到(480±27)个蛋白点,临床型乳房炎奶牛可检测到(453±31)个蛋白点,二者存在17个差异表达的蛋白斑点,6个蛋白斑点在临床型乳房炎奶牛组织中呈量度,4个呈质变。表明临床型乳房炎奶牛和健康奶牛的乳腺组织蛋白存在差异表达的蛋白斑点,本研究为发现新的乳房炎调控分子和潜在的医疗目标蛋白奠定了基础。
研究简报
猪SHP基因外显子1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
李建华;褚晓红;赵晓枫;徐宁迎
畜牧兽医学报, 2007, 38(11):  1253-1256.  doi:
摘要 ( 1129 )   HTML( )    PDF (419KB) ( 6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微小异源二聚体伴侣基因(Small heterodimer partner gene, SHP) 主要在肝脏、心脏、胰脏和脂肪组织中表达,影响脂类在机体内的动态平衡。用PCR-SSCP 方法研究猪SHP基因外显子1在5个猪群(长白猪、大白猪、皮特兰猪、金华猪和野猪)中的DNA 多态性,结果检测到3 种基因型(GG、GA 和AA)。χ2 独立性检验结果表明,3种基因型频率分布在各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对纯合子个体测序检测发现,在SHP基因第1 外显子内存在一个多态位点(G374A,DQ002896),且导致编码氨基酸由精氨酸(Arg)替换为组氨酸(His)。对金华×皮特兰F2代资源家系猪进行了该多态片段的基因型鉴定,并分析了不同基因型对猪背膘厚和肌内脂肪含量的遗传效应,结果显示:AA基因型猪肩背膘厚、胸背膘厚、臀背膘厚以及肌内脂肪含量分别比GG基因型猪的低27.0%,30.6%,19.5%和40.9% (P<0.05);AA基因型猪6~7肋背膘厚比GA基因型猪的低23.0%(P<0.05)。
体内和体外法比较保护蛋氨酸和赖氨酸产品在瘤胃和小肠的释放率
郭玉琴;王加启;卜登攀;魏宏阳;周凌云
畜牧兽医学报, 2007, 38(11):  1257-1261.  doi:
摘要 ( 749 )   HTML( )    PDF (334KB) ( 69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不同材料制得6种保护蛋氨酸和4种保护赖氨酸产品,蛋氨酸分别以丙烯酸树脂Ⅳ号(M1),丙烯酸树脂Ⅳ号和乙基纤维素(M2),丙烯酸树脂Ⅳ号和乙基纤维素及羟丙基甲基纤维素(M3),乙基纤维素(M4),丙烯酸树脂Ⅳ号和氢化植物油(M5),氢化植物油(M6)包被;赖氨酸分别以丙烯酸树脂Ⅳ号和乙基纤维素(L1),丙烯酸树脂Ⅳ号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L2),丙烯酸树脂Ⅳ号和氢化植物油(L3),乙基纤维素和氢化植物油(L4)包被。对10种产品进行了体外和尼龙袋法稳定性检验。结果表明,用尼龙袋在4头荷斯坦奶牛瘤胃中培养4、8、24、48 h,丙烯酸树脂Ⅳ号和氢化植物油保护的M5和L3的释放率最低,分别为11.72%~50.67%、35.70%~72.09%;其在pH6.6缓冲溶液中培养相应时间的释放率分别为24.67%~38.44%,42.05%~75.02%,体外法与尼龙袋法测定结果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M2=0.867 5,RL2=0.963 0。M5和L3在真胃和小肠及在pH2.4缓冲溶液中的释放率均为100%。
双黄连注射液对中性粒细胞磷酸二酯酶4B基因表达的影响
姜代勋;陈武;谷金妮;于同泉;路苹;穆祥
畜牧兽医学报, 2007, 38(11):  1262-1266.  doi:
摘要 ( 1305 )   HTML( )    PDF (845KB) ( 70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以主要在中性粒细胞中表达的磷酸二酯酶4B基因为靶基因,研究双黄连注射液的抗炎机制。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双黄连注射液在不同时间对磷酸二酯酶4B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双黄连注射液与中性粒细胞共孵育1 h时对磷酸二酯酶4B基因表达无明显的影响,当孵育到3 h时即可极显著抑制磷酸二酯酶4B基因的表达(P<0.01)。本试验结果表明,双黄连注射液能在基因转录水平上抑制中性粒细胞内磷酸二酯酶4B基因的表达,提示其能使cAMP含量升高而抑制中性粒细胞等炎症细胞的活化,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猪口蹄疫病毒受体β8亚基的基因克隆与分子特征
独军政;高闪电;常惠芸;丛国正;邵军军;林彤;刘湘涛;才学鹏;谢庆阁
畜牧兽医学报, 2007, 38(11):  1267-1272.  doi:
摘要 ( 1524 )   HTML( )    PDF (912KB) ( 7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口蹄疫病毒利用整联蛋白作为病毒受体进入宿主细胞。本试验在国际上首次从口蹄疫病毒感染猪的舌皮组织中克隆到了β8亚基基因,并对其核苷酸序列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了比较分析。猪β8亚基基因的编码区含有2 304个核苷酸,编码767个氨基酸,其中信号肽由42个氨基酸组成,胞外域由637个氨基酸组成,含有7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NXT/NXS)和49个半胱氨酸残基,跨膜区由30个氨基酸组成,胞浆域由58个氨基酸组成,猪β8基因与牛、人、犬、猕猴、家鼠和挪威大鼠的β8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4.3%、91.4%、91.7%、91.4%、83.5%、83.5%,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5.0%、91.8%、92.8%、91.5%、84.0%、84.8%。猪与牛β8亚基同源性最高。猪β8亚基存在复杂多变的二级结构,其中1.42、680.709位氨基酸区段疏水性较强,形成表面蛋白结构的可能性较小,分别是该亚基的信号肽和跨膜区。本试验为进一步深入研究β8亚基在口蹄疫感染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