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7年 第38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07-08-25
遗传繁育
11个猪品种生长激素(pGH)基因多态性及其遗传分化研究
帅素容;李学伟;朱砺;李辉;赵中权
畜牧兽医学报, 2007, 38(8):  753-759.  doi:
摘要 ( 2101 )   HTML( )    PDF (721KB) ( 15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PCR和测序技术,检测了11个猪品种共65个个体的生长激素(pGH)基因全序列多态性,发现43个SNPs 和1个位于内含子3的7 bp缺失片段。分析结果表明,pGH基因DNA序列不同功能区变异程度各不相同,外显子区、内含子区、5′和3′端非编码区SNPs位点各占SNPs位点总数的18.60%、74.42%、6.98%;外显子区8个SNPs位点导致4个氨基酸位点变异,外显子2是编码区的高变域;各SNPs的变异属典型的中性突变;不同品种有其独特的单倍型。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表明,pGH基因DNA序列品种内的变异(方差比率73.45%)大于品种间的变异(方差比率26.55%),品种间差异极显著(P<0.01),存在较明显的遗传分化;pGH基因自身进化及品种进化主要体现在内含子区,品种间的遗传分化与地理分布和基因交流有关。
猪Myopalladin基因多态性与胴体性状的关联分析
王翀;黄志宏;张细权;邱志鹏;李加琪;方伟;陈瑶生
畜牧兽医学报, 2007, 38(8):  760-764.  doi:
摘要 ( 2267 )   HTML( )    PDF (542KB) ( 12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RT-PCR 扩增与直接测序,对猪肌肉组织的一条表达序列标签(EST)(GenBank登录号为BM445313)进行SNP筛查。检测到2个新的SNPs,通过BLAST在NCBI非冗余数据库中进行同源性比对,发现该EST位于Myopalladin基因的3′UTR区。在猪参考家系SCAU-LL F2群体中对其中的一个SNP进行 Csp6I-RFLP基因分型,并与胴体瘦肉率和皮脂率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基因型CT与CC的瘦肉率均值分别为46%和45%、皮脂率均值分别为42%和44%,在瘦肉率和皮脂率上的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由此可见,猪Myopalladin不同基因型对胴体性状有着重要影响,是猪育种应用中的一个潜在遗传标记。
母猪FcRn基因多态性及其对初乳中IgG含量的影响
王炳艳;王立贤;王婷;翟丽维;王楚端;李振宽;周伟良
畜牧兽医学报, 2007, 38(8):  765-768.  doi:
摘要 ( 1515 )   HTML( )    PDF (467KB) ( 6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猪IgG C片段受体基因(FcRn)的单链构象多态性进行分析,在FcRn基因Site1位点即第3外显子的147处碱基发现T突变为C和在Site6位点即第6外显子的1 040处碱基发现C突变为G,其中外显子6的碱基突变使苏氨酸变为精氨酸。在3个品种207头母猪样本中检验多态位点和初乳中IgG含量的相关性,建立固定效应模型进行最小二乘分析,对不同基因型的初乳中IgG含量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试验群体中Site1位点的突变对初乳中IgG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Site6位点的突变对初乳中IgG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多重t检验结果表明Site6位点不同基因型的初乳中IgG含量差异显著(P<0.05):CC型的初乳中IgG含量最高,DD型的初乳中IgG含量最低,说明FcRn基因可以作为猪初乳中IgG含量的候选基因之一。
猪甘油三酯水解酶和激素敏感脂酶基因表达规律的研究
张立杰;王琦;张利红;杨公社
畜牧兽医学报, 2007, 38(8):  769-775.  doi:
摘要 ( 828 )   HTML( )    PDF (748KB) ( 66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半定量RT-PCR法分析比较了甘油三酯水解酶(Triacylglycerol hydrolase , TGH)和激素敏感脂酶(Hormone-sensitive lipase,HSL)基因在不同猪种、不同发育阶段及不同部位脂肪组织中转录表达的差异,探讨其在猪脂肪组织的表达规律。结果显示,脂肪型个体TGH mRNA表达丰度显著低于瘦肉型和杂交型个体,成年猪较初生仔猪低,皮下、腹膜和内脏脂肪组织中TGH表达量依次递增;其变化规律与HSL相同。此外,对分离培养的原代前体脂肪细胞通过诱导分化和油红O染色区分分化状态,分析TGH mRNA表达的时序变化,发现TGH在前脂肪细胞中不转录表达,诱导分化后开始表达,且在诱导分化第4天表达量最高,分化第10天表达量下降,达到峰值的时间较HSL早。结果表明,TGH的表达与个体肥胖程度、年龄、脂肪组织部位以及脂肪细胞分化程度相关,同时,在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TGH表达峰值早于HSL,提示TGH在脂肪细胞发育过程中可能较早承担基础脂解作用。
小梅山猪发情周期生殖器官雌激素受体α mRNA定位与相对定量研究
丁利军;刘燕杰;丁家桐
畜牧兽医学报, 2007, 38(8):  776-780.  doi:
摘要 ( 741 )   HTML( )    PDF (753KB) ( 60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地高辛标记探针的原位杂交法(In situ hybridization histochemistry,ISHH)测定小梅山猪发情周期第2、7、12、17天卵巢、子宫内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 α, ERα)mRNA的细胞定位与相对表达丰度。结果表明,卵巢中ERα mRNA杂交信号出现在各级卵泡的颗粒细胞,黄体早期部分细胞也有ERα基因微弱表达,卵母细胞未见有阳性染色存在。整个发情周期中卵巢ERα mRNA均呈低水平表达,但在发情周期第17天有上升的趋势。子宫中阳性颗粒主要出现在子宫内膜上皮腺体细胞中,基质部分很少。子宫内膜ERα mRNA丰度在发情周期第17天极显著高于发情周期第12天(P<0.01)。放射免疫测定发情周期第2、7、12、17 天血浆E2水平,与子宫内膜ERα mRNA呈现同步性变化,两者显著相关(r=0.918)。
鸡lmbr1 基因外显子16的SNP检测和单倍型分析
黄艳群;陈文;邓学梅;邱祥聘;李宁;吴常信
畜牧兽医学报, 2007, 38(8):  781-785.  doi:
摘要 ( 811 )   HTML( )    PDF (459KB) ( 68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外显子16是鸡lmbr1基因最大的外显子,本研究进行了该外显子在丝羽乌骨鸡和白洛克肉鸡间的SNP检测和单倍型分析。研究表明,鸡lmbr1 外显子16 的PCR-SSCP基因型在两个品种间的分布存在明显差异,测序从24个个体中检测到4个变异位点,其中T32C变异在两个品种间存在明显差异,丝羽乌骨鸡均含有32T(纯合的TT或杂合的TC),白洛克肉鸡在T32C位点都为纯合的CC;单倍型分析从24个个体中检测到5种单倍型,丝羽乌骨鸡和白洛克肉鸡的单倍型存在明显的差异,hap1和hap2是丝羽乌骨鸡的特异性单倍型,hap5是白洛克肉鸡的特异性单倍型,hap3和hap4主要存在于白洛克肉鸡中,在丝羽乌骨鸡中的比例极少。
鸡ADSL基因和GARS-AIRS-GART基因对鸡肉肌苷酸(IMP)含量的影响
束婧婷;吉文林;包文斌;陈国宏;张学余;季从亮
畜牧兽医学报, 2007, 38(8):  786-791.  doi:
摘要 ( 836 )   HTML( )    PDF (587KB) ( 67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鸡ADSL基因、GARS-AIRS-GART基因为侯选基因,以隐性白羽鸡、丝羽乌骨鸡、萧山鸡、白耳鸡、藏鸡为试验材料,采用PCR-SSCP方法对ADSL外显子2、GARS-AIRS-GART基因5′侧翼序列进行SNPs检测。结果各发现了一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各种基因型与胸肌IMP含量的最小二乘分析结果表明:ADSL基因TT型个体的胸肌肌苷酸含量极显著地高于CC型、显著地高于CT型个体,CT型个体也高于CC型,但差异不显著;GARS-AIRS-GART基因TT型个体的胸肌肌苷酸含量极显著地高于CT型和CC型个体,CT型个体也高于CC型,但差异不显著。ADSL和GARS-AIRS-GART基因的合并基因型对IMP含量也有显著的影响,合并基因型为TTTT的个体IMP含量显著高于CCCC合并基因型的个体,高出1.584 mg/g,因此可以利用该合并基因型对鸡的肉质风味性状进行标记辅助选择。
微卫星座位多态性与两个肉用绵羊群体眼肌性状的关系
任航行;刘国庆;张兴国;代蓉;石国庆;吕高瑞;桂东诚
畜牧兽医学报, 2007, 38(8):  792-799.  doi:
摘要 ( 1267 )   HTML( )    PDF (597KB) ( 109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绵羊18号染色体遗传连锁图谱及相关报道,选择了可能与Carwell基因连锁或与眼肌性状有关的10个高度多态微卫星基因座,研究它们与眼肌性状的关系。应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和复合银染技术分析了这些基因座的多态性,并分别对Dorset和Suffolk与新疆细毛羊级进杂交F2代两个肉羊群体的遗传特性进行了分析。应用最小二乘拟合线性模型分析了10个微卫星基因座多态性与超声波测量的眼肌性状(眼肌面积,眼肌厚度,眼肌宽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Dorset群体中,BM3413基因座对眼肌厚度有显著影响(P<0.05),TGLA122基因座对眼肌宽度有显著影响(P<0.05),MCMA26基因座对眼肌厚度和宽度均有显著影响(P<0.05),从而影响眼肌面积;(2)Suffolk群体中,MCM38、CSSM18、ILSTS54和BM3413对眼肌厚度和宽度同时具有影响而显著或极显著地影响眼肌面积(P<0.05或P<0.01)。同时,本研究还发现了一些显著影响绵羊眼肌面积的最有利基因型:Dorset群体中,微卫星基因座MCMA26的基因型FN(196 bp/222 bp)和基因型EM(192 bp/220 bp);Suffolk群体中,微卫星基因座CSSM18的基因型AE (124 bp/134 bp),ILSTS54的基因型AD(130 bp/148 bp)和CD(134 bp/148 bp)以及BM3413的基因型BF (190 bp/232 bp)。综合分析表明:(1)微卫星MCMA26- CSSM18区域可能为Carwell基因的存在位点,而BM3413可能是一个除Callipyge与Carwell之外新的影响绵羊后臀和眼肌性状QTL或基因的存在区域;(2)本研究发现的一些最有利基因型在今后的肉羊选育中有望作为相应群体早期辅助选择的标记基因型。
牛GDF9和BMP15基因遗传变异与双胎性状的关系研究
张路培;张小辉;许尚忠;高雪;任红艳;陈金宝
畜牧兽医学报, 2007, 38(8):  800-805.  doi:
摘要 ( 801 )   HTML( )    PDF (571KB) ( 71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生长分化因子9(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9, GDF9)基因和骨形态发生蛋白15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15, BMP15)基因作为牛双胎性状的候选基因,研究了它们在鲁西牛、秦川牛、南阳牛和中国荷斯坦牛4个品种中的遗传变异,并在鲁西牛群体中研究了其多态位点与双胎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鲁西牛中GDF9基因的3′UTR 发现缺失突变,而其它3个品种中没有发现该突变。对鲁西牛群体中该多态位点与单、双胎性状之间进行卡方显著性检验表明,单胎牛群体与双胎牛群体基因型分布有极显著的差异(P=0.006),双胎牛群体的B等位基因频率明显大于单胎牛群体。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突变体mRNA的二级结构与野生型相比总自由能值差异不大,但突变体mRNA翻译起始位点的二级结构稳定性明显大于野生型。在鲁西牛、南阳牛和秦川牛的BMP15基因中发现编码区第759~762位有GAAA 4个碱基存在缺失突变,但没有检测到突变纯合个体,中国荷斯坦牛中没有检测到该突变。卡方显著性检验表明单胎牛群体和双胎牛群体在该位点基因型组成差异不显著(P=0.947)。
动物营养
L-肉碱与辅酶Q10添加对腹水症敏感肉鸡生产性能和部分免疫功能的影响
耿爱莲;李保明;呙于明
畜牧兽医学报, 2007, 38(8):  806-813.  doi:
摘要 ( 730 )   HTML( )    PDF (580KB) ( 76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日粮L-肉碱与辅酶Q10(辅酶Q)添加对腹水症敏感肉鸡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L-肉碱添加水平分别为0、75、100 mg/kg,辅酶Q添加水平分别为0、40 mg/kg。480只1日龄艾维茵公肉鸡随机分为12组,每组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试验持续6周。试验结果表明:单独添加L-肉碱或辅酶Q对肉鸡生产性能没有显著影响,可显著提高肉鸡0~3周的心脏指数 (P<0.05),而对免疫器官的发育没有影响。日粮中单独添加L肉碱能够显著降低红细胞压积(PCV)(P<0.05),而单独添加辅酶Q却没有显著效果。分别单独添加L-肉碱、辅酶Q以及二者同时添加时均可显著降低肉鸡的腹水心脏指数(AHI)以及腹水症死亡率(P<0.05)。单独添加L-肉碱显著提高肉鸡血清中IgG的含量(P<0.05),而单独添加辅酶Q以及二者同时添加时IgG含量没有显著变化;L-肉碱与辅酶Q共同添加时显著提高血清溶菌酶活性 (P<0.05)。单独添加辅酶Q以及二者同时添加时,刀豆素A(ConA)刺激丝裂原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显著降低(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肉鸡腹水症敏感性的降低,可能与日粮中L-肉碱和辅酶Q的共同添加改善了机体部分免疫功能作用有关。
肉鸡肠道PepT1 mRNA表达的肠段差异性与发育性变化
王修启;邹仕庚;左建军;苏海林;黄志毅;冯定远
畜牧兽医学报, 2007, 38(8):  814-821.  doi:
摘要 ( 1122 )   HTML( )    PDF (681KB) ( 7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用遗传背景相同的1日龄父母代雄性Arbor Acre (AA)鸡和父母代雄性岭南黄肉雏鸡各120羽,采用相对定量RT-PCR方法,以30 d时岭南黄鸡肠道样品为模板,研究肉鸡肠道寡肽转运载体1(Peptide transporter 1,PepT1)mRNA表达的肠段差异性;以AA肉鸡和岭南黄鸡十二指肠和空肠样品为模板,研究不同品种肉鸡肠道PepT1 mRNA表达的发育性变化。结果显示:(1)岭南黄肉鸡肠道PepT1 mRNA的表达丰度从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到结直肠依次降低,其中十二指肠显著高于结直肠 (P<0.05);(2)AA鸡和岭南黄肉鸡PepT1 mRNA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中的表达具有相同的发育模式,16 d 表达丰度最高,16~44 d 逐渐下降,58 d 略微回升;不同基因型之间PepT1 mRNA丰度比较, AA鸡和岭南黄肉鸡两品种间PepT1 mRNA的表达没有显著差异(P>0.05)。以上结果说明:(1)随着肠道空间位置的后移,岭南黄肉鸡肠道PepT1 mRNA的表达丰度逐渐降低,其中十二指肠的表达丰度显著高于结直肠(P<0.05);(2)不同品种肉鸡十二指肠及空肠PepT1 mRNA的表达具有相同的发育模式,且同日龄两品种间的表达丰度未见明显差异,表明PepT1 mRNA表达受到发育阶段的调控,但品种间具有稳定性。
预防兽医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SC-Y株编码复制酶聚蛋白ORF1的克隆及结构特征分析
宋振辉;郭万柱;殷华平;曾智勇;朱玲;骆爱芳;张鹦俊
畜牧兽医学报, 2007, 38(8):  822-826.  doi:
摘要 ( 1544 )   HTML( )    PDF (496KB) ( 67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应用RT-PCR方法扩增了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SC-Y株编码复制酶聚蛋白的ORF1序列,将其进行克隆、序列测定和分析。确认SCY株ORF1全长20 053 nt(GenBank收录号DQ390461)。该序列包含2个ORF,其中ORF1a由12 053个核苷酸构成,可编码由4 018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ORF1b由8 036个核苷酸构成,可编码由2 678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对SC-Y与TGEV参考毒株及不同冠状病毒对应区进行序列比较,结果显示,SC-Y株与PUR46MAD株的同源性最高,ORF1a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9.5%,推导氨基酸同源性为99.2%,ORF1b的核苷酸及推导氨基酸同源性均为99.8%;不同冠状病毒之间ORF1b比ORF1a具有更高的保守性。

弓形虫MIC3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在IBRS-2细胞内的表达
江涛;张东林;聂浩;姚宝安;赵俊龙
畜牧兽医学报, 2007, 38(8):  827-831.  doi:
摘要 ( 828 )   HTML( )    PDF (572KB) ( 7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PCR技术从弓形虫RH株的基因组DNA中扩增编码MIC3的基因,克隆入pMD18T载体,转化至E.coli DH 5α感受态细胞,经抗性平板筛选、小量抽提质粒进行酶切、PCR及DNA测序鉴定后,亚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然后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并转染IBRS-2细胞,在G418压力下进行筛选,利用SDS-PAGE、Western blot和ELISA检测表达情况。结果显示,扩增的MIC3基因与GenBank上相应基因序列(AJ132530)的一致性达99.9 %,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pcMIC3能在转染的IBRS-2细胞中表达分子量约为39.2 ku的MIC3,且表达的蛋白质具有良好的免疫活性,为进一步研究该质粒的动物免疫试验奠定了基础。
猪蛔虫感染期幼虫抑制消减cDNA文库的构建
黄翠琴;陈宁;张新高;林瑞庆;宋慧群;朱兴全
畜牧兽医学报, 2007, 38(8):  832-836.  doi:
摘要 ( 1569 )   HTML( )    PDF (602KB) ( 66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筛选与线虫感染性相关的基因,本研究以猪蛔虫为对象,构建猪蛔虫感染期幼虫差异表达消减cDNA文库,为研究线虫期特异性发育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分别提取感染期幼虫和其它各期幼虫及成虫的总RNA,纯化mRNA后,采用Clontech 公司PCR-selectTM 试剂盒进行反转录合成cDNA并进行抑制消减杂交(SSH),构建猪蛔虫感染期幼虫差异表达的消减cDNA文库,并采用Southern 斑点杂交进行消减效率的检测。随机从文库中抽取45个克隆进行测序及在线BLAST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感染期幼虫差异表达的消减cDNA文库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在得到的41个表达序列标签(ESTs)中,有40个ESTs 与已报道的基因有较高的相似性,主要代表猪蛔虫第三期幼虫基因和成虫头部基因,有1个cDNA片段可能代表新基因。猪蛔虫感染期幼虫差异表达消减cDNA文库的成功构建,为进一步研究幼虫发育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中国区普氏野马(Equus przewalskii)胃蝇蛆病新病原体(Gasterophilus spp.)报道
李凯;吴专;胡德夫;曹杰;王臣
畜牧兽医学报, 2007, 38(8):  837-840.  doi:
摘要 ( 1255 )   HTML( )    PDF (1005KB) ( 77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年在我国新疆地区普氏野马蝇蛆病的防治中一新病原体引起了学者的关注。根据采集到的该种幼虫标本鉴定,该病原为双翅目、胃蝇科、胃蝇属种类,其特征在目前国内文献中未见记载。该种第三龄幼虫具体特征:虫体绿色,长14~17 mm,长宽比为2;体呈纺锤形,前尖后钝;第3胸节至第6腹节各体节前缘有单列黄色棘刺,刺强大,呈纵向扁形。自第4腹节起,背面中央的刺开始不全,直至第7腹节背面刺全部缺失。
基础兽医
猪白细胞介素15基因的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江云波;方六荣;肖少波;张辉;潘永飞;罗锐;李彬;陈焕春
畜牧兽医学报, 2007, 38(8):  841-845.  doi:
摘要 ( 744 )   HTML( )    PDF (543KB) ( 68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通过RT-PCR方法从用ConA刺激的猪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扩增出猪IL-15(pIL-15)编码序列的cDNA,将其克隆至T载体pMD18-T后,序列测定表明pIL-15基因长度为489 bp,编码162个氨基酸。进一步通过PCR方法获得缺失其N端48 aa的信号肽序列的成熟pIL-15蛋白基因,将其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的6×His下游,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pIL15,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重组菌体裂解物经SDS-PAGE可检测到分子量约为15 ku的重组蛋白,其表达量占总菌体蛋白量的17.5%。Western blot试验也证实表达的重组融合蛋白6×His-pIL15能够很好地与抗6×His单抗发生反应。猪IL-15基因的克隆、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奶牛乳腺组织蛋白质样品的制备及2-DE图谱分析
杨永新;陶金忠;张勇;曹随忠;赵兴绪
畜牧兽医学报, 2007, 38(8):  846-850.  doi:
摘要 ( 1256 )   HTML( )    PDF (539KB) ( 106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以奶牛乳腺组织为对象,采用了普通离心、超速离心、2-D clean-up kit和TCA/丙酮沉淀方法制备蛋白质样品,经二维凝胶电泳(2-DE)获得蛋白表达图谱。根据凝胶图谱上蛋白质斑点判断图谱的质量,并运用PDQuest7.4软件分析图谱。结果显示:普通离心法制备的蛋白样品的凝胶图谱蛋白质斑点较为清晰,但横向条纹较多;超速离心法纯化蛋白样品的图谱,蛋白斑点清晰且可检测到较多的斑点;TCA/丙酮沉淀和2-D clean-up kit方法纯化蛋白样品的凝胶图谱条纹减少,蛋白斑点清晰,但可检测到的斑点数量有所减少。研究表明,超速离心方法纯化的蛋白质样品适合建立奶牛乳腺组织的蛋白质表达图谱。
雄性雏鸵鸟生殖器官的形态学研究
位兰;彭克美;罗来强;宋卉;王岩;李升和;唐丽;杜安娜;靳二辉;王家乡
畜牧兽医学报, 2007, 38(8):  851-855.  doi:
摘要 ( 786 )   HTML( )    PDF (899KB) ( 67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探明雄性雏鸵鸟生殖器官的形态学特点,采用石蜡切片和HE染色技术,对6羽45日龄雄性非洲雏鸵鸟的生殖器官进行了研究,并与家禽的相关结构进行了比较。在光镜下观察了雄雏鸟生殖器官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1)鸵鸟睾丸没有睾丸纵隔和睾丸小叶,曲精小管中精原细胞排列紧密且整齐,睾丸间质较少;(2)附睾由睾丸网、输出小管和附睾管组成;(3)输精管管壁由黏膜、肌层和外膜3层组成;(4)阴茎由2个圆形的纤维性淋巴体、淋巴间隙和微血管共同构成。
临床兽医
硒对体外培养小鼠成骨细胞形态、增殖和活力的影响
冯丽芳;吴培福;孙立婷;韩博
畜牧兽医学报, 2007, 38(8):  856-860.  doi:
摘要 ( 1238 )   HTML( )    PDF (583KB) ( 68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旨在探讨不同浓度亚硒酸钠溶液对体外培养的小鼠成骨细胞的形态、增殖及活力的影响。以出生24 h的昆明小鼠颅骨为材料,通过酶消化法来分离成骨细胞,并分别接种于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培养液(0.00、0.05、0.1、0.2、0.4、0.6、0.75、1.0 mg/L)中,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成骨细胞的形态变化,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率,结晶紫染色法测定细胞活力。48 h内,浓度高于0.4 mg/L时亚硒酸钠抑制细胞增殖且降低细胞活力,而低于0.2 mg/L时亚硒酸钠可促进细胞增殖,增强了细胞活力。结果显示硒对成骨细胞的增殖和活力呈双向调节,硒作用呈浓度剂量依赖性。
辛硫磷慢性暴露对大鼠肝脏氧化应激的影响
李慧敏;王富民;顾建红;曹学智;冯亚杰;刘宗平
畜牧兽医学报, 2007, 38(8):  861-865.  doi:
摘要 ( 1503 )   HTML( )    PDF (650KB) ( 64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研究辛硫磷(Phoxim)对大鼠的毒性作用,探讨辛硫磷中毒的氧化应激机制。将36只SD大鼠分成对照组和2个染毒组, 染毒组大鼠分别以30(低剂量组)和300 μmol/kg体重剂量(高剂量组)灌服辛硫磷,连续灌服15、30 d后,分别测定血浆和肝脏胆碱酯酶(Ch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并观察肝脏组织学变化。结果表明:辛硫磷染毒后大鼠血浆和肝脏ChE活性均极显著降低(P<0.01),尤其是高剂量染毒组,大鼠血浆ChE最大降低至对照组的22%,肝匀浆中ChE活性降低至对照组的75%。大鼠血浆和肝脏SOD、GSH-Px活性变化随染毒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血浆和肝脏MDA含量均呈上升趋势。组织学检查显示辛硫磷可造成肝细胞脂肪变性。本研究表明,大鼠辛硫磷持续染毒可以诱导机体脂质过氧化增强,并导致肝脏结构损伤,说明氧化应激在辛硫磷的肝脏毒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研究简报
6个品种马DRD4基因克隆与序列比较分析
范彩云;芒来;程建波;森裕司
畜牧兽医学报, 2007, 38(8):  866-871.  doi:
摘要 ( 1267 )   HTML( )    PDF (790KB) ( 66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6个品种马的血液中提取基因组DNA,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人、鼠、雪貂的DRD4 cDNA基因保守区序列,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另1对由文献所得,对6个品种马的DRD4基因分4段进行PCR 扩增,经电泳检测,分别呈4 条特异条带,将其分别克隆入pMD19-T 载体中,进行序列测定并拼接序列,得到包括所有内含子的DRD4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马DRD4基因含有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所得序列与人、鼠和狗同源区比对,发现其同源性都达到了75%以上。对6个品种马DRD4基因序列比较发现,不同品种马之间,第1内含子和第3外显子存在一定的变异,包括转换、颠换、插入/缺失和VNTR。
口服鸭瘟弱毒苗诱导鸭局部黏膜和系统免疫中IgA、IgM和IgG发生规律研究
齐雪峰;程安春;汪铭书;杨晓燕;周霞;陈孝跃
畜牧兽医学报, 2007, 38(8):  872-876.  doi:
摘要 ( 780 )   HTML( )    PDF (529KB) ( 65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鸭瘟弱毒苗诱导鸭局部黏膜和系统免疫中抗体发生的规律,本研究将鸭瘟病毒Cha株弱毒苗经口免疫20日龄樱桃谷鸭,60 d内定时随机剖杀5只鸭,采集血清、胆汁、气管和消化道(食道、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和直肠)分泌液,应用间接ELISA检测抗DPV的IgA、IgM和IgG滴度(以Log10表示)。结果表明:①血清中检测到IgA、IgM和IgG的时间段分别为9-36、3-15和9-60天,滴度由高到低为IgG、IgM和IgA;②胆汁中检测到IgA、IgM和IgG的时间段分别为6-15、9-12和12-36天,滴度由高到低为IgA、IgG和IgM;③气管中检测到IgA、IgM和IgG的时间段分别为6-60、3-12和9-27天,滴度由高到低为IgA、IgM和IgG;④食道中检测到IgA、IgM和IgG的时间段分别为3-60、3-27和9-60天,滴度由高到低为IgA、IgM和IgG;⑤各肠段抗体滴度由高到低及相应检测到的时间段:十二指肠中为IgA(3-60天)、IgM(3-15天)和IgG(9-27天);空肠中为IgA(6-60天)、IgM(6-12天)和IgG(9-36天);回肠中为IgA(9-60天)、IgM(6-9天)和IgG(15-21天);盲肠中为IgA(6-60天)、IgG(12-36天)和IgM(6天);直肠中为IgA(3-60天)、IgG(12-21天)和IgM(6天)。结果显示,鸭瘟弱毒疫苗经口免疫鸭后,IgM和IgG分别是系统免疫中体液免疫的先锋抗体和主要抗体;IgA、IgG和IgM在胆汁中存留时间短;IgA是气管和消化道中的主要抗体。
堆型艾美耳球虫子孢子和鸡十二指肠上皮细胞的共同抗原的研究
王承民;魏刚才;秦建华;何宏轩;刘丽艳;齐永华;吴艳云
畜牧兽医学报, 2007, 38(8):  877-880.  doi:
摘要 ( 832 )   HTML( )    PDF (505KB) ( 55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抗堆型艾美耳球虫子孢子的单抗EASP-3G3作为工具, 对鸡各段消化道上皮细胞切片和子孢子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并利用蛋白质印迹技术来检测单抗所识别子孢子可溶性抗原的分子量,来确定子孢子和十二指肠上皮细胞之间是否存在共同抗原。结果表明单抗只与十二指肠上皮细胞发生反应,而与其他肠段无染色反应。而且单抗所识别的可溶性抗原分子量为35~48 ku。抗子孢子的单抗同时与十二指肠上皮细胞和子孢子反应,而不与其他肠段反应,证明堆型艾美耳球虫寄生的位点特异性与十二指肠上皮细胞表面的某种抗原分子有内在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