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兽医学报 ›› 2019, Vol. 50 ›› Issue (1): 159-168.doi: 10.11843/j.issn.0366-6964.2019.01.019
郭雅茹, 张金, 张莹利, 赵建帅, 杜宜楠, 辛先萌, 徐永平*
收稿日期:
2018-05-02
出版日期:
2019-01-23
发布日期:
2019-01-23
通讯作者:
徐永平,主要从事基础兽医学和发育生物学研究,E-mail:xuyp717@nwsuaf.edu.cn
作者简介:
郭雅茹(1993-),女,陕西人,硕士,主要从事基础兽医学研究,E-mail:guoyr18397844@163.com
基金资助:
陕西省农业推广项目(K332021401)
GUO Yaru, ZHANG Jin, ZHANG Yingli, ZHAO Jianshuai, DU Yi'nan, XIN Xianmeng, XU Yongping*
Received:
2018-05-02
Online:
2019-01-23
Published:
2019-01-23
摘要:
旨在研究雌激素能否影响初级感觉神经元调控活动以及Ca2+在此影响机制中的作用。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技术观察仔兔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原代培养体系中雌激素受体(ER)的分布特点;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监测17β-E2(1、10、100、1 000 nmol·L-1)对体外培养72 h仔兔DRG神经元细胞质内游离Ca2+荧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ERα、ERβ、GPR30在原代培养DRG神经元中分别有45.61%、32.39%、39.82%的阳性或强阳性神经元,且不同ER阳性或强阳性神经元中不同大小类型神经元所占比例不同; ERα、ERβ在DRG神经元细胞核为强阳性,细胞质为中等阳性,可见极少量弱阳性神经突起;GPR30在DRG神经元细胞核中为弱阳性或阴性,细胞质为中等阳性或强阳性,神经突起呈弱阳性。三种ER均在阳性反应神经元数量、大小类型、反应程度及分布部位上表现一定程度的“异质性”;依据17β-E2诱导神经元内Ca2+荧光强度的变化特征,可将DRG培养体系中的神经元分为3种类型:兴奋型(19.28±0.70)%、抑制型(3.54±0.02)%和不敏感型(77.17±1.48)%;兴奋型神经元又可根据Ca2+荧光变化强弱分为强兴奋型(0.195±0.118)和弱兴奋型(0.032±0.003)两种,随着17β-E2浓度增大,强兴奋型神经元比例减少,但总兴奋型神经元比例各浓度组无显著性差异,体现出随17β-E2浓度增大,对强兴奋型神经元[Ca2+]i增加幅度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又非完全抑制。结果提示,(1)仔兔DRG神经元培养体系中神经元三种ER阳性反应的“异质性”,表明雌激素可能对不同感觉神经元发挥影响效果不同;(2)Ca2+通路是雌激素影响部分初级感觉神经元活动的作用机制之一。其次,雌激素可通过两种方式对DRG神经元胞内Ca2+通路的效应发挥抑制性作用,一是可直接抑制少量神经元胞内Ca2+信号通路效应;二是随浓度增大对强兴奋型神经元胞内[Ca2+]i增加所激活效应发挥一定的抑制作用。
中图分类号:
郭雅茹, 张金, 张莹利, 赵建帅, 杜宜楠, 辛先萌, 徐永平. 17β-雌二醇对仔兔DRG神经元内Ca2+浓度的影响[J]. 畜牧兽医学报, 2019, 50(1): 159-168.
GUO Yaru, ZHANG Jin, ZHANG Yingli, ZHAO Jianshuai, DU Yi'nan, XIN Xianmeng, XU Yongping. The Effect of 17β-estradiol on the Ca2+ Concentration in DRG Neurons of Newborn Rabbits[J]. ACTA VETERINARIA ET ZOOTECHNICA SINICA, 2019, 50(1): 159-168.
[1] HABIB P, DREYMUELLER D, RÖSING B, et al. Estrogen serum concentration affects blood immune cell composition and polarization in human females under controlled ovarian stimulation[J]. J Steroid Biochem Mol Biol, 2018, 178:340-347. |
[1] | 崇倩, 赵学慧, 曹青, 薛惠文, 苟惠天. 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噬菌体的应用研究进展[J]. 畜牧兽医学报, 2024, 55(5): 1819-1826. |
[2] | 韩福珍, 蔡李萌, 李卓然, 王雪莹, 解伟纯, 匡虹迪, 李佳璇, 崔文, 姜艳平, 李一经, 单智夫, 唐丽杰. 肠道菌群介导次级胆汁酸及其受体调节肠黏膜免疫机制的研究进展[J]. 畜牧兽医学报, 2024, 55(5): 1904-1913. |
[3] | 黄金, 李思远, 毛立, 蔡旭航, 谢玲玲, 王府, 周华, 李基棕, 李彬. 牛冠状病毒S1蛋白的真核表达及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与应用[J]. 畜牧兽医学报, 2024, 55(5): 2050-2060. |
[4] | 韩阳, 关帅印, 李振, 周赛赛, 袁红根, 宋云峰. 猪圆环病毒3型Rep蛋白的原核表达及酶活性分析[J]. 畜牧兽医学报, 2024, 55(5): 2061-2071. |
[5] | 宋晓晴, 邓瑞德, 李欣, 李姣, 李润成, 杜丽飞, 董伟, 葛猛. PCV4 Cap抗体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血清流行病学调查[J]. 畜牧兽医学报, 2024, 55(5): 2072-2079. |
[6] | 周扬, 吴炜姿, 曹伟胜, 王福广, 许秀琼, 钟文霞, 吴立炀, 叶健, 卢受昇. 基于Nanopore测序技术的非洲猪瘟病毒全基因组测序方法建立[J]. 畜牧兽医学报, 2024, 55(5): 2080-2089. |
[7] | 马茹梦, 赵玉梁, 马明爽, 国桂海, 刘芯孜, 李佳璇, 崔文, 姜艳平, 单智夫, 周晗, 王丽, 乔薪瑗, 唐丽杰, 王晓娜, 李一经. 不同猪源受体菌表达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保护性抗原S1诱导免疫应答的比较研究[J]. 畜牧兽医学报, 2024, 55(5): 2090-2099. |
[8] | 徐红, 商红旗, 张雪, 钱嘉莉, 王传红, 宋旭, 宝梅英, 刘诗雨, 张格格, 郭容利, 赵永祥, 范宝超, 李彬. C8orf4基因编码蛋白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体外复制的抑制效应[J]. 畜牧兽医学报, 2024, 55(5): 2100-2108. |
[9] | 熊挺, 何献铭, 赵希雅, 庄婷婷, 黄美珍, 梁世金, 余传照, 梁雪静, 陈瑞爱. 三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优势流行毒株全基因组分析及其致病性[J]. 畜牧兽医学报, 2024, 55(5): 2109-2122. |
[10] | 徐朕宇, 邓肖玉, 王月丽, 孙灿, 吴澳迪, 曹剑, 易继海, 王勇, 王震, 陈创夫. 牛种布鲁氏菌A19ΔBtpA缺失株生物学特性及其免疫原性研究[J]. 畜牧兽医学报, 2024, 55(5): 2135-2145. |
[11] | 赵灿奇, 冯宇, 吕浪, 李彦军, 魏玉磊, 丁家波, 陈祥, 蒋卉. 竞争ELISA和间接ELISA方法应用于牛布鲁氏菌病净化的研究[J]. 畜牧兽医学报, 2024, 55(5): 2146-2153. |
[12] | 罗婷, 韩著, 徐业芬, 蔡林, 索朗斯珠, 徐晋花, 牛家强. 西藏牦牛源牛支原体T10株全基因组测序及其序列分析[J]. 畜牧兽医学报, 2024, 55(5): 2154-2167. |
[13] | 高洁, 李晓成, 穆杨, 张慧, 魏荣, 李劼. 荚膜B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外膜囊泡生物学特性分析与免疫效果评价[J]. 畜牧兽医学报, 2024, 55(5): 2168-2175. |
[14] | 王静, 张淑娟, 胡霞, 刘向阳, 张兴翠, 宋振辉. CD44通过影响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复制调节钠氢交换体3活性[J]. 畜牧兽医学报, 2024, 55(5): 2176-2185. |
[15] | 郑芮, 刘紫石, 张康友, 颜勇, 魏玲, 泽仁翁姆, 丁则德米, 黄建钧, 王利, 魏勇. 花生茎源茉莉炭疽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J]. 畜牧兽医学报, 2024, 55(5): 2206-2213.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