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0年 第41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10-12-25
遗传繁育
5个重庆地方猪种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
白小青;范首君;王金勇;刘文;郭宗义;何道领;陈四清;王可甜;付文贵;陈磊;赵久刚;蓝静;张亮
畜牧兽医学报, 2010, 41(12):  1515-1522.  doi:
摘要 ( 1050 )   HTML( )    PDF (918KB) ( 98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分析5个重庆地方猪种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生关系,采用FAO-ISAG联合推荐的27个微卫星标记,以有效等位基因数、期望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等遗传参数为指标,评估了品种内遗传变异。计算了F统计量、Nei氏遗传距离(DA)和Nei氏标准遗传距离(DS)并进行UPGMA和NJ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进而探讨了品种间的遗传分化和亲缘关系。结果,27个微卫星座位共检测到542个等位基因,其中43个等位基因为单一品种所特有。5个猪种的遗传多样性丰富:有效等位基因数(Ne)在9.493 3~11.028 0之间, 期望杂合度(He)在0.889 7~0.909 1之间,多态信息含量(PIC)在0.868 9~0.892 6之间。F统计量分析表明,重庆地方猪种遗传分化明显(P< 0.001),各群体内存在一定程度的近交。2种聚类方法以NJ法更为可靠。5个猪种聚为两类,荣昌猪、渠溪猪和合川猪为一类, 罗盘山猪和盆周山地猪为一类。相关性分析表明,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间无显著的相关(P> 0.05)。该研究结果为重庆地方猪种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猪AMSCs向脂肪细胞分化
李惠侠;;罗肖;刘荣鑫;杨映娟;杨公社
畜牧兽医学报, 2010, 41(12):  1523-1528.  doi:
摘要 ( 698 )   HTML( )    PDF (1951KB) ( 7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以猪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MSCs)为材料,通过LiCl对AMSCs细胞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第二信使β-联蛋白(β-catenin)的稳定作用,探讨体外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猪AMSCs向脂肪细胞分化的作用及其初步机制。应用细胞免疫化学染色鉴定AMSCs细胞表面分子CD44和CD105的表达; 油红O染色法检测AMSCs成脂分化潜能; 采用半定量RT-PCR及Western blot等技术分析Wnt/β-catenin通路各因子及脂肪细胞分化转录因子的表达。结果显示,猪AMSCs表达CD44和CD105,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25 mmol·L-1的LiCl处理AMSCs后, 细胞中β-catenin蛋白表达明显增强;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后,猪AMSCs在成脂诱导剂作用下向脂肪细胞分化的数目减少、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降低,脂肪细胞分化转录因子C/EBPα和PPARγ的表达受到抑制。以上结果表明, 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能明显抑制猪 AMSCs向脂肪细胞分化,其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脂肪细胞分化转录因子PPARγ和C/EBPα的表达来实现的。
中国荷斯坦牛SCC变化规律及其与产奶性状之间的关系
马裴裴;俞英;张沅;张勤;王雅春;孙东晓;张毅
畜牧兽医学报, 2010, 41(12):  1529-1535.  doi:
摘要 ( 697 )   HTML( )    PDF (2386KB) ( 67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分析北京地区中国荷斯坦牛测定日体细胞数的变化规律及其与产奶性状之间的关系,推断适于中国荷斯坦牛隐性乳房炎的判定标准。通过对北京地区76个荷斯坦牛牛场63 510头母牛的DHI数据进行整理筛选,按每毫升奶中体细胞数(SCC)情况,用SAS 8.2将其划分为12个子数据集及8个累积数据集。首先用Excel对12个子数据集的SCC和产奶性状作图,然后用Matlab的Spline 函数对12个子数据集及8个累积数据集做泌乳期的SCC曲线。除乳脂率外,12个子数据集的SCC均值与各产奶性状均值的变化趋势相关显著,随着SCC的增长,产奶量、乳蛋白量和乳脂量逐渐下降,乳蛋白率逐渐上升(P<0.001)。累计数据集作图发现,SCC<20万与SCC<10万的差异较大,而SCC<50万与SCC<40万差异较小。结果表明,为有效降低隐性乳房炎发病率,北京地区中国荷斯坦牛牛群宜以10万~50万SCC作为隐性乳房炎划分标准。
蛋白酶抑制剂MG-132对牛核移植重构胚重编程的影响
梁素丽;李向臣;靳亚平;王义鹏;关伟军;马月辉
畜牧兽医学报, 2010, 41(12):  1536-1542.  doi:
摘要 ( 663 )   HTML( )    PDF (4007KB) ( 70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探讨MG-132对牛体细胞核移植重构胚重编程的影响。将牛卵母细胞体外培养至MI 期,添加不同浓度的MG-132(0、3、5、7、10 μmol ·mL-1),至成熟后进行激活,通过胚胎的发育情况得出MG-132的合适浓度,并用此浓度的MG-132作用于核移植全过程,来研究MG-132的作用,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进一步验证结果。结果,5、7 μmol·mL-1 MG-132组卵裂率和囊胚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2 μmol ·mL-1 组(P<0.05),但这2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而10 μmol·mL-1 组卵裂率只有23.44%,低于其他各组(P<0.05);成熟卵母细胞在5 μmol·mL-1 MG-132中分别作用0、2、4 h激活后,卵裂率、囊胚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6 h 组激活后卵裂率、囊胚率均明显降低(P<0.05);核移植操作过程中添加MG-132 组的卵裂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桑葚胚和囊胚率都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未添加MG-132 组,融合后1 h 供体细胞几乎无变化, 4 h 后核纤层蛋白(lamin)着色显著,说明染色体凝集不完全;添加组融合4 h 后,核膜不完全着色,明显发生了染色体凝集。上述结果说明5 μmol·mL-1 MG-132 能够促进重构胚的重编程,但对重构胚移植后的附植和妊娠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不同因素对奶牛分离精子ICSI效率的影响
朱化彬;庞云渭;杜卫华;郝海生;李海燕;沈彦军;赵学明;王 栋;王宗礼
畜牧兽医学报, 2010, 41(12):  1543-1549.  doi:
摘要 ( 586 )   HTML( )    PDF (1468KB) ( 6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 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兰州 730070; 2.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 100193
大肠杆菌植酸酶appA2基因联合人MxA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研究
鞠辉明;白立景;牟玉莲;杨述林;刘宗平;李奎
畜牧兽医学报, 2010, 41(12):  1550-1555.  doi:
摘要 ( 702 )   HTML( )    PDF (1116KB) ( 63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探讨通过构建同时表达大肠杆菌植酸酶appA2及人抗黏液病毒基因A(Myxovirus resistance gene,MxA)的真核表达载体,比较双基因表达载体和相应单基因表达载体中外源基因的表达效率;从pcDNA-appA2载体上扩增CMV-appA2-BGH pA片段,通过Mlu I酶切位点连接到pcDNA-MxA载体中,构建重组载体pcDNA-appA-MxA(下称AMP),分别将pcDNA3.1(+)、pcDNA-MxA、pcDNA-appA2及AMP质粒转染猪PK15细胞,经G418筛选后,取细胞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细胞内appA2及MxA的表达,同时部分细胞通过Western blot测定细胞内MxA蛋白表达量,采用改进的钼酸铵显色法测定细胞内植酸酶活性;酶切及测序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AMP载体;QRT-PCR结果表明,转AMP细胞组MxA表达水平是转pcDNA-MxA组的1.118倍,转AMP细胞组appA2表达水平是转pcDNA-appA2组的1.134倍,上述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灰度分析结果表明,AMP细胞组细胞内MxA表达量是转染pcDNA-MxA细胞组的1.07倍;植酸酶活性测定试验结果表明,转AMP、pcDNA-appA2细胞组及对照组细胞内植酸酶酶活和对照组平均酶活分别为0.294、0.235及0.082 FTU·μL-1,2个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试验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构建双基因表达载体中外源基因的表达效率比相应单基因表达载体表达效率高,本研究为以后多基因共表达及制备多基因转基因动物奠定了基础。
动物营养
运用PCR-DGGE分析比较瘤胃中不同饲料固相粘附微生物区系
冯薇;王加启;刘开朗;卜登攀;李旦;赵圣国;杨开伦
畜牧兽医学报, 2010, 41(12):  1556-1562.  doi:
摘要 ( 636 )   HTML( )    PDF (2194KB) ( 76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研究奶牛瘤胃中苜蓿、青贮玉米和羊草3种饲料固相粘附微生物菌群结构,分析比较附着于不同粗饲料微生物区系的差异。选择3头健康且体质量相近的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中国荷斯坦奶牛,将苜蓿、青贮玉米和羊草分别装入尼龙袋,在瘤胃中孵育24 h后取出,PBS洗脱获得固相粘附微生物,提取总DNA,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DGGE)分析群落结构,选取清晰条带测序后构建系统发育树。不同样品的DGGE图谱条带的数目和条带颜色深浅有一定差异;苜蓿与青贮玉米和羊草间相比相似性较低,青贮玉米与羊草间的相似性较高;3种饲料及瘤胃内容物固相粘附微生物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差异显著(P<0.05),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3种饲料固相粘附微生物条带近源种分别归属Butyrivibrio sp.、Fibrobacter sp.、Prevotella sp.、Succiniclasticum sp.、Pseudobutyrivibrio sp. 5个属。3种饲料固相粘附微生物的种群构成存在差异。
预防兽医
马立克氏病病毒编码的vIL8与鸡IL8(cIL8)的抗原相关性初步研究
高巍;秦爱建;金文杰;邵红霞
畜牧兽医学报, 2010, 41(12):  1563-1567.  doi:
摘要 ( 610 )   HTML( )    PDF (1170KB) ( 56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vIL8是马立克氏病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编码的一种病毒源性趋化因子;cIL8(鸡IL8)是鸡重要的抗病毒趋化因子。为研究vIL8与cIL8的相互关系,进而深入探索vIL8在MDV致病中的作用,本研究首先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vIL8与cIL8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对比和分析;然后原核表达cIL8,利用SDS电泳分离原核表达的cIL8融合蛋白,并切取目的条带免疫小鼠制备抗cIL8血清,将昆虫细胞表达的vIL8与该抗血清进行免疫荧光反应。结果显示,vIL8与cIL8在结构上均为典型的CXC趋化因子,有类似的受体结合关键氨基酸;荧光试验初步证明,vIL8与cIL8有交叉反应性,两者有共同的抗原表位。结果提示,vIL8与cIL8有相似的抗原性,可能有相同的受体。vIL8的这一特点对于病毒的免疫逃避意义重大。
98株鸭源致病性大肠杆菌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型与耐药表型的比较
于学辉;黄兰;杨晓农;刘群
畜牧兽医学报, 2010, 41(12):  1568-1575.  doi:
摘要 ( 1070 )   HTML( )    PDF (824KB) ( 67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调查鸭致病性大肠杆菌氨基糖苷修饰酶耐药基因(AMEs基因)的携带情况,探讨耐药基因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表型的相关性。对98株鸭致病性大肠杆菌采用了K-B法,选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链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大观霉素和卡那霉素进行药敏试验,用建立的检测氨基糖苷类AMEs主要基因的四重PCR方法对上述菌株进行分子检测,并随机选取耐药基因ant(3″)-Ⅰa、aac(3)-Ⅱa和aph(3′)-Ⅱa各3个阳性扩增进行克隆测序,对药敏试验结果和基因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98株鸭致病性大肠杆菌有67株对上述氨基糖苷类药物中的一种或多种耐药,耐药率为68.4%(67/98);有49株扩增出AMEs基因,AMEs基因的检出率为50%(49/98),其中ant(3″)-Ⅰa的检出率为30.6%(30/98),aac(3)-Ⅱa为13.3%(13/98),aph(3′)-Ⅱa为3.1%(3/98),ant(3″)-Ⅰa+aac(3)-Ⅱa为2.0%(2/98)、aac(3)-Ⅱa+aph(3′)-Ⅱa为1.0%(1/98),未检出aac(6′)-Ⅰb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扩增产物与GenBank中的相应序列有很高的同源性(>99%);AMEs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的符合率为73.1%(49/67),符合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大观霉素60%(3/5)、庆大霉素55%(11/20)、链霉素33.3%(22/66)、卡那霉素19%(4/21)、新霉素12.5%(1/8)、阿米卡星0%(0/3)。另外有4株细菌检测到相关耐药基因但耐药表型为敏感,而有22株耐药表型为耐药却未检测到相关耐药基因。鸭致病性大肠杆菌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以ant(3″)-Ⅰa和aac(3)-Ⅱa两种为主,耐药性与相关耐药基因的检出率基本呈正相关。
rmtB阳性猪大肠杆菌及其接合子中Ⅰ类整合子研究
陈琳;刘健华;陈杖榴;曾振灵;张俊丰;黄东璋;魏冬霞
畜牧兽医学报, 2010, 41(12):  1576-1583.  doi:
摘要 ( 622 )   HTML( )    PDF (485KB) ( 6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分析48株猪源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rmtB阳性大肠杆菌及其接合子中Ⅰ类整合子的流行情况和分子特性,作者采用PCR和DNA序列测定方法对48株猪源rmtB阳性大肠杆菌及其接合子携带的Ⅰ类整合子进行分析,用微量稀释法测定rmtB阳性大肠杆菌及其接合子对2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分析比较基因盒阳性菌和阴性菌的耐药率。结果:48株猪源rmtB阳性大肠杆菌中,5′-保守端的检出率为100%,3′-保守端检出率为77.1%,基因盒的检出率为58.3%;45株接合子中,5′-保守端的检出率为84.4%,3′-保守端检出率为62.2%,基因盒检出率为42.2%。与原菌株比较,接合子携带的耐药基因盒发生了丢失、获得以及置换等变化。比较基因盒阳性和阴性大肠杆菌对2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除对大观霉素、安普霉素差异显著外,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Ⅰ类整合子/基因盒系统在rmtB阳性大肠杆菌及其接合子中广泛存在,其5′-保守端、3′-保守端以及耐药基因盒的检出率存在差异,在质粒接合传递过程中,Ⅰ类整合子出现了基因盒的捕获或重组,基因盒携带率与rmtB阳性大肠杆菌及其接合子的多重耐药性无关。
金黄色葡萄球菌ClfA基因表达产物在小鼠的免疫原性分析
杨明锋;陈创夫;曹旭东;刘君;王正荣;李贞;乔军;
畜牧兽医学报, 2010, 41(12):  1584-1591.  doi:
摘要 ( 695 )   HTML( )    PDF (2643KB) ( 6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分析原核表达的金黄色葡萄球菌ClfA部分基因表达产物的免疫原性,作者采用PCR方法从奶牛乳房炎病例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克隆出ClfA基因的部分片段,测序后用DNAman软件进行抗原位点分析。构建原核表达质粒ClfA-pET-28a+,转化BL21(DE3)菌,经IPTG诱导表达。用Hisbind柱纯化表达蛋白,加弗氏佐剂混匀后免疫小鼠。小鼠分娩后乳腺内攻菌,检查乳腺组织病理变化,乳腺组织中金葡菌数量和TNF-α水平来评价原核表达蛋白的免疫保护效果。结果显示转化BL21(DE3)菌,经IPTG诱导可以表达ClfA蛋白。原核表达蛋白抗原免疫小鼠可以显著降低乳腺组织内金葡菌数量,TNF-α水平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全菌蛋白抗原组,提示原核表达的ClfA蛋白免疫小鼠可以减少乳腺内金葡菌定植的数量,减轻乳腺内感染造成炎症的严重程度。本研究表明原核表达金黄色葡萄球菌ClfA蛋白有一定的免疫保护效果,为奶牛乳房炎疫苗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湖南省鸡蛔虫线粒体cox1和nad1基因的序列测定及种系发育分析
伍慧兰;谭美英;刘国华;李芬;徐平原;罗冬生;刘毅
畜牧兽医学报, 2010, 41(12):  1592-1597.  doi:
摘要 ( 1008 )   HTML( )    PDF (825KB) ( 7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阐明湖南省鸡蛔虫分离株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第I亚基(cox1)基因部分序列(pcox1) 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脱氢酶亚单位l基因(nad1)部分序列(pnad1)的遗传变异情况,并用pcox1和pnad1序列构建鸡蛔虫与其它科蛔虫的种群遗传关系。作者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鸡蛔虫虫株的pcox1和pnad1,应用ClustalX 1.81程序对序列进行比对,然后用Phylip3.67程序MP法和Mega4.0程序NJ法绘制种系发育树,并用Puzzle5.2程序构建最大似然树。所获得的pcox1和pnad1序列长度均为394和408 bp,种系发育树表明,20个分离株鸡蛔虫位于同一分枝。由于鸡蛔虫pcox1和pnad1序列种内相对保守,种间差异较大,故可作为种间遗传变异研究的标记。本研究系首次报道鸡蛔虫的pcox1和pnad1序列,从而为鸡蛔虫的分类鉴定以及进一步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和群体遗传研究奠定了基础。
基础兽医
高钼对雏鸡肾脏的病理损伤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肖杰;崔恒敏;杨帆;彭西;崔伟;程安春;陈涛;柏才敏
畜牧兽医学报, 2010, 41(12):  1598-1604.  doi:
摘要 ( 656 )   HTML( )    PDF (2740KB) ( 8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0只1日龄Avian肉鸡健雏随机分为4组,分别喂以对照日粮(Mo 13 mg·kg-1)和高钼日粮(Mo 500 mg·kg-1,高钼Ⅰ组;Mo 1 000 mg·kg-1,高钼Ⅱ组;Mo 1 500 mg·kg-1,高钼Ⅲ组)42 d,研究高钼致雏鸡肾脏的病理损伤。与对照组比较,高钼组雏鸡肾脏肾小管上皮细胞肿大、颗粒变性和空泡变性;超微结构观察,肾小管上皮细胞内质网扩张、线粒体空泡化或体积缩小,基质电子密度增加,核膜扩张,微绒毛出现髓鞘样结构;高钼Ⅱ、Ⅲ组雏鸡肾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极显著下降(P<0.01),丙二醛(MDA)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血清中上述相应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变化与肾脏的一致,同时,高钼Ⅱ、Ⅲ组血清肌酐和尿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果表明,日粮钼含量1 000 mg·kg-1及以上可引起肾脏的病理损伤和抗氧化酶活性降低,导致肾脏功能受损。
不同硒源对蛋鸡组织硒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潘翠玲;黄克和;赵玉鑫;秦顺义;陈甫
畜牧兽医学报, 2010, 41(12):  1605-1613.  doi:
摘要 ( 920 )   HTML( )    PDF (416KB) ( 74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比较研究了富硒益生菌(Selenium-enriched probiotics,SP)和亚硒酸钠(Sodium selenite,SS)对蛋鸡肝脏、肾脏和心肌硒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800羽健康罗曼蛋鸡,随机均分为8组,将2硒源分别以3个硒水平(0.2、0.5和1.0 mg·kg-1)添加到基础日粮中组成6种试验日粮,同时将益生菌添加到基础日粮中作为益生菌对照,基础日粮作为空白对照,进行为期28 d的饲养试验。在试验结束时,杀鸡取肝脏、肾脏和心肌分别进行硒含量及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测定。结果表明,补硒能提高蛋鸡肝脏、肾脏、心肌的硒含量以及GSHPx、CAT、SOD的活性和T-AOC(P<0.05);且随着硒添加水平的升高,肝脏、肾脏和心肌的硒含量、GSH-Px活性均有显著升高(P<0.05);添加SP在提高肝脏和心肌硒含量的能力上和在提高肝脏、肾脏和心肌的GSH-Px活性、CAT活性以及肾脏的SOD活性和T-AOC的能力上要优于或显著优于SS。结果提示,补充硒能提高蛋鸡组织硒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特别提倡添加低中水平(0.2和0.5 mg·kg-1)SP源硒。
三聚氰胺与三聚氰酸对小鼠肾脏损伤及其机理的研究
陈茜;袁慧;谢志辉;郭成志;朱丽;邓思君;鲁银;魏强;易金娥
畜牧兽医学报, 2010, 41(12):  1614-1621.  doi:
摘要 ( 661 )   HTML( )    PDF (2708KB) ( 85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探讨三聚氰胺及其同系物三聚氰酸对肾脏组织的损伤及其损伤机理,为防制其对动物泌尿器官的危害提供理论依据。120只雄性SD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20只,体质量20~30 g。对照组蒸馏水灌胃,染毒组采取隔天灌胃方式,A组三聚氰胺50 mg·kg-1体质量,B组三聚氰酸50 mg·kg-1体质量,C、D、E组三聚氰胺与三聚氰酸混合物(三聚氰胺+三聚氰酸等量混合)高、中、低剂量分别按50、10、2 mg·kg-1体质量灌胃,持续30 d。测定血清尿素氮(BUN)、肌酐 (CRE),肾脏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观察肾组织形态学,TUNEL法检测肾脏组织细胞凋亡,RT-PCR法检测肾脏组织Bcl-2、Bax、Cyt-c基因的相对表达以及免疫组化法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三聚氰胺与三聚氰酸混合物能引起明显的肾脏组织细胞损伤,呈剂量相关性,表现为BUN和CRE升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组织形态学可见明显的肾小管损害;混合组凋亡率明显增高,其中混合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Bax、Cyt-c表达均高于对照组,而Bcl-2则低于对照组。三聚氰胺与及其与三聚氰酸混合物可以通过脂质过氧化和线粒体通路介导凋亡共同作用引起肾损伤。
柔嫩艾美耳球虫在鸡胚盲肠上皮细胞中体外培养营养条件的研究
古少鹏;侯金环;陈赵英;李宝钧;郑明学
畜牧兽医学报, 2010, 41(12):  1622-1628.  doi:
摘要 ( 630 )   HTML( )    PDF (1898KB) ( 7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探讨E. tenella在鸡胚盲肠上皮细胞体外培养的营养条件,观察其发育过程。用鸡胚盲肠上皮细胞体外培养E. tenella,对子孢子接种基础培养基、营养物质含量及血清浓度进行了优选,并对优化营养条件下E.tenella的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MEM199培养基中24、48、72 h的虫体感染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DMEM培养基;MEM199培养基中叶酸、VB6、VB1的含量为6 mg·L-1时,24、48、72 h的虫体感染率显著(P<0.05)高于其他组,分别为25.33%、12.67%和12.33%;MEM199培养基中葡萄糖含量为3 000 mg·L-1,胰岛素含量为0.40 mg·L-1时,有较多的成熟裂殖体形成;接种子孢子后于4、48、96 h换液,接种时和4、48 h血清浓度为2.5%,96 h为1%,有利于子孢子的后期发育;优化营养条件下,细胞接种子孢子后4、24、48、72、96、120 h的细胞虫体感染率分别为42%、28%、20%、15%、13.67%、13.67%,且E. tenella可在鸡胚盲肠上皮细胞中完成内生发育过程,并形成卵囊。结果表明,获得了能使E. tenella在鸡胚盲肠上皮细胞完成整个内生发育的体外培养营养条件。
临床兽医
超声乳化术对白内障模型犬的治疗研究
夏楠;姚华;王雪乔;云水;张中文
畜牧兽医学报, 2010, 41(12):  1629-1635.  doi:
摘要 ( 633 )   HTML( )    PDF (3918KB) ( 6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犬白内障是兽医临床的常见疾病,氧化损伤是其重要发病机制,目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是超声乳化术。鉴于国内对犬白内障疾病模型与治疗研究报道甚少,作者旨在对此进行探索和实践。选取健康成年犬15只,13只为模型组,2只为对照组。用H2O2稀释液造模,分别对其晶状体形态结构进行光镜与透射电镜观察;剩余10例左眼采用超声乳化术治疗,右眼作为对照;通过分析晶状体混浊比值、眼内压与每分钟泪液量来评估建模方法和手术疗效。结果表明:犬白内障模型成功建立,形态学上显示晶状体上皮细胞空泡化,线粒体空泡化;使用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模型犬可使切口愈合,视力恢复良好。本研究证实晶状体混浊比值是反映犬白内障模型建立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超声乳化术可治疗犬白内障,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研究简报
牛Klf4基因重组反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及产毒细胞株的建立
辛晓玲;吕长荣;陈冬梅;窦忠英
畜牧兽医学报, 2010, 41(12):  1636-1641.  doi:
摘要 ( 700 )   HTML( )    PDF (833KB) ( 60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克隆牛Klf4基因并构建重组反转录病毒载体,得到稳定的产毒细胞株,本研究设计了带有酶切位点的一对引物,以接触抑制生长状态的MDBK细胞为材料,用RT-PCR方法克隆出牛Klf4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序列,将之插入干细胞反转录病毒载体pMSCVneo构成真核表达载体pMSCV-Klf4;采用脂质体法将pMSCV- Klf4转染包装细胞PT67,通过G418筛选得到稳定的产毒细胞株,电镜观察培养液上清中的病毒颗粒,同时病毒感染 NIH 3T3细胞测定其病毒滴度。结果表明,本研究克隆的牛Klf4基因开放阅读框序列与已发表序列(NM-001105385)比对有99.9%的高同源性;构建的重组载体质粒可正常包装,电镜下可观察到典型的病毒颗粒,筛选出的产毒细胞株病毒滴度达7.16×107 CFU·mL-1。 本研究成功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MSCV-Klf4和得到的产毒细胞株,为进一步开展有关牛iPS细胞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鸡Mx-EGFP融合表达蛋白的细胞亚定位及其抗病毒活性研究
田智泉;倪黎纲;吴晓伟;任丽伟;杨海燕;孙敏;丁爱军;李碧春
畜牧兽医学报, 2010, 41(12):  1642-1648.  doi:
摘要 ( 618 )   HTML( )    PDF (1081KB) ( 6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索鸡Mx基因在细胞中表达的位置,以及Mx-EGFP融合表达时的抗病活性。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EGFP-Mx,转染NIH-3T3细胞,通过报告基因EGFP的表达来定位Mx基因在细胞中表达的位置;通过抗VSV病毒试验来研究MxEGFP融合蛋白的抗病毒活性。结果显示,融合蛋白大部分在细胞质中表达,而细胞核中也有一部分表达;转染有质粒pcDNA3.0/EGFP-Mx的NIH-3T3细胞感染VSV病毒48 h内,细胞没有发生病变;而只转染pcDNA3.0空载体的阴性对照组中,NIH-3T3细胞48 h内已经发生病变。研究结果表明,Mx-EGFP融合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具有抗VSV病毒活性,能够延缓病毒感染病变时间。
GnRH在妊娠期黄牛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中的表达
徐元青;王建林;宋国强;王凤玲;邵宝平
畜牧兽医学报, 2010, 41(12):  1649-1654.  doi:
摘要 ( 706 )   HTML( )    PDF (3278KB) ( 69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研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在妊娠期黄牛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中的表达,探索其与妊娠的关系。运用免疫组化ABC 法和图像分析软件Image-Pro Plus 6.0对妊娠期黄牛下丘脑、垂体和卵巢组织中GnRH的表达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 在下丘脑中,GnRH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于下丘脑前核(AH)、乳头体内侧核(MMN)、腹内侧核(VMN)、弓状核(ARC)及室旁核(PVN),其中AH和MMN阳性产物分布面积(S)和累计光密度(IOD)值均较大(SAH>SMMN>SVMN>SARC>SPVN和IODAH > IODMMN >IODVMN>IODARC>IODPVN; P<0.001);(2) 在腺垂体中,存在大量 GnRH 阳性细胞,而神经垂体中仅有 GnRH 阳性纤维;(3) 在卵巢中,GnRH 阳性产物分布在妊娠黄体、卵泡颗粒细胞及间质中。结果提示,在下丘脑各核团中,AH和MMN的 GnRH 可能对维持黄牛妊娠起主导作用,而垂体和卵巢中 GnRH 可能是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方式与相关激素协同作用来维持妊娠黄牛的激素平衡及内环境稳态等。
三聚氰胺在奶山羊体内药代动力学的研究
王亮;靳明武;刘立成;赵洪波;文奇男;张永根
畜牧兽医学报, 2010, 41(12):  1655-1658.  doi:
摘要 ( 677 )   HTML( )    PDF (359KB) ( 59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研究三聚氰胺在奶山羊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通过采用6只奶山羊单剂量快速静脉注射三聚氰胺6.13 mg·kg-1,24 h内不同时间11次颈静脉采血,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聚氰胺浓度,3P97药动学计算软件处理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数据。结果显示:三聚氰胺在奶山羊体内呈二室开放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表观分布容积Vd=(0.03±0.01) L·kg-1、消除半衰期t1/2β=(3.64±0.02)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41.96±0.52) μg·h·mL-1、体消除率CL=(0.14±0.01) L·kg-1·h-1。结果提示,三聚氰胺在奶山羊体内可以快速的被肾脏清除,且不会在其他组织器官中广泛分布。
禽流感病毒H9N2亚型西藏分离株HA和NA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索朗斯珠;邹威;王灿;陈焕春;金梅林
畜牧兽医学报, 2010, 41(12):  1659-1666.  doi:
摘要 ( 1036 )   HTML( )    PDF (1263KB) ( 70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从分子水平上掌握西藏各地区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遗传进化情况及其与国内外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变异情况和流行规律之间的关系,作者选择了2009年不同时间从西藏部分地市养殖场分离的3株禽流感H9N2亚型毒株,采用RT-PCR技术对其HA和NA基因进行扩增、克隆和测序,并对所得全序列进行同源性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3株西藏分离病毒之间的HA和NA基因变异程度不大,同源性达到98%以上,在遗传进化中均属于欧亚分支中的类Bj/94亚分支,3株西藏分离毒的HA基因与Bj/94的同源性在核苷酸水平为88.7%~88.8%, 在氨基酸水平为93.4%~93.6%;NA基因与Bj/94的同源性在核苷酸水平为92.7%~93.0%,在氨基酸水平为93.4%~94.0%;3株西藏分离毒株可能与Bj/94由同一毒株进化而来。由于基因突变使Tb/1毒株的HA基因在313位出现了1个新的糖基化位点,Tb/4毒株的NA基因缺失了146位的糖基化位点;唾液酸吸附位点上有明显的突变;HA的裂解位点附近和NA基因的受体结合位点区域内都有氨基酸突变。HA和NA基因的变异可能与适应高原缺氧、高海拔等特殊气候环境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