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5年 第46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15-08-23
英文目次
畜牧兽医学报, 2015, 46(8):  0-0.  doi:
摘要 ( 66 )   HTML( )    PDF (159KB) ( 4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畜牧兽医学报, 2015, 46(8):  0-0.  doi:
摘要 ( 33 )   HTML(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文目次
畜牧兽医学报, 2015, 46(8):  0-0.  doi:
摘要 ( 25 )   HTML( )    PDF (319KB) ( 50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13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畜牧兽医学报, 2015, 46(8):  0-0.  doi:
摘要 ( 45 )   HTML(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综述
禽类干扰素受体介导的抗病毒免疫机制研究进展
周浩,陈舜,汪铭书,程安春
畜牧兽医学报, 2015, 46(8):  1273-1280.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5.08.001
摘要 ( 147 )   HTML( )    PDF (1174KB) ( 79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干扰素受体作为一种“分子开关”,参与调控宿主抗病毒免疫状态和细胞免疫因子的表达水平。作为抗病毒信号传导中的重要枢纽,干扰素受体表达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机体抗病毒免疫反应状态。干扰素受体通过介导宿主抵抗外来病原体的信号级联放大效应来增强机体的抗病毒免疫状态。该正反馈调控机制是抗病毒感染中最重要的免疫扩大反应,也是宿主抵御病毒入侵和增殖的核心反应。禽类干扰素受体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就干扰素受体的结构和分类,抗病毒效应蛋白质,以及禽类干扰素受体介导的抗病毒免疫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遗传繁育
靶向猪ATGL 基因的miRNA预测及鉴定
戴丽荷,褚晓红,路伏增,黄孙平,徐如海
畜牧兽医学报, 2015, 46(8):  1281-1289.  doi: 10.11843/j.issn.0366-6964.2015.08.002
摘要 ( 144 )   HTML( )    PDF (1352KB) ( 79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初步筛选出调控猪脂肪甘油三酯脂肪酶基因(ATGL)的miRNA。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10条靶向ATGL基因的猪miRNAs,然后通过装载含猪ATGL基因3′UTR序列来构建pMIR-Luc报告基因载体,以及通过装载含反向miRNA种子区对应的3′UTR序列来构建3个突变载体作为阴性对照,以pRL-TK载体作为内参,与候选miRNA模拟物共转染HEK 293T细胞,最终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来检测荧光素酶活性。试验成功构建了含猪ATGL基因3′UTR序列的重组载体pMIR-ATGL-3′UTR,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显示ssc-miR-769-3p、ssc-miR-1343、ssc-miR-7137-3p、ssc-miR-671-5p、ssc-miR-149能下调293T细胞中pMIR-ATGL-3′UTR的荧光素酶活性,而点突变试验证实了ssc-miR-1343与ssc-miR-7137-3p能通过与猪ATGL基因3′UTR上预测的种子区结合下调荧光素酶活性。结果表明,sc-miR-1343与ssc-miR-7137-3p通过靶向结合3′UTR对猪ATGL基因有下调作用。

藏鸡 ChemerinChemR23基因时序表达及其与肌内脂肪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林亚秋,徐亚欧,张润锋,张明,左斌,郑玉才
畜牧兽医学报, 2015, 46(8):  1290-1299.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5.08.003
摘要 ( 212 )   HTML( )    PDF (3070KB) ( 6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阐明藏鸡Chemerin及其受体ChemR23基因的组织和时序表达谱,分析这两个基因mRNA表达水平对肌内脂肪沉积的影响。以孵化0~210日龄的藏鸡为材料,采用RT-PCR方法克隆ChemerinChemR23基因,利用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检测两个基因在不同组织及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情况,并将基因表达量与肌内脂肪含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ChemerinChemR23基因共同表达于藏鸡所有被检测的组织中,且Chemerin主要在肝、脂肪、肺和肾等组织中表达,而ChemR23在脂肪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P<0.01)。ChemerinChemR23在不同发育阶段胸肌和脂肪组织中的表达无性别差异,均在孵化0日龄的胸肌中表达水平最高,在154日龄的皮下脂肪组织中表达水平最高。ChemerinChemR23基因在腿肌中的表达存在性别差异,ChemerinChemR23在119日龄母鸡腿肌中的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其他几个时期(P<0.01);但Chemerin在0和210日龄公鸡腿肌中的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其他几个时期(P<0.01),ChemR23在210日龄公鸡腿肌表达水平最高(P<0.01)。ChemerinChemR23 mRNA表达量与胸肌IMF含量呈正相关,Chemerin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腿肌IMF含量呈负相关,ChemR23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公鸡腿肌IMF含量呈负相关,与母鸡腿肌IMF含量呈正相关。研究结果提示,Chermerin及其受体ChemR23基因可能在藏鸡生长发育过程中对肌内脂肪沉积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Chermerin及其受体ChemR23基因在藏鸡脂肪代谢中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

基于RNA-Seq识别山羊肉品质候选基因
孟宪然,杜琛,王静,付绍印,郑竹清,张文广,李金泉
畜牧兽医学报, 2015, 46(8):  1300-1307.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5.08.004
摘要 ( 229 )   HTML( )    PDF (1785KB) ( 67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研究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绒山羊背最长肌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影响绒山羊肉品质的候选基因。本研究基于RNA-Seq技术对4个绒山羊背最长肌的转录组进行高通量测序,在测序评估的基础上,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筛选、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本研究通过CLC Genomics Workbench 6.0软件共找到263个候选基因,其中包含123个高表达有利基因和140个高表达有害基因。GO功能注释结果显示,高表达有利基因主要与骨骼肌的生长发育、细胞器的形成和蛋白结合功能有关;高表达有害基因主要与脂质代谢、细胞骨架以及结合功能有关。利用KEGG数据库作为参考,这些基因主要参与糖酵解/糖异生、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凝血-补体级联反应和色氨酸代谢等通路中。结合其他家畜基因组学研究,ADIPOQPDK4和CD36可能作为参与肉品质重要的候选基因。该结果为绒山羊肉品质的改善以及候选基因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山羊y+L碱性氨基酸转运系统转录水平表达的研究
周英昊,高晔,刘林丽,曾洁,杨雨鑫,张恩平,陈玉林
畜牧兽医学报, 2015, 46(8):  1308-1316.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5.08.005
摘要 ( 270 )   HTML( )    PDF (2379KB) ( 58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研究山羊y+L碱性氨基酸转运系统中4F2hcy+LAT1和y+LAT2 mRNA表达的组织特异性及其在不同年龄山羊小肠中的发育性表达规律。试验选取健康、体重相近的1日龄、6月龄、8月龄、10月龄、12月龄陕北白绒山羊各3只,共15只,屠宰后采集心、肝、肾、大脑、背最长肌、体侧皮肤、瘤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组织,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4F2hcy+LAT1和y+LAT2 mRNA在1日龄山羊上述组织和全部山羊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1)4F2hcy+LAT1和y+LAT2 mRNA在1日龄山羊多种组织中均有表达,且有一定的组织特异性。其中,4F2hc mRNA在皮肤表达量最高,y+LAT1 mRNA在回肠表达量最高,y+LAT2 mRNA在大脑和回肠表达量最高。(2)4F2hc mRNA在山羊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表达量均以1日龄山羊为最高,其他月龄山羊相同肠段之间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y+LAT1 mRNA在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表达量随山羊年龄的增加均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y+LAT2 mRNA在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表达量随山羊年龄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在10月龄山羊表达量最高;y+LAT2 mRNA在回肠表达量以1日龄山羊为最低,其他月龄山羊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说明,山羊y+L碱性氨基酸转运系统的主要转运部位为小肠;该系统中轻链y+LAT1和重链4F2hc构成的异二聚体转运蛋白可能发挥更为主要的转运作用;4F2hc和y+LAT2基因可能分别在山羊皮肤和大脑中发挥重要的生理功能;4F2hcy+LAT1和y+LAT2基因在山羊小肠中受肠段和发育阶段的影响,具有不同的发育性表达规律。

应用生物信息学预测牛新microRNA及验证
崔晓钢,杨少华,谢岩,张胜利,张勤,孙东晓
畜牧兽医学报, 2015, 46(8):  1317-1324.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5.08.006
摘要 ( 230 )   HTML( )    PDF (1873KB) ( 68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基因组学和结构序列分析方法预测牛基因组中的新miRNAs并进行试验验证。根据miRNA 分子序列具有一定保守性,将人、小鼠、绵羊、猪和狗5种哺乳动物已知的miRNA 分子与NCBI中牛的全基因组序列(UMD3.1)对比,获得牛miRNAs;随机选取部分预测的miRNAs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验证。结果,基于物种间序列同源比对共计预测到44条新的牛miRNAs,选取其中4条miRNAs,通过qRT-PCR方法,发现他们在泌乳期中国荷斯坦牛乳腺、心、子宫和肝组织中均有表达。结果表明,基于比较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预测新的miRNA 分子可行,为奶牛基因表达调控及其性状形成机制研究提供了前期基础。

Wif1基因印记及甲基化调控印记的分子机制研究
吴茜红,张明月,杨文志,吴国江,李世杰
畜牧兽医学报, 2015, 46(8):  1325-1332.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5.08.007
摘要 ( 182 )   HTML( )    PDF (3369KB) ( 56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研究 Wif1基因在牛中的印记状态和调控印记的分子机制,本研究首先应用基于单核苷酸多态(SNP)的测序方法,分析了Wif1基因在牛组织中的印记状态,结果发现,Wif1基因在牛中的印记表现出组织特异性,在肺中为单等位基因表达,而在心、肝、脾、肾、肌肉和脂肪6个组织中为双等位基因表达。进一步应用亚硫酸氢盐测序法分析Wif1基因启动子区29个CpG位点在牛肺(单等位基因表达)和肝(双等位基因表达)组织中等位基因特异的甲基化状态,结果发现,在肺和肝中,两条亲本链间的甲基化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进一步分析每个CpG位点在肺和肝中亲本链间甲基化率差异,发现与双等位基因表达的肝相比,肺中存在8个亲本链间甲基化率差异显著的CpG位点,其中3个(第1、2和6)位于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上。由于单个CpG位点的甲基化变化会影响转录因子的结合,推测这3个CpG位点的甲基化可能参与调控Wif1基因的组织特异性印记。

悬滴培养法促进鸡胚胎干细胞形成类胚体
张蕾,王宵燕,左其生,路镇宇,王飞,纪艳芹,王颖洁,张亚妮,李碧春
畜牧兽医学报, 2015, 46(8):  1333-1340.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5.08.008
摘要 ( 222 )   HTML( )    PDF (2717KB) ( 48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通过悬浮培养法培养鸡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摸索鸡胚胎干细胞形成类胚体(Embryoid body,EB)的最佳方案,以期提高鸡胚胎干细胞体外诱导效率。 将鸡ESCs培养传代至第3代,采用1×104、3×104和6×104 mL-13个细胞浓度,使用悬滴培养后,观察类胚体的形成效率。对悬滴培养形成的类胚体进行形态学观察,qRT-PCR检测干细胞标记基因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并进行类胚体自分化检测和核型分析。3×104 mL-1细胞浓度生成的类胚体数量最高,单个视野下可观察到约267个类胚体,且形成的类胚体大小均一,呈圆球状。qRT-PCR检测结果表明,在类胚体形成48 h内,干细胞标记基因NanogSox2、Oct4和C-kit仍维持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显示,该方法形成的类胚体表面抗原检测NanogSSEA-1呈阳性。自分化检测三胚层分化标记基因SOX17、SMATUJ-1呈阳性。核型分析显示,悬滴培养形成的类胚体具有并保持正常的核型。鸡ESCs悬滴培养形成类胚体的适宜细胞浓度为3×104 mL-1,且形成的类胚体可分化成3个胚层,用于体外定向诱导过程。本研究建立了鸡ESCs体外悬滴培养形成类胚体的培养体系,为后期信号通路的体外验证提供试验基础。

猪冷冻精子的细胞凋亡及凋亡途径初步研究
王昕,戴建军,吴彩凤,张树山,吴鋆龙,张德福
畜牧兽医学报, 2015, 46(8):  1341-1347.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5.08.009
摘要 ( 173 )   HTML( )    PDF (2331KB) ( 5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研究低温冷冻解冻对精子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凋亡发生的可能相关途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解冻后精子内的ROS水平和TUNEL染色后的细胞凋亡情况,使用酶标仪检测精子内ATP含量,利用相对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不同凋亡途径中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变化。结果表明:冷冻后精子活力、顶体和质膜完整率显著下降(P<0.05);冷冻精子TUNEL染色后的凋亡率(80.4%)与新鲜组(9.7%)相比显著升高(P<0.05);冷冻组精子内ROS绿色荧光比率(58.2%)亦显著高于新鲜组(P<0.05);与新鲜组0.926 μmol•L-1的ATP浓度相比,冷冻组精子的ATP浓度(0.247 μmol•L-1)则显著下降(P<0.05);qRT-PCR检测结果显示,冷冻组中TNF-αFasCaspase家族、P53和Bax基因相对表达量升高,其中FasP53、TNF-αCaspase-8和Caspase-9等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BCL-2、BIRC-5、MnSODCuZnSODSURVIVN基因相对表达量降低,其中BIRC-5、MnSODSURVIVN显著降低(P<0.05)。结果表明:低温冷冻解冻会使猪精子细胞发生严重的凋亡,死亡受体外源性凋亡途径和线粒体内源性凋亡途径均可能介导了冷冻后精子的凋亡。

DHEA诱导雌性大鼠PCOS模型早期性器官及其相关激素变化的研究
郭保平,徐明龙,胡进,徐银学
畜牧兽医学报, 2015, 46(8):  1348-1355.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5.08.010
摘要 ( 209 )   HTML( )    PDF (1484KB) ( 5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探讨大鼠卵巢囊肿形成过程中,大鼠性腺等器官增重、性激素水平以及卵巢组织抗苗勒管激素AMH mRNA变化关系。选取性未成熟的雌性SD大鼠80只(21 d),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只。试验组大鼠颈部皮下注射0.2 mL•d-1芝麻油+DHEA(每100 g体重注射6 mg DHEA);对照组注射等量注射用油,预试期2 d,正试期20 d。分别在试验开始第5、10、15和20天称取大鼠的体重、卵巢、子宫、肝、肾和脾的重量,计算脏器指数,采集血液备用。结果显示,第15和20天试验组大鼠的体重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大鼠子宫重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第5和10 天卵巢重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血清AMH和雄激素(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第15和20 天血清P以及第20天血清LH和E2试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试验组卵巢AMH mRNA表达量高于对照组,第5和10天表达量差异显著(P<0.05)。结果提示,试验组大鼠性器官在性发育早期得到优先发育;抗苗勒管激素异常分泌可能是大鼠PCOS发病机理和发展的标志;卵巢AMH mRNA表达与血清AMH分泌变化规律并不完全一致,可能为深入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生机制提供依据。

动物营养
基于GC-MS策略的奶牛热应激血液代谢组学研究
郭延生,贾启鹏,陶金忠
畜牧兽医学报, 2015, 46(8):  1356-1362.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5.08.011
摘要 ( 253 )   HTML( )    PDF (2691KB) ( 70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系统揭示热应激对奶牛血液代谢物及其代谢通路的影响。本研究根据奶牛热应激的判定标准,选择10头处于热应激状态的荷斯坦高产泌乳牛为热应激组,至次日凌晨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恢复到正常范围时,再次被视为恢复组。各组奶牛尾静脉采血,制备血浆。然后采用GC-MS代谢组学技术,结合模式识别策略寻找两组奶牛血液差异代谢物,并将差异代谢物输入KEGG数据库进行代谢通路的构建与功能分析。结果表明,8个内源性代谢物可作为奶牛热应激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其中,葡萄糖、α-亚麻酸、亚油酸、甘油、棕榈酸、β-羟丁酸和甘氨胆酸盐含量在热应激过程中显著降低,而乳酸含量显著升高。提示热应激加剧了奶牛能量负平衡状态,主要通过增强脂肪酸氧化和甘油分解代谢途径活性,抑制糖酵解过程进行调节和应答,在此过程中伴有肝功能障碍的生理现象。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阐明奶牛热应激的生理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苏尼特羊体脂脂肪酸组成的研究
双金,敖力格日玛,敖长金
畜牧兽医学报, 2015, 46(8):  1363-1374.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5.08.012
摘要 ( 249 )   HTML( )    PDF (955KB) ( 69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了解年龄、育肥及解剖部位对苏尼特肉羊体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为有效利用羊油脂提供依据。本研究从苏尼特左旗改良站种羊场放牧群中选取当年(1岁)、1.5岁和成年(3岁)羯羊各6只,育肥群中选取6只肥羔,进行屠宰测试,并分别采集尾油、板油、网油和胸椎上方皮下脂肪样品;同时采集草场混合牧草样品和育肥饲粮样品,并分别检测其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1)放牧饲粮的n-6/n-3为2.205,低于育肥饲粮(8.779);(2)随着年龄的增加苏尼特羊净肉率和胴体脂肪率极显著提高(P<0.05),但1.5岁羊与成年羊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3)随着年龄的增长苏尼特羊体脂中:①中链饱和脂肪酸(MCFA)组成上升(P<0.05)。②n-3多聚不饱和脂肪酸(n-3PUFA)组成下降(P<0.05)。③c18∶0组成和c4∶0等短链饱和脂肪酸(SCFA)组成上升(P<0.05)。④c18∶1c9组成下降(P<0.01)。⑤n-6/n-3和S/U上升(P>0.05);(4)育肥使苏尼特羊体脂中:①MCFA组成上升(P<0.05)。②n-3PUFA组成下降(P<0.05),n-6/n-3提高(P<0.05)。③c18∶0组成(P<0.05)和SCFA组成(P<0.01)上升。同时使c18∶1c9组成下降(P<0.01);(5)在部位间:①饱和脂肪酸,网油和板油c18∶0组成高而c16∶0组成低(P<0.01),相反皮下脂肪c16∶0组成高而c18∶0组成低(P<0.01),相比之下,尾油上述2种脂肪酸组成则相对都较低(P<0.01)。②不饱和脂肪酸,尾油c18∶1c9(P<0.01)和n-3PUFA(P<0.05)组成高,而n-6PUFA组成低(P<0.05)。网油中n-6PUFA组成高,而c18∶1c9组成低。板油和皮下脂肪中上述3种脂肪酸组成则均很低。③皮下脂肪中MCFA组成显著高于其他3个脂肪组织(P<0.01),而其他3个脂肪组织之间则无显著差异(P>0.05)。④n-6/n-3为尾油(1.512)<皮下脂肪(2.435)<板油<(2.468)<网油(2.675)(P<0.05)。说明,放牧组饲粮具有n-3PUFA营养特性,而育肥组饲粮则具有n-6PUFA营养特性;苏尼特肉羊早期生长发育速度显著高于后期,而且体脂沉积量也最佳;苏尼特羊体脂具有n-3PUFA营养特性,但年龄和育肥使体脂n-3PUFA营养特性明显降低;尾油PUFA的营养价值要明显高于网油和板油,最差的是皮下脂肪。另外,从脂肪酸对其风味的贡献看,尾油更优于其他3个脂肪组织,其中最差的也是皮下脂肪。

青贮玉米生产性能对收获期的响应及收获指数的探讨
朱慧森,邹新平,玉柱,高文俊,王永新,佟莉蓉,许庆方
畜牧兽医学报, 2015, 46(8):  1375-1382.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5.08.013
摘要 ( 162 )   HTML( )    PDF (1057KB) ( 68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探讨不同收获时期青贮玉米的生产性能和青贮品质,利用收获指数对不同收获期予以评价。本研究以兼用青贮玉米品种晋单42号为试验材料,分别于籽粒形成期、乳熟期、蜡熟期和完熟期取样及青贮后测定其化学成分,并且计算青贮玉米的收获指数。结果表明,随着收获时期的延迟,原料青贮玉米干物质产量、淀粉和粗脂肪含量极显著地增加(P<0.01),而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NDFD)显著下降(P<0.05);籽粒形成期收获的玉米青贮饲料发酵品质较差(P<0.01)。利用作物收获指数、MILK 2006指数均判断蜡熟期适宜收获。从产量、品质与青贮后的产品特性综合判断以蜡熟期为适宜收获时期,可以简捷以干物质产量和含量来指导青贮玉米的收获。

牛肉生产从养殖到销售环节可追溯系统开发与应用
杨亮,潘晓花,熊本海,杨振刚
畜牧兽医学报, 2015, 46(8):  1383-1389.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5.08.014
摘要 ( 176 )   HTML( )    PDF (3042KB) ( 8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我国牛肉生产的监管水平,保证牛肉产品质量安全,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本研究基于肉牛个体从养殖、屠宰、销售等整个生产周期流程,采用肉牛个体编码技术、标签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信息采集与无线网络传输技术、网络数据库及二维码标识等技术,开发规模化肉牛场牛肉生产可追溯系统。系统包括肉牛养殖、屠宰、销售等环节信息采集与分析管理的智能平台,该平台3个子系统总共实现的功能模块多达42项,其中,养殖环节20项,屠宰环节16项,销售环节6项。系统主要实现对规模化肉牛场按肉牛个体进行养殖、屠宰、销售信息的正向采集与传输,以及通过网络、查询机、手机扫描二维码等方式的反向溯源。通过规模化肉牛场牛肉生产可追溯系统的建立,实现全产业链各环节主要质量安全信息的采集和远程贮存,以及正向跟踪和反向溯源,为规模化牛肉生产企业提供面向内部数字化管理及服务的公众平台。

预防兽医
猪重组IL-2、IL-4和IFN-γ对口蹄疫合成肽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研究
涂浩,赵星灿,杨占娜,李梦辉,徐立新,严若峰,宋小凯,李祥瑞
畜牧兽医学报, 2015, 46(8):  1390-1399.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5.08.015
摘要 ( 240 )   HTML( )    PDF (2059KB) ( 5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研究猪IL-2、IL-4和IFN-γ对口蹄疫合成肽疫苗的免疫佐剂效应,将经测定具有生物学活性的猪重组IL-2、IL-4和IFN-γ与口蹄疫合成肽疫苗配伍免疫仔猪,检测仔猪抗口蹄疫抗体水平和血清细胞因子IL-4、IL-10、IL-17和IFN-γ含量的变化,观察其免疫佐剂效应。结果表明:制备的IL-2、IL-4和IFN-γ重组蛋白质均有较好的生物学活性,其中IL-2和IFN-γ重组蛋白质均能极显著提高仔猪抗口蹄疫抗体水平(P<0.01),而IL-4重组蛋白质抑制口蹄疫抗体的产生(P<0.01)。血清细胞因子检测结果发现口蹄疫疫苗+IL-4组的IL-4和IL-10含量均较空白疫苗免疫猪显著升高(P<0.05),口蹄疫疫苗+IL-2组及口蹄疫疫苗+IFN-γ组的IFN-γ含量较空白疫苗免疫猪极显著升高(P<0.01)。结果提示,重组细胞因子IL-2和IFN-γ分别作为免疫佐剂与口蹄疫疫苗联用,能显著增强机体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

猪圆环病毒2型对小鼠淋巴细胞发育的抑制作用
吴斌,肖惠,胡林,杨了寒,叶十一,何启盖,蔡双双,张淑君
畜牧兽医学报, 2015, 46(8):  1400-1408.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5.08.016
摘要 ( 189 )   HTML( )    PDF (3241KB) ( 5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猪圆环病毒2型(PCV2)是引起仔猪断奶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的病原微生物,该病毒可以降低免疫反应引起严重的免疫抑制,直接导致体内淋巴细胞的凋亡和耗竭。为研究PCV2对发育中淋巴细胞的影响,本文以小鼠为试验模型,用免疫荧光法统计骨髓、胸腺、脾CD3、CD19阳性淋巴细胞数,qPCR定量分析淋巴细胞发育相关基因转录水平,MTT法检测体外培养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结果表明:(1)PCV2造成感染早期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不同程度减少,并抑制体外培养淋巴细胞的增殖;(2)PCV2导致骨髓和脾CD19阳性B淋巴细胞极显著降低(P<0.01),并抑制淋巴细胞发育相关基因的转录;(3)PCV2对发育中淋巴细胞的凋亡也有一定促进作用。因此,PCV2抑制早期淋巴细胞的发育和促进发育中淋巴细胞凋亡可能是导致体内淋巴细胞大量耗竭的原因之一。

非编码小RNA (RyhB)调控禽致病性大肠杆菌毒力相关基因的分析
尹磊,祁克宗, 涂健,周秀红,刘红梅,王曼,张艳娜
畜牧兽医学报, 2015, 46(8):  1409-1416.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5.08.017
摘要 ( 214 )   HTML( )    PDF (1248KB) ( 56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小RNA(RyhB)为研究对象,探索RyhB对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相关毒力基因的调控研究。采用Red同源重组技术构建APEC野生株(AE17)RyhB的缺失株△RyhB以及构建出回复株△RyhB-comp。运用活菌计数法分别观察AE17、△RyhB、△RyhB-comp黏附鸡胚成纤维细胞DF-1的能力,并且利用Real-time PCR检测AE17、△RyhB和△RyhB-comp的 8个毒力基因转录水平。结果成功构建出了基因缺失株△RyhB和回复株△RyhB-comp,△RyhB黏附细胞能力较AE17均有显著地降低,约为AE17的62.5%,△RyhB-comp较△RyhB黏附能力显著上升,为△RyhB的1.4倍。同时,Real-time PCR结果显示,△RyhB的bcfAfyuAtshluxSfimCompA毒力基因的转录水平均极显著下降(P<0.01),其mRNA转录水平分别约为AE17的19%、52%、20%、14%、28%、52%;△RyhB的issibeA毒力基因表达水平分别上调约1.14倍和1.2倍。表明RyhB的缺失能够减弱APEC黏附DF-1的能力,并且使毒力基因的转录水平有所降低。根据以上结果,推测RyhB对APEC的毒力具有极其重要的调节作用。

基于几丁质酶基因序列分析鉴定兔源须癣毛癣菌
刘月,刘彦威,白福娟,刘娜,刘伯
畜牧兽医学报, 2015, 46(8):  1417-1424.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5.08.018
摘要 ( 152 )   HTML( )    PDF (2955KB) ( 50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几丁质酶基因(CHS1)序列分析和形态学方法对兔源须癣毛癣菌分离株(31株)进行鉴定和分型。从患兔采集病料,在沙保弱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观察菌落和菌丝、孢子的形态及尿素酶、毛发穿孔等生理试验表现;提取病料和分离株DNA,扩增目的基因,通过序列分析,结合形态学方法对分离株进行鉴定,根据分离株序列同源性差异进行基因分型。结果显示,分离株的菌落多数为颗粒型和粉末型,占87.09%(27/31),背面有黄褐色素沉着,有大量葡萄状小分生孢子、螺旋菌丝、梳状菌丝及棒状大分生孢子,尿素酶试验和毛发穿孔试验阳性;CHS1序列比对显示分离菌株与须癣毛癣菌复合体的指间须癣毛癣菌有99.2%~95.4%相似性。根据CHS1序列比对结果,结合分离株的形态学特征,将该菌株鉴定为亲动物指间须癣毛癣菌。基于CHS1序列同源性差异,将分离株分成5种基因类型,其中Ⅰ型和Ⅱ型是优势菌株,占54.84%(17/31),提示CHS1序列分析可以用于须癣毛癣菌的鉴定和基因分型。

基础兽医
鸡朊样蛋白Doppel基因的克隆及其与PrPC相互关系分析
张天亮,吴润,杨润霞,魏姣,万学瑞,刘霞,刘磊,张小丽
畜牧兽医学报, 2015, 46(8):  1425-1431.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5.08.019
摘要 ( 198 )   HTML( )    PDF (1996KB) ( 128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克隆鸡Doppel蛋白(ChDpl)基因(PRND)并初步分析其与正常细胞型朊蛋白(PrPC)的相互关系,为禽源Dpl结构与功能、Dpl与PrPC互作关系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与分子基础;以多物种Dpl氨基酸序列为基础,通过比对找到Dpl氨基酸序列保守区,设计简并引物并依据鸡的密码子偏好性对引物进行优化,以逐步降低其简并性。用此特异性引物以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鸡PRND基因,并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鉴定后将序列上传GenBank数据库。结合Dpl与PrPC相关研究初步分析两者的相互关系;多物种Dpl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第11—150位(139个氨基酸残基)为Dpl氨基酸序列保守区,以此区域设计引物并进行PCR扩增,得到约417 bp的目的条带,GenBank登录号为KP140962。综合分析PrPC与Dpl相关研究发现,尽管Dpl与PrPC具有相似的翻译后修饰和空间结构,但两者多表现为拮抗作用,即PrPC能够拮抗Dpl的神经毒作用,尤其是其N-端包含八肽重复区的第23—88位残基对于保护Purkinje细胞免受Dpl诱导的神经退化作用至关重要。禽源Dpl的成功克隆不仅填补了目前研究的空白,更在分子水平为后续研究Dpl结构与功能及其与PrPC的拮抗机制奠定了基础。

维拉帕米对肉鸡肺动脉高压发生过程中肺动脉平滑肌细胞c-Fos表达的影响
王建琳,乔健
畜牧兽医学报, 2015, 46(8):  1432-1437.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5.08.020
摘要 ( 183 )   HTML( )    PDF (2356KB) ( 5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低温诱发肉鸡肺动脉高压过程中肺动脉平滑肌细胞c-Fos的表达情况,及钙拮抗剂维拉帕米对c-Fos表达和肺动脉压的影响,从而探讨肉鸡肺动脉高压的发生机制。180只AA肉鸡14日龄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温处理组和维拉帕米组,14~49日龄,每组每周随机取6只测定肺动脉压,取肺组织固定做石蜡组织切片进行c-Fos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结果显示,低温处理1周后肉鸡肺动脉压明显升高(P<0.05),20~50 μm肺动脉平滑肌细胞c-Fos表达在处理后1周开始明显升高,50~100 μm肺动脉c-Fos表达在处理后2周开始明显升高(P<0.05),而维拉帕米组肉鸡肺动脉压和c-Fos的表达在相应的时间内较低温组明显降低(P<0.05)。结果表明肺动脉平滑肌细胞c-Fos在低温诱发的肉鸡肺动脉压升高的过程中表达增强,阻断钙通道可抑制肉鸡肺动脉平滑肌细胞c-Fos的过高表达和肺动脉压升高。

临床兽医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H9N2猪流感病毒诱导小鼠肺损伤中Toll样受体-4表达的影响
徐彤,王存连,徐明举,张瑞华,刘宝剑,魏东,王国华
畜牧兽医学报, 2015, 46(8):  1438-1446.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5.08.021
摘要 ( 173 )   HTML( )    PDF (6204KB) ( 7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猪源H9N2流感病毒感染诱导小鼠肺损伤及氧化应激相关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TLR)-4表达的影响。将6~8周龄、雌性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病毒感染致急性肺损伤(H9N2)组、H9N2+EGCG组、模拟感染(Mock)组、Mock+EGCG以及TLR-4抑制剂Eritoran5564(H9N2+E5564)对照组,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测定肺湿/干重比;测定肺组织内MPO、T-SOD、抗HO•能力、MDA、IL-1β和TNF-α的含量;Western blot和RT-PCR方法检测肺内TLR-4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结果表明,H9N2组小鼠精神沉郁、呼吸困难、体重下降明显;肺组织学表现为肺泡壁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出血为特征的弥漫性肺组织损伤。EGCG干预后,与H9N2组相比,EGCG治疗组小鼠临床症状较轻,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死亡率,并明显延长小鼠存活时间(P<0.01);其肺组织损伤程度较轻,肺湿/干重比极显著下降(P<0.01);MPO和MDA的含量显著降低,与之相反T-SOD及抗HO•能力升高;同时,EGCG显著降低肺组织内IL-1β和TNF-α的含量。肺组织内TLR-4 mRNA以及蛋白表达显著降低; E5564呈现与EGCG相似的干预效果,显著降低TLR-4 mRNA以及蛋白表达,降低肺组织MPO、MDA、IL-1β和TNF-α的含量,减少T-SOD的消耗以及提高抗HO•能力。EGCG明显缓解小鼠肺损伤过程,其机制可能与其影响活性氧自由基的产生或清除进而显著降低TLR-4的表达有关,提示其在辅助预防和干预H9N2-SIV诱导的肺损伤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黄曲霉毒素B1对雏鸡免疫器官影响的病理学观察
于正强,陈瑾,彭西,方静,陈科杰,何杨
畜牧兽医学报, 2015, 46(8):  1447-1454.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5.08.022
摘要 ( 258 )   HTML( )    PDF (4674KB) ( 6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明黄曲霉毒素B1对雏鸡免疫器官组织学及超微结构的影响,将100只1日龄艾维茵健康公雏随机分为4组,分别喂以对照日粮和AFB1日粮(AFB1Ⅰ、Ⅱ、Ⅲ组日粮中AFB1添加量分别为0.15、0.3和0.6 mg•kg-1),试验期21 d。结果显示,AFB1Ⅱ组和Ⅲ组雏鸡的免疫器官脏器指数显著下降(P<0.05)。AFB1组雏鸡的免疫器官组织学损伤表现:胸腺皮质区网状细胞周围见较多细胞核碎片;法氏囊淋巴滤泡内细胞核碎片增多,滤泡髓质区淋巴细胞减少;脾白髓区细胞核碎片增多。超微病理学观察,胸腺、法氏囊和脾内淋巴细胞线粒体肿胀,以染色质边移为特征的凋亡细胞数目增多。结果表明,摄食含0.15~0.6 mg•kg-1 AFB1的日粮,可不同程度地抑制雏鸡免疫器官的发育,致免疫器官中的淋巴细胞数量减少、细胞核碎片增多。

妊娠母犬不同时期生殖系统超声声像图变化
王绿林,赫亚歌,高新玉,辛春燕,高培滨,邓立新
畜牧兽医学报, 2015, 46(8):  1455-1462.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5.08.023
摘要 ( 268 )   HTML( )    PDF (5784KB) ( 79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索不同生殖时期母犬生殖系统的超声声像图变化特征,以8只标准试验比格犬为对象,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在二维灰阶、彩色多普勒超声模式下分别对子宫、卵巢、胎儿进行实时跟踪监测,将获取的声像图进行总结分析,同时对母犬在不同时期进行阴道涂片镜检。结果表明,超声条件下可见发情期母犬卵巢、子宫体积明显逐渐增大,边界清晰,单个卵泡成像明显,子宫腔内可见呈“细线”状的子宫乳,妊娠后23 d超声即可探查到孕囊;彩色多普勒超声下,发情期卵巢内血流明显丰富,后腔静脉和腹主动脉分出的卵巢动静脉相互缠绕,呈红蓝条带相互交织状态进入卵巢;妊娠后子宫血流逐渐丰富,血管内径及血流信号强度迅速增大。超声条件下可实时监测卵巢、子宫及胚胎在不同时期的大小、血流分布变化及其声像图规律,为母犬生殖系统发育过程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研究及临床检查提供相应参考依据。

研究简报
重度冷应激对三河牛血液生化指标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李玮,刘蕤,马尧,李金龙,吴宏军,刘爱荣,俞英,徐青,王雅春
畜牧兽医学报, 2015, 46(8):  1463-1470.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5.08.024
摘要 ( 240 )   HTML( )    PDF (987KB) ( 118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检测与牛冷应激反应相关的生化指标,筛选参与牛冷应激反应的相关基因。以内蒙古三河牛为研究对象,对30头青年牛进行室外-32 ℃冷应激处理3 h,采集冷应激前后试验个体血样,检测血液生化指标及基因表达量的变化。冷应激3 h后,试验个体T3、T4及ACTH3个血液生化指标极显著升高(P<0.01)。mRNA差异显示方法(DDRT)检测到基因LIN54和KLF12在冷应激后表达量降低,荧光定量RT-PCR验证了冷应激后2个基因表达下调(LIN54下调显著(P<0.05),KLF12下调极显著(P<0.01))的结果。筛选到的2个基因分别属于LINC和KLF家族,LINC参与有丝分裂基因的活化,KLF参与细胞增殖和凋亡。T3、T4及ACTH 3项生化指标可以初步作为衡量三河牛冷应激反应强弱的侯选指标在大群体中进行验证,筛选到的2个基因,可作为参与三河牛冷应激反应的重要侯选基因,进一步研究2个基因在牛冷应激反应中的作用机制,综合这些生化指标及侯选基因表达的变化,用于评价个体冷应激反应的强度,在三河牛抗冷应激育种中将具有更广泛的应用价值。

基于16S rRNA基因的鼠Mycoplasma haemomuris的分子鉴定和种系发育分析
白挨泉,李高强,郭建超,李欣,蒲文珺,李国清,陈志伟,张浩吉
畜牧兽医学报, 2015, 46(8):  1471-1476.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5.08.025
摘要 ( 235 )   HTML( )    PDF (1399KB) ( 67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从分子水平揭示野生鼠类血原体的种类特征和系统发生关系,无菌采集32份野生白腹巨鼠血样,抽提全血基因组DNA,采用真细菌的通用引物进行16S rRNA基因的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克隆和测序。结果从其中21只血样中成功地扩增出目的片段大小的核苷酸序列。对阳性产物进行克隆、测序,获得了两条代表性序列(GenBank登录号HQ183731和 HQ183732)。序列分析显示,获得的两条序列与GenBank中收录的鼠Mycoplasma haemomuris 16S rRNA 基因(AB758435)相似性最高,分别为95%和97%。两个样本间16S rRNA 基因序列相似性达98.3%。种系发育分析表明,获得白腹巨鼠血原体的两条序列形成了独立的进化分支,并与来自野鼠的Haemobartonella muris (HMU82963) 和来自家鼠M.haemomuris (AB758435) 所形成的进化分枝为姊妹枝。上述研究证明,白腹巨鼠具有较普遍的M.haemomuris感染,并与已报道的啮齿动物M.haemomuris有一定的遗传差异,是一种新基因型的血原体。对进一步研究人和动物的亲血性支原体的流行病学、种群生物学等研究具有一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