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5年 第46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5-06-23
英文目次
畜牧兽医学报, 2015, 46(6):  0.  doi:
摘要 ( 63 )   HTML( )    PDF (161KB) ( 3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畜牧兽医学报, 2015, 46(6):  0.  doi:
摘要 ( 58 )   HTML( )    PDF (330KB) ( 3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文目次
畜牧兽医学报, 2015, 46(6):  0.  doi:
摘要 ( 28 )   HTML( )    PDF (283KB) ( 40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综述
猪重要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研究进展
赵谦,浦亚斌,关伟军,赵倩君,马月辉
畜牧兽医学报, 2015, 46(6):  873-881.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5.06.001
摘要 ( 393 )   HTML( )    PDF (996KB) ( 100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是在关联分析的基础上对全基因组范围内的遗传标记进行检测,以研究复杂疾病和性状遗传的一种有效方法。国内外许多研究人员针对猪重要性状展开GWAS,鉴定出大量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标记、数量性状基因座(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和候选基因为猪育种提供必要的分子基础,同时有助于后续相关功能基因的研究和数量性状核苷酸(Quantitative trait nucleotide,QTN)的鉴定。本文主要对GWAS在猪重要性状上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同时简单介绍猪重要性状QTN的研究进展。

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与病毒复制
冯晓辉,汤承,朱鑫,岳华
畜牧兽医学报, 2015, 46(6):  882-888.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5.06.002
摘要 ( 231 )   HTML( )    PDF (876KB) ( 58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hnRNPs)是一类高度保守的RNA结合蛋白,广泛存在于动物的各种组织和细胞中,其主要生理功能是参与细胞中mRNA前体的剪接、mRNA的转运、mRNA的稳定性以及转录的调控。近年来的研究发现,hnRNPs可以通过与病毒核酸、病毒蛋白质结合,调控宿主细胞凋亡等机制影响病毒的复制过程。作者对hnRNPs与病毒复制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病毒与机体互作的研究提供参考。

遗传繁育
公鸡弱精症相关候选基因的表达分析
富丽,孙研研,薛夫光,刘冉冉,白皓,常国斌,陈国宏,陈继兰
畜牧兽医学报, 2015, 46(6):  889-895.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5.06.003
摘要 ( 257 )   HTML( )    PDF (2519KB) ( 49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探究公鸡弱精症的发病机理,本研究对前期应用数字基因表达谱技术(Digital gene expression,DGE)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到的与公鸡弱精症相关的6个候选基因(COX7BPTGDShPGDSSPAG6、WNT2、CCNF)进行表达分析。选取300只42周龄的北京油鸡公鸡,进行为期4周的精液品质检测,从中筛出弱精及正常个体各15只。采用RT-qPCR对这6个候选基因在两组个体的睾丸组织的表达量进行相对定量检测。结果发现,COX7BPTGDS在弱精组个体睾丸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个体(P<0.01),WNT2、hPGDSCCNF在弱精组个体的表达量显著低于正常个体(P<0.05),SPAG6在两组睾丸中的表达量没有显著差异,该结果与DGE的结果相吻合。通过DGE筛选出与弱精症相关的6个候选基因的表达模式在本研究的群体中得到进一步验证,可作为公鸡弱精症的重要候选基因,进一步进行功能分析与验证,为揭示公鸡弱精症的发病机理提供依据。

Am80和TSA对鸡Stra8基因启动子活性的调控作用
刘志永,左其生,肖天荣,韦光辉,陈庭峰,朱睿,张振韬,王怡临,蒋舒颖,张亚妮,李碧春
畜牧兽医学报, 2015, 46(6):  896-902.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5.06.004
摘要 ( 260 )   HTML( )    PDF (2015KB) ( 60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确定鸡Stra8基因启动子的主要调控区域,预测调控元件结合位点,探索用他米巴洛丁(Am80)或曲古抑菌素(TSA)诱导对Stra8启动子活性的调控作用。将鸡Stra8基因5′侧翼系列缺失片段插入到pGL3-basic载体构建重组质粒,并转染DF-1和GC-1,通过检测荧光素酶活性和预测启动子区域调控元件的结合位点,选取合适的启动子片段并构建其重组质粒Stra8-EGFP;将Am80和TSA分别按一定的浓度梯度诱导转染细胞,进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以筛选最佳诱导浓度;用最适剂量的Am80和TSA分别单独或联合诱导转染重组质粒Stra8-EGFP的P19,并检测各诱导组的绿色荧光表达程度。结果表明,鸡Stra8基因启动子-1 055~+54 bp片段的活性较强,且含有RARα、RXRα和RARβ的结合位点;分别单独或联合使用Am80和TSA对转染的细胞进行诱导,结果显示,Am80和TSA协同作用的荧光素酶活性最高;重组质粒Stra8-EGFP转染细胞后,用Am80(10-5 mol•L-1)和TSA(10-6 mol•L-1)联合诱导可见绿色荧光强度最强。本研究成功分析了鸡Stra8基因启动子的活性和调控元件的结合位点,确定Am80和TSA共同诱导可显著提高Stra8基因启动子调控活性。

不同品种鸡对肠炎沙门氏菌人工感染初期免疫应答反应的差异
刘璐,李建超,刘冉冉,李庆贺,文杰,常国斌,郑麦青,陈国宏,赵桂苹
畜牧兽医学报, 2015, 46(6):  903-910.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5.06.005
摘要 ( 245 )   HTML( )    PDF (1744KB) ( 5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以中国地方鸡种北京油鸡(Beijing-You chicken,BJY)和引入蛋鸡品种白来航鸡(White Leghorn,WL)为试验对象,通过人工感染肠炎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tidisSE),研究两个不同遗传背景新生雏鸡在接种沙门氏菌后,部分免疫指标和相关基因的变化规律,揭示两品种鸡在早期对SE感染抗性的的异同点。选择1日龄的北京油鸡和白来航鸡各40只,隔离舱饲养,相同日粮水平条件下,两侧胸肌各注射8.7×108 cfu•mL-1沙门氏菌0.5 mL,分别在攻毒后12、24、72 和144 h(12 hpi、24 hpi、72 hpi、144 hpi)测定IgY、IL-6和TNF-α血清介质变化,荧光定量检测血液载菌量、盲肠组织中TLR4受体、DNMT3aDNMT3bDNMT1甲基转移酶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1) 攻毒沙门氏菌后,北京油鸡的IgY、IL-6、TNF-α血清介质水平显著高于白来航鸡(P<0.05);(2) 在12 hpi、24 hpi和72 hpi,血液载菌量品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在144 hpi白来航鸡血液中载菌量显著高于北京油鸡(P<0.05);(3) 在24 hpi, TLR4受体在北京油鸡盲肠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白来航鸡;北京油鸡与白来航鸡DNMT3aDNMT3bDNMT1甲基转移酶基因在两品种间的表达差异显著(P<0.05)。结果提示,北京油鸡和白来航鸡对沙门氏菌的免疫性状具有明显的遗传差异,北京油鸡对沙门氏菌的抗性优于白来航鸡。

晋南牛与部分地方黄牛之间遗传多样性分析
王曦,张元庆,贺东昌,张喜忠,李博,王栋才,靳光,李福星,杨效民,徐芳
畜牧兽医学报, 2015, 46(6):  911-923.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5.06.006
摘要 ( 288 )   HTML( )    PDF (1186KB) ( 6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利用微卫星技术检测晋南牛、郏县红牛、鲁西牛和秦川牛四大地方黄牛的牛群遗传多样样及遗传结构。采用16个微卫星DNA标记对4个牛群进行检测分析。16个微卫星DNA标记中,除HEL9位点在所有牛群中呈单态外,其他15个位点的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8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3.067 6个。BM1818为低度多态(PIC=0.083 0,PIC<0.25),其余位点均为高度多态(PIC>0.5),其中HUAT24多态性最大(PIC=0.727 5)。4个牛群共检测到80个等位基因,其中晋南牛为63个,郏县红牛为65个,鲁西牛65个,秦川牛68个。在IDVGA46位点,仅有晋南牛有B等位基因,而在TGLA44位点,仅有晋南牛没有B等位基因。4个牛群的平均表观杂合度为0.385 2,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640 3,平均杂合度为0.578 0。晋南牛在NJ树上单独聚为一支,与鲁西黄牛、郏县红牛及秦川牛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809 3、0.759 8、0.807 1。结果表明,晋南牛遗传资源独特,群体遗传多样性丰富,是一个生长进化上较为封闭的群体。

山羊繁殖季节性相关基因KiSS-1与RFRP的表达研究
黄冬维,储明星,狄冉,刘秋月,胡文萍,王翔宇,潘章源,郭晓飞
畜牧兽医学报, 2015, 46(6):  924-931.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5.06.007
摘要 ( 319 )   HTML( )    PDF (1810KB) ( 6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为初步阐明KiSS-1和RFRP基因对山羊繁殖季节性的作用,选择常年发情济宁青山羊和季节性发情辽宁绒山羊为对比品种,应用RT-PCR和qRT-PCR技术分别研究KiSS-1和RFRP基因组织表达谱以及在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繁殖轴表达差异。结果发现:(1)KiSS-1基因主要表达于山羊下丘脑、垂体、松果体、肾、卵巢、脂肪和甲状腺等组织,RFRP基因主要表达于山羊下丘脑、大脑皮层、小脑、卵巢和垂体等组织,两基因组织表达谱均存在一定的品种特异性;(2)KiSS-1基因在济宁青山羊下丘脑表达量显著高于辽宁绒山羊(P<0.05),而在垂体和卵巢中的表达量两品种间差异不明显(P>0.05);(3)济宁青山羊下丘脑RFRP基因表达显著高于辽宁绒山羊(P<0.05),而济宁青山羊卵巢和垂体中RFRP基因表达明显低于辽宁绒山羊(P<0.05)。研究结果提示,KiSS-1基因可能参与调控山羊季节性繁殖,而RFRP基因是否调控季节性繁殖或以何种方式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本研究可为山羊KiSS-1和RFRP基因功能研究打下基础,并为揭示山羊繁殖季节性的遗传基础提供参考。

FSH、LH对体外培养的牦牛卵泡颗粒细胞凋亡及E2、P分泌功能的影响
徐庚全,樊江峰,杨世华,李谷月,赵华山,余四九
畜牧兽医学报, 2015, 46(6):  932-939.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5.06.008
摘要 ( 310 )   HTML( )    PDF (2589KB) ( 5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探明促卵泡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和促黄体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对体外培养的牦牛卵泡颗粒细胞凋亡及甾体激素分泌的影响,揭示促性腺激素调控卵泡发育的机理,采用细胞培养和显微观察技术,建立了牦牛卵泡颗粒细胞体外培养体系,观察分析牦牛卵泡颗粒细胞体外培养的生长特征和凋亡的形态特征;采用流式细胞技术(Flow cytometry,FCM)和放射免疫测定技术(Radioimmunoassay,RIA),分析了添加不同浓度的FSH和LH对牦牛卵泡颗粒细胞凋亡和雌二醇(Estradiol,E2)、孕酮(Progesterone,P)分泌的影响。结果显示,体外培养的牦牛卵泡颗粒细胞呈现出典型的上皮样细胞生长特性,具有典型的“S”形生长曲线,体外培养的牦牛颗粒细胞偶尔可见细胞核浓缩、边集化、染色质固缩、内质网疏松等凋亡的形态特征。在添加0.050~5.000 IU•mL-1FSH,随着浓度的增加,凋亡细胞比例逐渐降低,E2和P水平呈上升趋势;在添加浓度达到5.000 IU•mL-1时,凋亡细胞比例最低降到7.3%,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低浓度的LH(0.050~0.500 IU•mL-1),可以抑制颗粒细胞凋亡,促使E2和P分泌增加;高浓度的LH(5.000 IU•mL-1)则促使颗粒细胞凋亡,对颗粒细胞分泌E2和P的影响不明显。这一结果表明,FSH和LH可通过调节牦牛颗粒细胞的凋亡及分泌功能,在调控卵泡发育及排卵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鸽蛋低密度脂蛋白对冷休克和冻融猪精子HSP70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刘杨,黄和璐,董海涛,金一
畜牧兽医学报, 2015, 46(6):  940-948.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5.06.009
摘要 ( 202 )   HTML( )    PDF (1541KB) ( 6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探究鸽蛋低密度脂蛋白(LDL)对冷休克和冻融猪精子HSP70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分为5组,分别是鲜精组、3%LDL(-80和-196 ℃)处理组、9%LDL(-80和-196 ℃)处理组。采用CASA系统分析不同处理组添加不同浓度鸽蛋LDL对冷休克及冻融前后猪精子生物学性状的影响;通过SDS-PAGE、Western blotting、PCR扩增检测分析HSP70蛋白及凋亡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猪精子经过冻融处理后,热休克蛋白HSP70的表达量高于鲜精组,同时添加9%鸽蛋LDL并置于-196 ℃保存的冻融精子的热休克蛋白HSP70的表达量与鲜精组无显著差异(P>0.05);在抗凋亡基因Bcl-x1、Bcl-2l试验中,鲜精组的基因表达量均高于其他处理组,添加9%LDL(-196 ℃)处理组的基因表达量与鲜精组无显著差异(P>0.05);在促凋亡基因Bak试验中,鲜精组的基因表达量最低,且添加9%LDL(-196 ℃)处理组的Bak基因表达量与鲜精组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鸽蛋LDL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猪精子在冻融过程中造成的损伤,维持猪精子正常生物学性状,提高猪精子存活率。

乌骨鸡黑色素细胞体外原代培养及鉴定
韩德平,王书祥,张媛媛,杨祖,李俊英,邓学梅
畜牧兽医学报, 2015, 46(6):  949-956.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5.06.010
摘要 ( 235 )   HTML( )    PDF (1987KB) ( 6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建立乌骨鸡黑色素细胞体外培养和鉴定的方法,为研究黑色素细胞功能提供理想的生物材料。本研究选取乌骨鸡腹膜组织,采用DispaseⅡ和胰酶-EDTA混合消化法,经严格控制不同培养阶段的消化时间,对黑色素细胞进行纯化和传代,获取了乌骨鸡黑色素细胞。通过观察各个培养阶段的细胞形态和细胞生长曲线,表明在专用培养基条件下,细胞增殖良好。根据细胞形态特征、电镜下的亚细胞结构、黑色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DOPA染色和细胞免疫化学染色鉴定,表明所获得的细胞符合黑色素细胞特征。细胞经传代后培养至第10代,仍保持了正常的生物学特性,说明所建立的培养体系可以实现乌骨鸡黑色素细胞体外原代培养。综上表明,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乌骨鸡黑色素细胞体外分离培养体系。

突触融合蛋白4在不同毛色小鼠皮肤组织的差异表达
谢建山,张丹瑾,郭艳妮,范瑞文,许冬梅,杨玉静,聂瑞强,于秀菊,段力升,朱芷葳,高文俊,赫晓燕,董常生
畜牧兽医学报, 2015, 46(6):  957-964.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5.06.011
摘要 ( 217 )   HTML( )    PDF (2834KB) ( 4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探讨突触融合蛋白4(Syntaxin4,STX4)在皮肤组织细胞中的表达与定位,确定其是否与毛色形成存在相关性。选择白、灰、黑3种毛色皮肤组织样品(6只昆明小鼠白毛色背部皮肤、6只C57BL/6小鼠灰毛色腹部皮肤和黑毛色背部皮肤)和体外培养小鼠黑色素细胞样品,通过PCR扩增、Real-time PCR、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 技术对STX4的表达情况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3种毛色皮肤样品和黑色素细胞样品中均扩增出897 bp CDS区序列片段;Real-time PCR检测显示,STX4在白灰黑3种毛色皮肤样品中均有表达,黑色皮肤表达量最高,灰色皮肤表达量次之,分别是白色皮肤的3.44倍和1.92倍;免疫组化结果表明,在白色和黑色皮肤表达于整个毛囊, 包括角化细胞;在体外培养黑色素细胞也显示阳性表达;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白、灰、黑色皮肤和黑色素细胞样品中均有STX4阳性条带,表达量与荧光定量结果一致。综上表明,STX4在小鼠皮肤组织、毛囊角化细胞、黑色素细胞有效表达,且表达量在白灰黑皮肤中呈递增趋势,推测STX4与小鼠毛色形成呈正相关性。

动物营养
云南乌金猪与约大乌猪低氧适应性的研究
李美荃,张春勇,安清聪,潘洪彬,陈克嶙,郭荣富
畜牧兽医学报, 2015, 46(6):  965-973.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5.06.012
摘要 ( 230 )   HTML( )    PDF (2253KB) ( 4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探明云南高原乌金猪与约大乌猪低氧适应差异。采集60日龄乌金猪与约大乌猪各30头(公母各半)血样,检测乌金猪和约大乌猪血液血红蛋白含量(HG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数目(RBC)、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和氧饱和度生理表征参数。屠宰60日龄乌金猪与约大乌猪各12头(公母各半),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心、肝、肺、肾、空肠、回肠、十二指肠、皮肤、肌肉、胰腺、睾丸或卵巢12种组织中HIF-1α、VEGFEPO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乌金猪HGB和RBC极显著(P<0.01)高于约大乌猪,而HCT和MCH低于约大乌猪,乌金猪氧饱和度高于约大乌猪,但差异不显著 (P>0.05)。在乌金猪与约大乌猪的各个组织中均检测到HIF-1α、VEGFEPO基因mRNA的表达;在低氧适应基因中,HIF-1α基因在肝、肺、胰腺、肾和皮肤组织表达量最高,VEGF基因在肝、肺和胰腺表达量最高,EPO基因在肾和肝表达量最高;HIF-1α、VEGFEPO基因在两猪种中的表达量趋势一致,约大乌猪组织中的总体表达量高于乌金猪的表达量;母猪低氧适应基因的总体表达量显著高于公猪。乌金猪低氧适应生理表征参数明显高于约大乌猪,在多数组织约大乌猪低氧适应基因的表达高于乌金猪。但对其高原低氧适应性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过瘤胃蛋氨酸和赖氨酸对越冬期梅花鹿幼鹿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黄健,鲍坤,张铁涛,崔学哲,李光玉,杨福合,张婷,王凯英
畜牧兽医学报, 2015, 46(6):  974-980.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5.06.013
摘要 ( 251 )   HTML( )    PDF (887KB) ( 5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过瘤胃蛋氨酸(RPM)和过瘤胃赖氨酸(RPL)对越冬期梅花鹿幼鹿生长性能、消化代谢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16只健康8月龄遗传背景相近的雄性梅花鹿,随机分为4个组,组间体重无显著差异(每个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饲喂4种不同饲粮:对照组(Ⅰ组)饲喂粗蛋白质(CP)16.52%的高蛋白质饲粮,试验组饲喂CP13.70%添加0.30%RPL并分别添加0(Ⅱ组)、0.08%(Ⅲ组)、0.16%(Ⅳ组)RPM的低蛋白质饲粮,试验期为70 d。结果表明,对照组和Ⅳ组平均日增重(ADG)显著高于Ⅱ组(P<0.05),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高于Ⅲ组(P<0.05),Ⅱ组料重比(F/G)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对照组磷消化率极显著低于试验组(P<0.01),且Ⅱ组显著低于Ⅲ组(P<0.05),Ⅱ组CP和粗脂肪(EE)的消化率显著低于Ⅳ组(P<0.05);对照组血清尿素氮(BUN)含量显著高于Ⅲ(P<0.01)组和Ⅳ组(P<0.05),葡萄糖(GLU)和尿酸(UA)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1);其余各项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饲粮CP水平从16.52%降至13.70%直接降低氮、磷排放,幼鹿生长相应延缓,添加0.16%RPM和0.30%RPL能改善幼鹿生长发育、促进物质消化、提高代谢平衡。

预防兽医
犬瘟热病毒囊膜糖蛋白在杆状病毒-昆虫细胞系统中的表达及鉴定
虞一聪,冯娜,闫飞虎,盖微微,王铁成,王化磊,郑学星,赵永坤,黄耕,杨松涛,高玉伟,夏咸柱
畜牧兽医学报, 2015, 46(6):  981-988.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5.06.014
摘要 ( 229 )   HTML( )    PDF (3694KB) ( 49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表达具有天然构象的犬瘟热病毒(CDV)囊膜糖蛋白融合蛋白(F)和血凝素蛋白(H),本研究扩增小熊猫源CDV驯化致弱株LP的FH基因,克隆至pFastBacTM1载体中,测序验证后转化至DH10BacTM感受态细胞,同源重组获得穿梭质粒rBacmid-F、rBacmid-H,将其分别转染Sf9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rpFB-F、rpFB-H,并将表达的重组融合蛋白(rF)和血凝素蛋白(rH)进行IFA和Western blot鉴定。以犬抗CDV高免血清对重组杆状病毒感染细胞进行IFA鉴定,在感染细胞的细胞膜上可见特异性荧光反应;以鼠抗F、H蛋白的主要抗原表位区多克隆抗体对重组杆状病毒感染细胞进行Western blot检测,可见相对分子质量为63和68 ku左右的条带,分别为重组融合蛋白(rF)和血凝素蛋白(rH),大小与预期相符。两种囊膜糖蛋白在杆状病毒-昆虫细胞系统中均成功表达,且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本研究为CDV病毒样颗粒疫苗的开发等工作奠定了基础。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和N基因遗传变异频率的分析
盛晓丹,徐怀英,刘霞,黄迪海,曲新泽,秦卓明
畜牧兽医学报, 2015, 46(6):  989-997.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5.06.015
摘要 ( 299 )   HTML( )    PDF (2187KB) ( 4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探讨中国北方地区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流行和分子变异,进而探讨IBV的遗传演变规律。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IBV纤突蛋白(S1)和核蛋白(N)编码基因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2012—2013年发生在山东、天津等北方地区的IBV流行株高度同源,其S1基因核苷酸(氨基酸)相似性为94.0%~100%(93.1%~100%),N基因为98.4%~99.1%(98.1%~99.8%),而与经典疫苗株H120相似性均较低,且至少在S1基因的3个高变区产生了较多的点突变、缺失和插入,且变异集中在第53—150和250—290位,以高变区HVR I居多,GM/13在 62—65位缺失4个氨基酸。进一步的分析表明:IBV流行株S1基因与1998年在我国北方流行的A2株核苷酸相似性最高,为94.9%~97.2%,年核苷酸(nt)变异频率平均为2.4 nt×10-3;而N基因则与LX4株相似性最高,为93.0%~93.5%,年变异频率平均为5.1 nt×10-3。IBV流行株可能是A2-like和LX4-like毒株的重组,且N基因的变异频率明显高于S1基因。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非编码RNA rli87基因缺失株的构建、鉴定及其生长特性初步研究
谢堃,乔军,孟庆玲,彭叶龙,赵海龙,马玉,陈诚,才学鹏,陈创夫
畜牧兽医学报, 2015, 46(6):  998-1003.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5.06.016
摘要 ( 217 )   HTML( )    PDF (1198KB) ( 50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拟构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非编码RNA ril87基因缺失株,对其进行分子鉴定,分析rli87基因缺失对LM生长的影响。用融合PCR方法构建LM-SB5 rli87基因缺失突变体,并构建pKSV7-Δrli87穿梭载体,将其转化入LM-SB5感受态细胞,利用温度(42 ℃)和氯霉素(10 μg•mL-1)的抗性双重压力来实现同源重组,筛选同源重组菌进行分子鉴定,测定缺失株与母源野毒株37 ℃条件下生长曲线。结果显示:PCR和测序结果证实成功获得了LM-Δrli87重组菌。通过25代的连续传代,PCR鉴定结果显示,该缺失株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与野毒株进行对比,在37 ℃条件下缺失株与野毒株的生长差异不显著(P>0.05)。非编码RNA rli87基因在37 ℃条件下对LM生长没有明显的调控作用。

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地区鼠类棘球蚴感染情况调查
肖云霞,徐新龙,尹小平,王安东,闫遵祥,段成任,徐军
畜牧兽医学报, 2015, 46(6):  1004-1010.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5.06.017
摘要 ( 226 )   HTML( )    PDF (2895KB) ( 39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地区鼠类棘球蚴感染情况进行系统调查。选择阿拉山口口岸三个不同区域(野外区、城郊综合区和城区),2013—2014年连续2年采集鼠类样本;剖检、分离肝,对所有样本提取肝基因组DNA,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棘球蚴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单位1(Cox1)、NADH脱氢酶(ND1)等基因并测序。剖检发现8份样品具有包囊,感染率为2.08%;分子鉴定发现有10份样品呈PCR阳性,感染率为2.60%,Cox1基因Blast分析中有8份样品与青海检测的苏俄多房棘球绦虫的相似性最高(登录号:JQ 690286.1),为85%;ND1基因Blast分析,另2份样品与多房棘球蚴相似性最高(登录号:AB 720065.1),为100%;统计学分析发现野外区、城郊综合区鼠类感染率分别为2.74%和2.38%,而城区未检测到病原体。阿拉山口口岸野外区野鼠棘球蚴感染率最高,易感鼠种为大沙鼠。

基础兽医
绵羊小反刍兽疫临床病例的病理学观察
王光祥,贾宁,方梅,孙宝
畜牧兽医学报, 2015, 46(6):  1011-1017.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5.06.018
摘要 ( 279 )   HTML( )    PDF (2740KB) ( 50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深入探讨绵羊小反刍兽疫的病理变化特点。对临诊疑似小反刍兽疫绵羊进行RT-PCR检测和确诊,并对6例病羊进行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组织学研究。结果表明,经N基因RT-PCR检测,扩增出350 bp 左右特异性片段,确诊该羊病为绵羊小反刍兽疫。病理解剖学观察显示,病羊鼻腔、眼睛有多量黄色稀薄或黏脓性分泌物,口腔黏膜有程度不等溃烂。肺有程度不等肺炎,肝、脾表面及切面有大量针尖至粟粒大小灰白色或黄白色病灶分布。全身淋巴结肿大呈浆液性或出血性淋巴结炎,尤以肠系膜淋巴结和支气管淋巴结为重。肠黏膜呈不规则条纹状或斑块状出血,以小肠最明显,甚至形成溃疡。病理组织学观察显示,肺、支气管、肝、脾、淋巴结均有大量多核巨细胞(合胞体细胞)增生,呈灶状聚集或散在分布,细胞质中含有圆形嗜酸性包涵体。肺呈支气管间质性肺炎,肺泡及间质有大量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增生浸润。肝、脾、肾等器官实质广泛变性、坏死,间质中有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及浆细胞增生浸润。研究证明,病羊多组织器官中大量含嗜酸性胞浆包涵体多核巨细胞(合胞体细胞)的增生和支气管间质性肺炎的形成是绵羊小反刍兽疫重要并具代表性的病理变化特点。有关脾与淋巴结中大量含嗜酸性胞浆包涵体的多核巨细胞(合胞体细胞)呈灶状聚集或散在分布在国内外尚属首次报道。

鸡源大肠杆菌耐药性分析及中药对大肠杆菌耐药性消除作用的研究
宁官保,牛艺儒,张鼎,李宏全,马海利,高荣琨,郝卫芳,高文伟,赵宇军,高诗敏,李桂兰,李建慧,闫芳,田文霞
畜牧兽医学报, 2015, 46(6):  1018-1025.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5.06.019
摘要 ( 216 )   HTML( )    PDF (1882KB) ( 6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鸡源大肠杆菌耐药性及中药对大肠杆菌耐药性消除作用。选择22种抗生素采用Kirby-Bauer法对山西省部分地区分离的20株致病性鸡源大肠杆菌进行耐药性检测,对分离菌株进行质粒分析和耐药质粒转化试验,并分析多种中药对大肠杆菌耐药性的消除作用。结果显示,20株试验菌对测试抗生素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5耐及5耐以上的菌株占分离菌株的90%,试验菌对青霉素耐药率最高(90%),其次为恩诺沙星(85%),而对黏杆菌素和呋喃妥因的耐药性最低;分离出12种质粒谱型,同一地区、同一鸡场菌株的质粒图谱相同或相似,不同地区菌株的质粒图谱不同,仅有部分相同或相近的流行质粒共存;对其中5株菌株进行耐药质粒的转化试验,发现同一质粒可编码1个至数个耐药性基因,不同质粒可以携带相同的耐药性基因;中药单剂或合剂对大肠杆菌的耐药性有一定的消除作用,其中黄芩的消除效果最好,中药处理后部分菌株质粒图谱无变化,只有黄连和双黄连造成2条质粒带丢失;对中药提取物作用后的消除子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发现大肠杆菌对环丙沙星等多种抗生素恢复了敏感性。研究结果提示联合使用中药治疗鸡源大肠杆菌病有显著效果。

复方头孢泊肟酯纳米乳的研制及其药效与安全性研究
刘岳,李梦云,郑寅,高娴,欧阳五庆,杨鸣琦
畜牧兽医学报, 2015, 46(6):  1026-1036.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5.06.020
摘要 ( 261 )   HTML( )    PDF (3818KB) ( 47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头孢泊肟酯与牛至油在纳米水平的联合药效,首次制备复方头孢泊肟酯纳米乳并进行体外抑菌试验及急性毒性研究。在传统纳米乳制备方法筛选初步处方基础上,采用多指标正交试验法确定最优处方。以L9(34)正交表设计试验,以抑菌圈直径和纳米乳稳定常数Ke为考察指标,选择头孢泊肟酯和牛至油质量分数比(A)、纳米乳水相pH(B)、乳化温度(C)作为考察因素;体外抑菌试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急性毒性试验采用最大耐受剂量法并进行了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针对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菌最优处方为头孢泊肟酯0.33%、牛至油2.67%、1,2-丙二醇1.13%、EL-40 22.51%、蒸馏水73.36%,纳米乳pH值为6.17;与原料药相比,受试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差异显著(P<0.05);小鼠经口急性毒性最大耐受剂量大于1 800 mg•kg-1,为低毒级药物,无肾、肠毒性,但可引起肝轻微病理损伤。结果表明,牛至油在纳米水平提高了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菌、奇异变形杆菌、巴氏杆菌、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对头孢泊肟酯敏感性。

临床兽医
牡蛎粗多糖对脂多糖刺激仔猪NF-κB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转录的影响
黄志坚,罗刚,陈腾腾,江和基,曾新斌
畜牧兽医学报, 2015, 46(6):  1037-1046.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5.06.021
摘要 ( 229 )   HTML( )    PDF (2098KB) ( 4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初步探讨牡蛎粗多糖对免疫应激仔猪NF-κB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影响。选取30头28日龄左右的杜长大三元阉公仔猪,分为5个处理组,即空白对照组(Ⅰ)、免疫应激对照组(Ⅱ)以及牡蛎粗多糖低(Ⅲ)、中(Ⅳ)、高(Ⅴ)剂量组,每组6头猪。Ⅰ、Ⅱ组饲喂基础日粮,Ⅲ、Ⅳ、Ⅴ组分别饲喂含0.5%、0.8%、1.2%牡蛎粗多糖的基础日粮。试验饲养30 d后,Ⅱ、Ⅲ、Ⅳ、Ⅴ组腹腔注射100 μg•kg-1 LPS,Ⅰ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各组于注射后3 h剖检取肝、脾、肾上腺、淋巴结和胸腺等组织,检测 TLR-4、p300和p50的相对转录水平。结果:(1)与Ⅰ组相比,Ⅱ组p300相对转录水平在淋巴结中极显著性降低,其他指标在各器官中极显著升高(P<0.01)。Ⅲ组TLR-4在淋巴结中,p50在肾上腺中和p300在肝、肾上腺及淋巴结中的相对转录水平均极显著降低(P<0.01);p50在肝、胸腺和脾中,p300在胸腺和脾中相对转录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Ⅳ组TLR-4在淋巴结和脾中,p300在肝、肾上腺和淋巴结中相对转录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TLR-4在肝、肾上腺和胸腺中,p50在肝和胸腺中相对转录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Ⅴ组TLR-4在脾,p300在肝、淋巴结、胸腺和肾上腺中相对转录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TLR4在肝、肾上腺和淋巴结中,p50在肝、胸腺和肾上腺相对转录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2)与Ⅱ组相比,除Ⅴ组TLR-4在淋巴结中的差异不显著外,Ⅲ、Ⅳ、Ⅴ组TLR-4的相对转录水平在各器官中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p50的相对转录水平在肾上腺、淋巴结和脾中极显著降低(P<0.01),Ⅲ组p50的相对转录水平在肝中显著降低(P<0.01),在胸腺中极显著升高(P<0.01),Ⅴ组p50的相对转录水平在胸腺中差异极显著降低(P<0.01);p300的相对转录水平在肝、肾上腺、胸腺和脾中极显著降低(P<0.01);在淋巴结中,Ⅳ组p300的相对转录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牡蛎粗多糖可以缓解免疫应激仔猪器官中NF-κB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

富硒女贞子对热应激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凋亡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邹慧,李丹丹,陈静,劳雪芬,曹铮,尚秋辰,许小琴
畜牧兽医学报, 2015, 46(6):  1047-1054.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5.06.022
摘要 ( 230 )   HTML( )    PDF (3230KB) ( 47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阐明富硒女贞子及其主要成分对高温体外培养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凋亡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以42 ℃作为热应激温度,37 ℃作为对照温度,于42 ℃培养的乳腺上皮细胞分别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富硒女贞子水煎液、齐墩果酸、蛋白质,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SOD活性。结果表明,各质量浓度的富硒女贞子水煎液、齐墩果酸及蛋白质均能显著提高热应激状态下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活性(P<0.05)、显著降低细胞的凋亡率(P<0.05)、显著提高细胞培养上清中SOD的活性(P<0.05),且富硒女贞子组明显优于普通女贞子组。结果提示,富硒女贞子水煎液、齐墩果酸及蛋白质对热应激引起的乳腺细胞增殖活性降低及细胞凋亡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并能提高热应激状态下乳腺细胞的抗氧化功能。

复方中药对肉鸡腹水综合征肺组织NO、ET-1的作用及机制
韩烨晨,苏晓菲,王俊武,张娟,朱昱波,程佳,员世宇,孙耀贵,王文魁,李宏全,段智变
畜牧兽医学报, 2015, 46(6):  1055-1062.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5.06.023
摘要 ( 236 )   HTML( )    PDF (1024KB) ( 48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腹水综合征(AS)肉鸡肺组织NO、ET-1及相关指标变化和复方中药对其的防治作用,将316羽14日龄罗斯肉鸡随机分为空白组(N组,常温,常规饲养)、模型组(C组,9~11 ℃,添加3%猪油和4%鱼粉的高能饲料,0.12% Na+饮水饲养)和复方中药高(T1)、中(T2)、低(T3)剂量组(饲养同C组,每天于饮水中分别给予2、1、0.5 mL•kg-1复方中药)以及L-Arg组(L组,饲养同C组,每天于饲料中添加1% L-Arg)。结果表明:与N组相比,35和45日龄C组肉鸡出现典型临床症状,腹水发病率、腹水心脏指数和肺组织NO及ET-1含量、iNOS活性、ETAR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或P<0.05),肺组织cNOS活性和NO/ET-1显著降低(P<0.01);与C组相比,T1、T2和L组均能改善临床症状及上述指标(P<0.01或P<0.05)。肉鸡肺组织NO及ET-1含量、ETAR mRNA相对表达量和iNOS活性升高,cNOS活性降低,导致NO、ET-1失衡,参与了AS的发生;气血双补、行气利水的复方中药能有效防治AS。

研究简报
沙葱黄酮对绵羊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及IL-2、IL-4、IFN-γ mRNA表达的影响
萨茹丽,木其尔,王翠芳,包玲玲,敖长金,王思珍
畜牧兽医学报, 2015, 46(6):  1063-1070.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5.06.024
摘要 ( 235 )   HTML( )    PDF (1739KB) ( 4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以绵羊外周血淋巴细胞为研究对象,研究沙葱黄酮对绵羊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率,IL-2、IL-4、IFN-γ基因mRNA表达量的影响,为全面揭示沙葱黄酮的免疫调节活性机制和相关产品的开发提供试验依据。试验采用MTT法研究沙葱黄酮对绵羊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率的影响,使用RT-PCR法研究沙葱黄酮对绵羊外周血淋巴细胞IL-2、IL-4、IFN-γ基因mRNA表达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沙葱黄酮具有促进绵羊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对绵羊外周血淋巴细胞IL-2 mRNA表达无明显调节作用,可上调IFN-γ mRNA表达,下调IL-4 mRNA表达。综上,沙葱黄酮具有促进绵羊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及免疫调节活性的作用。

双峰驼天然重链抗体可变区酵母双杂交文库的构建与鉴定
胡湘云,高小龙,付向晶,刘丹丹,范文涛,王燕平,杜恩岐,王兴龙,党如意,杨增岐
畜牧兽医学报, 2015, 46(6):  1071-1076.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5.06.025
摘要 ( 306 )   HTML( )    PDF (1674KB) ( 6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构建双峰驼天然重链抗体可变区(VHH)酵母双杂交文库,并对文库质量进行鉴定。采集未经免疫的6月龄雌性双峰驼外周血、骨髓、脾和淋巴结,并从外周血中分离淋巴细胞。抽提总RNA,反转录为cDNA,用2对引物经过2轮PCR扩增得到400 bp左右的双峰驼VHH片段。根据Clontech公司Mate & PlateTM library construction system使用手册,将带有同源臂的VHH片段与线性化的pGADT7-Rec质粒共转化Y187酵母感受态细胞,转化产物涂布SD/-Leu平板,30 ℃倒置培养3~5 d后,收集平板上的所有克隆,即为双峰驼天然重链抗体可变区酵母双杂交文库。对文库的滴度、重组效率及多样性进行鉴定。结果显示,本研究构建的双峰驼天然重链抗体可变区酵母双杂交文库库容为2.07×107,滴度为7.6×108 cfu•mL-1。随机挑取47个独立克隆进行菌落PCR鉴定,43个含有VHH片段,重组率为91.5%;选取其中19个测序,均为独立克隆,且多样性好。该研究成功构建双峰驼天然重链抗体可变区酵母双杂交文库,且文库质量满足要求,为进一步获得特定抗原的VHH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