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5年 第36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5-01-25
综述与专论
鸡球虫疫苗研究进展
吴绍强;蒋金书;刘 群;朱引洁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1):  1-5.  doi:
摘要 ( 622 )   HTML( )    PDF (1708KB) ( 95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鸡球虫病是生产中严重危害养禽业的寄生虫病,长期以来以药物防治为主。目前,由于球虫耐药性的普遍存在,加上消费者对禽产品药物残留问题的关注,采用疫苗防治球虫病为人心所向。球虫活苗在实际生产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球虫活苗存在“复壮”的可能且使用麻烦,人们将目光转向了分子疫苗。球虫基因组学研究为基因工程苗开发奠定了基础,目前已经筛选了上百个功能抗原基因。受表达系统的限制,原核表达的重组蛋白抗原性较差,虽有较多尝试,但鲜有成功。人们在探索体外真核表达(如酵母、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等)的同时,核酸疫苗以其独特的诱发高水平细胞免疫反应的能力而倍受青睐,近几年发展较快。
研究报告
利用微卫星标记对蒙古马和纯血马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李金莲;芒 来;石有斐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1):  6-9.  doi:
摘要 ( 661 )   HTML( )    PDF (1145KB) ( 8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13个微卫星座位对蒙古马和纯血马两大品种的60匹马进行了遗传检测。用8%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PCR扩增产物,并用银染法显色。通过软件计算了各微卫星座位的等位基因频率、有效等位基因数(Ne)、多态信息含量(PIC)和杂合度(H)。结果13个座位中UCDEQ440变异最大,TKY16变异最小;纯血马的Ne、PIC和H的平均值均稍高于蒙古马;总群体的平均遗传分化系数是0.042 9。这些研究将为今后我国培育优良品种马提供思路。
鸡与鹌鹑属间杂交试验及其mtDNA遗传多态分析
赵宗胜;李大全;孙 杰;李 岩;余春梅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1):  10-15.  doi:
摘要 ( 579 )   HTML( )    PDF (1398KB) ( 57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人工授精,进行了鸡与鹌鹑的属间远缘杂交试验,成功地获得了蛋鸡与鹌鹑和乌鸡与鹌鹑的属间杂交种,并证实杂交后代均表现出杂交子一代单性不育——雌性不育,且不育的程度比较大,即在雌性胚胎发育的早期细胞分化活动就得以终止。为了进一步研究远缘杂交中细胞质的遗传效应,从鸡、鹌鹑和它们的杂交种的脏器中提取线粒体DNA,发现杂交种与其母本的mtDNA大小完全一致(16.9 kb),而与其父本明显不同。利用9种限制性内切酶对鸡、鹌鹑及其属间杂交种(蛋鸡♂×鹌鹑♀)的mtDNA进行了RFLP分析,结果表明属间杂交种具有与母本相同的限制型单倍型,证明在鸡与鹌鹑的属间杂交中mtDNA遵循母性遗传规律。
辅酶Q10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以及对腹水症的敏感性研究
耿爱莲;呙于明;袁建敏;杨 鹰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1):  16-20.  doi:
摘要 ( 573 )   HTML( )    PDF (2239KB) ( 56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0只AA雄性肉仔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8日龄起分别饲喂代谢能为13.2 MJ/kg的日粮,辅酶Q10添加量分别为0、20、40 mg/kg。15~21日龄关闭水暖进行较低温处理(15~18 ℃)以诱发腹水症,并研究辅酶Q10添加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以及对腹水症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肉仔鸡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辅酶Q10对生产性能的影响不显著,而能显著降低其对腹水症的敏感性。日粮添加辅酶Q10能够显著降低肉仔鸡腹水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降低肉仔鸡红细胞渗透脆性(EOF)(P≤0.05)。虽然辅酶Q10添加与否对血液红细胞压积(PCV)没有显著影响,但40 mg/kg的辅酶Q10添加量同20 mg/kg的添加量相比,PCV值显著降低(P≤0.05), 除了36日龄时添加40 mg/kg辅酶Q10显著降低了肉仔鸡的肺动脉舒张压(PADP)外,各试验组肉仔鸡右心室内压(RVP)、肺动脉压(PAP)、右心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等均没有表现出显著变化, 而40 mg/kg的辅酶Q10组显著降低了腹水心脏指数(AHI)(P≤0.05)。辅酶Q10的这种有益作用可能与其为心肌细胞充足供能、降低血液的红细胞渗透脆性有关。
改性坡缕石对肉鸭日粮中黄曲霉毒素B1的去毒作用及机理
夏枚生;许梓荣;胡彩虹;叶 瑛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1):  21-27.  doi:
摘要 ( 644 )   HTML( )    PDF (1884KB) ( 78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体外和体内试验研究了改性坡缕石对肉鸭日粮中黄曲霉毒素B1的去毒作用。体外试验表明:与坡缕石相比,改性坡缕石对黄曲霉毒素B1的吸附率更强。480羽1日龄樱桃谷商品代肉鸭,按饲养试验要求随机分为4组:1)对照组为基础日粮;2)基础日粮+0.25%改性坡缕石;3)霉变玉米50%代替基础日粮中的玉米,使黄曲霉毒素B1前期为50 μg/kg,后期为55 μg/kg;4)第3组日粮+0.25%改性坡缕石。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0.25%改性坡缕石对肉鸭生长性能、组织和血清黄曲霉毒素B1含量、内脏器官相对质量、血清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影响。然而,霉变玉米使肉鸭生长性能显著降低,使胸肌、肝脏、肾脏、血清黄曲霉毒素B1含量以及肝脏率、肾脏率、胰脏率、血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淀粉酶水平显著提高;使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尿酸水平显著降低。联合饲喂霉变玉米/改性坡缕石可使肉鸭生长性能、组织器官和血清黄曲霉毒素B1含量、内脏器官相对质量、血清生化指标均恢复至对照组水平。上述结果提示,改性坡缕石对肉鸭日粮中黄曲霉毒素B1具有较好的去毒作用。
日粮锌缺乏继发的生长限制对肉仔鸡维生素A代谢影响的研究
史彬林;闫素梅;郝永清;魏建民;索兰弟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1):  28-32.  doi:
摘要 ( 578 )   HTML( )    PDF (1367KB) ( 6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玉米淀粉和低锌豆粕为主要原料构成含锌4.67 mg/kg的半纯合低锌基础日粮,将150只1日龄艾维茵肉仔鸡随机分为3个自由采食组与2个限制采食组。其中,自由采食组日粮是在低锌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5、80 mg/kg的锌,各组的VA添加水平均为3 000 IU/kg日粮。2个限制采食组的日粮锌添加水平为80 mg/kg,其它营养成分及采食量控制到与相应的低锌组一致的水平。结果表明,日粮锌水平低于9.67 mg/kg时,可引起肉仔鸡血清VA浓度的明显下降。日粮锌含量为4.67 mg/kg时,血清VA浓度的下降既与缺锌本身有关,又与因缺锌继发的采食量下降有关;日粮锌含量为9.67 mg/kg时,血清VA浓度的下降主要是由缺锌继发的采食量下降引起的。限制采食也可引起肉仔鸡血清VA浓度的下降,但对血清锌浓度无明显的影响。
牛卵母细胞质内注射体细胞核移植胚的早期发育
李裕强;安志兴;张 琇;张 涌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1):  33-37.  doi:
摘要 ( 596 )   HTML( )    PDF (1572KB) ( 8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牛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处理方式对卵质内直接注射法构建的核移植胚胎发育的影响,同时比较了MⅡ期与TⅡ期卵母细胞作为受体的效果。结果表明:在细胞核注射前对供体细胞作低渗处理可明显提高胚胎构建的成功率和早期发育能力。牛皮肤成纤维细胞是否作G1/G0期同期化处理,对核移植胚胎的发育没有明显的影响。发现供核细胞在悬浮情况下作休眠处理,所得核移植胚胎的发育能力与贴附休眠的细胞基本相同,且悬浮休眠3 d后的细胞无需再作低渗处理便可用作细胞核注射。MⅡ期或TⅡ期卵母细胞作为胞质内核注射受体,对牛体细胞核移植胚胎的早期发育没有明显影响。
蓝塘仔猪IGF-1水平与组织IGF-1、GHR基因的表达
高 萍;傅伟龙;朱晓彤;刘 丽;江青艳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1):  38-42.  doi:
摘要 ( 692 )   HTML( )    PDF (1514KB) ( 86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2头不同日龄(出生、3、21、35 d)蓝塘仔猪,由前腔静脉采血后剖杀,取肝脏、背最长肌样品。用RIA法测血液、组织中IGF-1浓度,用放射受体法(RBA)检测肝脏、肌肉组织中GHR结合活性,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IGF-1、GHR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1) 血液中IGF-1在出生日显著高于其它时期(P<0.05)。肌肉组织中IGF-1含量高于肝脏组织,肌肉组织IGF-1含量在3、21、35日龄时都显著高于出生日(P<0.05)。(2)肝脏细胞膜GHR结合活性在出生日显著高于3、21日龄(P<0.05),肝脏细胞膜GHR结合活性高于肌肉组织。(3)肝脏组织IGF-1、GHR mRNA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肌肉组织(P<0.05)。肝脏IGF-1 mRNA的表达在出生日、21日龄时显著高于3、35日龄(P<0.05),GHR mRNA的表达在出生日显著高于其它日龄(P<0.05)。肌肉IGF-1、GHR mRNA的表达在出生日均显著高于其它日龄(P<0.05)。
中国畜禽品种资源网络数据库系统的构建
熊本海;马月辉;罗清尧;庞之洪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1):  43-47.  doi:
摘要 ( 1083 )   HTML( )    PDF (1773KB) ( 6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规范化《中国畜禽品种志》和重新调查搜集到的大量畜禽种质资源信息后,利用TBF全文信息非结构数据库,构建了“中国畜禽品种资源网络数据库”,并通过Internet以http://www.cdad-is.org.cn/网址发布。在网站内系统提供了包括全文检索、组合检索、二次检索、字段检索和多库检索等功能,并指出了本网络数据库的今后发展目标是如何获取我国畜禽品种资源的动态信息,以及实现资源信息从内容管理到知识管理的逐步过渡。
逆转录病毒介导的PrV Ea株gD基因转基因细胞系的建立
石德时;兰盛银;洪文洲;吴美洲;陈焕春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1):  48-53.  doi:
摘要 ( 510 )   HTML( )    PDF (2018KB) ( 6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逆转录病毒介导的方法,将PrV Ea株gD基因整合进PK-15细胞染色体中,建立起表达gD蛋白的细胞系PKD。通过荧光观察,发现PKD表达的gD分布在细胞膜上,具备原有的免疫反应性;同时,还发现gD蛋白在PKD细胞膜上呈明显极性分布。PCR技术和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对PKD进行检测的结果表明该细胞系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在相同培养条件下,PKD细胞的生长速度及形态与正常PK-15细胞无明显差异。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PrV Ea株基因组转染PKD细胞,在转染后30 h细胞发生典型病变,表明PKD细胞对脂质体的毒害具有耐受性。TCID50测定结果显示:PKD对PrV Ea株增殖尽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PrV Ea株仍能在其上正常增殖。上述研究结果提示:所构建的细胞系PKD可用于构建PrV Ea株 gD基因缺失毒株,为PrV Ea株gD基因缺失毒株的构建提供了必备的工具。
绵羊肺腺瘤病毒NM株前病毒gag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刘淑英;马学恩; 李景鹏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1):  54-57.  doi:
摘要 ( 1346 )   HTML( )    PDF (1331KB) ( 58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参照GenBank中已发表的绵羊肺腺瘤病毒(JSRV)的全基因序列,设计合成3对引物,对JSRV NM株的gag基因分3段进行PCR扩增,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分别呈3条531、888和949 bp的特异条带,将其分别克隆入pMD-18 T载体中,进行序列测定并拼接序列,得到完整的gag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与南非代表株(基因序列号NC-001494)的gag基因序列比较,核苷酸同源性为89.0%,推导出的氨基酸同源性为90%。与美国代表株(基因序列号AF105220)的gag基因序列比较,核苷酸同源性为86.3%,氨基酸同源性为87%。
iss基因与鸡大肠杆菌毒力相关性的分析
樊 琛;王亚君;李一经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1):  58-61.  doi:
摘要 ( 557 )   HTML( )    PDF (1103KB) ( 68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20株鸡源大肠杆菌的致病性进行测定,并对不同致病性鸡大肠杆菌的iss基因进行了扩增。结果表明:鸡E.coli O1、O2、北京1、北京3、贵州1、新大、田大、E10、E11、E27对1日龄雏鸡具有较强的毒力;O78、E5、E21的致病性较弱;而E.coli E1、E4、E7、E8、E9、E14、E18接种雏鸡均无死亡。iss基因在致病性鸡E.coli O1、O2、O78、北京1、北京3、贵州1、新大、田大、E5、E21、E10、E11、E27中的扩增频率为92.31%;在毒力较强的致病性鸡E.coli O1、O2、北京1、北京3、贵州1、新大、田大、E10、E11、E27中的扩增频率为100%;在无致病性(或低毒力)的鸡E.coli E1、E4、E7、E8、E9、E14、E18中的扩增频率为14.29%。结果表明:iss基因在致病力强的菌株中的扩增频率明显高于其它菌株,iss基因的存在与鸡大肠杆菌的毒力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和马立克氏病病毒共感染对鸡的致肿瘤作用
张 志;庄国庆;孙淑红;崔治中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1):  62-65.  doi:
摘要 ( 561 )   HTML( )    PDF (1475KB) ( 64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和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共感染肉鸡,研究这2种病毒对鸡的致瘤作用,结果表明肉鸡共感染MDV和REV后13 d即可发生死亡,接种后100 d死亡率达84%。死亡鸡的肝脏、脾脏、肾脏和心脏等可以形成2种外观明显不同的散在的大肿瘤结节和弥漫性的小肿瘤结节。取发病鸡的肝脏、脾脏、肾脏、心脏和腺胃等组织样品做连续石蜡切片,HE染色后发现这些脏器均存在2种不同类型的肿瘤细胞增生。对这些连续切片分别用MDV和REV 的单克隆抗体进行间接荧光试验,则同1份样品存在可以与REV和MDV分别呈现阳性反应的肿瘤细胞团,结果表明REV和MDV可以在感染鸡的体内分别诱发形成肿瘤。在接种后14、21、28和42 d随机采集3只鸡的全血分离MDV和REV,均可以同时分离到MDV和REV。表明REV和MDV的共感染延长了病毒血症的时间。
微小牛蜱铁蛋白编码基因的克隆和分析
白 霞;周金林;程天印;周勇志;刘 毅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1):  66-69.  doi:
摘要 ( 1263 )   HTML( )    PDF (1474KB) ( 70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微小牛蜱克隆到1个新的铁蛋白编码基因,cDNA全长642 bp,编码区为123-639 bp,编码172个氨基酸残基,该蛋白预测的分子量为19.9 ku,等电点为4.24。经过分析,其预测氨基酸序列与已报道的变异革蜱、非洲钝缘蜱和蓖子硬蜱铁蛋白同源性分别为93.60%、88.37%和83.72%。且核苷酸序列在mRNA 5′未翻译区(5′UTR)的茎环结构存在铁应答元件(IRE),其氨基酸序列上带有典型的亚铁氧化酶中心结构的保守序列。RT-PCR分析表明,该基因在微小牛蜱卵、幼蜱、半饱血雌蜱、饱血雌蜱和雄蜱这几个阶段均有表达。
弓形虫ITS及5.8S序列的PCR扩增、克隆及分析
翁亚彪;谢德华;林瑞庆;李华文;张德林;吴绍强;朱兴全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1):  70-73.  doi:
摘要 ( 924 )   HTML( )    PDF (1321KB) ( 69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国内来源于不同宿主的ZS人株、SH人株、CN猪株、QH绵羊株4个弓形虫虫株,以及国际标准强毒株RH株的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TS)及5.8S DNA序列进行PCR扩增、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旨在对国内不同宿主间弓形虫虫株的遗传变异情况进行分析和验证,为分子遗传学和分子诊断学研究提供资料。结果显示:QH绵羊株、ZS人株、SH人株、CN猪株的ITS及5.8S序列完全一致,且与GenBank上注册RH株的ITS及5.8S序列也一致;仅实验室传代保存的RH株的ITS2序列与其它4株的ITS2有2个碱基的差异。结果表明ITS可作为分子标记用于弓形虫与其它原虫的种间鉴定,但不适合用于弓形虫种内遗传变异的研究。
转球虫SO7基因功能乳酸杆菌对肉仔鸡感染球虫后盲肠病理学变化的影响
徐镔蕊;王春凤;孙 哲;刘尚高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1):  74-76.  doi:
摘要 ( 638 )   HTML( )    PDF (1400KB) ( 67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检测转鸡柔嫩艾美耳球虫保护性抗原SO7基因的功能乳酸菌对试验感染球虫攻击的保护性,用含SO7基因的功能乳酸菌饲喂1日龄雏鸡,连喂11 d后,以5×104 个/只剂量接种球虫卵囊,通过观察雏鸡的组织病理学变化来评价转球虫SO7基因工程乳酸菌的效果。结果显示:饲喂转基因乳酸菌组雏鸡受球虫攻击的组织病理学变化最轻微。从而证明含保护性抗原SO7基因的功能乳酸菌对试验感染球虫攻击具有一定的保护性。本研究为外源性的保护性抗原基因在乳酸菌中表达用于球虫病的防治奠定了基础。
弓形虫急性感染与小鼠妊娠失败相关性研究
钟秀会;宫新城;史万玉;刘占民;翟向和;张 铁;李绍华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1):  77-81.  doi:
摘要 ( 605 )   HTML( )    PDF (1529KB) ( 65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弓形虫感染对小鼠妊娠的影响。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子宫部分免疫细胞,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子宫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0 (IL-10)的含量。发现孕0天和孕6天接种弓形虫,小鼠全部流产。感染组子宫内膜中仅见少量CD8+T淋巴细胞。对照组未见阳性细胞。F4/80+巨噬细胞在感染组小鼠子宫内膜中大量存在。对照组仅见少量F4/80+细胞。细胞因子测定结果表明,TNF-α弓形虫感染组子宫匀浆中含量高达76.862±30.354 pg/mg蛋白,显著高于正常妊娠7天时小鼠子宫中TNFα的含量(P<0.01)。结果提示,已妊娠母鼠感染弓形虫可引发流产,并与子宫胎儿界面的TNF-α分泌增多有关。孕0天感染,孕鼠子宫匀浆上清液中IL-10含量平均值为19.696±9.811 pg/mg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48.856±16.518 pg/mg,P<0.05)。孕6天感染,子宫匀浆IL10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披针叶黄华对奶山羊的毒性
朱忠珂; 赵宝玉; 何生虎;董强;周云凤; 曹光荣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1):  82-86.  doi:
摘要 ( 1185 )   HTML( )    PDF (1394KB) ( 6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只杂种奶山羊按5 g/kg体重剂量投服披针叶黄华干草粉,分别于试验的第0、7、14、28、35、42天采血样作血常规、血清酶学及血清生化指标检验,并每天观察临床症状,试验结束时剖检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受试羊于试验的第30天开始出现中毒症状,表现为体重下降,机体消瘦,被毛粗乱,于试验的第41天出现运动异常,驱赶时突然倒地;血红蛋白含量和白细胞数升高,与试验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升高,与试验前相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血清尿素氮从第14天起显著下降,与试验前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剖检变化以组织器官肿大、出血为主,组织学检查以组织脏器出现空泡化为主,超微结构检查,首次观察到肝脏胶原纤维增生。
出生前山羊颈段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发育
徐永平;卿素珠;蒲 鹏;郑月茂;赵慧英;张 涌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1):  87-91.  doi:
摘要 ( 657 )   HTML( )    PDF (1932KB) ( 70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应用HE染色和超薄切片技术研究第6周到出生前山羊脊髓腹角运动神经元胞体的发育变化。结果表明:1出生前山羊脊髓腹角运动神经细胞发育包括未分化期、不成熟期、发育成熟期和成熟期4个阶段。2发育过程中,山羊脊髓运动神经元细胞核的体积持续增长;常染色质增加,异染色质减少且趋边分布;核仁数量减少,中央核仁在第8周形成,以后逐渐发育成熟;核膜渐趋成熟。3山羊脊髓运动神经元胞体内膜系统的发育变化的规律与神经元的发育阶段相适应。
补气活血对奶牛产后气虚血瘀征血液流变性、SOD/MDA及NO的影响
何永明;王 凯;刘钟杰;焦淑贤;王清兰;许剑琴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1):  92-97.  doi:
摘要 ( 707 )   HTML( )    PDF (1796KB) ( 7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血液流变性、氧自由基和一氧化氮自由基变化角度研究补气活血法防治产后气虚血瘀征的作用。试验分为3组:产后健康组18例,气虚血瘀征组9例,气虚血瘀征用药组8例。用药组按0.8 g/kg体重投喂归芪益母散,给药方法为产后1、2、3、5、7 d每日1剂,共计5剂。于产后1、2、4、7、10 d按设计指标采血、化验分析。结果表明喂服归芪益母散可显著降低产后气虚血瘀征奶牛1、2 d全血低切比黏度(P<0.05),显著降低4、7、10 d血浆比黏度(P<0.01或P<0.05);显著降低1、2、7 d血液MDA含量(P<0.01或P<0.05);显著降低1、2、4、7、10 d血液一氧化氮含量(P<0.01或P<0.05)。补气活血可显著改善产后气虚血瘀征奶牛的血液流变性、氧自由基和一氧化氮自由基失衡状况。
研究简报
天然鼠源噬菌体单链抗体库的构建
邵建军;苗向阳;朱瑞良;丁淑燕;陈永福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1):  98-99.  doi:
摘要 ( 699 )   HTML( )    PDF (651KB) ( 69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外源性谷氨酰胺对肉仔鸡空肠形态结构的影响
戴四发;李有志;李如兰;黄栋梁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1):  100-104.  doi:
摘要 ( 717 )   HTML( )    PDF (1401KB) ( 8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