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7年 第38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7-02-25
遗传繁育
猪新基因NPM1的克隆、序列分析与染色体定位
唐中林[;] 李勇[] 赵书红[] 刘榜[] 樊斌[] 朱猛进[] 李奎[;]
畜牧兽医学报, 2007, 38(2):  105-109.  doi:
摘要 ( 1425 )   HTML( )    PDF (449KB) ( 105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克隆了猪NPM1基因的cDNA和第4内含子序列,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验证。所得cDNA序列全长1195bp且包含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94个氨基酸。内含子序列长300bp,遵循GT/AG剪接法则。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与已报道的人、大鼠和小鼠等物种的NPM1基因高度同源,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5%、91%和91%。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Nucleoplasmin保守功能域。用体细胞杂种板将该基因定位在猪16号染色体q21区段,辐射杂种板定位结果表明该基因与猪16号染色体上SW977标记紧密连锁。
西农萨能羊两个泌乳阶段差异表达基因SAA3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武会娟;罗军;张丽娟;韩雪峰;杨宝进;王海滨;单翠燕;张宁;余刚
畜牧兽医学报, 2007, 38(2):  110-114.  doi:
摘要 ( 1202 )   HTML( )    PDF (568KB) ( 106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研究不同泌乳期乳腺组织中差异表达基因,利用抑制性削减杂交技术构建西农萨能羊泌乳60d乳腺组织及泌乳28d乳腺组织中差异表达基因文库,用Real-Time PCR技术验证阳性克隆血清淀粉样蛋白A3(SAA3)基因,通过RT-PCR方法克隆西农萨能羊乳腺组织SAA3,并进行序列比对和功能预测。结果成功构建了西农萨能羊不同泌乳期乳腺组织中差异表达基因文库,筛选克隆了乳腺组织SAA3基因,GenBank登录号为:DQ839400,编码区长度为396bp,含有131个氨基酸。西农萨能羊乳腺组织中SAA3与牛(GenBank:NM_181016)、兔(GenBank:M64696.1)、人(GenBank:BC020795)、鼠(GenBank:NM_011315)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5%、84.3%、81.3%和81.9%,氨基酸同源性为93%、76%、72%、72%;在编码区261-287位较人、兔、鼠SAA编码区多27个碱基,连续大于5个氨基酸的保守区域有6个,较人SAA多3个潜在功能基序。
荷斯坦牛BoLA -DRB3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乳房炎抗性关系分析
张夫千;史远刚;郑小敏;唐大伟;赵鹏
畜牧兽医学报, 2007, 38(2):  115-119.  doi:
摘要 ( 1569 )   HTML( )    PDF (609KB) ( 7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PCR-RFLP方法检测了BoLA-DRB3基因在荷斯坦奶牛中的多态性,并统计分析了产犊年季和BoLA-DRB3基因分别被RsaI和HaeIII酶切后的不同基因型对SCS及其它产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RsaⅠAD型的SCS显著高于RsaⅠEG型(P<0.05)。另外,年季和BoLA-DRB3被RsaⅠ酶切后的不同基因型对蛋白率和乳脂率的影响均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Hae III AB型个体的蛋白率显著高于Hae III AA型(P<0.05)。
牛TLR4基因的遗传多态性与乳房炎的关联分析
王兴平;许尚忠;马腾壑;高雪;任红艳;陈金宝
畜牧兽医学报, 2007, 38(2):  120-124.  doi:
摘要 ( 1367 )   HTML( )    PDF (699KB) ( 77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TLR4通过识别病原体而激活免疫细胞,在先天免疫和适应性免疫防御中起着重要作用。以中国荷斯坦奶牛、三河牛和中国西门塔尔牛共397头为研究对象,利用创造酶切位点PCR法扩增243bp的目的片断,通过限制性内切酶HinfⅠ酶切来检测TLR4第3外显子的多态性,结果发现扩增产物的27bp处C到T的突变使得多态位点产生,编码的氨基酸由苏氨酸变为异亮氨酸。A、B 2个等位基因在3个群体中均有分布,A等位基因占优势(大于78%),经χ2适合性检验,三河牛在该位点未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运用SAS 8.2 软件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线性模型,将该基因座不同基因型与奶牛乳房炎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表明:AA基因型为乳房炎抗性基因型(P<0.05),A等位基因为乳房炎抗性的有利基因。
3个中国地方黄牛品种遗传结构及其遗传分化的研究
毛永江;常洪;杨章平;张柳;许明;孙伟;常国斌;宋光明;Henner Simianer
畜牧兽医学报, 2007, 38(2):  125-132.  doi:
摘要 ( 760 )   HTML( )    PDF (669KB) ( 8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12对微卫星引物对中国3个地方黄牛品种(鲁西黄牛、渤海黑牛及闽南黄牛)及2个对照群体(中国荷斯坦牛和青海牦牛)的群体遗传结构、遗传分化及基因流水平进行研究,结合聚类分析,结果表明:5个牛群体总近交系数(Fit)为58.5%,群体内近交系数(Fis)为 43.2%,群体间基因分化系数(Fst)为26.9%,三个指标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1)。5个牛群体内近交系数(Fis)鲁西黄牛最高(0.640),青海牦牛最低(0.231)。鲁西牛与荷斯坦牛间每世代群体间有效迁移个体数(Nem)最大(1.149),牦牛与鲁西牛间最小(0.509)。5个牛群体每个体属于所属群体的平均概率从91.4%到98.5%不等。结合聚类分析、基因流分析及STRUCTURE分析结果,5个牛群可分为3大类:鲁西黄牛和中国荷斯坦牛为一类,渤海黑牛和闽南黄牛为一类,牦牛自为一类,这说明在鲁西黄牛和渤海黑牛的形成过程中,鲁西牛受普通牛影响较大,而渤海黑牛受瘤牛影响较大,文中同时探讨了它们的品种演化与形成过程。
江淮流域9个家鸭品种的分子生物地理演化过程分析
张汤杰;李慧芳;常洪;张晶鑫;汤青萍;高玉时;徐文娟
畜牧兽医学报, 2007, 38(2):  133-138.  doi:
摘要 ( 689 )   HTML( )    PDF (810KB) ( 66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江淮流域9个家鸭品种106个样本的线粒体D-loop区的序列分析,探讨了各品种体现在该特征的遗传多样性的现代分布格局及其地理演化过程。对检测出的31个单倍型的分析表明:长江中游地区的家鸭品种遗传多样性高于东部地区的家鸭品种。品种之间基因流同地理距离之间呈弱负相关。歧点分布分析和Tajima’s D 值中性检验符合中性突变,提示江淮流域鸭在过去没有出现群体扩张,群体大小稳定。各单倍型在最大简约树中的分布和实际地理分布无显著关系,各地理单元的单倍型都相互散布在不同的分布群中,呈现一种混杂的分布格局。
用随机回归模型对湖南荷斯坦奶牛日产奶量进行协方差函数估计
赵福平;陈 斌;彭慧珍;汤泽桃
畜牧兽医学报, 2007, 38(2):  139-143.  doi:
摘要 ( 1145 )   HTML( )    PDF (978KB) ( 66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随机回归模型对507头中国荷斯坦奶牛的第1胎日产奶量进行了分析,将时间配合勒让德多项式作为自变量,再用平均信息约束最大似然法(AIREML)进行估计。然后通过用协方差函数对时间轴上的时间点间估计协方差值,再用Excel绘制成三维图。结果表明:配合M6-5-10时,能够很好对函数值性状进行分析,能够得到光滑的三维图形,且能教好的描述加性遗传效应和永久环境效应的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降价配合涉及的参数比较少,同时能够很好地缓和协方差函数估计值间的差异。
新生牛雄性生殖细胞源类ES的培养及检测
董武子;沈文正;华进联;窦忠英
畜牧兽医学报, 2007, 38(2):  144-148.  doi:
摘要 ( 718 )   HTML( )    PDF (928KB) ( 5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贴壁速率差法分离纯化的新生牛雄性生殖干细胞(male germ stem cell, mGSCs)和支持细胞(calf sertoli cell, CSCS); CSCs饲养层细胞一般维持时间不超过8 d;新生牛雄性生殖干细胞在CSCs饲养层上1代培养至5~6 d可形成类ES细胞集落,采用机械离散集落传代法有利于集落形成或存在,传代培养至少在前2代细胞集落存在;部分典型细胞集落的中心细胞AKP强阳性,周边细胞AKP弱阳性或阴性;免疫组化检测显示,细胞集落SSEA1强阳性、SSEA3弱阳性和Oct-4呈现阳性染色。表明mGSCss具有ES细胞的某些细胞特性。
囊胚注射转基因ES细胞制作嵌合体的研究
付志新;刘宗平;梁建兰;李善刚;陈学进
畜牧兽医学报, 2007, 38(2):  149-154.  doi:
摘要 ( 1425 )   HTML( )    PDF (971KB) ( 74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嵌合体小鼠的制作是判定胚胎干细胞系是否具有种系分化能力的唯一方法,其在胚胎干细胞系的建立、外源基因导入胚胎干细胞、种系嵌合体的获得中处于重要的地位,也是通过胚胎干细胞途径得到转基因小鼠的关键环节。本实验在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制作的饲养层上培养并成功的维持了携带LacZ基因的胚胎干细胞系(S8),在此基础上,以S8为供体细胞,以远交系昆明白小鼠3.5d胚胎为受体。通过显微注射法将供体细胞转移到受体的囊胚腔内,经过恢复培养,移植到代孕鼠昆明白雌鼠的子宫中;后代在嵌合体出生一周后进行判定。本实验用8-13代的S8细胞共注射胚胎597枚,经1-3h恢复培养,有585枚胚胎重新具有膨大的囊胚腔,细胞轮廓分明,滋养层细胞间连接也清晰可见,胚胎成活率为97%;胚胎移植后,代孕母鼠共移植胚胎228枚,经17-19天的妊娠期后,产仔37只(2只死胎),产仔率为16%;有35只仔鼠(雄鼠18只,雌鼠17只)存活到可以判断毛色,共获得8只S8细胞毛色嵌合体小鼠,嵌合体的产生率为21.6%。结果表明用S8细胞经囊胚注射后能够获得嵌合体,并且嵌合体明显发生了性偏离现象。本实验为国内利用囊胚注射携带LacZ基因的胚胎干细胞获得嵌合体小鼠的首例报道。
动物营养
异戊酸对西门塔尔牛瘤胃发酵及尿嘌呤衍生物的影响
刘 强;黄应祥;王 聪;王 浩;郭 刚
畜牧兽医学报, 2007, 38(2):  155-160.  doi:
摘要 ( 732 )   HTML( )    PDF (962KB) ( 68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用4头体重420±8.6kg,年龄2.5岁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中国西门塔尔牛阉牛,采用4×4拉丁方设计,以混合精料和玉米秸秆为基础日粮,研究异戊酸(0、0.02、0.04和0.06g/kgW)对瘤胃pH、NH3-N、VFA、营养物质降解率及尿嘌呤衍生物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0.06g/kgW组显著降低瘤胃pH(P<0.05),饲喂后3~6 h 0.04 g/kgW组和0.06 g/kgW组NH3-N浓度显著低于对照和0.02 g/kgW组(P<0.05);0.04 g/kgW组和0.06 g/kgW组豆粕干物质、有机物质和粗蛋白质有效降解率显著低于对照(P<0.05);0.04g/kgW组玉米秸秆干物质、有机物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有效降解率显著提高(P<0.05),0.04g/kgW组瘤胃乙酸、丁酸、乙酸/丙酸比例、总挥发性脂肪酸和尿嘌呤衍生物显著增加(P<0.05)。异戊酸的适宜添加水平为0.04g/kgW。
共轭亚油酸对五龙鹅生长发育和脂质代谢的影响
王宝维;张旭晖;王雷;杨志刚;龙芳羽;于世浩;王亚超;魏笑笑;荆丽珍;刘光磊
畜牧兽医学报, 2007, 38(2):  161-168.  doi:
摘要 ( 747 )   HTML( )    PDF (1038KB) ( 65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日龄五龙鹅192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分别饲喂共轭亚油酸(CLA)水平为0.0g/kg、5.0g/kg、15.0g/kg和25.0g/kg的日粮,通过测定不同生长阶段的体增重(BWG)、采食量(FI)、料重比(F/G)、腹脂率(AFP),以及与脂质代谢有关血清生化指标,研究不同水平CLA日粮对五龙鹅生长发育和脂质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日粮中分别添加5.0g/kg和15.0g/kgCLA,对五龙鹅BWG无显著影响(P > 0.05),能够显著降低FI和F/G(P < 0.05);显著降低AFP和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含量(P < 0.05或P < 0.01),增加了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和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之比(HDL-C/LDL-C)(P < 0.05);日粮中添加25.0g/kgCLA,极显著地降低了FI和AFP(P < 0.01),对血清TG、TC、HDL-C、VLDL含量和HDL-C/LDL-C的影响不明显(P > 0.05)。结论:适宜添加CLA对五龙鹅的生长发育和脂质代谢具有很好的促进和调节作用,即在五龙鹅的整个生长期内,CLA添加量不高于15.0g/kg时,不但能在不影响BWG的前提下提高饲料利用率,而且能够通过降低脂肪沉积和调节脂质代谢起到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但过多添加CLA(25.0g/kg)会使五龙鹅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
预防兽医
猪圆环病毒2型原位杂交检测技术的建立与应用
姚鑫;杨汉春;郭鑫;陈艳红;查振林
畜牧兽医学报, 2007, 38(2):  169-174.  doi:
摘要 ( 782 )   HTML( )    PDF (1103KB) ( 90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参照GenBank发表的猪圆环病毒2型(PCV2) ORF2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利用PCR扩增得到PCV2BF株341bp的核酸片段,用随机引物法制备出地高辛标记的核酸探针。制备的探针与PCV1、PRRSV、PPV、PRV等不发生反应,可检测的最低PCV2 DNA含量为1.78pg。对30份临床组织样本进行了检测,并与PCR比较,结果表明,阴性符合率为100%,阳性符合率为88.9%。应用原位杂交技术分析了PCV2在人工感染仔猪主要组织中的分布,结果表明,感染后3d,从仔猪的淋巴结、胸腺、肺脏、脾脏、鼻黏膜可检测到阳性信号,感染后21d,肝脏、肾脏、胰腺和回肠可检出阳性信号,至感染后42d,可从心脏、胃、脑检出阳性信号。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会厌软骨、膀胱、皮肤、肌肉等组织均为阴性。本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PCV2原位杂交技术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PCV2的实验室诊断和感染靶细胞的定位分析。
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基因疫苗免疫效应
王利丽;王云峰;孙惠玲;杨春富;都兴洋;王玫;步志高;童光志
畜牧兽医学报, 2007, 38(2):  175-183.  doi:
摘要 ( 1054 )   HTML( )    PDF (1218KB) ( 78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 WG株gB和gD基因为目的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AGG-gB和pCAGG-gD。将79只SPF鸡随机分为7组,经肌肉注射接种pCAGG-gB、 pCAGG-gD、pCAGG-gB+pCAGG-gD、pCAGG-gB+rFPV-ILTVgB以及 rFPV-ILTVgB,并设有生理盐水和空载体(pCAGG)对照组。免疫以后2周以500EID50ILTV WG株强毒进行攻击,以评价ILTV基因疫苗以及基因疫苗和重组病毒联合应用对SPF鸡的免疫保护作用。血清抗体的检测表明:在免疫后的2周,各免疫组的机体均产生了特异性的ILTV抗体,外周血CD4+ T、CD8+ T、TCRγδ+ T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pCAGG-gB和pCAGG-gD分别诱导了高水平的L-18和IFN-γ的表达。ILTV强毒攻击后,非免疫鸡全部发病,并在第2天出现死亡。而各质粒免疫组均获得了一定的保护(保护率44%),两种质粒联合免疫(pCAGG-gB和pCAGG-gD)和重组病毒( rFPV-ILTVgB)与质粒(pCAGG-gB)联合免疫的免疫组的保护率(56%)高于单独免疫组,产生高水平细胞因子表达的免疫组的保护率高于对照组。重组鸡痘病毒免疫组的保护率(69%)最高。这些结果表明ILTV的DNA疫苗能够诱导鸡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对传染性喉气管炎强毒的攻击提供一定的免疫保护。
猪附红细胞体PCR-微孔板杂交-酶免疫检测方法的研究
张浩吉;谢明权;张健騑;蒲文珺;覃宗华;蔡建平;王政富;顾万军
畜牧兽医学报, 2007, 38(2):  184-189.  doi:
摘要 ( 1380 )   HTML( )    PDF (1184KB) ( 70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猪附红细胞体和多种血营养菌的16S rRNA基因的保守区设计合成引物HM-f/ HM-r,在反向引物的5' 端用生物素标记,以猪附红细胞体广东株16S rRNA基因的可变区序列设计种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探针的5' 端用地高辛标记,成功地建立了猪附红细胞体PCR-微孔板杂交-酶免疫法检测方法。通过测定不同浓度PCR产物对应的微孔板杂交-酶反应显色OD值,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为y=2.1012-0.4492×log(x),其相关系数R为0.977,显示对未知样品可进行定量检测。该方法与猪的多种细菌性病原、猫血巴尔通氏体CA株和E. wenyonii无交叉反应,其敏感性比常规PCR琼脂糖电泳检测提高了近100倍。应用实验建立的方法,对38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有12份检测结果为阳性。
基础兽医
牛口蹄疫病毒受体通用亚基αv的基因克隆及分子特征
独军政;常惠芸;丛国正;邵军军;林彤;高闪电;刘湘涛;才学鹏;谢庆阁
畜牧兽医学报, 2007, 38(2):  190-195.  doi:
摘要 ( 1392 )   HTML( )    PDF (1416KB) ( 81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发现,4种整联蛋白αvβ1、αvβ3、αvβ6、αvβ8能够介导口蹄疫病毒感染自然宿主,其中αv是4种受体的共用亚基。本试验对牛口蹄疫病毒受体通用亚基αv基因进行了克隆测序并对其编码蛋白的二级结构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牛αv亚基基因的编码区含有3147个核苷酸,编码1048个氨基酸,其中信号肽由30个氨基酸组成,胞外域由957个氨基酸组成,跨膜区由29个氨基酸组成,胞浆域由32个氨基酸组成;在890和891位氨基酸之间有一个蛋白酶裂解位点(KR-D);胞外域含有13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NXT/NXS)、2个Ca2+结合位点(DX[D/N]XDGXXD)、18个半胱氨酸残基。该基因在GenBank中的登录号为DQ871215。牛αv基因与猕猴、家鼠、犬、人、鸡的αv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1.0%、85.7%、90.1%、91.2%、73.1%,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4.7%、91.6%、96.3%、95.0%、81.6%。牛αv亚基存在复杂多变的二级结构,这是其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分子基础,其中1-30位、988-1017位氨基酸区段疏水性较强,形成表面蛋白结构的可能性较差,分别是该亚基的信号肽和和跨膜区。本试验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口蹄疫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相互关系奠定了基础。
不同年龄山羊小肠肌间神经丛 NOS 神经元形态和分布的比较
刘云芳;陈耀星;王子旭;陈付菊;刘洪艳
畜牧兽医学报, 2007, 38(2):  196-201.  doi:
摘要 ( 773 )   HTML( )    PDF (1136KB) ( 70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 NADPH-黄递酶组织化学方法对15日龄、4月龄和12月龄山羊小肠肌间神经丛中 NOS 阳性神经元形态和分布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山羊小肠肌间神经丛中 NOS 阳性神经元和阳性神经纤维形成清晰的三级网状结构,NOS 阳性神经元形态各异,聚集在一起构成大小不等的神经节。神经丛中 NOS 阳性神经元的密度随年龄增长而降低,分别为27.07、20.80、16.18个/mm2;神经元总数增加,分别为1.86x106、4.06x106、4.41x106个;在各个年龄小肠NOS阳性神经元密度均以空肠较低,神经元总数在各年龄均以空肠最多;山羊小肠肌间神经丛NOS阳性神经元胞体面积、胞核面积发育前期增加,后期减小;核质比随年龄下降,15日龄与4月龄和12月龄之间差异显著(P<0.05);不同年龄小肠不同肠段的NOS神经元胞体、胞核面积分布随年龄出现一定变化,相同年龄小肠各段神经元核质比差异不显著(P>0.05)。
临床分离的动物源链球菌对红霉素 的蓄积动力学研究
王丽平;陆承平
畜牧兽医学报, 2007, 38(2):  202-205.  doi:
摘要 ( 696 )   HTML( )    PDF (1102KB) ( 54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证实国内临床分离的动物源链球菌菌株中是否存在与红霉素耐药性相关的主动外排机制,选取含有mefA基因、ermB基因、不含mefA /ermB基因的链球菌耐药菌株和青霉素、红霉素均敏感菌株,采用完整细胞物质转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菌株对红霉素的主动外排功能。结果表明,含mefA基因的菌株对红霉素的主动外排作用显著增强,对红霉素的蓄积浓度显著低于其它菌株(P<0.05),且CCCP可减少红霉素的主动外排作用,增加菌体内红霉素的蓄积浓度(P<0.05)。本试验结果佐证了在链球菌内存在与红霉素耐药相关的主动外排机制。
Ghrelin在成年皖西白鹅小肠内的免疫组化定位研究
李福宝;方富贵;李梅清;涂健;陶勇;蒋书东;李培英
畜牧兽医学报, 2007, 38(2):  206-208.  doi:
摘要 ( 756 )   HTML( )    PDF (1085KB) ( 75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皖西白鹅小肠内是否有产生Ghrelin的细胞及其分布。 方法 免疫组化SABC法并结合DAB显色技术。 结果 ①Ghrelin免疫阳性细胞主要位于小肠的粘膜层,而粘膜下层和肌层未见ghrelin阳性细胞。这些阳性细胞,胞浆着色,主要有两类,一类为“闭合型”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其顶部不露于腔面, 另一类为“开放型”细胞,呈锥体型,细胞顶部达到腔面。②在十二指肠,“开放型”和“闭合型”两种阳性细胞均可观察到,而在空肠和回肠,主要为“闭合型”阳性细胞。结论 产生Ghrelin的细胞在成年皖西白鹅小肠粘膜层有广泛的分布,揭示Ghrelin可能调节小肠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