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0年 第41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0-02-24
遗传繁育
长白猪和梅山猪脂肪中脂肪沉积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
张凯;顾以韧;刘艾晶;蒋岸岸;帅素容;李明洲;李学伟
畜牧兽医学报, 2010, 41(2):  129-134.  doi:
摘要 ( 792 )   HTML( )    PDF (1321KB) ( 7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揭示瘦肉型的长白猪和脂肪型的梅山猪脂肪沉积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采用qRTPCR方法检测了两猪种背部皮下脂肪组织中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苹果酸酶(ME1)和解耦联蛋白3(UCP3)基因的表达量在30、60、90、120和150 d的变化。结果表明,两品种SCD的表达模式除90~120 d相反外,其他各日龄之间基本相同;ME1在30~120 d基本相同,而120~150 d呈现出相反的模式;UCP3除120~150 d相同外,其他各日龄之间呈现相反的模式。以上结果初步揭示了两猪种在生长发育过程中SCD、ME1和UCP3表达的发育性变化模式和品种差异,为深入研究脂肪合成代谢的调控机制提供了基础数据。
猪维甲酸诱导基因I的克隆及其在诱导I型干扰素中的作用
王荡;;方六荣;;梅小伟;;谢立兰;;陈焕春;;肖少波;
畜牧兽医学报, 2010, 41(2):  135-140.  doi:
摘要 ( 1105 )   HTML( )    PDF (2316KB) ( 58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探讨猪维甲酸诱导基因I (RIGI)的结构特征及其在I型干扰素信号通路中的作用。从猪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克隆猪RIGI全长cDNA,进一步构建猪RIGI全长及不同区域缺失突变体的真核表达载体,通过IFNβ、IRF3和NFκB的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分析猪RIGI在诱导I型干扰素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猪RIGI开放读码框全长为2 832 bp,编码943个氨基酸,与鸭嘴兽、大鼠、小鼠、猴、黑猩猩、人、马和牛RIGI相应序列的同源性为53.2%~83.2%。猪RIGI超表达能显著激活转录因子IRF3和NFκB,并诱导IFNβ的产生。缺失猪RIGI的 CARD 区不仅不能激活下游信号,而且还负调控poly(I:C)诱导IFNβ的能力。结果提示RIGI是猪天然免疫系统中的一个模式识别受体,在I型干扰素诱导的信号通路中具有重要作用。
牛ATGL基因的cDNA克隆、序列分析及组织表达研究
崔欢欢;昝林森;王洪宝;刘洪瑜
畜牧兽医学报, 2010, 41(2):  141-146.  doi:
摘要 ( 764 )   HTML( )    PDF (1589KB) ( 65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进一步研究牛ATGL基因的结构与功能,揭示该基因的组织特异性表达规律。本研究以秦川牛的脂肪组织为材料,运用同源序列克隆技术结合RTPCR,对牛的脂肪甘油三酯脂肪酶(ATGL)基因的cDNA进行克隆,并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组织表达研究。结果表明:牛ATGL基因编码区全长为1 461 bp,共编码486个氨基酸;牛ATGL基因与猪同源性最高(87.5%),其次是人(87.3%)、狗(86.8%)、小鼠(84.7%)和大鼠(82.4%);ATGL蛋白含有1个Patatin结构域;牛ATGL基因在脂肪和瘤胃中高丰度表达,在睾丸中没有检测到。ATGL基因在动物进化中比较保守,具有相似的生物学功能,该基因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
利用微卫星DNA多态性预测引进肉用绵羊品种杂种优势
刘建斌;李发弟;杜立新;王凡
畜牧兽医学报, 2010, 41(2):  147-154.  doi:
摘要 ( 779 )   HTML( )    PDF (772KB) ( 55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利用微卫星DNA在不同绵羊群体中的多态性预测引进肉用绵羊品种与地方绵羊品种的杂种优势。利用23个微卫星基因座对4个国外引进肉羊品种及3个地方绵羊品种的群体多态信息含量、有效等位基因数、杂合度和遗传距离进行遗传检测,并测定引进肉羊与地方肉羊品种的杂交效果。结果,23个微卫星座位在7个绵羊群体中均呈现高度多态,共检测到348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座位等位基因数为15个;多态信息含量在0.532 1~0.936 1,有效等位基因数在2.572 8~9.345 8,平均杂合度在0.549 2~0.936 0,品种平均杂合度在0.714 2~0.829 5,可以用于绵羊遗传多样性的评估。从不同品种看,无角陶赛特的遗传变异最大,而小尾寒羊的遗传变异相对较小;经遗传关系分析,在引进的4个肉羊品种中,与小尾寒羊、蒙古羊及滩羊杂交优势由大到小依次为白萨福克、波德代、无角陶赛特、特克赛尔,与实际杂种优势测定结果一致。利用微卫星DNA多态性预测引进肉用绵羊品种与小尾寒羊、蒙古羊及滩羊的杂种优势是可行的,这将对今后绵羊育种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鸭A-FABP基因内含子1多态性与肌内脂肪和血清甘油三酯含量相关研究
张海波;徐琪;张依裕;段修军;孙莉;陈国宏
畜牧兽医学报, 2010, 41(2):  155-161.  doi:
摘要 ( 718 )   HTML( )    PDF (1754KB) ( 47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探讨鸭脂肪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dipocyt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AFABP)基因部分序列多态与鸭肌内脂肪和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关系。根据鸭AFABP mRNA序列和鸡AFABP基因组序列设计1对引物扩增鸭AFABP基因内含子1序列。同时根据扩增产物设计4对引物,利用PCRSSCP对鸭AFABP基因部分序列进行多态性研究并探究序列多态性与鸭肌内脂肪和血清甘油三酯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克隆序列包含鸭AFABP基因外显子1、2部分序列和完整的内含子1序列,与鸡AFABP基因内含子1同源性为75.1%;经SSCP检测,发现引物P1扩增片段有3处碱基突变,引物P3有6处碱基突变,这些突变分别产生了3种和8种基因型。在P1位点樱桃谷鸭和苏牧麻鸭偏离了HardyWeinberg平衡(P<0.01),金定鸭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在P3位点3个群体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同时,这些基因型在不同群体中分布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或P<0.01)。最小二乘分析显示,肌内脂肪和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在各群体中有显著差异(P<0.05),P1和P3位点各基因型对肌内脂肪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仅在P3位点CD基因型个体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基因型个体(P<0.05)。结果提示,鸭AFABP基因内含子1多态对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有一定影响,但是否影响鸭肌内脂肪沉积,还需进一步研究。
三鸡种白细胞介素1β基因多态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含量相关性分析
王存波;常国斌;徐琪;王克华;雷黎丽;周琼;廖菁;陈蓉;胡国顺;龚琳琳;陈国宏
畜牧兽医学报, 2010, 41(2):  162-166.  doi:
摘要 ( 1087 )   HTML( )    PDF (2392KB) ( 48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鸡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基因部分区域单核苷酸多态位点,以期查找与血清中IL1含量相关的遗传标记。根据红色原鸡IL1β基因序列设计2对引物,利用PCR及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SSCP)方法对如皋鸡、文昌鸡和安卡鸡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分析,并利用试剂盒ELISA法对56日龄血清IL1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血清中IL1含量安卡鸡极显著高于如皋鸡(P<0.01)和文昌鸡(P<0.001)。IL1β基因476位点发生G→A突变、482位点发生T→C突变、1 215位点发生C→T突变、1 507位点发生T→C突变。对多态位点和IL1含量作关联分析,只发现1 215位点与IL1含量有关,TT基因型个体IL1含量显著高于CC型个体。本研究初步表明IL1β基因1 215多态位点可以作为抗病育种中的候选遗传标记。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体外成熟绵羊卵母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的影响
曹忻;赵有璋;罗海玲;石国庆
畜牧兽医学报, 2010, 41(2):  167-173.  doi:
摘要 ( 725 )   HTML( )    PDF (2714KB) ( 53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对绵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过程中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的影响,根据前期研究结果,在绵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液(TCM199+BSA)中添加不同剂量的VEGF(对照组0 ng·mL-1和试验组5 ng·mL-1)进行成熟培养。利用透射电镜技术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①VEGF加速了微绒毛的发育和变化,促进了微绒毛游离端斜行插入透明带,增加了细胞内外物质交流和养分的吸收;②VEGF对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高尔基体的影响不显著;③发现特征性绵羊卵母细胞线粒体——带帽状线粒体,并且VEGF对线粒体的迁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④VEGF的添加对绵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过程中脂滴数量的增加没有显著的作用,但VEGF减少了小脂滴聚集为大脂滴的数量。
动物营养
群体规模和玩具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及应激水平的影响
杨伟;时建忠;顾宪红;胡华伟
畜牧兽医学报, 2010, 41(2):  174-179.  doi:
摘要 ( 1022 )   HTML( )    PDF (881KB) ( 57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索群体规模和玩具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及应激水平的影响,本试验选用日龄、体质量相近(26.32±0.98) kg的648头二元杂交生长母猪(大白♂×长白♀),采用二因子设计,随机分为小圈(18 头·圈-1)、小圈+玩具、大圈(54 头·圈-1)、大圈+玩具4个处理,每个处理设6或4个重复(圈),所有试猪获得的资源(料槽宽度、饮水器数量)和地面空间占有量(0.96 m2·头-1)相同,试验期为35 d。试验发现,群体规模和玩具对生长猪的生产性能影响不大(P>0.05);大圈饲养能明显降低圈栏的污染面积(P<0.01),而玩具对圈栏的污染面积影响不大(P>0.05);试验初期,有玩具的猪只唾液皮质醇含量明显低于无玩具组(P<0.01);大圈与小圈、提供玩具与不提供玩具均能显著降低血液中嗜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N/L P<0.01,P<0.05)。结果表明,群体规模和玩具因素在不降低猪生产性能的同时,降低猪只的应激水平,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猪的福利水平;大圈饲养还能有效地减少圈栏的污染面积,提高猪舍的卫生状况。
母源性脱氢表雄酮对子代艾维因肉鸡脂肪代谢及肌肉品质的影响
张钰婷;苗晋锋;黄国庆;马海田;邹思湘
畜牧兽医学报, 2010, 41(2):  180-187.  doi:
摘要 ( 741 )   HTML( )    PDF (1666KB) ( 58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以AA肉鸡为试验对象,研究母源性添加脱氢表雄酮(DHEA)对子代艾维因肉鸡脂肪代谢和肌肉品质的影响。将34周龄AA肉种鸡随机分为对照组(Con)、添加25 mg·kg1 DHEA的低剂量组(L)和50 mg·kg1 DHEA的高剂量组(H),2周后从各组收集种蛋进行孵化,随机选取180只出壳后的子代鸡,根据其母代饲料中添加DHEA的情况相应的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饲喂至21 d宰杀,采集血清、肝脏、腹脂、左侧胸肌和腿肌样本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母源性添加DHEA对子代肉鸡日采食量、日增体质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母源性添加DHEA却可极显著地降低其料肉比(P<0.01)。对子代公鸡而言,与对照组相比母源性添加高剂量的DHEA可显著地升高血清BG(P<0.01)、NEFA(P<0.05)和HDLC(P<0.05)的含量,极显著地降低肝脏组织中TG的含量(P<0.01),但对血清TC、TG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不同剂量的DHEA对其血清中T3、T4、GLU和Leptin的含量均无显著的影响(P>0.05),但低剂量的DHEA却可显著地升高T3/T4值(P<0.05)。对子代母鸡而言,与对照组相比母源性添加低剂量的DHEA可极显著地升高血清BG的含量(P<0.01);高剂量的DHEA可极显著地升高血清TC、TG、NEFA和GLU的含量(P<0.01),低剂量的DHEA可显著地升高HDLC的含量(P<0.05)和T4含量(P<0.01),但却降低T3/T4值(P<0.05)。母源性添加DHEA可显著地升高子代公鸡的胸肌率和腿肌率(P<0.05),但对子代母鸡的胸肌率和腿肌率无显著影响(P>0.05);同时母源性添加不同剂量的DHEA均可显著地降低腿肌肌纤维直径(P<0.01),极显著地升高腿肌肌纤维密度(P<0.01);高剂量的DHEA可极显著地降低胸肌肌纤维直径(P<0.01),低剂量的DHEA可显著地降低胸肌肌纤维直径(P<0.05),但不同剂量的DHEA均可极显著地升高胸肌肌纤维密度(P<0.01)。结论提示,母源性添加DHEA可降低子代肉鸡脂肪的沉积和改善其肌肉品质。
基于2DE结合质谱研究围产期奶牛血浆蛋白表达的变化
杨永新;王加启;卜登攀;张乐颖;李珊珊;张春林;周凌云
畜牧兽医学报, 2010, 41(2):  188-192.  doi:
摘要 ( 643 )   HTML( )    PDF (1167KB) ( 5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揭示奶牛围产期免疫功能下降的机理。采用二维凝胶电泳方法建立了分娩前第21天、分娩后第1和21天血浆蛋白表达图谱,SYPRO ruby染色后,ImageMaster 2D platinum 6.0软件匹配检测差异表达蛋白点,液相色谱串联质谱鉴定。结果表明:与分娩前第21天和分娩后第21天相比,分娩后第1天血浆中转甲状腺素蛋白表达量下调、而结合珠蛋白和α1酸性糖蛋白表达量上调;与分娩前第21天和分娩后第1天相比,分娩后第21天载脂蛋白A1表达量增加,这些表达变化的蛋白涉及急性期应答反应及运输和代谢等生物学功能。结果提示奶牛分娩后急性期蛋白表达量的增加可能与免疫功能下降相关。
预防兽医
血管瘤相关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ZH08株的分离与全基因组序列测定
张小桃;史伟伟;刘红波;张贺楠;廖明;辛朝安;曹伟胜
畜牧兽医学报, 2010, 41(2):  193-199.  doi:
摘要 ( 756 )   HTML( )    PDF (1581KB) ( 65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从临床表现为典型血管瘤型禽白血病病例的广东某肉种鸡场的病鸡中,分离到1株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命名为ZH08。利用ELISA抗原检测、PCR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对分离株进行鉴定,结果都呈阳性。依据ALVJ原型株HPRS103前病毒全基因组序列设计并合成3对引物,采用分段扩增的方法完成了分离株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结果显示该分离株基因组序列全长7 597 bp,与已公开的全基因组序列大小比较略有差异,但符合典型的复制完全型反转录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基因序列中不含已知致癌基因。将该分离株的亚群特异性gp85基因序列与国内外各参考株相应序列进行相似性比较,发现ZH08与YZ9901株相似性最高(93.7%)。基于gp85核苷酸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表明:ZH08株与SD07LK1株的亲缘关系最近。本研究为该毒株的生物学特性以及致病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不同禽源贝氏隐孢子虫分离株对鹌鹑致病性的比较研究
高庚渠;齐萌;王岩;徐利纳;王荣军;黄磊;张素梅;菅复春;宁长申;张龙现
畜牧兽医学报, 2010, 41(2):  200-207.  doi:
摘要 ( 683 )   HTML( )    PDF (2880KB) ( 5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观察不同禽源贝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baileyi)对鹌鹑的致病性差异。采用光镜、扫描电镜等技术研究了鸡源、鸭源、鹌鹑源、白文鸟源、鸵鸟源贝氏隐孢子虫分离株对10日龄鹌鹑的致病性。结果表明,感染鹌鹑均出现腹泻和呼吸道症状,排卵囊持续期11~18 d,虫体寄生于喉头、气管、法氏囊和泄殖腔。其中鸭源C. baileyi感染组鹌鹑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82.5%、25%,鸡源C. baileyi(郑州株)感染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77.5%、12.5%,鹌鹑源C. baileyi感染组发病率、死亡率分别为37.5%和17.5%。本研究结果提示,不同禽源C. baileyi对鹌鹑有一定致病性,其致病性强弱存在差异。
猪带绦虫TSOL18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体外杀虫作用的研究
郭爱疆;吴润;贾万忠;刘斌;闫鸿斌;骆学农;才学鹏
畜牧兽医学报, 2010, 41(2):  208-213.  doi:
摘要 ( 654 )   HTML( )    PDF (828KB) ( 46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目的在于制备抗猪带绦虫TSOL18 单克隆抗体,并分析单抗对六钩蚴的杀伤作用。采用Sephadex G100纯化在毕赤酵母中表达的猪带绦虫六钩蚴TSOL18蛋白;纯化的蛋白免疫BALB/c 小鼠,运用杂交瘤技术建立能分泌抗TSOL18 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通过ELISA 叠加试验进行mAb 的抗原表位分析;采用间接ELISA 法测定TSOL18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及腹水效价;采用抗TSOL18单克隆抗体对激活的猪带绦虫六钩蚴进行体外六钩蚴杀伤试验,观察单抗对猪带绦虫六钩蚴活力的影响。结果成功获得12 株稳定分泌抗TSOL18 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识别2个不同抗原表位,不同抗原表位的2株单克隆抗体腹水效价分别为1×102、1×106。抗体体外六钩蚴杀伤试验结果证明,在有补体的情况下,多抗和单抗作用6 d后,六钩蚴结构模糊,边缘不清晰。表明单抗对六钩蚴有一定的杀伤作用。
基础兽医
锰中毒对鸡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系及CYP2H1 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
唐洪鹏;毕明玉;陈蕾;张雯;于宪一;徐世文
畜牧兽医学报, 2010, 41(2):  214-219.  doi:
摘要 ( 657 )   HTML( )    PDF (917KB) ( 48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探讨锰对公鸡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系的影响。50日龄海兰褐公鸡40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在饲料中添加0、600、900、1 800 mg·kg1MnCl2建立亚慢性锰中毒模型,于30、60、90 d采取肝脏检测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酶系活性以及CYP2H1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细胞色素P450、b5含量,氨基吡啉N脱甲基酶(AND)和苯胺4羟化酶(AH)活性在各个时间点随染锰剂量的增加,基本呈降低趋势,且高剂量组均极显著(P<0.01)低于正常组,低、中剂量组有高于正常组的情况。NADPH细胞色素C还原酶(CR)和红霉素N脱甲基酶(ERND)的活性的变化规律不明显,30 和60 d NADPH细胞色素C还原酶活性呈降低趋势,而90 d时呈升高趋势,且高剂量组极显著(P<0.01)高于正常组。红霉素N脱甲基酶在30 d时呈升高趋势,60和90 d时呈波动性降低变化,且高剂量组均极显著(P<0.01)低于正常组。在各个时间点,CYP2H1 mRNA的转录水平除30 d低、高剂量组,60 d中剂量组,90 d低剂量组高于正常组外,其他组均低于正常组。结果提示,锰中毒可影响鸡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系以及CYP2H1 mRNA的转录水平。

高铜对雏鸡脑组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李敏;崔伟;彭西;柏才敏;崔恒敏
畜牧兽医学报, 2010, 41(2):  220-223.  doi:
摘要 ( 763 )   HTML( )    PDF (509KB) ( 5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铜对雏鸡脑组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将360羽1日龄艾维茵肉鸡健雏随机分为6组,分别喂以对照日粮(10.89 mg·kg-1)和高铜日粮(Cu 100 mg·kg-1,高铜I组;Cu 200 mg·kg-1,高铜Ⅱ组;Cu 400 mg·kg-1,高铜Ⅲ组;Cu 600 mg·kg-1,高铜Ⅳ组;Cu 800 mg·kg-1,高铜V组)6周。试验第14、28、42天每组随机抽取5羽鸡剖杀后,测定脑组织胆碱酯酶(CHE)、单胺氧化酶(MAO)、过氧化氢酶(CAT)、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脑组织CHE和CAT活性随日粮铜含量的升高而降低,高铜Ⅱ、Ⅲ、Ⅳ和V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脑组织MAO活性随日粮铜含量的升高而升高,高铜Ⅱ、Ⅲ、Ⅳ和V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脑组织CuZnSOD和GSHPx活性,高铜I、Ⅱ组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高铜Ⅲ、Ⅳ和V组极显著降低(P<0.01)。日粮铜水平在400~800 mg·kg1时,脑组织的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脑组织的抗氧化功能下降。
禁食对生长期北京鸭腺胃ghrelin免疫阳性细胞的影响
邵育静;张书宁;黄鹤悠;孙鹏;唐小艳;韩海棠;李赞东
畜牧兽医学报, 2010, 41(2):  224-228.  doi:
摘要 ( 663 )   HTML( )    PDF (1198KB) ( 47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观察禁食是否对生长期北京鸭腺胃ghrelin免疫阳性细胞生成有影响。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25、35、50日龄的北京鸭(已经禁食72 h)单位面积(mm2)腺胃组织中ghrelin阳性细胞数目。研究发现在这3个时期,不管是禁食组还是自由采食组,大量ghrelin阳性细胞多分布于腺胃深层复管状腺中;禁食组腺胃中ghrelin阳性细胞数目比自由采食组极显著增加(P<0.01)。结果提示:禁食是影响腺胃产生有活性ghrelin的重要因素。
不同被毛颜色羊驼皮肤组织中成熟黑色素细胞的组织学分析
姜俊兵;董常生;贺俊平
畜牧兽医学报, 2010, 41(2):  229-233.  doi:
摘要 ( 677 )   HTML( )    PDF (837KB) ( 6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羊驼是已知家养动物中天然被毛颜色最为丰富的动物之一,本研究旨在在组织水平上观察不同被毛颜色羊驼皮肤组织中成熟黑色素细胞的分布与定位,以揭示羊驼丰富被毛颜色发生的细胞学机制。试验选择白色被毛和有色被毛成年羊驼各1头,盛毛期体侧取样,制备石蜡切片,分别采用多巴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及多巴—甲苯胺蓝复染,光镜观察、拍照。结果表明,在不同被毛颜色羊驼皮肤组织中均有成熟黑色素细胞的分布,但是分布规律不同,在有色被毛皮肤组织主要分布于毛根成形部,在毛根永久部及表皮也有分布,但是数量较少;白色被毛组织主要分布于表皮,在毛根成形部分布很少,而在真皮部及毛根永久部有少量分布。结果提示:1)羊驼不同被毛颜色发生取决于毛根成形部成熟黑色素细胞的数量;2)从一个侧面佐证了毛囊黑色素细胞与皮肤黑色素细胞在执行功能以及它们所接受的调节信号是不同的。
禽源结肠弯曲杆菌的耐药性分析与MLST分型
王新;周婷;孟江洪
畜牧兽医学报, 2010, 41(2):  234-239.  doi:
摘要 ( 765 )   HTML( )    PDF (995KB) ( 54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禽肉结肠弯曲杆菌的耐药表型和分子型,采用琼脂平板稀释法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技术分别对54株禽肉结肠弯曲杆菌进行耐药性及分子分型研究。耐药性试验结果得到单重耐药菌株有41株(75.9%),分别是对环丙沙星耐药有9株(16.7%)、对强力霉素耐药有23株(42.6%)和对红霉素耐药有9株(16.7%);多重耐药菌株有10株(18.5%),其中4株(7.4%)对环丙沙星和强力霉素耐药,1株(1.9%)对环丙沙星和红霉素耐药,4株(7.4%)对红霉素和强力霉素耐药,1株(1.9%)对环丙沙星、红霉素和强力霉素耐药;所有菌株对硫酸庆大霉素敏感。 MLST得到了38个(含1个新的)等位基因(allele);26个(含8个新的)序列型(Sequence type,ST); 2个已知序列型克隆系(ST clonal complexes),ST828克隆系(45株,83.3%)和ST1150克隆系(3株,5.6%),以及5个(6株,11.1%)没有序列型克隆系。耐药性与序列型和序列克隆系相关性比较,相关性不大。结果提示,禽肉结肠弯曲杆菌出现了对环丙沙星、红霉素和强力霉素的单重及多重耐药菌株;禽肉中结肠弯曲杆菌主要流行ST828克隆系;耐药性与序列型及序列克隆系相关性差,揭示耐药菌株来源广泛。

研究简报
4种重要虫媒病的核酸液相芯片高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詹爱军;王新卫;卢体康;陈书琨;孙洁;陈兵;曾少灵;花群义
畜牧兽医学报, 2010, 41(2):  240-245.  doi:
摘要 ( 738 )   HTML( )    PDF (749KB) ( 56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建立可检测鹿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DV)、阿卡斑病毒(AKV)、蓝舌病病毒(BTV)和水泡性口炎病毒(VSV)的液相芯片快速检测技术,用DNAStar软件对GenBank中BTV的VP7基因、EHDV的VP7基因、AKV的N基因和VSV的NP基因序列进行序列分析,设计针对这些基因的特异性探针并标记生物素,分别与不同编号的荧光编码微球偶联后再与这些病毒相应基因的PCR产物杂交反应,用液相芯片检测仪(Liquichip 200)检测荧光信号建立了以上4种虫媒病的快速液相芯片检测方法。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偶联特异性探针的微球只与相应的病毒基因的PCR产物反应,而不与其他虫媒病病毒反应;检测灵敏度达到50~100个TCID50。本研究建立了可以同时检测鹿流行性出血热病毒、阿卡斑病毒、蓝舌病病毒和水泡性口炎病毒的快速高通量液相芯片技术,为其他类似病毒的快速高通量检测提供了借鉴和经验。
猪札幌病毒TaqMan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陈琰;沈权;杨世兴;康雁君;华修国
畜牧兽医学报, 2010, 41(2):  246-250.  doi:
摘要 ( 703 )   HTML( )    PDF (1182KB) ( 49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猪札幌病毒(Porcine Sapovirus, SaV)的VP1保守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通过对荧光定量RTPCR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TaqMan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并与常规RTPCR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荧光定量RTPCR方法的检测灵敏度可达16.1拷贝·μL1,而常规RTPCR方法的灵敏度为1.61 ×103拷贝·μL1。对216份粪样的检测结果进一步表明该法(检出4份)比常规RTPCR方法(检出3份)的灵敏度高。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该4株病毒均为GⅢ型,与SaV上海分离株(FJ387164)同源性为100%。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等优点,适合于猪SaV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诊断。
表现腺胃炎的蛋用型鸡J亚群白血病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孙淑红;柴家前;王波;孙洪磊;王晓云;崔治中
畜牧兽医学报, 2010, 41(2):  251-254.  doi:
摘要 ( 718 )   HTML( )    PDF (3286KB) ( 6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表现腺胃炎的尼克珊瑚粉商品代蛋鸡中分离到J亚群白血病病毒(ALVJ)。将病料或鸡白细胞接种于CEF,培养12 d,分别采用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结果10只鸡中有9只鸡分离到ALVJ,其中有4只鸡还存在与禽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REV)的共感染。通过PCR扩增gp85基因,与已发表的20株ALVJ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与来自白羽肉鸡的HPRS103的同源性为97.8%,而与来自蛋用型鸡的SD07LK1株的同源性为93.0%。本研究发现,在某些仅仅发生腺胃炎的鸡也可能普遍存在ALVJ感染,再次显示了腺胃炎病料中病毒感染的多样性。ALVJ可能成为致腺胃炎的病原之一,但其致病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