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1年 第42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11-07-28
遗传繁育
山羊IGFBP-1基因的克隆及其mRNA丰度在多种组织中的发育性变化
李利;李秋;王林杰;张红平;杜立新
畜牧兽医学报, 2011, 42(7):  899-904.  doi:
摘要 ( 562 )   HTML( )    PDF (2063KB) ( 68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binding protein 1,IGFBP1)基因在山羊出生后不同组织的发育性表达模式。在出生后0、15、30、60、90 和120 d共屠宰36只南江黄羊羔羊(公、母羔羊各18 只),取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背最长肌、半膜肌、臂三头肌和股二头肌样品以抽提RNA,进行克隆及荧光定量PCR分析。山羊IGFBP1基因的ORF(Open reading frame)长792 bp,共编码263个氨基酸,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在反刍动物(牛、绵羊)之间远大于其它物种。羔羊肝脏IGFBP1 mRNA表达量最高(P<0.01);肺脏、脾脏、心脏表达水平中等;肌肉中最低且在4种肌肉间表达差异不显著(P>0.05)。出生后尤其是60 d内羔羊IGFBP1 mRNA丰度变化很大,且明显呈现持续下降(肝脏)、先升后降(心脏)以及下降上升下降(脾脏、肺脏和肌肉)3种模式的变化。结果提示,IGFBP1基因CDS区在物种间保守性较强,肝脏是山羊合成IGFBP1 mRNA的主要部位,IGFBP1基因在出生后羔羊的早期生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且其mRNA发育性表达模式具有组织器官特异性。

鸡ES细胞体外定向诱导分化特性的研究
李碧春;陈香凝;裴敬帅;施青青;傅德智;阴彦辉;张振韬;窦套存;王克华
畜牧兽医学报, 2011, 42(7):  905-912.  doi:
摘要 ( 483 )   HTML( )    PDF (2858KB) ( 69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探索鸡胚胎干细胞(ES细胞)体外定向诱导的多向分化潜能。分离鸡X期胚盘细胞,体外培养传代,经鉴定后,采用地塞米松(DEX)、β甘油磷酸钠(β-GP)和维生素C(VitC) 诱导ES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采用维甲酸 (RA)、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IBMX)诱导ES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采用DEX、胰岛素、IBMX诱导ES细胞向脂肪细胞分化,比较不同浓度组合诱导剂的诱导效果,分别用Von Kossa’s染色法、甲苯胺蓝染色法、免疫组化法、油红O染色法和RTPCR鉴定诱导产生的细胞。结果显示,ES细胞被诱导3~21 d后,分化为成骨细胞,诱导率为40%~72%;被诱导4~7 d后,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诱导率为71%~84%;被诱导2~21 d后,分化为脂肪细胞,油红O染色阳性,并表达PPARγ基因。结果表明,在体外条件下,ES细胞可被特异的化学物质定向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神经元样细胞和脂肪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
猪ApoA5基因cDNA的克隆、序列分析及组织表达研究
李步高;郭晓红;曹果清;高鹏飞;王效京;刘宏;周忠孝
畜牧兽医学报, 2011, 42(7):  913-920.  doi:
摘要 ( 437 )   HTML( )    PDF (2424KB) ( 7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克隆猪ApoA5基因cDNA全序列,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研究该基因的组织表达规律。试验以山西马身猪肝脏组织为材料,采用RTPCR与RACE技术,对猪ApoA5基因的cDNA进行克隆,并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并分析了ApoA5 mRNA在2个猪种(马身猪和大白猪)中多个组织的表达规律。结果表明:猪ApoA5基因cDNA全长1 917 bp,包括1 092 bp的开放阅读框 (ORF),24 bp的3′UTR和801 bp的5′UTR;编码区 (CDS) 共编码364个氨基酸,与牛、马、人、犬、猴、兔、褐鼠和小鼠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81.7%、80.0%、78.3%、77.5%、76.5%、73.6%、67.1%和66.7%;ApoA5 mRNA除了在肺脏和脾脏中未检测到外,在其他8种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肝脏组织中高丰度表达,在皮下脂肪与背最长肌中中等表达,低量表达于小肠、肾脏、心脏、胰脏和胃,并且在皮下脂肪与背最长肌中ApoA5 mRNA的表达量存在显著的品种差异。猪ApoA5基因在动物进化中比较保守,ApoA5 mRNA的表达量受到组织和品种影响,推测 ApoA5基因对脂肪沉积性状有一定的影响。
猪卵母细胞化学辅助手工去核及手工核移植胚胎发育能力因素的研究
任子利;赵彦玲;杨小淦;陆阳清;卢晟盛;卢克焕
畜牧兽医学报, 2011, 42(7):  921-931.  doi:
摘要 ( 473 )   HTML( )    PDF (2001KB) ( 81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在筛选猪化学辅助手工去核最佳脱羰秋水酰碱(Demecolcine,DC)浓度的基础上,探讨了各种因素对手工重构胚发育的影响 ,以期建立高效的猪手工体细胞核移植技术体系。观察不同成熟时间卵母细胞在不同DC浓度下的去核效率,并进一步比较了化学辅助手工去核法和荧光染色去核法、不同类型的供体细胞(颗粒细胞、新生巴马肌肉成纤维细胞和胎儿成纤维细胞)和供体细胞的不同处理方法(70%~80%汇合、血清饥饿法和100%接触抑制法)对重构胚发育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利用DC诱导去核,对体外成熟培养44 h 的卵母细胞以浓度0.4 μg·mL-1作用0.5~1 h为宜。(2)用DC化学辅助手工去核与用荧光染色去核的重构胚囊胚发育率差异不显著(13.11% vs 9.25%,P>0.05)。(3)以胎儿成纤维细胞、颗粒细胞和新生巴马小型猪肌肉成纤维细胞为供体构建的重构胚的融合率、卵裂率及囊胚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4)用70%~80%汇合(对照组)组、接触抑制组和血清饥饿组的细胞作供体构建的重构胚,在融合率上,接触抑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分裂率与囊胚率上,各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结果表明,化学辅助手工去核法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替代荧光染色去核法,能省去去核过程中荧光染色及紫外光照射去核等步骤,从而简化了猪手工体细胞核移植程序,提高了猪手工体细胞核移植效率,能为高效的猪手工体细胞核移植技术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内皮素-1(ET-1)对羊驼皮肤黑素细胞增殖和黑素生成的影响
耿建军;张杰;穆晓丽;白瑞;董彦君;白俊明;董常生
畜牧兽医学报, 2011, 42(7):  932-938.  doi:
摘要 ( 489 )   HTML( )    PDF (2927KB) ( 65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研究内皮素-1(Endothelin-1, ET-1)对羊驼皮肤黑素细胞(Melanocyte,MC)增殖和黑素合成的影响。本研究中,体外培养正常羊驼皮肤黑素细胞,观察不同浓度ET-1(0、0. 1、1、10、100 nmol·L-1)对羊驼皮肤黑素细胞增殖、黑素含量、内皮素受体B(Endothelin recepter B,EDNRB)基因、酪氨酸酶(Tyrosinase,TYR)基因、酪氨酸相关蛋白-1(Tyrosinase related protein 1,TRP-1)基因和表皮黑皮素-1受体(Melanocortin 1 receptor,MC1R)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ET-1处理羊驼皮肤黑素细胞3 d后,羊驼皮肤黑素细胞增多,黑素含量、EDNRB、TRP-1和TYR基因表达量都明显增加(P<0.05),以10 nmol·L-1组最为显著。ET-1能诱导羊驼皮肤黑素细胞增殖、树突增长,诱导EDNRB、TYR和TRP-1 基因表达量增高,使黑素合成增加;同时诱导MC1R基因表达量增高,从而通过α-MSH信号通路对羊驼黑色素的生成产生影响。
SCAR分子标记对水貂食毛症遗传病因的初步研究
李秋芳;魏来;吕晶;付晶;杜智恒;宁方勇;白秀娟
畜牧兽医学报, 2011, 42(7):  939-945.  doi:
摘要 ( 370 )   HTML( )    PDF (2391KB) ( 48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利用序列特异性扩增(SCAR)技术对健康和食毛水貂进行遗传分析,旨在从分子水平探讨水貂食毛症的发病原因。首先从126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4个重复性好的标记引物,通过引物A20和S139的扩增在两群体中找到差异标记(A20-1000,S139-400),对其进行克隆、测序,并根据测序结果设计2对SCAR引物,回到原样本群体中扩增验证。结果,SA20-757在食毛和健康水貂群体的分布频率分别为86.88%和27.41%,差异极显著(P<0.001);MS139230在食毛和健康水貂群体的分布频率分别为94.21%和39.38%,差异极显著(P<0.001)。SA20-757与MS139-230联合分析表明,特异性条带在患病水貂群体的分布频率高达95.36%,均比单个SCAR特异引物的扩增比例要高。结果提示,SA20-757与MS139-230联合诊断分析,可以很好的区分健康与食毛水貂群体,可初步作为水貂食毛症早期诊断的分子生物学手段,为进一步研究水貂食毛症奠定基础。
动物营养
基于人工消化液与密闭消化器的酶法测定豆粕鸭代谢能值的研究
赵峰;赵江涛;张宏福
畜牧兽医学报, 2011, 42(7):  946-954.  doi:
摘要 ( 425 )   HTML( )    PDF (789KB) ( 7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通过探讨基于人工消化液与密闭消化器的酶法条件下酶法与排空强饲法的测试精度及测定豆粕鸭代谢能值的差异,为鸭饲料养分生物学效价酶学评定方法的设计提供参考。酶法与排空强饲法测试精度的比较研究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其中酶法每个消化阶段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1个样品,排空强饲法设4个重复测定,每个重复3只试验鸭,比较两方法间重复测定的极差、相对标准差偏差。酶法与排空强饲法测定豆粕鸭代谢能值的比较研究中,采用配对设计,对25个豆粕样品的酶水解物能值与排空强饲代谢能作系统比较。结果表明,鸭排空强饲法重复测定的日粮干物质消化率极差为2.89%,相对偏差为1.57%,代谢能值极差为0.36 MJ·kg-1,相对标准偏差为1.13%。酶法重复测定的日粮干物质消化率极差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57%和1.13%,其测试的精度可以达到鸭排空强饲法类似的测试精度。25个豆粕样品的鸭排空强饲法真代谢能(TME)平均值、酶水解物能值平均值分别为13.33 和13.55 MJ·kg-1 DM,两平均值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考虑到允许误差的前提下,本试验所用酶法准确估测豆粕鸭代谢能值的概率为68%(n=25,差值为0.85 MJ·kg-1以内)。
预防兽医
表达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GP5蛋白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疫苗株的构建及动物免疫试验
许信刚;赵红妮;童德文
畜牧兽医学报, 2011, 42(7):  955-962.  doi:
摘要 ( 449 )   HTML( )    PDF (2322KB) ( 69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构建表达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GP5蛋白的口服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活载体疫苗株。PCR克隆除去信号肽序列的PRRSV ORF5基因,将其插入到表达载体pYA3341中,构建重组质粒pYA3341-ORF5。将重组质粒电转入鼠伤寒沙门氏菌疫苗株X4550(缺失AsdCyaCrp基因),获得重组疫苗菌株X4550(pYA3341-ORF5)。鉴定重组菌GP5蛋白的表达;测定重组菌定居特性及安全性;检测免疫小鼠血清抗体;流式细胞仪检测重组菌对小鼠T淋巴细胞CD4+和CD8+亚群的影响;最后进行免疫猪血清抗体检测。结果表明,酶切鉴定证实重组质粒构建成功;Western blot证实重组菌表达的GP5蛋白能与PRRSV阳性血清特异性结合;重组菌在体内可较稳定地定居于小鼠的肠系膜淋巴结和脾脏中,并在其中表达出GP5蛋白;小鼠口服试验证实重组菌无毒性作用;重组菌口服免疫小鼠可以产生抗GP5蛋白抗体且抗体具有中和活性;重组菌株能不同程度地使CD4+、CD4+/CD8+升高,而使CD8+下降,表明重组菌对细胞免疫功能具有调节作用;淋巴细胞增殖试验表明,重组菌能诱发小鼠产生较强的细胞免疫应答;重组菌口服免疫猪可以产生抗GP5蛋白抗体。本试验成功构建了能稳定表达PRRSV GP5蛋白的口服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疫苗株,为研究PRRSV口服基因工程疫苗奠定基础。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感染肉鸡中鸡白细胞介素18的定量检测
孔斌;陈雪锋;唐德宏;胡敬东
畜牧兽医学报, 2011, 42(7):  963-966.  doi:
摘要 ( 461 )   HTML( )    PDF (1063KB) ( 58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建立并利用鸡白细胞介素18(Chicken interleukin-18,ChIL-18)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REV)感染肉鸡后主要免疫器官的IL-18 mRNA转录水平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脾脏、胸腺和法氏囊中IL-18的分泌水平在感染后7和14 d均显著升高(P<0.05),在感染21、28、35和42 d表达差异均有显著变化(P<0.05)。本研究为探讨REV感染的免疫抑制机理奠定了一定基础。
副猪嗜血杆菌外膜蛋白P5对豚鼠树突状细胞成熟及功能影响
佘志成;;范红结;李春玲;王贵平;贾爱卿;杨冬霞
畜牧兽医学报, 2011, 42(7):  967-973.  doi:
摘要 ( 795 )   HTML( )    PDF (2623KB) ( 5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外膜蛋白P5对豚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以GM-CSF、IL-4联合诱导骨髓细胞生成未成熟DC,加入不同剂量副猪嗜血杆菌外膜蛋白P5,观察DC 形态,检测混合淋巴细胞反应,ELISA 法测IL-6、IL-12p70、TNF-α分泌情况。结果显示:经副猪嗜血杆菌外膜蛋白P5刺激后,可获得具有典型树突状突起形态的DC;经5 μg·mL-1 P5刺激的DC较对照IL-6、TNF-α分泌量极显著增加(P<0.01),IL-12的分泌量有所增加(P>0.05);50 μg·mL-1 P5刺激的DC较对照IL-6分泌量极显著增加(P<0.01),IL-12p70和TNF-α分泌量均极显著下降(P<0.01)。诱导后的DC 刺激同种异体 T 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极显著增强(P<0.01)。本研究证明P5能影响骨髓细胞来源的DC 的分化、成熟及功能的发挥,且不同剂量的P5对DC 的成熟程度影响有差异。
乳房炎奶牛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基因的检测及PFGE分型研究
王新;韦艺媛;张静;周婷;梁珍娟;杨保伟;席美丽;夏效东;孟江洪;俞英
畜牧兽医学报, 2011, 42(7):  974-980.  doi:
摘要 ( 620 )   HTML( )    PDF (1539KB) ( 87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作者针对临床及亚临床乳房炎奶牛乳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的毒素基因进行检测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基因分型,比较2种类型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的差异。无菌法采集奶样,采用国际标准方法从中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用多重PCR方法扩增nuc基因和mecA基因以确证金黄色葡萄球菌(SA)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进一步用PCR方法检测SA的各种毒素基因(SEs、ETs、TSST1和PVL基因等)。利用限制性内切酶SmaⅠ对SA基因组DNA进行酶切和PFGE分析,最后利用BioNumeric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19.3%(23/119)的临床乳房炎奶样和14.8%(26/176)的亚临床乳房炎奶样确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样品,分别从中分离鉴定出43株和2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临床乳房炎分离株中有5株为mecA基因阳性。临床乳房炎奶牛奶样中检测到SA的SEA、SEB、SED、SEJ和PVL毒素基因,检出率分别为3.8%(1株)、11.5%(3株)、19.2%(5株)、7.7%(2株)和 31.2%(10株);亚临床乳房炎奶牛乳样中仅检测到SA的SEA和PVL毒力基因,检出率分别为 7.0%(3株)和84.1%(37株)。表明临床与亚临床乳房炎奶牛乳汁中SA菌株携带的毒素基因不一样, SEs可能是临床乳房炎菌株的重要致病基因, PVL可能是亚临床乳房炎菌株的重要致病基因。69株SA使用SmaⅠ酶切分型后,可分为7个大簇、50个基因型,来源相同的SA分型后大部分位于同一簇内。临床乳房炎奶牛乳汁中检测到MRSA菌株,PVL基因在亚临床乳房炎中的检出率为临床乳房炎的2.7倍。PFGE方法能较好的区分临床乳房炎和亚临床乳房炎的SA分离菌株。
3种禽源支原体替米考星耐药株的体外诱导及23S rRNA基因V域碱基突变分析
刘轶秋;吴聪明;沈建忠;李蓓蓓;张瑞婷;赵晖
畜牧兽医学报, 2011, 42(7):  981-987.  doi:
摘要 ( 424 )   HTML( )    PDF (1232KB) ( 56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作者拟探讨禽源支原体对替米考星耐药的分子机制。体外诱导得到鸡毒支原体(R株、PG31株和S6株)、鸡滑液支原体、衣阿华支原体的替米考星耐药株;PCR扩增原始敏感株和诱导耐药株的23S rRNA基因V域,测序分析耐药相关碱基突变情况。结果鸡毒支原体R株、PG31株、S6株、鸡滑液支原体、衣阿华支原体分别通过9代、8代、6代、14代、9代诱导获得替米考星耐药(≥128 μg·mL-1)株;3种禽源支原体替米考星诱导耐药株均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表现交叉耐药,23S rRNA基因发生A2503T突变的诱导耐药株对截短侧耳素类、氯霉素类药物的敏感性明显降低。诱导获得的替米考星耐药鸡毒支原体R株发生了A2058G和A2503T突变,PG31株发生了A2058G和A2059G突变,S6株发生了A2058G和A2503T突变;而诱导获得的替米考星耐药鸡滑液支原体发生了G2162A突变,衣阿华支原体发生了A2059C突变。本研究表明鸡毒支原体和衣阿华支原体在体外较易经替米考星诱导产生耐药性,而鸡滑液支原体相对较难。菌株23S rRNA基因V域2 058、2 059、2 503位点的碱基突变与替米考星耐药表型有密切关系。
水牛伊氏锥虫病免疫胶体金试纸条的研制及初步应用
孟盟;曹池;陈汉忠;刘明如;王华俊;奉彬;陈国宝
畜牧兽医学报, 2011, 42(7):  988-993.  doi:
摘要 ( 809 )   HTML( )    PDF (1454KB) ( 70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建立一种快速、简便、适应现场应用的水牛伊氏锥虫病诊断方法,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颗粒, 标记纯化的抗伊氏锥虫VSG抗原的OB6单克隆抗体,在硝酸纤维素膜上包被纯化的抗伊氏锥虫VSG抗原的TB7单克隆抗体和兔抗小鼠IgG, 作为检测带和质控带,然后优化条件,研制成检测伊氏锥虫病的免疫胶体金试纸条。通过交叉试验表明该试纸条与衣原体、弓形虫、旋毛虫、巴贝斯焦虫和大片吸虫无交叉反应。该试纸条最低可以检出1∶3 200倍稀释的伊氏锥虫VSG抗原(浓度为3.11 mg·mL-1)。应用该试纸条对230份水牛血清样本进行初步检测,同时用ELISA做平行试验,阳性符合率为88.2%。结果证明该试纸条是一种快速、灵敏、特异的水牛伊氏锥虫病的检测方法,为水牛伊氏锥虫病的现场检测诊断和预控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基础兽医
旱獭、麝鼠、兔狲、青鼬、石貂毛绒纤维超微结构比较
李维红;;吴建平
畜牧兽医学报, 2011, 42(7):  994-999.  doi:
摘要 ( 458 )   HTML( )    PDF (11001KB) ( 67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旱獭、麝鼠、兔狲、青鼬、石貂为试验材料,观察其毛绒纤维的超微结构,利用扫描电镜法比较其鳞片层结构特征。结果显示:旱獭针毛翘角平均值为37.0°,鳞片高度平均值为7.76 μm,鳞片厚度平均值为0.43 μm,旱獭绒毛翘角平均值为25.4°,鳞片高度平均值为14.57 μm,鳞片厚度平均值为0.68 μm;麝鼠针毛鳞片高度平均值为4.58 μm,鳞片厚度平均值为0.22 μm,麝鼠绒毛翘角平均值为24.7°,鳞片高度平均值为11.14 μm,鳞片厚度平均值为0.40 μm;兔狲针毛翘角平均值为31.9°,鳞片高度平均值为10.65 μm,鳞片厚度平均值为0.52 μm,兔狲绒毛翘角平均值为24.8°,鳞片高度平均值为9.30 μm,鳞片厚度平均值为0.46 μm;青鼬针毛翘角平均值为37.8°,鳞片高度平均值为4.33 μm,鳞片厚度平均值为0.24 μm,青鼬绒毛鳞片高度平均值为13.88 μm,鳞片厚度平均值为0.65 μm;石貂针毛翘角平均值为33.6°,鳞片高度平均值为23.93 μm,鳞片厚度平均值为0.74 μm,石貂绒毛翘角平均值为25.2°,鳞片高度平均值为29.87 μm,鳞片厚度平均值为0.64 μm。不同种的动物纤维具有独特的形态特征,在超微结构上存在明显的差别。
断喙应激对雏鸡胸腺细胞凋亡及相关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
孙桂荣;李燕;康相涛;田亚东;张虎;李奎
畜牧兽医学报, 2011, 42(7):  1000-1006.  doi:
摘要 ( 479 )   HTML( )    PDF (2744KB) ( 76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断喙应激对雏鸡胸腺细胞凋亡及相关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电子显微镜技术、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析断喙对鸡胸腺淋巴细胞的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及相关凋亡蛋白(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到断喙对胸腺淋巴细胞产生明显的影响,断喙组胸腺细胞内可看到细胞核明显的应激反应,细胞核凝集,较致密,部分细胞核即将溶解,并出现一定数量的凋亡和坏死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对照组和断喙组的胸腺内淋巴细胞都是以G1期为主,但断喙组G1期淋巴细胞数量比试验组高;对照组和断喙组胸腺淋巴细胞凋亡率在断喙后5 d时差异显著(P<0.05);免疫组化结果表明断喙应激没有影响Bcl2和Bax蛋白在免疫器官内的表达部位;但有降低Bcl2在胸腺细胞内表达量的趋势;有提高Bax在胸腺细胞内表达量的趋势。结果表明断喙应激促进了雏鸡胸腺淋巴细胞凋亡。
磺胺二甲嘧啶快速直接竞争ELISA试剂盒的研制及应用
龚云飞;王唯芬;张明洲;;陈宗伦;李沐洁;奚茜;
畜牧兽医学报, 2011, 42(7):  1007-1014.  doi:
摘要 ( 479 )   HTML( )    PDF (2081KB) ( 58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多克隆抗体的基础上研制一种用于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磺胺二甲嘧啶(SMZ)残留量的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试剂盒,并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比较和验证。将磺胺二甲嘧啶添加到猪肝、猪肉和鸡肉样品中,用所制备的试剂盒和HPLC分析方法检测样品中的磺胺二甲嘧啶残留,并对试剂盒的灵敏度、特异性、精密度、准确度和有效期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磺胺二甲嘧啶浓度在0.5~50 ng·mL-1,方法的检测灵敏度IC10=0.47 ng·mL-1,板内平均变异系数为7.4%,板间平均变异系数为9.27%。猪肝、猪肉与鸡肉组织样品中SMZ最低检测限分别为3.91、4.81与1.59 μg·kg-1。在添加10.0~50.0 μg·kg-1时,平均回收率在85%~110%。试剂盒的检测时间为12.6 min,在4 ℃至少可以保存6个月。研制的试剂盒可以满足猪肝、猪肉和鸡肉中磺胺二甲嘧啶残留的现场快速检测。
研究简报
山羊MyoG基因内含子Ⅱ变异及其在体质量上的遗传效应分析
刘铮铸;巩元芳;付志新;张传生;张文香;宋瑜;马艳华
畜牧兽医学报, 2011, 42(7):  1015-1021.  doi:
摘要 ( 466 )   HTML( )    PDF (1329KB) ( 6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研究MyoG基因内含子Ⅱ多态性与波尔山羊及其级进杂交后代部分生长性状的关系。以纯种波尔山羊及波尔山羊与唐山奶山羊级进杂交一代(F1)、二代(F2)和三代(F3)为研究对象,采用测序和PCRRFLP方法对山羊MyoG基因遗传多态性进行分析,并研究基因型对初生体质量、1月龄体质量和断奶体质量的影响。结果在MyoG基因内含子Ⅱ的1 823 bp处(依据序列号:FJ607135)发现了1个SNP(C→T),且存在3种基因型(AA、AB和BB),这3种基因型在波尔山羊和波唐级进杂交后代4 个群体中的分布基本一致,B等位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通过对有效等位基因数(Ne)、群体杂合度(H)、Shannons信息指数(I)和多态信息含量(PIC)等群体遗传参数的计算,发现此SNP是1个中、低多态位点。最小二乘分析结果表明,AA基因型与其它2种基因型比较有较小的初生体质量且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对于1月龄体质量和断奶体质量,3种基因型间虽未达显著水平(P>0.05),但具AA基因型个体的表型值明显低于具其它2种基因型个体的表型值,AA、AB和BB 3种基因型在这3个生长性状的大小排列顺序均为BB>AB>AA。推测MyoG基因对山羊生长性状存在一定影响,提示选择带有B等位基因的个体有望提高山羊体质量相关的生长性状。
中国荷斯坦牛SCD1基因多态性与泌乳性状的关联分析
王小龙;陈仁金;杨章平;毛永江;冀德君;陈莹;常玲玲;李云龙;李锐
畜牧兽医学报, 2011, 42(7):  1022-1026.  doi:
摘要 ( 465 )   HTML( )    PDF (1196KB) ( 66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探索中国荷斯坦牛SCD1基因多态性与产奶性状的相关性。以上海某奶牛场610头中国荷斯坦牛为试验材料, 采用PCR-SSCP法对SCD1基因A293V位点遗传多态性进行分析,利用一般线性模型分析SCD1基因A293V位点突变对测定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305天校正产奶量、乳脂量、乳蛋白量及体细胞评分7个泌乳性状的影响。共检测到AA、AV和VV 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634、0.323和0.043,等位基因A和V的频率分别为0.796和0.204。该位点突变对乳脂率、乳蛋白率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对测定日产奶量、305天校正产奶量、305天乳蛋白量和305天乳脂量以及体细胞评分影响不显著(P>0.05)。多重比较表明,VV基因型个体的乳蛋白率、乳脂率极显著高于AA、AV型个体(P<0.01)。SCD1基因A293V位点突变对中国荷斯坦牛泌乳性状的遗传效应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影响机理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部分中国荷斯坦种公牛脊柱畸形综合征携带状况的检测和分析
王帅;赵学明;朱化彬;杜卫华;王 栋;郝海生;王宗礼
畜牧兽医学报, 2011, 42(7):  1027-1031.  doi:
摘要 ( 829 )   HTML( )    PDF (1141KB) ( 55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对部分中国荷斯坦种公牛脊柱畸形综合征(Complex vertebral malformation, CVM )致病基因的携带状况进行筛查。应用错配PCR突变分析技术(PCR mismatch amplification mutation assay, PCRMAMA)建立了针对CVM致病基因的特异性检测方法。利用PCRMAMA法检测了154头荷斯坦种公牛,发现了24头CVM阳性个体,阳性率为15.58%。结果显示,应对中国荷斯坦种公牛进行全面的针对CVM的检测。
鹅垂体特异性转录因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重组体的构建和鉴定
赵荣雪;段修军;赵文明;董飚;徐琪;孙国波;乔娜;张海波;陈国宏
畜牧兽医学报, 2011, 42(7):  1032-1038.  doi:
摘要 ( 435 )   HTML( )    PDF (3071KB) ( 66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垂体特异性转录因子(Pituitary transcription factor 1, Pit1)启动子转录调控机制,将获得的Pit1基因的启动子,插入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中,构建Pit1基因启动子调控的报告基因重组表达质粒。本研究利用染色体步移技术扩增鹅Pit1基因的启动子,定向亚克隆至荧光素酶表达载体pGL3Basic 中,构建含有正确目的基因的报告基因重组体pGL3Pit1,并通过限性内切酶酶切、PCR 及测序进行鉴定。通过酶切鉴定及基因测序证明,所克隆的基因产物与预期结果一致,序列无碱基突变。结果,成功构建了含有Pit1启动子基因序列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真核表达载体,为下一步分析该启动子活性及转录调控机理奠定基础。
免疫PCR检测微量H5亚型禽流感病毒
邓明俊;肖西志;吴振兴;张彦明;辛学谦;郑小龙;王 群;王昌军
畜牧兽医学报, 2011, 42(7):  1039-1045.  doi:
摘要 ( 435 )   HTML( )    PDF (1480KB) ( 6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有效检测低浓度禽流感病毒,笔者通过将高特异性的抗原抗体反应与高灵敏性的PCR扩增技术相结合,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痕量H5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间接免疫PCR方法和间接“三明治”抗体夹心免疫PCR方法。以TopYield 96孔板为固相免疫吸附载体,以禽流感病毒H5蛋白为检测对象,通过一系列免疫反应及亲和素生物素桥联作用,将生物素标记的报告DNA分子和生物素标记的禽流感病毒H5亚型抗体分子连接。充分洗涤后,在TopYield板孔中添加PCR反应液,对板壁偶联的报告DNA进行PCR扩增,间接达到检测微量禽流感病毒H5蛋白的目标。通过优化报告DNA分子和链亲和素的浓度,2种免疫PCR技术都可检测到约1 fg的禽流感病毒H5蛋白,与常规ELISA方法相比,灵敏性提高了近1 000倍。
猪源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邓宇;;张荣;丛雁方;张建武;袁世山;文心田;郑浩
畜牧兽医学报, 2011, 42(7):  1046-1050.  doi:
摘要 ( 792 )   HTML( )    PDF (989KB) ( 70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用于猪源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s)检测,同时能鉴别诊断猪瘟病毒(CSFV)。根据BVDVs与CSFV 5′-UTR保守序列,设计一套引物和特异TaqMan探针,以本实验室构建的猪源BVDVs 5′-UTR阳性重组质粒为标准品,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标准曲线。以构建的标准品为模板进行了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试验、并应用于临床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检测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均为阴性;最低可检测到每个反应相当于10拷贝的标准品DNA;重复性试验的批内变异系数为0.20%~0.95%;应用所建立方法对临床样品进行检测,其结果与普通RT-PCR结果的符合率为86.7%。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具有特异、敏感、快速、重复性好等优点,可用于猪感染BVDVs、猪瘟疫苗污染BVDVs的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