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2年 第43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2-06-25
遗传繁育
不同品种猪肌肉组织miR-1和miR-133基因的表达分析
习欠云;周莲莲;李虹仪;韩东;束刚;王松波;高萍;朱晓彤;王修启;江青艳;张永亮
畜牧兽医学报, 2012, 43(6):  843-848.  doi:
摘要 ( 429 )   HTML( )    PDF (842KB) ( 76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探讨猪miR-1和miR-133基因在不同品种猪肌肉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试验以180 日龄的蓝塘猪、长白猪以及大花白猪的背最长肌为材料,采用Stem-loop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miR-1和miR-133在长白猪、大花白猪及蓝塘猪背最长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在蓝塘猪中,miR-1的表达量分别为长白猪和大花白猪的4.7和6.4倍,前者与后两者之间表达水平有显著的差异(P<0.05),而后两者之间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同样,miR-133在蓝塘猪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为长白猪,两者分别是大花白猪的7.2和5.7倍,且差异显著(P<0.05),但蓝塘猪与长白猪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miR-1和miR-133在不同品种猪中存在特异性表达,提示可能与肌肉发育性状相关。

VLDLR基因多态性与蛋黄性状的关联分析
曹顶国;周艳;雷秋霞;韩海霞;李福伟;李桂明;盛倩;王存芳;逯岩;
畜牧兽医学报, 2012, 43(6):  849-856.  doi:
摘要 ( 435 )   HTML( )    PDF (964KB) ( 46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VLDLR基因在山东地方鸡种汶上芦花鸡、济宁百日鸡和莱芜黑鸡中的多态性,并分析各多态位点不同基因型与4个蛋黄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3个供试群体中共检测到2个具有生物学意义的SNPs位点,即第6外显子8 467 nt 处的G→A突变(V8467)和第17内含子13 876 nt 处的A→G突变(V13876)。最小二乘分析结果表明,V8467对蛋黄质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蛋黄高度有显著影响(P<0.05);V13876对蛋黄质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蛋黄比率和蛋黄高度有显著影响(P<0.05);而双倍型对蛋黄质量、蛋黄比率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对蛋黄高度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结果提示:本研究检测到的VLDLR基因的V8467和V13876多态性位点可以作为蛋黄性状的候选分子标记。

鸡pilRNAs分子的克隆及表达规律分析
张颖;常国斌;陈蓉;戴爱琴;栾德琴;李建超;马腾;华登科;陈国宏
畜牧兽医学报, 2012, 43(6):  857-866.  doi:
摘要 ( 371 )   HTML( )    PDF (2114KB) ( 5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为禽类piRNAs的遗传特性及发生和消失机理提供基础依据,也为禽类小分子RNA及其结合蛋白的深入研究和实际应用积累基础资料。本研究以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小RNAs 的cDNA文库和TA克隆测序的方法从睾丸组织中获得了19个大小为23~39 nt的pilRNAs序列。根据pilRNAs的大小、同源序列和二级结构特征,选择了3个不同序列并采用Q-PCR技术分析了中国地方鸡种如皋鸡和引进隐性白鸡的不同生长阶段不同组织中pilRNAs时空表达规律。结果表明,编码鸡pilRNAs基因序列在染色体和基因组中的分布同其它物种一样分别具有不均匀性和基因间区偏爱性;二级结构预测,发现pilRNAs具有与miRNAs不同的独特的茎环结构;鸡pilRNAs不仅大量存在于生殖组织,还大量存在于其他组织,表达规律因pilRNAs种类、品种、性别的变化而不同,gga-piR-1在2个品种的公、母鸡所有组织中的表达量均是相对最低,且到12周龄时均趋向一致的水平;而gga-piR-4表达量相对较高;gga-piR-5在如皋公鸡中所检测的全部组织中表达量最高,且在8周龄达到最高峰,在隐性白公鸡中的表达量相对较高,而在如皋母鸡、隐性白母鸡中均呈现中度表达水平。二级结构的独特特征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pilRNAs和miRNAs 2种成熟小RNAs的剪切方式和加工机制的完全不同;鸡pilRNAs的多组织表达表明它可能不仅局限于生殖系的发育和维持,在其他组织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同种类的pilRNAs可能在生命发育过程中参与不同的调控功能。

山羊c-Myc原癌基因原核表达和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张昀;刘平;韦友传;李恭贺;辛桂瑜;王丽霞;卢晟盛;张明;卢克焕;郑喜邦
畜牧兽医学报, 2012, 43(6):  867-871.  doi:
摘要 ( 452 )   HTML( )    PDF (559KB) ( 53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c-Myc原癌基因与胚胎干细胞(ES 细胞)和诱导的多能性干细胞(iPS 细胞)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因此制备其相应的多克隆抗体尤为必要。本研究以pMD18T-Myc质粒为模版, PCR扩增c-Myc片段,然后将其亚克隆到pSE380表达载体上,获得pSE380-Myc重组质粒。该质粒转化工程菌 BL21(DE3),IPTG诱导表达HisMyc融合蛋白, 随后用SDS-PAGE电泳及Western blot加以验证。在变性条件下用Ni-NTA argrose介质分离纯化His-Myc融合蛋白,并以此为抗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经过 4 次免疫,采集血液、分离血清,用Western blot检测抗体特异性。结果表明:(1)pSE380-Myc重组质粒在工程菌BL21(DE3)得到了高效表达;(2)得到了高纯度高含量的His-Myc融合蛋白;(3)经Wstern blot检测发现,c-Myc多克隆抗体与His-Myc融合蛋白能够特异性结合。本研究获得的特异性山羊c-Myc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山羊ES细胞和iPS细胞的自我更新机制奠定了基础。

基于全基因组信息鉴定中国荷斯坦牛产奶性状基因及功能注释
齐超;谢岩;吴晓平;姜力;刘剑锋;孙东晓;张勤;张沅
畜牧兽医学报, 2012, 43(6):  872-877.  doi:
摘要 ( 500 )   HTML( )    PDF (354KB) ( 7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前期研究基于中国荷斯坦牛女儿设计资源群体,采用Illumina公司Bovine50K微珠芯片对产奶性状进行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利用传递不平衡(L1-TDT)和回归分析(MMRA)2种统计分析方法共同检测到35个显著SNPs位点。本研究旨在基于该GWAS结果进一步对产奶性状基因进行鉴定及功能注释。基于牛基因组序列草图(Btau4.2),采用生物信息学和比较基因组学方法进行显著SNPs位置候选基因筛查和功能预测。分析发现,12个SNPs位点位于基因内部,23个位于基因侧翼,最终鉴定到28个位置候选基因,并确定了其物理位置、基因类型及潜在功能。基因功能可归纳为6种类型:调节机体营养成分代谢和平衡、细胞骨架或基质成分、调节细胞增殖和周期及凋亡、参与细胞信号转导和盐离子通道构成、具有激酶活性、参与mRNA转录调控或翻译调控。该研究为进一步鉴定中国荷斯坦牛产奶性状主效基因及功能验证打下了基础。

基于高密度SNP芯片技术对中国西门塔尔牛SCD1基因与肉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张立敏;张猛;周正奎;刘利;刘喜冬;陈翠;陈晓杰;朱淼;袁峥嵘;李姣;许尚忠;高会江;高雪;张路培;李俊雅
畜牧兽医学报, 2012, 43(6):  878-886.  doi:
摘要 ( 416 )   HTML( )    PDF (562KB) ( 4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借助高密度SNP芯片技术在整个基因组范围内对223头中国西门塔尔牛群体进行基因分型,在SCD1基因上发现7个SNPs位点,对各SNP位点与西门塔尔牛肉质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 SCD1基因的7个SNPs位点均与大理石花纹等级显著相关(P<0.05或P<0.01); A10050C、A13655G、C14790T和A15565G 4个位点对剪切力影响显著(P<0.05);位点A13655G对肌内脂肪含量影响显著(P<0.05);位点A10050C、C14790T、A15565G不同基因型个体间脂肪颜色差异显著(P<0.05)。单体型分析结果显示,7个SNPs位点共构成6种单体型和14种单体型组合。单体型组合H3H6与高肌内脂肪含量极显著相关(P<0.01);单体型组合H6H6与优质大理石花纹极显著相关(P<0.01);单体型组合H4H6与高剪切力值显著相关(P<0.05);各单体型组合对肉色和脂肪颜色影响不显著。

CYP7α1基因克隆、序列分析及组织表达研究
兰旅涛;陈昌义;徐琪;张扬;罗军荣;李秀;李欣钰;俞钦明;陈阳;陈国宏
畜牧兽医学报, 2012, 43(6):  887-893.  doi:
摘要 ( 413 )   HTML( )    PDF (3030KB) ( 47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克隆鸭胆固醇7α羟化酶1 (CYP7α1)基因,并进一步探讨该基因的结构与功能,揭示其组织特异性表达规律。本研究以樱桃谷鸭为材料,运用同源序列克隆结合RACE技术,对鸭CYP7α1基因的cDNA全长进行克隆,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组织表达的研究。结果表明:鸭CYP7α1基因cDNA全长2 351 bp,最大开放阅读框(ORF)1 539 bp(114~1 652 bp),共编码512个氨基酸;鸭CYP7α1氨基酸与鹅的同源性最高(97.5%),其次是鸡(92.8%)、人(67.3%)、猪(66.5%)、兔(65.7%)、大鼠(65.5%)、小鼠(65.5%)和牛(65.1%);经预测鸭CYP7α1蛋白可能含有1个P450超家族结构域;鸭CYP7α1基因在肝脏中呈高丰度表达,在其他9个组织中均未检测到或检测到少量表达,表明该基因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

动物营养
壳聚糖对仔猪肠黏膜通透性及OccludinZO-1表达的影响
肖定福;唐志如;印遇龙;张彬;王升平
畜牧兽医学报, 2012, 43(6):  894-900.  doi:
摘要 ( 372 )   HTML( )    PDF (434KB) ( 70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探讨日粮中添加壳聚糖对早期断奶仔猪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将30头21 d断奶仔猪((6.62±0.59) kg)随机分为3组,预试期采用大肠杆菌攻毒(109细胞·头-1),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 mg·kg-1金霉素和300 mg·kg-1壳聚糖,饲养期21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壳聚糖能降低血浆中D-乳酸(D-Lactate)含量(P<0.05)、二胺氧化酶(DAO)活性(P<0.05)和血清内皮素-1(ET-1)水平(P<0.05),但对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无明显影响(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壳聚糖组空肠黏膜Occludin(P<0.01)和ZO-1(P<0.05)蛋白表达提高;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壳聚糖组空肠黏膜OccludinP<0.01)和ZO-1(P<0.05)mRNA表达丰度升高。结果说明,日粮中添加300 mg·kg-1的壳聚糖能降低早期断奶仔猪小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损伤作用。

芽孢杆菌制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胃肠道发育的影响
辛娜;张乃锋;刁其玉;周盟
畜牧兽医学报, 2012, 43(6):  901-908.  doi:
摘要 ( 435 )   HTML( )    PDF (470KB) ( 4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芽孢杆菌制剂,研究其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胃肠道pH、小肠形态发育及盲肠和结肠内容物中VFA的影响。选择35日龄断奶仔猪96头,按性别比例一致的原则,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仔猪,每个重复为1栏。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75%、1.50%、3.00%的芽孢杆菌制剂(即每千克日粮中含有的活菌数为0.66×1010、1.32×1010、2.64×1010 cfu),试验期35 d。试验结束时,每个重复选取1头接近平均体质量的仔猪进行屠宰,迅速结扎各胃肠段分界处,测定各段pH;取十二指肠、空肠前、中、后段及回肠做肠道组织切片;收集盲肠和结肠内容物测定挥发性脂肪酸含量。结果显示:(1)芽孢杆菌制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2)空肠及盲肠部分,0.75%组的p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盲肠部分,1.50%组的pH较对照组显著降低6.86%(P<0.05);(3)与对照组相比,0.75%组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空肠中段的绒毛高度(P<0.05),显著降低了空肠前段、后段的隐窝深度(P<0.05),同时,显著提高了空肠中段、后段的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P<0.05);(4)盲肠部分,0.75%组的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试验结果提示: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0.75%的芽孢杆菌制剂可降低胃肠道pH,增加盲肠中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促进小肠形态发育,进而说明芽孢杆菌制剂可优化胃肠道环境,促进断奶仔猪健康生长。

山羊瘤胃产甲烷古菌多样性及与其他动物瘤胃的比较
裴彩霞;毛胜勇;朱伟云
畜牧兽医学报, 2012, 43(6):  909-914.  doi:
摘要 ( 428 )   HTML( )    PDF (857KB) ( 59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研究山羊瘤胃产甲烷古菌的多样性并与其他动物瘤胃进行比较。采用产甲烷菌特异性引物Met86F/Met1340R研究山羊瘤胃产甲烷古菌16S rRNA基因的多样性,随机挑选100个克隆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克隆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共获得16个OTU,绝大多数为甲烷短杆菌,其中与甲烷短杆菌菌株AK-87、ZA-10、OCP、SM9和30Y序列最相近的克隆数分别为58%、19%、7%、2%和2%,还有与Methanosphaera stadtmanae(1%)、Methanobacterium aarhusense(2%)、Aciduliprofundum boonei(3%)、Methanobrevibacter sp. AK87(4%)和Methanobrevibacter sp. 1Y(2%)等相似的古菌序列。将研究结果与已经报道的关于牛和绵羊瘤胃产甲烷菌多样性比较,发现不同PCR引物可检测出不同菌群结构,而饲料类型、动物种类可影响瘤胃产甲烷菌的菌群结构。

预防兽医
Clade2.3.2 H5N1亚型禽流感疫苗候选株的构建
张妍;张文俊;李群辉;刘晓文;刘文博;刘秀梵
畜牧兽医学报, 2012, 43(6):  915-921.  doi:
摘要 ( 426 )   HTML( )    PDF (1295KB) ( 4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年来Clade2.3.2 H5N1亚型的禽流感病毒逐渐成为我国及越南等其他一些国家流行的优势毒株,并呈现出一定变化规律的氨基酸进化趋势。本研究以A/Puerto Rico/8/34(H1N1) (PR8) AIV 为内部基因供体,以 Clade2.3.2 H5N1 亚型 AIV A/chicken /Yangzhou/1117/2011(YZC3)为表面抗原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基因供体,通过反向遗传操作,在符合人类疫苗生产标准的COS-1细胞中救获低致病性的疫苗毒株。结果成功拯救出1株重组病毒rYZC3,该病毒在鸡胚和MDCK细胞上均具有较好的繁殖能力,对SPF鸡和鸡胚无致病性。本研究为防控当代流行的H5亚型禽流感提供了良好的疫苗候选株。

鸭肠炎病毒gD基因胞外区的原核表达及在感染鸭胚成纤维细胞中的定位
刘琰;徐凝;付培芬;母晓宇;董井泉;马波;王君伟
畜牧兽医学报, 2012, 43(6):  922-927.  doi:
摘要 ( 399 )   HTML( )    PDF (790KB) ( 40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本实验室获得的鸭肠炎病毒(DEV) C-KCE株US区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EU714267)为基础PCR扩增出gD基因胞外区(gDw),将其定向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0a(+)并转化至大肠杆菌RosettaTM(DE3)pLys。经IPTG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表明gD基因胞外区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与预期大小相符的表达蛋白。重组蛋白纯化后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血清琼扩效价达1∶16,噬斑减数中和试验测定血清中和抗体效价达1∶64。通过免疫荧光技术首次对gD进行亚细胞定位检测,结果表明DEV感染鸭胚成纤维细胞(DEF)后4 h近核区域细胞质内首先开始出现荧光,12 h以后显著增加,明显的点状绿色荧光广泛存在于胞质中。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展DEV gD的功能研究提供了重要数据和材料。

IBDV流行强毒HQ-b株与其细胞适应毒生物学特性比较及VP2、VP5 基因序列分析
杨霞;周欣;赵军;姚惠霞;王川庆;王泽霖
畜牧兽医学报, 2012, 43(6):  928-936.  doi:
摘要 ( 357 )   HTML( )    PDF (1137KB) ( 4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IBDV流行强毒HQ-b株囊毒与其细胞适应毒间生物学特性差异及2毒株毒力变化与VP2、VP5基因变异的关系,对2毒株的细胞适应性、致病性等进行比较,同时对其VP2、VP5基因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HQ-b株囊毒对CEF、CEK、CELi、DF-1和Vero均不适应,而细胞适应毒HQ株仅不能适应Vero细胞、且批内及批间毒价稳定。致病性结果显示HQ-b株对4周龄SPF鸡致死率高达80%,是真正的超强毒,而细胞适应毒致死率已降为0%。对VP2基因高变区研究表明,HQ-b株具备IBDV超强毒株的分子特征,即222 A、256 I、294 I和 299 S;其细胞适应毒HQ株除222 A→P、256 I→V、294 I→L和 299 S→N外,在VP2公认的毒力位点253(Q→H)、279 (D→N)、284( A→T)位氨基酸也发生改变,导致细胞适应毒具备经典弱毒株的分子特征,即222 P、256 V、279 N、284 T、294 L和299 N。对VP5基因研究表明:流行强毒HQ-b株也具有IBDV超强毒株的分子特征;其细胞适应毒VP5基因有12个位点碱基突变并导致9处氨基酸变异,尤其是ORF区第2个碱基由“T”突变为“C”后,导致细胞适应毒VP5的N 端丢失了4个氨基酸,这种突变与现有的疫苗毒完全一致。本研究提供了超强毒HQ-b培育、驯化后致病性和细胞适应性转变的分子机理,也丰富了IBDV分子流行病学的理论。

猪捷申病毒HB株的分离与全基因序列分析
张晓杰;刘业兵;汤德元;朱向博
畜牧兽医学报, 2012, 43(6):  937-942.  doi:
摘要 ( 389 )   HTML( )    PDF (2654KB) ( 4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分析河北省某规模化猪场猪捷申病毒(PTV)的遗传变异和进化关系,作者成功分离到PTV HB株,对其进行了毒力测定和动物回归试验,设计引物进行了全基因序列测定,并与国内外42株PTV全基因序列进行了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猪捷申病毒HB株病毒滴度为10-6.4 TCID50·mL-1,健康仔猪接毒28 d后均出现明显猪捷申病症状,该毒株全基因组序列长度为7 090 bp。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猪捷申病毒HB株(JQ664746)属于PTV-8型血清型,和国内分离的PTV-jilin/2003株(GQ293092)同源性最高,从而为进一步研究该毒株的遗传变异提供参考。

猪瘟病毒野毒株和兔化弱毒疫苗株RT-PCR-RFLP鉴别检测方法的建立
胡继明;杨培培;王颖;孙海芳;黄娟;陈俏俏;杨瑞梅;张传美;秦晓冰;单虎
畜牧兽医学报, 2012, 43(6):  943-949.  doi:
摘要 ( 393 )   HTML( )    PDF (1405KB) ( 47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建立猪瘟病毒野毒株和兔化弱毒疫苗株RT-PCR-RFLP鉴别检测方法。根据Shimen株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猪瘟病毒 RT-PCR-RFLP检测方法;对20份疑似猪瘟临床样品进行检测,并对检出的山东8株流行野毒株和2株疫苗株PCR产物进行克隆与序列分析,验证上述方法。结果RT-PCR扩增片段为825 bp,产物经RFLP分析,野毒株的PCR产物能被ApaⅠ酶切为322 bp和503 bp 2个片段,兔化弱毒疫苗株则不能被酶切,检测出RNA的最低浓度为0.028 6 μg·mL-1;8株流行野毒株都含GGGCCC序列(ApaⅠ酶切位点),2株疫苗株相应序列为GAGCCC,不能被ApaⅠ酶切;8株流行野毒株属于基因2群,2株疫苗株与HCLV遗传关系近,为基因1群。建立了可鉴别猪瘟病毒野毒株和兔化弱毒疫苗株RT-PCR-RFLP检测方法,为猪瘟的防控提供有效手段。

猪戊型肝炎病毒Ⅳ型衣壳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赵菲菲;赵钦;胡守彬;陈福勇;肖一红;周恩民
畜牧兽医学报, 2012, 43(6):  950-955.  doi:
摘要 ( 385 )   HTML( )    PDF (762KB) ( 47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获得猪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 HEV) Ⅳ型衣壳蛋白单克隆抗体,将猪HEV衣壳蛋白的C端267(408—675)个氨基酸基因序列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构建重组质粒pET-28a-ORF2-C,转化E. coli Rosetta ( BL21)感受态细胞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纯化后免疫小鼠。取免疫小鼠的脾脏与鼠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制备单克隆抗体。通过间接ELISA和竞争ELISA方法筛选并鉴定单抗。结果表明蛋白得到正确、高效表达,获得3株识别不同的抗原表位区的单克隆抗体,分别命名为Mab-1E4 (IgG1)、Mab-2C7 (IgG1)和Mab-2G9 (IgG2b),其中1E4和2G9能阻断临床阳性猪血清,提示该2株单克隆抗体识别的抗原表位是猪HEV Ⅳ型衣壳蛋白上重要的抗原表位区,而单抗Mab-2C7不能阻断。本研究为猪HEV Ⅳ型的诊断及研究提供重要工具。

貉细小病毒LN10-1株分离鉴定及其免疫原性研究
康洪涛;赵建军;柴秀丽;张蕾;胡博;闫喜军;吴威
畜牧兽医学报, 2012, 43(6):  956-964.  doi:
摘要 ( 364 )   HTML( )    PDF (4099KB) ( 49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制貉细小病毒性肠炎疫苗,筛选出针对貉细小病毒性肠炎免疫原性好、安全高效的疫苗备选株,应用CRFK细胞从辽宁省发病貉的粪便中分离病毒,并通过形态学、血清学、分子生物学、动物回归及免疫接种等方法对分离株进行鉴定。鉴定结果表明成功分离出1株貉细小病毒,命名为LN10-1株。其VP2基因核苷酸序列与猕猴源猫泛白细胞综合征病毒株(BJ-22/2008/CHN株)相似性高达99.7%。VP2蛋白上决定宿主范围的2个氨基酸位点发生了突变。VP2基因种系发生分析显示,LN10-1株位于猫泛白细胞综合征病毒(Feline panleukopenia virus,FPLV)、蓝狐细小病毒(Blue fox parvovirus,BFPV)、水貂肠炎病毒(Mink enteritis virus,MEV)组成的食肉类动物细小病毒聚类分支与由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组成的聚类分支。由LN10-1株制备的灭活疫苗免疫结果显示,接种28 d细小病毒中和抗体滴度可达到1∶256以上。推测LN10-1株可能正处于FPLV与CPV进化的中间状态,或是CPV适应新宿主(貉)而形成的一种新病毒,可以作为针对貉细小病毒性肠炎灭活疫苗的候选株。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内蒙古分离株gBgCgD基因的分子克隆与序列分析
胡文兵;关平原;郝瑞峰;赵鹏伟;乌日罕
畜牧兽医学报, 2012, 43(6):  965-971.  doi:
摘要 ( 366 )   HTML( )    PDF (971KB) ( 41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内蒙古分离株gBgCgD基因进行克隆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IBRV内蒙古分离株gBgCgD基因序列分别为2 850、1 723、1 559 bp,编码933、508、417个氨基酸组成的完整开放阅读框。序列比较和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内蒙古分离株与其他毒株gB、gC、gD基因核苷酸序列的相似性为94.9%~99.9%,其推导的氨基酸相似性在90.3%~99.7%,不同IBRV毒株gB、gC、gD基因在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上高度保守。在系统进化树中内蒙古分离株与瑞典毒株亲缘关系较近,属于同一个分支。

基于线粒体12S基因对青海地区细粒棘球蚴种群遗传多态性研究
延宁;聂华明;蒋忠荣;邓世金;余华;严玉宝;达瓦次仁;谢跃;付彦;杨德英;郝桂英;古小彬;杨光友
畜牧兽医学报, 2012, 43(6):  972-978.  doi:
摘要 ( 352 )   HTML( )    PDF (852KB) ( 41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分析青海地区细粒棘球蚴的种群基因多态性,为细粒棘球蚴病的防控提供基础资料。对采自青海地区的42株细粒棘球蚴(33株采自绵羊肝脏,9株采自绵羊肺脏)进行了线粒体12S基因的全序列测序并构建了NJ系统发生树。结果显示:在本研究样品的线粒体12S基因序列中共检测出5种单倍型(即H1~H5),其中以单倍型H5为主(占32株),并且系统发生树分析支持这一结果。单倍型多样性(H)和核苷酸多样性(Pi)分别为0.418、0.000 66,与E. granulosus G1(AF297617)的12S基因序列的核苷酸相似性达到99.86%以上。采自青海地区的42株细粒棘球蚴均鉴定为E. granulosus sensu stricto(基因型G1-G3),在检测出的5种单倍型中,单倍型H1~H4是本地区特有的单倍型。

基础兽医
妊娠早期蒙古绵羊子宫内膜enJSRV及IFN-τ基因表达水平的分析
刘丽珍;刘淑英;
畜牧兽医学报, 2012, 43(6):  979-984.  doi:
摘要 ( 347 )   HTML( )    PDF (708KB) ( 47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检测内源性绵羊肺腺瘤反转录病毒(enJSRV)与干扰素-τ(IFN-τ)在妊娠早期蒙古绵羊子宫内膜组织的表达以及enJSRV的表达与外周血孕酮水平变化的关系。运用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电化学发光法对enJSRV和IFN-τ在妊娠早期蒙古绵羊子宫内膜组织相对表达及孕酮水平进行了测定。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enJSRV 和IFN-τ mRNA在妊娠早期绵羊子宫内膜组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SAS 统计学软件分析得出,子宫内膜组织中enJSRV mRNA在妊娠12~14 d(交配日为0 d)表达较高,2~10、16~30 d的表达均低于前者。IFN-τ mRNA仅在妊娠12~25 d表达,14 d达其峰值,30 d就不能检出,且差异都极显著(P<0.01)。电化学发光法结果显示,孕酮水平在妊娠2 d为0.4 ng·mL-1,以后升高,妊娠8~16 d维持在8.3 ng·mL-1左右, 在妊娠19~30 d孕酮水平有所下降,30 d为2.5 ng·mL-1。以上结果提示,子宫内膜组织中enJSRV mRNA的表达与外周血孕酮含量及IFN-τ的变化高度相关,且enJSRV在胎盘的形态发生及生殖生物学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催产素受体在雌性山羊腹腔肠系膜前神经节的分布
任妮;吴卫妮;明佳;徐永平;王志豪;范洁;贾俊杨
畜牧兽医学报, 2012, 43(6):  985-991.  doi:
摘要 ( 357 )   HTML( )    PDF (1723KB) ( 47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探讨催产素(OT)是否可以影响雌性山羊腹腔肠系膜前神经节的活动。采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催产素受体(OTR)在雌性山羊腹腔肠系膜前神经节的分布特点。结果显示,催产素受体在腹腔肠系膜前神经节分布广泛,节内的神经细胞、支持细胞和过路纤维均有OTR免疫阳性产物分布;OTR主要在神经细胞中表达,相对表达量与其他非神经结构相比差异性极显著(P<0.01);在神经细胞中,OTR免疫阳性产物主要存在于胞膜和胞质,核不着色。雌性山羊腹腔肠系膜前神经节神经元对OT具有反应性,提示OT可能通过影响腹腔肠系膜前神经节神经元的活动,从而经其发出的交感节后神经这一途径调节胃肠的生理活动。

研究简报
低氧对牛体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李松;丁方荣;王海萍;王莉莉;李京;郑敏;王美利;王超;戴蕴平;朱士恩
畜牧兽医学报, 2012, 43(6):  991-996.  doi:
摘要 ( 341 )   HTML( )    PDF (1200KB) ( 48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通过比较常氧(20%)和低氧(5%)环境下培养牛体细胞的生长效果,进而探讨低氧对牛体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选用牛的3种常用核移植供体细胞(胎儿成纤维细胞、胎儿输卵管上皮细胞、卵丘颗粒细胞)分别在常氧和低氧2种培养环境下进行连续传代培养和细胞克隆培养,并对其倍增水平和细胞克隆形成效率作比较分析。结果显示,5%的低氧环境对这3种细胞的体外增殖均有促进效果,而且各细胞的增殖水平(50.61±2.47、16.35±0.43、43.38±0.84)均显著高于常氧组(27.42±0.23、12.14±0.83、32.76±1.53,P<0.01)。以500 个·皿-1(直径100 mm)的细胞浓度接种培养的情况下,低氧培养的胎儿输卵管上皮细胞的克隆形成效率((53.05±4.62)%)显著高于常氧组((36.68±5.68)%)(P<0.01),而低氧组胎儿成纤维细胞和卵丘颗粒细胞获得的细胞克隆数只是略多于常氧组,差异并不显著(P>0.05)。当以1个·孔-1的细胞浓度接种于96孔板培养时,低氧组各类细胞的单细胞克隆形成效率((21.60±2.37)%、(22.29±5.42)%、(27.92±3.69)%)显著高于常氧组((12.01±1.42)%、(7.92±2.86)%、(10.49±3.07)%)(P<0.01或P<0.05)。将体外培养条件的常氧含量(20%)调减至更接近体内生理状况的低氧含量(5%)可以延长牛体细胞增殖寿命和提高单细胞克隆形成效率,对细胞生长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鸡、鹌鹑及其杂交禽胚胎肌肉发育过程中MSTNp21基因的表达规律
梁耀伟;赵宗胜;陈丹盈;赵松华;张慧;班谦
畜牧兽医学报, 2012, 43(6):  997-1002.  doi:
摘要 ( 496 )   HTML( )    PDF (780KB) ( 4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研究MSTNp21基因在鸡、鹌鹑和杂交禽胚胎肌肉发育过程中的表达规律,比较这2个基因在杂交禽与亲本鸡和鹌鹑中的差异表达,探讨MSTNp21基因与肌肉发育的关系。通过人工受精获得鸡(♂)与鹌鹑(♀)杂交禽蛋,与鸡蛋、鹌鹑蛋按照鸡标准孵化条件同批入孵,采集第7~17天活胚胸肌组织,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MSTNp21基因在3个物种中每一天mRNA的相对表达量。MSTNp21基因在胚胎肌肉发育的第7~17天均有表达,这2个基因mRNA的表达在鸡胚中第9天到达第1次峰值,在鹌鹑中第7天到达第1次峰值,后都随胚胎的发育表达水平上升,并维持相对稳定的高水平表达。杂交禽的表达规律与鸡一致,也在第9天达到峰值,而p21 mRNA表达极显著高于鸡和鹌鹑(P<0.01)。MSTN mRNA表达规律与成肌细胞退出细胞周期的时间规律一致;在胚胎肌肉发育过程中,MSTN基因特异性上调p21的表达。

斯氏艾美耳球虫ITS1-5.8S rRNA-ITS2序列的克隆及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闫文朝;韩利方;张龙现;索勋;薛帮群;王帅
畜牧兽医学报, 2012, 43(6):  1003-1008.  doi:
摘要 ( 383 )   HTML( )    PDF (1320KB) ( 51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多种鸡球虫和松鼠球虫18S rRNA和28S rRNA进行序列比对分析,在18S rRNA 3′端和28S rRNA 5′端保守区设计艾美耳属通用引物,以斯氏艾美耳球虫洛阳分离株LY卵囊基因组DNA为模板首次成功克隆到斯氏艾美耳球虫完整的ITS1-5.8S rRNA-ITS2序列,其大小为1 178 bp,其中ITS1序列长度为423 bp,5.8S rRNA为155 bp,ITS2为600 bp,斯氏艾美耳球虫LY株ITS1/2序列高度变异,与鸡球虫、啮齿动物球虫的序列相似性低于60%。然后在斯氏艾美耳球虫ITS1/2序列超变区设计种特异引物,建立了灵敏、特异的PCR检测方法。本研究结果将为兔球虫强致病种的临床诊断和揭示兔球虫种群遗传特征提供有效的分子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