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6年 第37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6-03-25
遗传繁育
公母畜间有不同的年龄组数目条件下控制近交最大化选择反应
唐国庆;李学伟
畜牧兽医学报, 2006, 37(3):  209-215.  doi:
摘要 ( 1322 )   HTML( )    PDF (465KB) ( 56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一种扩展的动态选择规则能够在公母畜间有不同的年龄组数目的世代重叠群体内约束年近交速率为一个预定义值,逐年最大化遗传反应。该规则考虑在世代重叠群体中按性别-年龄分组,通过限制父母亲群体性别-年龄组的平均加性遗传相关的增加,从而限制新生后代平均近交系数的增加。动态选择程序通过输入候选个体的BLUP估计育种值、所有个体的加性遗传相关矩阵和所有性别-年龄组的长期遗传贡献,给出最适宜的选留个体数及其每个选留个体最适宜的后代数。猪核心群随机模拟结果显示该动态选择规则能够获得预定义的近交速率。在相同的近交速率条件下,动态选择比截断选择获得高达10%的更多年遗传进展。
中国部分地方品种鸡CD4和CD8α基因cDNA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胡青海;焦新安; 潘志明; 黄金林; 殷月兰
畜牧兽医学报, 2006, 37(3):  216-221.  doi:
摘要 ( 1063 )   HTML( )    PDF (641KB) ( 5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Trizol分别提取4~6周龄白莱航鸡、狼山鸡、大骨鸡、北京油鸡、仙居鸡、茶花鸡、固始鸡和隐性白羽鸡胸腺细胞的总RNA,再用Oligo-dT纤维素富集mRNA后,用RT-PCR分别扩增出鸡CD4和CD8α基因cDNA。将PCR产物克隆进T载体后测序。序列分析显示不同品种鸡的CD4 cDNA序列完全一致;中国地方品种鸡与国外品种的白莱航鸡、RPL 7系鸡在CD8α胞外区有6~13个氨基酸的差异,仙居鸡与其他5个中国地方品种鸡在CD8α胞外区有4~5个氨基酸的差异,狼山鸡、北京油鸡和隐性白羽鸡CD8α cDNA的核苷酸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完全一致。这些结果表明,中国地方品种鸡CD4基因序列高度保守;中国地方品种鸡与国外品种鸡的CD8α cDNA序列之间具有遗传多态性,而中国地方品种鸡之间CD8α cDNA序列遗传多态性低,为进一步研究CD4分子和CD8α链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条件。
SQ RT-PCR检测不同品种猪脂肪组织SOCS-3基因表达
吴江维;孙 超;杨公社
畜牧兽医学报, 2006, 37(3):  222-226.  doi:
摘要 ( 783 )   HTML( )    PDF (671KB) ( 6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取4月龄八眉猪和大白猪背部皮下脂肪组织,提取总RNA,根据大鼠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基因(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3,SOCS-3)设计并合成引物,以猪β-actin基因作为内参,优化反应条件和体系,半定量(Semi Quantitative,SQ)RT-PCR单管扩增猪SOCS-3基因,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后,Dolphin-DOC凝胶图像分析软件分析,测定各条带的光密度值,检测八眉猪和大白猪脂肪组织中SOCS-3基因mRNA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八眉猪脂肪组织SOCS-3 mRNA的表达丰度极显著高于大白猪(P<0.01)。这种差异可能是2种经济类型猪脂肪沉积能力不同的主要原因之一。
GDF-5基因外显子1多态性与鸡骨骼发育性状的相关研究
冷 丽;李 辉;唐志权;王启贵;王桂华;顾志刚
畜牧兽医学报, 2006, 37(3):  227-231.  doi:
摘要 ( 1066 )   HTML( )    PDF (711KB) ( 59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GenBank发表的鸡GDF-5基因的mRNA序列设计引物,以白耳鸡和东北农业大学选育的肉鸡高、低腹脂系第8世代鸡群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序和PCR-SSCP的方法进行SNP检测和基因型分析,探讨GDF-5基因多态性与鸡生长和骨骼发育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在GDF-5基因外显子1的84 bp处存在1个C/T的突变位点,对该突变位点在研究群体中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产生3种基因型,AA型个体的基因序列和GenBank(Accession No: AF123389)中的一致为C,而BB型个体的基因序列在84 bp处突变为T。基因型与鸡体组成性状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AA基因型个体的跖骨围显著高于AB基因型个体(P<0.05);AA基因型和AB基因型个体的跖爪重和跖爪率显著高于BB基因型个体(P<0.05);AB基因型个体的股骨长和股骨重显著高于BB基因型个体(P<0.05);表明该基因对鸡的骨骼性状有较大的影响或与控制骨骼发育性状的主效基因相连锁。
不同季节肉用种公牛精液品质与生理常值、血清及精清生化指标相关关系研究
李俊杰;桑润滋;田树军;倪俊卿;杨庆华;张军辉;胡月超;马亚宾;吴云海
畜牧兽医学报, 2006, 37(3):  232-241.  doi:
摘要 ( 1409 )   HTML( )    PDF (806KB) ( 65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利木赞和夏洛来种公牛为试验牛,研究不同季节对其精液品质、冻精产量、生理常值、血清及精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 与其它季节相比,夏季肉用种公牛的原精活力、冻精活力、活精子百分数、顶体完整率均显著降低,而精子畸形率显著升高(<0.05)。精子密度以秋季最低。(2)冻精产量夏季处于最低水平,平均每月仅为7 388支。(3)夏季肉用种公牛的血清LH、睾酮、T3、皮质醇的含量分别为4812、415、111、489 ng/L,显著低于春、秋、冬季 (<0.01)。(4) 夏季肉用种公牛血清钠、钾、钙、镁均处于最低水平,显著低于其它季节(<0.01)。(5)夏季肉用种公牛精清睾酮水平明显下降,显著低于春季、秋季和冬季。(6)精清钠、钾、钙夏季含量最低,分别为83.12 mmol/L、18.77 mmol/L和4.63 mmol/L;精清镁含量由春季至秋季呈显著下降趋势;精清磷含量夏季最高,为4.65 mmol/L,显著高于春季、秋季和冬季。(7)肉用种公牛精清ALP夏季含量为1 784.3 U/L,显著高于春、秋两季,但低于冬季。(8)精清睾酮与精液品质各指标存在显著相关;血清生化指标与精清生化指标存在显著相关;直肠温度、呼吸频率与精液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存在显著相关性,与精清生化指标相关性不大。
动物营养
性别和营养水平对福建河田鸡风味前体物质含量的影响
杨 烨;冯玉兰; 李忠荣; 谢新东; 缪伏荣; 方贵友; 涂化章; 文 杰
畜牧兽医学报, 2006, 37(3):  242-249.  doi:
摘要 ( 1210 )   HTML( )    PDF (862KB) ( 58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不同性别和日粮能量、蛋白水平对河田鸡胸肌肉中风味前体化合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性别对腹脂率、氨基酸(Asp、Thr、Ser、Pro、Cys除外)以及肌内脂肪(IMF)及其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而对肌苷酸(IMP)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公鸡的总氨基酸(TAA)、肌苷酸、肌内脂肪中的SFA、MUFA含量略高于母鸡,母鸡的肌内脂肪及其PUFA含量明显高于公鸡。能量水平对肌苷酸、肌内脂肪及其SFA、MUFA、PUFA以及总氨基酸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当鸡采食高能日粮时,肌内脂肪中的SFA、MUFA含量会显著升高(P<0.05),而IMP、IMF、PUFA含量会显著下降(P<0.05),TAA没有显著变化。蛋白水平对肌内脂肪及其MUFA、PUFA含量以及总氨基酸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当采食高蛋白日粮时,肌内脂肪及SFA、MUFA显著降低,而其PUFA会显著增加(P<0.05)。风味品尝结果表明,公鸡的香味、鲜味都显著高于母鸡,而嫩度低于母鸡;随着能量和蛋白水平的增加,鲜味和嫩度都显著下降(P<0.05)。从肉品的总可接受性来看,性别对总可接受性没有显著影响(P>0.05),低营养水平时的总可接受性大于高营养水平(P<0.05)。
高油298玉米秸秆的适宜收获期及其营养价值与其他品种玉米秸秆的比较优势
闫贵龙;孟庆翔;陈绍江
畜牧兽医学报, 2006, 37(3):  250-256.  doi:
摘要 ( 1336 )   HTML( )    PDF (863KB) ( 6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高油玉米品种HOC298、普通玉米品种CAU3138和饲料专用玉米品种FC3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高油298玉米秸秆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和干物质、纤维组分消化率随籽粒成熟期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普通玉米秸秆和专用饲料玉米秸秆营养价值的比较。结果表明:随着籽粒成熟度的提高,HOC298秸秆的水溶性糖、淀粉、粗脂肪含量以及干物质消化率呈线性规律(L; P<0.01)提高,而NDF、ADF和木质素含量则呈线性规律(L; P<0.01)降低。因此,HOC298玉米秸秆的适宜收获期推荐为4/4乳线期。在4/4乳线期,HOC298秸秆的水溶性糖、淀粉和粗脂肪含量不仅极显著高于(P<0.01)CAU3138秸秆,也显著高于(P<0.06或P<0.01)3/4乳线期的FC3秸秆,而NDF、ADF和木质素含量则正相反(P<0.001)。HOC298秸秆的干物质、NDF消化率以及动态产气量均极显著(P<0.01)高于CAU3138秸秆和3/4乳线期的FC3秸秆。可见,籽粒成熟后的HOC298玉米秸秆不仅营养物质含量较高,而且消化率也较高,是反刍动物较理想的粗饲料。
不同蛋白质饲料对瘤胃内小肽浓度的影响
欧 宇;李胜利;陈 萍
畜牧兽医学报, 2006, 37(3):  257-261.  doi:
摘要 ( 668 )   HTML( )    PDF (857KB) ( 67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用4只体重30 kg左右,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内蒙古苏尼特羊,研究饲料不同蛋白来源对瘤胃内小肽浓度的影响。试验采用4×4拉丁方设计,选取鱼粉、豆粕、酪蛋白、玉米蛋白粉4种蛋白质原料,按14%粗蛋白水平配制单一蛋白源日粮(精粗比3∶7),每只羊每天喂料量1 kg,代谢能供给量为1.2倍维持需要。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蛋白源在瘤胃中肽的释放的种类和数量在不同时间点都不尽相同,大多数小肽在2~6 h浓度达到峰值。玉米蛋白组、鱼粉组、豆粕组在瘤胃内6 h的小肽累积量顺序为:Pro-Leu>Val-Val>Pro-Ala>Met-Met;酪蛋白组瘤胃内6 h的小肽累积量顺序为:Pro-Leu>Pro-Ala>Val-Val>Met-Met。进一步证实,从氮端起第一位氨基酸残基是Pro,又有疏水性氨基酸结构的小肽,或者两种结构特点居其一的小肽,有抗瘤胃微生物降解的特性。
采食不同来源淀粉对生长猪门静脉养分吸收和增重的影响
黄瑞林;印遇龙; 戴求仲; 李铁军; 宾石玉; 侯振平; 张 平
畜牧兽医学报, 2006, 37(3):  262-269.  doi:
摘要 ( 746 )   HTML( )    PDF (900KB) ( 66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不同来源淀粉对生长猪门静脉养分净吸收量和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和糙米组成的试验日粮生长猪生长速度最快,显著快于糯米组(P<0.05),极显著地快于抗性淀粉组(P<0.01)。生长猪采食抗性淀粉日粮后,葡萄糖和总氨基酸的门静脉净吸收量分别仅为17.84 g/100 gFI和5.93 g/100 gFI,显著低于玉米、糙米和糯米组(P<0.05)。门静脉净吸收氨基酸模式与回肠末端可消化氨基酸模式有很大区别,肠黏膜代谢对氨基酸模式有选择的修饰作用。生长猪增重速度与门静脉总必需氨基酸净吸收量有比较高的相关关系(P=0.029 5)。
预防兽医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阿根廷流行毒株前病毒gaggp90基因在马体内的变异分析
耿庆华;王晓钧;相文华;沈荣显
畜牧兽医学报, 2006, 37(3):  270-273.  doi:
摘要 ( 1167 )   HTML( )    PDF (970KB) ( 59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建立美洲马传贫毒株和我国弱毒疫苗株鉴别诊断PCR,对接种马传贫阿根廷流行毒株后马4个发热期(23、40、51和70 d)外周血单核细胞前病毒DNA gag基因和gp90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进行了监测,经过序列分析发现4个发热期中前病毒gag基因核苷酸序列变化不明显,变异率在1%之内,表明前病毒gag基因在马体内比较保守,可以作为设计鉴别诊断引物的区域;gp90区的基因变化比较大,核苷酸序列变异率在8%~10%之间,通过对几个发热期核苷酸序列推导氨基酸的分析,可以划分出A1、A2、A3和A4 4个可变区,但其中A1和A4变异都很稳定,在马体发病的整个过程中均只发生1次变异,而A2区第3个发热期变异后,在第4个发热期又回复了突变。对马传染性贫血病毒阿根廷代表毒株前病毒gaggp90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动态检测结果表明,马传贫病毒在马体整合为前病毒之后比较稳定,这就为建立PCR鉴别诊断方法提供了依据。
鸭病毒性肠炎病毒CH强毒株在鸭胚成纤维细胞中形态发生学的研究
郭宇飞;程安春;汪铭书;周 毅;袁桂萍
畜牧兽医学报, 2006, 37(3):  274-280.  doi:
摘要 ( 709 )   HTML( )    PDF (1316KB) ( 6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超薄切片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对鸭病毒性肠炎病毒CH强毒株(DEV-CHv)在鸭胚成纤维细胞(DEF)中的形态发生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DEV-CHv吸附到DEF细胞上以后通过囊膜和细胞膜间发生融合的方式侵入宿主细胞;病毒在细胞核内完成病毒核酸的生成、核酸与衣壳的装配;病毒核衣壳通过核膜-内质网膜系统从细胞核转运到内质网池中并在内质网池中得到皮层结构;获得了皮层的DEV-CHv核衣壳通过出芽方式释放到细胞空泡内得到囊膜结构后成为成熟病毒;细胞空泡内的成熟DEV-CHv可通过细胞的胞吐作用被释放到细胞外,或在空泡破裂时被释放到细胞外。
基础兽医
二乙基己烯雌酚对成年仓鼠睾丸一氧化氮生成和生精细胞凋亡的影响
杨筱珍;陈耀星;王子旭
畜牧兽医学报, 2006, 37(3):  281-285.  doi:
摘要 ( 742 )   HTML( )    PDF (1087KB) ( 64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探讨了在二乙基己烯雌酚(DES)诱发成年动物生精细胞凋亡过程中睾丸一氧化氮(NO)生成和生精细胞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iNOS)表达的变化,以期为阐明DES诱发生精细胞凋亡机理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成年雄性仓鼠皮下注射不同剂量DES(分别为0.01、0.1和1 mg/kg体重),连续注射7 d后取其睾丸,进行NO含量的测定和eNOS、iNOS免疫组化染色。电镜观察生精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并用TUNEL法检测睾丸中生精细胞凋亡的变化,苏丹Ⅲ染色法检测睾丸生精小管内脂滴分布的变化。结果显示:NO的生成与DES呈剂量依赖性。DES处理后,在1 mg/kg体重剂量组,大量生精细胞表达eNOS和iNOS,并出现大量凋亡,退化的生精细胞胞浆内有大量髓样结构,并有大量脂滴分布于生精细胞内和细胞间。eNOS和iNOS阳性生精细胞与凋亡的生精细胞数量和类型基本一致,主要为精母细胞和圆形精子细胞。
微量环丙沙星对人源大肠杆菌和粪肠球菌体外敏感性的影响
张可煜;王玉莲;胡丽霞;范盛先;袁宗辉
畜牧兽医学报, 2006, 37(3):  286-290.  doi:
摘要 ( 1316 )   HTML( )    PDF (1063KB) ( 50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建立人离体肠道模拟模型,研究微量环丙沙星对人源肠道大肠杆菌和粪肠球菌敏感性的影响,进而用聚合酶链反应法扩增耐药菌的gyrA基因的耐药决定区,并分析其耐药机制。结果显示,大肠杆菌连续培养后存活菌株对微量环丙沙星耐药,此耐药菌对其他抗菌药敏感;粪肠球菌经连续培养,对环丙沙星和其他抗菌药物仍敏感;耐药大肠杆菌的gyrA基因发生突变,248位碱基由C变为T,259位由G变为T,相应地,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83位的丝氨酸和87位的天冬氨酸分别改变为亮氨酸和酪氨酸。研究表明,微量环丙沙星对人肠道菌群具有不同的选择作用,能诱导大肠杆菌产生耐药性。这为动物源食品中环丙沙星残留的安全性评价提供了试验依据。
高盐对肉鸡肺小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的影响
董晓芳;乔 健;王慧煜;高铭宇;利 凯;王建琳;徐 彤;田 勇
畜牧兽医学报, 2006, 37(3):  291-294.  doi:
摘要 ( 693 )   HTML( )    PDF (1026KB) ( 60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观察了高盐诱发肉鸡腹水综合征(AS)发生发展过程中肺小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SMC)表型转化的规律,旨在探讨肺小动脉中膜SMC表型转化在AS发生过程中的可能作用。100只1日龄商品代AA雄性肉仔鸡常规育雏,8日龄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盐组(饮水中添加030%氯化钠)。分别在15、22、29、36、43、50日龄时每组随机取5只鸡的肺组织并制备石蜡切片,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图像分析法测定SMC表型标志蛋白α-SM-actin的表达。结果表明:(1)对照组肉鸡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存在肺小动脉中膜SMC表型的动态转化,22日龄时发生了由收缩表型向增殖表型的转化,随后逐步向收缩表型回转,且各级肺小动脉SMC转化时间不一致。(2)高盐组SMC表型转化时间(15日龄)较对照组提前了1周,高盐促进了SMC由收缩表型向增殖表型转化。且直径20~50 μm的肺小动脉SMC表型转化受高盐影响最大,推测其在高盐诱发肉鸡AS的过程中可能起更重要的作用。
临床兽医
狗舌草提取物诱导L1210细胞的凋亡
陈进军;王建华
畜牧兽医学报, 2006, 37(3):  295-298.  doi:
摘要 ( 1040 )   HTML( )    PDF (1074KB) ( 65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环磷酰胺、槲皮素和单猪屎豆碱为参照,观察狗舌草60%乙醇提取物体外对L1210细胞的凋亡形态变化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术Annexin Ⅴ-FITC/PI双参数法,研究狗舌草60%乙醇提取物对L1210细胞早期凋亡的影响,探讨狗舌草60%乙醇提取物致L1210细胞凋亡的机理。结果发现,狗舌草60%乙醇提取物能使L1210细胞发生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成凋亡小体;狗舌草60%乙醇提取物引起的Annexin Ⅴ-FITC+/PI细胞百分比为86.8%,能诱导L1210细胞发生早期凋亡。
研究简报
北京鸭繁殖性能的遗传分析
徐铁山;黄 苇; 刘小林; 侯水生
畜牧兽医学报, 2006, 37(3):  299-304.  doi:
摘要 ( 685 )   HTML( )    PDF (1063KB) ( 64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动物模型和MTDFREML软件计算北京鸭繁殖性能性状的遗传参数、育种值和母体效应,结果表明:(1)北京鸭产蛋量的变异较大。(2)北京鸭产蛋量的遗传力主要由加性效应决定,母本效应的作用较小。(3)要综合选择北京鸭的体重、蛋重和产蛋量,以便达到三者共同提高的目的。(4)对北京鸭进行产蛋量的早期选择时,应剔除开产阶段的产蛋记录,选择才较为准确。(5)北京鸭产蛋量有上升趋势,蛋重和体重有下降趋势。
饲粮添加锌对蛋鸡金属硫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李发弟;张军霞;倪迎冬;赵茹茜;郝正里;郎 侠;刘建斌
畜牧兽医学报, 2006, 37(3):  305-308.  doi:
摘要 ( 1256 )   HTML( )    PDF (1084KB) ( 6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用66只18周龄商品代伊莎蛋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22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2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60和180 mg/kg 锌(以ZnSO4·H2O形式),10周后屠宰采样。 采用相对定量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不同锌添加水平对蛋鸡肝脏和肾脏中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1组蛋鸡肝脏中MT mRNA表达丰度显著高于试验2组和对照组(P<0.05),而试验2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1组蛋鸡肾脏MT mRNA表达丰度显著高于试验2组(P<0.05),而试验1、2组与对照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饲粮中添加低水平锌可显著上调蛋鸡肝脏和肾脏中MT mRNA的表达。
应用辐射杂种细胞系对猪CACNA1S基因的定位研究
方晓敏;赵晓枫;郭晓令;徐宁迎
畜牧兽医学报, 2006, 37(3):  309-312.  doi:
摘要 ( 1367 )   HTML( )    PDF (1165KB) ( 6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CACNA1S是钙离子通道α1亚单位的编码基因,该基因突变会导致人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和猪恶性高温综合征。根据人CACNA1S基因3′端非翻译区序列设计引物, 对猪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测序, 与人相应序列作同源性比较;然后采用IMpRH panel将CACNA1S基因定位于猪10p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