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0年 第41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0-05-25
遗传繁育
猪牛基因组中长散布元件研究
李东锋;李祥龙;周荣艳;李兰会
畜牧兽医学报, 2010, 41(5):  511-517.  doi:
摘要 ( 632 )   HTML( )    PDF (925KB) ( 67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探索L1(Long Interspersed Nucleotide Element 1)和RTE(Retrotransposable Element)在牛和猪基因组中的分布、起源及传递方式和相互间作用。使用软件RepeatMasker和Censor探测了牛和猪基因组中L1和RTE的含量及在各条染色体上的分布。结果,L1在牛和猪基因组中的平均含量分别为7.89%和10.64%,平均长度分别为529和608 bp;RTE在牛基因组中的平均含量为11.83%,平均长度为433 bp。猪基因组未发现RTE序列。牛和猪基因组中的L1共有序列各自分为6个家族和14个亚族。牛和猪基因组中的L1含量均随着染色体GC含量的升高而降低,牛基因组中的RTE含量也呈此变化趋势。牛基因组中RTE序列不是从祖先物种纵向传递而来,而是通过横向传递来源于其它未知物种。牛和猪的L1内部、牛RTE内部以及牛基因组中L1和RTE之间存在选择性进化现象。
鸡Lmbr1基因一种异常可变剪接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黄艳群;陈文;李宁;邓学梅;康相涛
畜牧兽医学报, 2010, 41(5):  518-523.  doi:
摘要 ( 1010 )   HTML( )    PDF (1474KB) ( 66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人Lmbr1/C7orf2基因的一种缺失外显子4的可变剪接与Acheiropodia(ACHP)疾病的关联,本研究拟根据可变剪接在物种间的保守性, 进行鸡Lmbr1这种相似可变剪接的鉴定和表达分析。设计跨越Lmbr1外显子4的引物可同时检测这2种转录产物的表达,本研究成功地从鸡的心脏组织获得了缺失外显子4的Lmbr1异常剪接(Lmbr1-β)。在白来航初生雏鸡及5~6胚龄胚的组织表达分析显示,2种转录产物均可在所检测的组织中表达,与包含外显子4的转录产物(Lmbr1-α)相比,可变剪接Lmbr1-β为一种次要表达产物,表达量较弱。对多趾的丝羽乌骨鸡和四趾的白来航鸡胚组织间2种转录产物表达进行进一步分析,在2个品种3~11胚龄(E3~E11)的胚胎发育期间均可同时检测到Lmbr1-α和Lmbr1-β的表达, Lmbr1-α为主要表达产物,Lmbr1-β为次要表达产物,Lmbr1-β表达量微弱。在2个品种的胚胎发育期间未见2种转录产物明显的表达差异。结果显示,包含外显子4的Lmbr1-α为鸡Lmbr1基因的主要转录产物, 广泛而稳定地在雏鸡和发育鸡胚各组织中表达, 丝羽乌骨鸡多趾表型的发育与常见转录产物Lmbr1-α 和异常可变剪接Lmbr1-β的表达无直接的相关。
京海黄鸡LYZ基因SNPs检测及其与生长、产蛋性能的联系
侯启瑞;王金玉;王慧华;李源;施会强
畜牧兽医学报, 2010, 41(5):  524-530.  doi:
摘要 ( 668 )   HTML( )    PDF (1221KB) ( 59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探讨溶菌酶(lysozyme,LYZ)基因与生长和产蛋性能的关系。本研究以京海黄鸡育种场培育的慢速J+和常速J-两个品系F2代育种群为试验材料,对鸡LYZ基因外显子进行了SNP检测,分析了LYZ基因与生长和产蛋性能的关系。结果,在京海黄鸡LYZ基因外显子1和2上发现了3个突变位点(G111A、T1426C、C1492T);统计分析表明,AA基因型个体12、16周龄体质量显著高于GG和GA基因型个体,开产日龄小于GG和GA基因型个体(P<0.05);TT基因型个体4、8周龄体质量和开产体质量显著低于其他基因型个体,而TN基因型个体4、8周龄体质量和开产体质量显著高于其他基因型个体(P<0.05);不同单倍型在4~16周龄体质量和开产体质量差异显著(P<0.05);群体遗传学分析表明,3个突变位点的基因型在两品系间差异显著(P≤0.05)。初步推断鸡LYZ基因可能是控制京海黄鸡生长发育的主基因或与主基因紧密连锁。
秦川牛LXRα基因第二外显子多态性及其与部分胴体、肉用性状关联性研究
黄磊;昝林森;王洪宝;刘洪瑜
畜牧兽医学报, 2010, 41(5):  531-535.  doi:
摘要 ( 690 )   HTML( )    PDF (477KB) ( 67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分析秦川牛肝X受体基因(LXRα)第二外显子的遗传变异与部分酮体、肉用性能指标的相关性。随机选择相同饲养条件下的497头18~20月龄秦川牛阉牛,采用PCR-SSCP技术进行了LXRα基因部分区段遗传变异检测,运用SPSS程序中的GLM模型分析所检测到的遗传变异与秦川牛部分肉用性能指标的关联性。结果,找到了LXRα基因DNA序列中的一个突变位点T1530C(NC_007313)。对该遗传变异结果进行分型并与114头秦川牛的肉用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该位点的多态性与胴体长、大理石花纹评分和背膘厚之间存在显著相关(P<0.05);BB和AB基因型个体胴体长显著高于AA基因型个体(P<0.05),BB基因型个体大理石等级和背膘厚显著高于AA基因型个体(P<0.05),与AB基因型个体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该SNP位点的BB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与胴体长、背膘厚、大理石花纹等肉用性状有相关性,提示LXRα基因能够作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候选基因。
新疆褐牛产奶量校正系数的制定
付雪峰;王雅春;郭俊青;郭志勤;程黎明;周光瑞;黄锡霞;徐勇
畜牧兽医学报, 2010, 41(5):  536-542.  doi:
摘要 ( 1127 )   HTML( )    PDF (496KB) ( 70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制定新疆褐牛产奶量校正系数,收集了新疆褐牛17 962条月测定记录。采用5个数学模型(Wood不完全伽玛函数模型、Nelder逆多项式模型、多项式回归模型(六次)、AliSchaeffer模型和Wilmink模型)通过SAS(8.1)软件的非线性过程(NLIN)对泌乳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5个模型的拟合度R2在0.834 0~0.921 4,确定逆多项式模型为新疆褐牛泌乳曲线最佳拟合模型,绘制了不同胎次的泌乳曲线,制定了一套不同胎次的泌乳天数产奶量校正系数。结果提示,新疆褐牛泌乳高峰日出现在20~50 d,第一胎泌乳高峰值最低,第三胎泌乳高峰日来得最早;随胎次的增加,母牛产奶量不断提高,在第五胎达到最高,以后逐渐下降,平均305 d产奶量为4 445.3 kg。
卵丘细胞对辽宁绒山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与孤雌发育的影响
田长永;杨景晁;马泽芳;宋连喜
畜牧兽医学报, 2010, 41(5):  543-548.  doi:
摘要 ( 759 )   HTML( )    PDF (610KB) ( 8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进一步探索辽宁绒山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方法,本试验以屠宰场绒山羊卵巢为材料,采用抽吸法收集直径大于2 mm卵泡的卵母细胞,研究卵丘细胞对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孤雌发育的影响。试验1,将一部分COCs 经机械吹打脱除卵丘细胞成为机械裸卵(DOs),然后以4种方式培养,即COCs单独培养、DOs 与COCs 共培养(DOs(COCs) )、DOs与卵丘颗粒细胞共培养(DOs(CCs)),以及DOs单独培养。试验2,根据包裹卵母细胞的卵丘细胞的完整性分为3组,有3层卵丘细胞紧密包围的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3,有1-3层卵丘细胞包围的卵母细胞COCs1-3,无卵丘细胞包围的裸露卵母细胞NOs,3组各自单独培养。结果表明:COCs组的成熟率、孤雌卵裂率和囊胚率最高,分别为83.25%、41.75%和29.25%,卵丘细胞的存在有利于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随后的发育,COCs3组成熟率、孤雌卵裂率和囊胚率分别为83.25%、42.50%和29.75%,显著高于COCs1-3和NOs组,卵丘细胞的完整性也影响着卵母细胞的体外发育,自然裸卵已失去体外发育能力。
动物营养
日粮三聚氰胺在产蛋鸭不同组织中的沉积和消除规律
武书庚;高春起;岳洪源;张海军;齐广海
畜牧兽医学报, 2010, 41(5):  549-556.  doi:
摘要 ( 741 )   HTML( )    PDF (1347KB) ( 7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三聚氰胺在产蛋鸭不同组织中的沉积和消除规律。选用体质量(1.66 kg±0.16 kg)和产蛋率(75.15%±3.29%)相近的19周龄健康金定产蛋鸭432只,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处理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试验日粮中三聚氰胺的添加量分别为0、5、50和100 mg·kg-1,连续饲喂21 d。而后改喂基础日粮。于沉积试验第4、7、14和21天和改喂基础日粮的第8、24、48和96小时分别测定产蛋鸭血浆、肾脏、肝脏和胸肌中的三聚氰胺含量。结果表明,产蛋鸭连续饲喂含三聚氰胺日粮的21 d,50和100 mg·kg-1处理组各组织中三聚氰胺平均含量均显著高于0和5 mg·kg-1处理组(P<0.05);0和5 mg·kg-1处理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100 mg·kg-1处理组各组织中三聚氰胺含量的高低依次为:血浆>肾脏>肝脏>胸肌。组织中三聚氰胺消除较为缓慢,日粮含量越高组织中三聚氰胺消除所需要的时间越长。改喂基础日粮96 h后,各组织中的三聚氰胺含量显著降低,逐渐接近于对照组值,但96 h各组织中三聚氰胺含量均未消除完全。试验期间,产蛋鸭组织中未检测到三聚氰酸。日粮三聚氰胺含量越高,产蛋鸭组织中的浓度越高,消除需要的时间越长,停饲含三聚氰胺日粮96 h不能完全消除各组织中的三聚氰胺。血浆和肾脏中三聚氰胺含量较高,肝脏次之,胸肌最低,建议以血浆和肾脏作为三聚氰胺残留检测的敏感组织。
不同季节对青贮窖中全株玉米青贮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影响
闫贵龙;曹春梅;刁其玉;邓凯东
畜牧兽医学报, 2010, 41(5):  557-563.  doi:
摘要 ( 640 )   HTML( )    PDF (400KB) ( 7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季节对青贮窖中全株玉米青贮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影响,分别在冬、春、夏季从地上青贮窖中以每日取料厚度5、10、20、40 cm取样,进行青贮品质检测、化学成分分析和体外消化率测定。结果显示:冬季、春季对全株玉米青贮的微生物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夏季取料厚度5、10 cm时真菌含量极显著高于冬季和春季(P<0.01);全株玉米青贮过程中当pH降到3.76后还有一个漫长的缓慢降低过程,这个过程从冬季一直持续到第2年夏季;在这个过程中,NDF、ADF等不易被微生物利用的营养物质比例逐步提高,而容易被微生物利用的总糖比例逐步减少,体外DM消化率逐步降低。结果提示,青贮窖中全株玉米青贮随着保存时间延长,营养价值会逐渐降低;夏季时全株玉米青贮每日取料厚度应大于10 cm。
氧化鱼油对父母代种母鸡的繁殖毒性及对子代肠道形态损伤的研究
安胜英;呙于明;王忠;张立斌;马守东;Bun Sidoeun
畜牧兽医学报, 2010, 41(5):  564-569.  doi:
摘要 ( 1010 )   HTML( )    PDF (349KB) ( 6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研究了日粮中氧化鱼油及抗氧化剂对父母代种母鸡繁殖性能及对后代仔鸡的影响,旨在研究父母代营养对后代的影响。200只29周龄Cobb-Avian 48父母代种母鸡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种鸡日粮分别为2%新鲜鱼油(FO)组、2%氧化鱼油组(OFO)、2% OFO+100 mg·kg-1 VE 、2% OFO+198 mg·kg-1乙氧喹(EMQ)组、2% OFO+100 mg·kg-1 VE+198 mg·kg-1 EMQ组,后代的仔鸡饲喂完全相同的玉米—豆粕型日粮。结果表明:(1)父母代种母鸡日粮中氧化鱼油降低了母鸡产蛋率(P<0.05),入舍母鸡产蛋量(P<0.05); (2)父母代种母鸡日粮中氧化鱼油降低了后代仔鸡初生体质量(P<0.05);(3)父母代种母鸡日粮中各个氧化鱼油组的后代仔鸡空肠绒毛高度变短(P<0.01),绒毛宽度变窄(P<0.01); (4)父母代种母鸡日粮中氧化鱼油降低了后代仔鸡0~7日龄平均增加体质量(P<0.01)、7日龄平均体质量(P<0.05),7~14日龄的平均采食量(P<0.01),14日龄平均体质量(P<0.01)。结果提示,父母代种母鸡日粮中氧化鱼油具有明显的繁殖毒性,不仅降低了父母代种母鸡的繁殖性能,而且通过影响子代初生体质量以及肠道黏膜的发育,最终导致生长性能下降。
植物源大蒜菌质活素粉对扬州鹅生产性能和激素分泌的影响
孙镇平;赵雪敏;孟艳;郭曦;柏冬星;任颖;张阳军;杨盛荣
畜牧兽医学报, 2010, 41(5):  570-575.  doi:
摘要 ( 710 )   HTML( )    PDF (635KB) ( 69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日粮中添加4种不同剂量植物源大蒜菌质活素粉(Botanical activity flour of garlic bacterium substance,GBS)研究其对扬州鹅生产性能和激素分泌的影响,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应用参考。选择1日龄扬州鹅240只,公母各半。随机分成5组:对照组使用基础日粮,试验1、2、3、4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GBS 0.25、0.50、1.00、2.00 g·kg-1配合料。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总体1~60日龄,试验各组体增质量(BWG)分别提高5.91%(P<0.05)、8.18%(P<0.01)、13.64%(P<0.01)、13.64%(P<0.01);试验4组采食量(FI)提高8.79%(P<0.01);试验2、3组饲料转化率(FCR)分别降低7.55%(P<0.05)、9.37%(P<0.01)。试验2、4组胸肌粗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22.88%(P<0.05)、17.81%(P<0.05);试验各组胸肌粗脂肪含量分别降低22.82%(P<0.05)、31.21%(P<0.05)、44.63%(P<0.05)、33.22%(P<0.05)。试验3、4组T3水平分别提高11.76%(P<0.01)、14.38%(P<0.01);试验各组T4水平分别提高7.75%(P<0.01)、14.06%(P<0.01)、14.30%(P<0.01)、66.52%(P<0.01)。试验1、3、4组胰高血糖素(Glu)水平分别降低14.78%(P<0.01)、14.45%(P<0.01)、16.05%(P<0.01)。试验2、3、4组采食后3 h 血清胰岛素(Ins)平均水平分别提高14.85%(P<0.01)、12.54%(P<0.01)、23.27%(P<0.01);试验1、3、4组血糖平均水平分别降低7.96%(P<0.01)、6.80%(P<0.01)、11.30%(P<0.01)。结果提示,扬州鹅日粮中添加一定剂量的GBS对其生产性能和激素分泌有促进作用,且在本试验的4个剂量中,以添加GBS 2.00 g·kg-1配合料组效果最佳。
预防兽医
猪血管内皮细胞中与猪瘟病毒相关microRNA的初步筛选
侯勃;张彦明;朱晓娟;康恺;代晨;唐青海
畜牧兽医学报, 2010, 41(5):  576-580.  doi:
摘要 ( 701 )   HTML( )    PDF (645KB) ( 65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筛选猪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SUVECs)内作用于猪瘟病毒(CSFV)的microRNA。通过构建CSFV 3′和5′非翻译区(Untranslated region, UTR)的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经生物信息学预测可能与CSFV相互作用的microRNA,然后瞬时共转染重组载体与microRNA的抑制物,最后通过发光检测仪测定荧光素酶活性。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CSFV 5′非翻译区(373 bp)和3′非翻译区(252 bp)的报告基因载体,并合成了4条预测出的microRNA(ssc-miR-let7c、ssc-miR-106a、ssc-miR-18、ssc-miR-139)的抑制物,共转染后发光检测仪检测到荧光素酶的活性被不同程度抑制。本研究发现microRNA作用位点主要在CSFV的3′UTR,而且以上4种microRNA都对CSFV 3′UTR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ssc-miR-18的抑制作用比较明显。
TNF-α在IFN-γ诱导的感染牛分枝杆菌的THP-1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及相关信号通路分析
张交儿;王志远;黄瑛;王洋;尹晓敏;周向梅;赵德明
畜牧兽医学报, 2010, 41(5):  581-586.  doi:
摘要 ( 1004 )   HTML( )    PDF (1391KB) ( 56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IFN-γ对感染牛分枝杆菌的THP-1细胞的促凋亡作用,及TNF-α在此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和相关信号分子的变化,使用浓度为15 ng·mL-1的IFN-γ作用于不同剂量牛分枝杆菌北京株(MOI10∶1,20∶1)感染的THP-1细胞,在感染后12、24、36、48和72 h,使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百分比。结果显示,IFN-γ诱导了M. bovis北京株感染的细胞凋亡,并且凋亡呈时间相关性。随着细胞凋亡百分比的增加,牛分枝杆菌的CFU降低。在IFN-γ和M. bovis北京株(MOI10∶1)处理的巨噬细胞内加入抗TNF-α单克隆抗体,感染后36 h,细胞凋亡百分比测定结果显示,加入抗TNF-α单抗抑制了IFN-γ诱导的M. bovis感染的THP-1细胞的凋亡,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用分光光度计检测表明Caspase-3 和 Caspase-8的激活是TNF-α 依赖性的。在IFN-γ和M. bovis北京株(MOI10∶1)作用的THP-1细胞内分别加入JNK inhibitor I或NEMO-Binding Domain Binding Peptide,或同时加入2种抑制剂,36 h后测定细胞凋亡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加入抑制剂后,细胞凋亡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在本试验中,JNK通路和NF-κB凋亡通路未被激活。本研究初步阐明了TNF-α在IFN-γ诱导的感染牛分枝杆菌的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及相关信号通路。
猪霍乱沙门氏菌C78-1株Δcrp缺失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郁川;程相朝;赵战勤;张春杰;李银聚;吴庭才
畜牧兽医学报, 2010, 41(5):  587-593.  doi:
摘要 ( 756 )   HTML( )    PDF (824KB) ( 7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自杀性质粒介导的等位交换技术构建猪霍乱沙门氏菌C78-1株的crp基因缺失株,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首先以猪霍乱沙门氏菌C78-1基因组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出crp基因上下游片段(1 048和1 743 bp),并分别将其克隆入自杀性质粒pRE112上,构建含缺失320 bp crp基因的重组自杀性质粒pREΔcrp。运用重组自杀性质粒介导的等位交换技术,两步法筛选C78-1的Δcrp缺失株。进一步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缺失株的血清型与亲本菌株C78-1一致,且能够稳定遗传缺失的crp基因,但其生化特性和生长速度与C78-1相比发生明显改变,小鼠致死性试验结果表明其毒力较C78-1降低约750倍。以上结果均证实,作者成功构建了猪霍乱沙门氏菌C78-1株的crp基因缺失突变株,缺失株遗传稳定,毒力显著降低,为进一步开发猪霍乱沙门氏菌的弱毒疫苗菌株奠定了基础。
重庆地区表观健康猪中猪链球菌的检测
王楷宬;熊忠良;尚延明;黄保续;汤明;谭世君;张东;蔡振鸿;范伟兴
畜牧兽医学报, 2010, 41(5):  594-599.  doi:
摘要 ( 1019 )   HTML( )    PDF (805KB) ( 65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调查重庆地区表观健康猪的猪链球菌带菌情况,并揭示健康猪群携带猪链球菌的公共卫生学意义。随机采集重庆市17个区县(市)定点屠宰场表观健康猪的腭扁桃体1 360份,进行猪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并对致病性较强的1、2、7、9、14型及1/2型进行分型与毒力因子分析。结果共分离到225株猪链球菌,分离率为16.54%;检出猪链球菌2型4株,猪链球菌7型3株,猪链球菌9型3株,猪链球菌1/2型1株;毒力因子谱分析发现多数(10/11)分离株缺失部分毒力因子,但也存在具有全部已知毒力因子的强毒株,且在国内首次检出小片段mrp型猪链球菌1/2型1株和7型2株。结果提示,重庆地区健康猪群带菌现象普遍,且流行菌株具有与国外不同的特点,对屠宰场工作人员健康造成威胁。
基础兽医
热应激对体外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生长、凋亡及其热休克蛋白mRNA转录的影响
周振峰;;崔瑞莲;王加启;魏宏阳;卜登攀;胡菡;;周凌云
畜牧兽医学报, 2010, 41(5):  600-607.  doi:
摘要 ( 712 )   HTML( )    PDF (1741KB) ( 87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探讨热应激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生长、凋亡及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mRNA转录的影响。本文以体外高温(42 ℃)作为热应激模型温度,38 ℃作为对照温度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并采用台盼蓝染色绘制生长曲线,细胞流式检测细胞凋亡及RT-qPCR检测HSPs mRNA转录。结果表明, 42 ℃高温处理使得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生长停滞,细胞数量在培养的第2天已显著少于对照组(38 ℃)(P<0.05),第3~7天极显著的少于对照组 (P<0.01);细胞凋亡率在42 ℃高温培养测定的第3小时达到最大值;42 ℃高温使得乳腺上皮细胞热休克蛋白HSP27、70、90和热休克因子HSF-1(Heat shock transcriptional factor)的mRNA转录水平上调,分别为对照组的2.72、7.48、2.69和2.71倍,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提示,高温抑制乳腺上皮细胞正常生长,促使细胞凋亡,并诱导乳腺上皮细胞HSF-1和HSPs mRNA的转录表达。
苜草素多糖、黄酮和皂苷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β-防御素基因表达的影响
杨江涛;董晓芳;佟建明;刘晴雪;张琪;吴莹莹
畜牧兽医学报, 2010, 41(5):  608-614.  doi:
摘要 ( 681 )   HTML( )    PDF (730KB) ( 6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观察苜草素活性成分多糖、黄酮、皂苷对小鼠β-防御素表达的影响。分别采用含有30、60、90、150 μg·mL-1苜草素多糖、含有10、20、30、50 μg·mL-1苜草素黄酮、含有30、60、90、150 μg·mL-1苜草素皂苷的细胞培养液处理RAW264.7细胞,观察其对小鼠RAW 264.7细胞β-防御素(mouse beta-defensin, mBD)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苜草素多糖对mBD1的表达水平没有影响,对mBD2、mBD3的表达有促进作用,30 μg·mL-1效果最明显;苜草素黄酮促进mBD1的表达,10 μg·mL-1效果最明显,对mBD2、mBD3的表达有抑制作用;苜草素皂苷对mBD1的表达有促进作用,对mBD2的表达水平没有影响,对mBD3表达有抑制作用。苜草素中的多糖、黄酮、皂苷对RAW264.7细胞mBDs表达的作用效果不同,苜草素多糖可能主要促进动物的特异性免疫功能,苜草素黄酮、皂苷可能促进动物的先天性免疫功能。
断奶仔猪胃肠道中IgA和IgG分泌细胞的分布
车传燕;杨倩
畜牧兽医学报, 2010, 41(5):  615-620.  doi:
摘要 ( 666 )   HTML( )    PDF (1733KB) ( 67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探讨IgA和IgG分泌细胞在断奶仔猪胃肠道不同部位的分布特点和规律。选取8头断奶24 d的仔猪,采集胃底部、胃体部、胃幽门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组织样品,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胃肠道中IgA和IgG分泌细胞的变化。结果显示:IgA和IgG分泌细胞在胃肠道中具有类似的分布特点和规律,即2种分泌细胞主要分布在黏膜固有层中,其数量沿着胃肠道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其中IgA和IgG分泌细胞在胃幽门部和小肠分布最多。结果表明仔猪的胃幽门部和小肠前段可能是发挥黏膜免疫反应和抵御外界病原微生物入侵的重要位点。
产苦马豆素真菌的筛选与鉴定
马尧;路浩;赵宝玉;来航线;李蓉;王占新;陈基萍;卢围;荣杰
畜牧兽医学报, 2010, 41(5):  621-629.  doi:
摘要 ( 1063 )   HTML( )    PDF (1625KB) ( 8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明青海及内蒙古多种疯草类植物及其根际土壤中是否存在产生苦马豆素的真菌,并对其种属进行鉴定,同时测定其苦马豆素产率。本试验拟对采自内蒙古和青海的疯草样品中的内生真菌及根际土壤真菌进行分离;应用薄层色谱和气相色谱法分别检测菌丝及发酵液中苦马豆素含量,筛选可产生苦马豆素的真菌;运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属种进行鉴定。从青海采集的疯草样品中分离并筛选出2株可产苦马豆素真菌,一株为土壤真菌,一株为内生真菌,分别命名为FS-5和EFG-7;菌丝中苦马豆素含量分别为0.773和0.11 mg·g-1,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试验结果,确定这2株真菌分别为裂褶菌属真菌和镰孢菌(霉)属三线镰刀菌。结果显示,我国青海疯草及根际土壤中存在可产生苦马豆素的真菌。
研究简报
不同栽培品种生大豆对大鼠生长性能和血液理化指标的影响
潘洪彬;谷春梅;孙泽威;秦贵信
畜牧兽医学报, 2010, 41(5):  630-634.  doi:
摘要 ( 1057 )   HTML( )    PDF (315KB) ( 6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比较吉林小粒6、吉林30、吉林45、吉农7、丰交7607栽培品种生大豆对大鼠的抗营养影响,通过检测生大豆中胰蛋白酶抑制因子(PI)和凝集素(Lectin)含量,并以50只50±2日龄Wister大鼠为实验动物,分别饲喂5个品种生大豆为主要蛋白源的日粮,测定其生长性能,第30天宰杀大鼠时颈静脉采血,检测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吉林30、吉林小粒6、丰交7607和吉农7的PI含量明显高于吉林45品种生大豆(P<0.05),吉林小粒6 Lectin含量明显高于吉农7、丰交7607、吉林45和吉林30品种生大豆(P<0.01),生长性能各组间大鼠差异不显著(P>0.05),吉林小粒6大鼠总胆红质含量(TBIL)与吉林45、丰交7607日粮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各品种生大豆对大鼠抗营养影响为吉林小粒6>吉林30>丰交7607>吉林45>吉农7。
不同地区海兰褐蛋鸡中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株gp85基因的分子演化分析
代阳;杨其峰;王波;刘绍琼;王秀臻;柴家前;崔治中;孙淑红
畜牧兽医学报, 2010, 41(5):  635-638.  doi:
摘要 ( 668 )   HTML( )    PDF (555KB) ( 78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通过对不同地区海兰褐蛋鸡群中分离的5株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 (ALV-J) 的囊膜糖蛋白基因(gp85)进行同源性分析,阐述了不同海兰褐鸡群中存在的ALV-J的分子演化规律。对2008-2009年分别从北京、陕西、山东泰安、济阳、曲阜等不同地区饲养的海兰褐鸡分离到的5株ALV-J,用PCR方法克隆gp85基因、测序,并与国内外已发表的14株ALV-J gp85基因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5株ALV-J与来自白羽肉鸡的HPRS-103株的同源性最近,平均为96.6% (96.4%~96.8%);与来自国内海兰灰蛋鸡的SD07LK1株的同源性平均仅为89.6%(89.3%~89.9%);而5株ALV-J间的同源性高达98.1%以上(98.1%~100%)。本研究发现,不同地区的海兰褐蛋鸡中广泛存在的ALV-J可能有一个共同的来源,即国外的白羽肉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