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兽医学报 ›› 2005, Vol. 36 ›› Issue (2): 111-115.doi:
王 慧;张 沅;孙东晓;俞 英
WANG Hui;ZHANG Yuan;SUN Dong-Xiao;YU Ying
摘要: 以白莱航蛋鸡(AA)、农大褐蛋鸡(DD)和白洛克肉鸡(EE)3个纯系及其正反杂交产生的6个杂交系为试验材料,应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研究了产蛋高峰期(32周龄)纯种鸡与正反交杂种群卵巢组织的基因差异表达,及其差异表达模式与32周龄产蛋数的杂种优势率的相关性。结果:24种引物组合共扩增出1 572条带,其中能够重现的有1 126条,重现率为71.63%。在6个正反杂交群中检测到7类基因差异表达模式:P1杂种超强表达(22.29%);P2杂种特异表达(9.84%);P3杂种减弱表达(9.85%);P4杂种沉默(3.42%);P5单亲特异表达(22.91%);P6单亲显性表达(25.74%);P7共显性表达(5.95%)。相关性分析表明:32周龄产蛋数的杂种优势率与杂种特异型表达模式(P2)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而与杂种减弱型表达模式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这一研究结果为探索鸡的产蛋性状杂种优势的分子遗传机理奠定了基础,同时探讨了差异表达基因与杂种优势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