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3年 第44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13-11-23
综述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致病机理及其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陈婧瑶,刘小娟,王宇航,李笠,胡晓湘,李宁
畜牧兽医学报, 2013, 44(11):  1693-1699.  doi: 10.11843/j.issn.0366-6964.2013.11.001
摘要 ( 324 )   HTML( )    PDF (753KB) ( 190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一种严重危害世界养猪业的传染病。研究表明PRRSV通过与HS、Sn、CD163三种受体分子互作侵入宿主细胞,通过抑制天然免疫、延迟中和抗体产生等多种途径抑制机体的免疫应答,导致病毒的持续性感染。抗病育种能提高机体的天然免疫力,现在猪的抗病育种主要采取直接选择、间接选择、转基因3种途径。作者对PRRSV致病机理及抗病育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和综述,并提出了新的研究设想。

乳酸菌对动物局部和系统免疫调节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李吉楠,孙鹏,覃春富,赵勐,李发弟
畜牧兽医学报, 2013, 44(11):  1700-1705.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3.11.002
摘要 ( 253 )   HTML( )    PDF (414KB) ( 8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文章从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黏膜免疫3个方面综述了乳酸菌对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同时阐述乳酸菌促进动物免疫功能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其影响免疫功能的剂量效应。

遗传繁育
辽宁新品系绒山羊GMPR2基因的生物学功能研究
金梅,张丽丽,曲杨乐,朴君,李秀娜,王宜萌,朴敬爱
畜牧兽医学报, 2013, 44(11):  1706-1716.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3.11.003
摘要 ( 221 )   HTML( )    PDF (5937KB) ( 9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在辽宁新品系绒山羊中发现了GMPR2基因,旨在研究其在皮肤中的功能作用与绒毛生长的关系。首先对此基因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再利用地高辛标记的原位杂交技术对其进行定位分析,然后利用荧光定量技术对其进行相对定量分析,RT-PCR技术检测GMPR2基因是否在其他器官中表达,最后验证不同浓度褪黑激素处理不同时间是否影响其表达。结果表明,得到的基因全长确为GMPR2基因,与牛GMPR2同源性最高;在初次级毛囊中都表达,表达部位为内根鞘;GMPR2基因在退行期初级毛囊中的表达量最高(P<0.01),在兴盛期与休止期表达量相差不明显;另外,GMPR2基因只在皮肤中表达,在心、肝等内脏器官不表达;褪黑激素处理后,GMPR2的表达量明显降低。所以,推断GMPR2可能间接调节初、次级毛囊的生长萎缩。

山羊GHSR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体重和体尺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宋桃伟,罗卫星,蔡惠芬,刘彬,孙岩岩
畜牧兽医学报, 2013, 44(11):  1717-1723.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3.11.004
摘要 ( 200 )   HTML( )    PDF (1059KB) ( 8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探讨GHSR基因SNP与山羊体重和体尺性状的关联性。试验以贵州白山羊和黔北麻羊为研究对象,采用DNA池结合PCR产物直接测序及PCR-SSCP技术检测GHSR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发现,在贵州白山羊和黔北麻羊GHSR基因外显子23UTR区检测到2SNPs位点G996AT1424C,其中G996A位点为同义突变,表现为3种基因型,分别命名为GGGAAA,而在外显子15UTR区未发现多态位点。基因型与体重体尺性状关联分析显示,黔北麻羊GGGA基因型个体的体重显著高于AA基因型个体,胸深小于AA基因型个体(P<0.05),其余5个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在贵州白山羊中,GG基因型个体的体重、体斜长和管围均显著高于AA基因型个体(P<0.05)。研究结果提示:GHSR基因可能是影响山羊体重的主效基因或与主效基因连锁,G996A位点可望作为提高山羊个体体重的分子遗传标记。

牛和绵羊全基因组微卫星序列的搜索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戚文华,蒋雪梅,肖国生,黄小云,杜联明
畜牧兽医学报, 2013, 44(11):  1724-1733.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3.11.005
摘要 ( 286 )   HTML( )    PDF (1607KB) ( 98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利用MSDB v2.4搜索牛和绵羊全基因组中完整型微卫星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牛基因组共统计了806 272个微卫星位点,其微卫星数量最多的是第1条染色体,其次是第23456条染色体,数量较少的是第2528条染色体。绵羊基因组共统计了682 891个位点,其微卫星数量最多的也是第1条染色体,其次是第23条染色体和X性染色体,数量较少的是第242526条染色体。通过检验表明,牛和绵羊染色体长度与其所含微卫星数量具有高度正相关性(r>0.80P=0.000)。牛和绵羊基因组中单碱基重复类型微卫星数量最多(45.33% vs 44.42%),其次依次是二碱基>三碱基>五碱基>四碱基>六碱基重复类型。牛和绵羊基因组中微卫星重复拷贝类别数量较多的是AACATAGCACGAACAATAAATAAACAAAG,而其数量较少的是CCGAGTCCGACTAACGAAGCAACCAACTACCGAGCTAGCGCCGG CCCG

林麝IL-1β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生物学活性检测
邹丹丹,杨东,姜立春,邹方东
畜牧兽医学报, 2013, 44(11):  1734-1738.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3.11.006
摘要 ( 241 )   HTML( )    PDF (1059KB) ( 6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克隆和表达林麝IL-1β,为其用于林麝疾病的防治奠定基础。从林麝外周血单核细胞中提取总RNART-PCR扩增IL-1β(Interleukin-1β)基因。将IL-1β成熟肽编码序列连接到pET32a(+)原核表达载体进行表达,纯化目的蛋白并检测其生物学活性。序列分析表明,林麝IL-1β开放阅读框(ORF)801 bp,编码266个氨基酸,且在反刍动物中高度保守。IPTG诱导林麝IL-1β融合蛋白(MB-rIL-1β)表达,得到约35 ku的目标带,且大部分以可溶形式存在。对上清蛋白分离纯化得到约35 ku的单一条带。细胞增殖试验结果显示,林麝IL-1β融合蛋白能明显促进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增殖,表明其具有生物学活性。运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可高效可溶性表达具有生物学活性的MB-rIL-1β融合蛋白。

中国荷斯坦牛乳脂肪酸性状影响因素分析
李聪,张胜利,刘林,李艳华,乔绿,孙东晓
畜牧兽医学报, 2013, 44(11):  1739-1748.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3.11.007
摘要 ( 219 )   HTML( )    PDF (390KB) ( 6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研究牛场、胎次、公牛家系和泌乳阶段等4个固定效应对中国荷斯坦牛乳脂肪酸组分含量的影响。该研究以816头北京地区中国荷斯坦牛为试验对象,采用气相色谱法对个体牛奶中不同乳脂肪酸组分进行测定,共计包括豆蔻酸(C14:0)、棕榈酸(C16:0)、硬脂酸(C18:0)、油酸(C18:1)和亚油酸(C18:2)等27种性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SAS 9.1软件的GLM过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荷斯坦牛乳脂肪酸组分主要以C16:0C18:1n9cC18:0C14:0C18:2为主,C16:0含量为最高达32.65%SFAUFA=1.701;牛场和泌乳阶段效应对牛乳脂肪酸组分含量影响极显著(P<0.001),公牛家系效应对主要脂肪酸组分影响显著(P<0.05),胎次效应对脂肪酸组分影响较小。研究结果显示,中国荷斯坦牛乳中不同脂肪酸组分含量性状主要受到牛场、公牛和泌乳阶段3种效应影响,为进行牛乳脂肪酸含量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基因定位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为牛乳营养品质改善提供了指导意义。

BMP4诱导鸡胚胎干细胞向雄性生殖细胞分化的研究
施青青,张振韬,李鹏程,郑蒙蒙,王丹,黄晓梅,张亚妮,李碧春
畜牧兽医学报, 2013, 44(11):  1749-1757.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3.11.008
摘要 ( 205 )   HTML( )    PDF (4026KB) ( 9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探讨BMP4诱导鸡胚胎干细胞向雄性生殖细胞分化的作用机理。采用单层贴壁培养作为分化模式,分别采用10203040 ng·mL-1 BMP4浓度诱导雄性鸡胚胎干细胞,通过形态学、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诱导效果。根据细胞形态变化和差异基因表达量变化,确定了BMP4的适宜诱导浓度为40 ng·mL-1。在适宜浓度诱导过程中,诱导4 d类胚体开始出现,6~8 d类胚体逐渐增大,数量增多,10 d部分类胚体开始散开,变为小的圆形细胞,12 d在散开后的类胚体周围可观察到少量生殖样细胞,14 d生殖样细胞数目增多,且呈聚团生长的趋势。诱导过程中相应基因表达量也发生变化:胚胎干细胞标记基因NanogSox2表达量显著下降(P<0.01),生殖细胞特异基因Stra8Dazlintegrin α6c-kit表达量均呈显著上升趋势(P<0.01)。BMP4可以引起生殖细胞相应基因的表达,促进雄性鸡胚胎干细胞向雄性生殖细胞方向分化,结果为雄性生殖细胞的体外诱导研究提供试验参考,为进一步研究雄性生殖细胞发生和调控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亚硒酸钠对延边奶山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体细胞克隆重构胚发育的影响
孙婧陶,尹多,柳海星,李钟淑,方南洙
畜牧兽医学报, 2013, 44(11):  1758-1765.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3.11.009
摘要 ( 190 )   HTML( )    PDF (1172KB) ( 6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体外培养液中添加亚硒酸钠,研究其对延边奶山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对核移植重构胚胎后期发育的影响。在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抗氧化剂亚硒酸钠(SS)(0.0、2.5、5.0、10.0 ng·mL-1),以卵母细胞成熟率、细胞内活性氧(ROS)和谷胱甘肽(GSH)水平为指标鉴定试验组卵母细胞成熟质量;以延边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为供核细胞,进行体细胞核移植(SCNT),比较重构胚发育能力,染色观察重构胚质量。结果表明,5.0 ng·mL-1 SS可以明显提高卵母细胞成熟率,提高重构胚的发育能力。同时,5.0 ng·mL-1 SS能显著降低卵母细胞内ROS含量以及显著提高卵母细胞内GSH含量,增加重构胚细胞数量。研究表明,5.0 ng·mL-1 SS能显著促进延边奶山羊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及提高重构胚发育率。

超低温冷冻过程引起猪精子产生“似凋亡”变化
赵娜,甄林青,胡启蒙,王亮亮,李新红
畜牧兽医学报, 2013, 44(11):  1766-1774.  doi: 10.11843/j.issn.0366-6964.2013.11.010
摘要 ( 192 )   HTML( )    PDF (1798KB) ( 8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测定超低温冷冻保存过程能否诱导猪冻融精子产生“似凋亡”变化,探讨猪冻融精子活力降低的分子机理。利用Annexin-V/PIJC-1荧光抗体试剂盒与流式细胞术相结合的方法,检测猪精子冷冻前后及不同培养时间冻融精子质膜中磷脂酰丝氨酸(PS)位置及线粒体膜电位(Δψm)变化;蛋白免疫印迹分析方法测定猪精子Bcl-2Caspase-9Caspase-3等“凋亡”因子含量变化。猪精子超低温冷冻保存后活性精子的比例(54.4%)显著低于鲜精组(87.9%)(P<0.05),其中PS移位的精子“似凋亡”比例约为26.8%,同鲜精组(5.6%)相比增加21.2个百分点(P<0.05);降温平衡及冷冻复苏后猪精子线粒体膜电位变化显著,其中低Δψm精子比例显著增加(P<0.05);同新鲜精子(19.6%)相比,冷冻复苏后(79.4%)低Δψm精子比例提高59.8个百分点(P<0.05);冻融精子中Bcl-2Caspase-9Caspase-3等凋亡因子活性显著高于鲜精子及降温平衡后的精子(P<0.05),由此证明冻融过程能诱导猪精子进入凋亡状态。超低温冷冻保存能导致猪冻融精子质膜磷脂酰丝氨酸(PS)移位及线粒体膜电位降低,同时激发精子Bcl-2Caspase-9Caspase-3等凋亡因子活性,诱导成活冻融精子提前进入“似凋亡”状态,明显缩短冻融精子存活时间,这可能是猪冻精繁殖力降低的又一诱因。

绵羊黄体期卵巢类固醇激素调节基因的表达研究
应诗家,彭中友,李燕,蔡柳萍,施振旦
畜牧兽医学报, 2013, 44(11):  1775-1780.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3.11.011
摘要 ( 226 )   HTML( )    PDF (426KB) ( 6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研究黄体期后期湖羊卵巢黄体和不同大小卵泡类固醇激素调节基因表达的变化。选用体重40 kg左右的湖羊10头,同期发情结束后第12天屠宰,收集黄体和不同大小卵泡组织。采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基因表达水平。试验结果显示,与直径≤2.5 mm卵泡相比,直径>2.5 mm卵泡的CYP17A1CYP19A1VLDLR基因表达水平显著提高(P<0.05),ESR2基因表达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不同大小卵泡内STARCYP11A1FSHRLHRESR1LDLRSR-BI基因表达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但直径> 2.5 mm卵泡的ESR1 (P=0.090)和SR-BIP=0.093)基因表达水平高于直径≤ 2.5 mm卵泡;与卵泡相比,黄体几乎不表达CYP17A1CYP19A1,但STARCYP11A1FSHRESR2LHRESR1LDLRSR-BIVLDLR基因在黄体中高表达。试验结果表明类固醇激素调节基因参与调节湖羊黄体期卵泡生长和黄体孕酮合成功能。

动物营养
L-精氨酸对IUGR仔猪胰岛结构及功能的调控研究
孔令蕊,王远孝,李伟,董丽,张婧菲,王恬
畜牧兽医学报, 2013, 44(11):  1781-1789.  doi: 10.11843/j.issn.0366-6964.2013.11.012
摘要 ( 122 )   HTML( )    PDF (2191KB) ( 74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研究L-精氨酸(L-Arg)对子宫内发育迟缓(IUGR)仔猪胰腺生长发育的调控。试验选取12IUGR仔猪和6头正常仔猪,哺乳至7 d时断奶,将IUGR仔猪随机分为2组,分别饲喂基础人工乳(IUGR组)、基础人工乳+0.6% ArgIUGR+Arg组),正常仔猪饲喂基础人工乳(NBW组)。饲喂至14 d时每组选取4头屠宰取样,并对胰腺发育相关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受IUGR影响,仔猪胰腺组织中胰岛素(Ins)含量、胰岛面积及β细胞质量均显著降低(P<0.05),胰岛细胞数目、Ins染色阳性率、Ins阳性表达面积及Ins阳性表达细胞数目均极显著减少(P<0.01)。IUGR猪补充Arg后,胰腺绝对重量显著增加(P<0.05);Ins含量、胰岛面积、胰岛细胞数目、β细胞质量、Ins染色阳性率、Ins阳性表达面积也明显增加(P<0.01),且均与NBW猪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胰岛平均染色光密度明显增加(P<0.01),且显著高于NBW猪(P<0.01)。结果提示,IUGR损害仔猪胰腺发育,补充Arg后,IUGR仔猪胰岛结构得到改善,胰岛β细胞数量增加,胰岛素合成增多。

不同硒源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能力和血浆硒含量的影响
林长光,林金玉,刘东霞,杜景德,林枣友,陈文焕,郑金贵
畜牧兽医学报, 2013, 44(11):  1790-1796.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3.11.013
摘要 ( 228 )   HTML( )    PDF (379KB) ( 8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探索不同硒源及硒水平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能力和血浆硒含量的影响。选用600头平均体重为(8.50±0.52)kg、平均日龄为(28±3.5)d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随机分成10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头仔猪,分别饲喂不同处理的日粮。1组为对照,饲喂不添加硒源的日粮,其余9组为试验组,分别以亚硒酸钠、酵母硒和纳米硒的形式添加到0.30.50.7 mg·kg-1 3个水平的硒,试验期46 d。试验结果表明:①不同硒源及添加水平对仔猪平均日采食量影响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0.30.5 mg·kg-1硒水平的纳米硒和0.5 mg·kg-1硒水平的酵母硒显著提高仔猪日增重(P0.05);0.5 mg·kg-1硒水平的纳米硒仔猪日增重显著高于0.7 mg·kg-1硒水平的亚硒酸钠(P0.05);②不同硒源及添加水平对仔猪血浆硒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③不同硒源及添加水平对仔猪血清MDA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0.5 mg·kg-1硒的纳米硒和0.5 mg·kg-1硒的酵母硒血清T-AO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5 mg·kg-1硒的纳米硒血清GSH-PX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预防兽医
慢病毒载体介导稳定表达CD163 的PAM细胞系的建立及对PRRSV感染的研究
王向鹏,魏蕊芳,肖书奇,周恩民
畜牧兽医学报, 2013, 44(11):  1797-1804.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3.11.014
摘要 ( 353 )   HTML( )    PDF (2103KB) ( 109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通过慢病毒载体系统将猪源CD163转染入永生化的猪肺泡巨噬细胞(PAM)系(CRL-2843),建立稳定表达CD163PAM细胞系(PAM-CD163)及验证该细胞系对PRRSV的易感性。用PCR方法从pJET1.2-CD163载体上扩增CD163基因编码区,通过酶切连接构建慢病毒表达载体pTrip-CMV-CD163-IRES-pur。将该质粒与慢病毒包装质粒psPAX2pMD2.G共转染293-T细胞,包装表达CD163的慢病毒。将收获的慢病毒在Polybrene的介导下转导至永生化PAM细胞,采用嘌呤霉素筛选和细胞有限稀释法筛选出稳定表达CD163PAM细胞系。应用得到的细胞系进行PRRSV感染试验。经过RT-PCR、间接免疫荧光试验、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术试验证实,筛选出1株能稳定表达CD163PAM细胞系,命名为PAM-CD163。该株细胞对PRRSV高度易感,PRRSVPAM-CD163细胞上的毒价可以达到105.0 TCID50·mL-1以上。建立了稳定表达CD163PAM细胞系,可以用于PRRSV的分离培养和细胞受体的研究。

基于甲病毒复制子的PRRSV DNA疫苗在小鼠体内诱导的免疫应答
梁欠欠,侯绍华,贾红,袁维峰,郭晓宇,朱鸿飞
畜牧兽医学报, 2013, 44(11):  1805-1811.  doi: 10.11843/j.issn.0366-6964.2013.11.015
摘要 ( 162 )   HTML( )    PDF (1406KB) ( 5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构建含PRRSV FZ06AGP3GP5M蛋白修饰后基因的复制子疫苗pSCA-Km5pSCA-VPm3pSCA-VPm5pSCA-VP6pSCA-V56,研究其特异性表达目的蛋白的能力和在小鼠体内诱导免疫应答的能力。将构建的复制子质粒和空载体以100 μg·只1的剂量免疫小鼠,免疫3次,监测血清中特异性抗体和中和抗体水平及淋巴细胞经特异性抗原刺激后的增殖情况和释放IFN-γ、IL-4的水平。结果显示,各疫苗均能在转染细胞中高效表达目的蛋白。免疫小鼠,pSCA-VPm3pSCA-VP6能引起较好的细胞免疫应答,但血清中未检测到特异性抗体。pSCA-Km5pSCA-VPm5血清中能检测到低水平特异性抗体,但引起的细胞免疫较pSCA-VPm3pSCA-VP6低。pSCA-V56pSCA-VPm5-PEI均能诱导细胞免疫反应和体液免疫反应,但体液免疫水平低于pSCA-VPm5pSCA-VPm5-PEI抗体水平在首免后7周突然降低,至首免后10周,无特异性抗体再次产生。所有免疫小鼠中未能检测到中和抗体。结果表明,构建的基于甲病毒复制子的PRRS DNA疫苗能诱导动物机体产生一定水平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有望成为具有开发价值的PRRS标记疫苗。但各目的基因所能诱导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能力不同。

鸡白痢沙门菌分离株的致病性分析
査华,石火英,吉贞颖,尚竟,晋海云,刘伊,王婉
畜牧兽医学报, 2013, 44(11):  1812-1818.  doi: 10.11843/j.issn.0366-6964.2013.11.016
摘要 ( 163 )   HTML( )    PDF (4884KB) ( 89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鸡白痢沙门菌(S. pullorum)分离株对雏鸡的致病性,通过筛选20102012年期间中国华东部分地区的78株鸡白痢沙门菌,选择具有代表性的12株在雏鸡上进行致死性感染试验,并对其中的2株强毒分离株进行半数致死量测定和细菌定殖研究,运用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方法研究其引起的组织病变和细菌分布情况。结果显示:鸡在接种2株强毒分离株后第3天组织即可出现病变,第714天病变最为严重,第21天后明显好转。感染过程中各组织中沙门菌数量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结果表明这2株鸡白痢沙门菌分离株对雏鸡具有较强的致病性,且不同分离株对雏鸡脏器的定殖能力、分布情况有所不同。鸡白痢沙门菌分离株对雏鸡致病性的研究为揭示其感染机理及疫苗研制提供了相关的依据。

豆状带绦虫Tp18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产物的抗原性分析
杨德英,陈林,古小彬,赖松家,孙家刚,杨光友
畜牧兽医学报, 2013, 44(11):  1819-1825.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3.11.017
摘要 ( 232 )   HTML( )    PDF (709KB) ( 60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评价豆状带绦虫Tp18重组蛋白对兔豆状囊尾蚴病的免疫保护效果和诊断应用价值,从豆状带绦虫成虫转录组数据库中筛选到Tp18基因,并进行克隆和原核表达,以纯化后的重组蛋白作为免疫原和反应原。免疫保护试验设计了重组蛋白组、佐剂组和PBS组,共免疫2次(间隔14 d),二免后的第7天用5 000个豆状带绦虫虫卵攻虫;攻虫后的第49天屠宰实验兔,统计兔体内豆状囊尾蚴的数量。整个试验过程中每周采血,分离血清进行IgGIgA水平检测。同时,设计了Tp18重组蛋白和PBS重复组,试验程序和检测指标均与第一次试验相同。此外,采用Tp18重组蛋白建立了诊断家兔豆状囊尾蚴病的Dot-ELISA方法,对169份家兔血清进行分析,评估其诊断应用价值。结果表明表达的Tp18基因成熟肽的重组蛋白约为32 ku Western blotting证明该重组蛋白与豆状带绦虫感染兔阳性血清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Tp18重组蛋白组的减虫率为95.59%(重复组为97.38%),极显著高于佐剂组和PBS组(P<0.01);诱导产生的特异性抗体为IgG。以病原学检查为金标准,Tp18重组蛋白建立的Dot-ELISA诊断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49/5490.74%)和特异性(111/11596.52%)。研究结果表明,Tp18重组蛋白可作为豆状带绦虫的疫苗抗原和诊断抗原,为兔豆状囊尾蚴病的防控提供了理论基础。

柔嫩艾美耳球虫入侵相关蛋白EtMA1和EtMA2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戚南山,陈海宁,吕敏娜,吴彩艳,廖申权,李娟,仝宗喜,孙铭飞
畜牧兽医学报, 2013, 44(11):  1826-1831.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3.11.018
摘要 ( 219 )   HTML( )    PDF (1916KB) ( 5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筛选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候选疫苗分子,注释并克隆E. tenella入侵相关蛋白EtMA1EtMA2的编码基因,并对其序列结构进行分析。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和比较基因组学技术注释获得EtMA1EtMA2的编码基因序列,以E. tenella(广东株)裂殖子总RNA为模板,利用RT-PCR的方法扩增获得EtMA1EtMA2的开放阅读框(ORF)序列。利用在线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EtMA1EtMA2的序列结构及与顶复门其他虫属的进化关系。 结果显示,EtMA1EtMA2 ORF全长分别为1 6171 725 bp,分别编码全长为539个氨基酸和575个氨基酸的多肽片段。二者与TgAMA1相似性分别为30%26%EtMA1EtMA2同属于E. tenella顶膜抗原超家族蛋白,可能在虫体对宿主的入侵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这也为防控鸡球虫病提供了新的候选疫苗分子。

非洲猪瘟病毒p54蛋白的高效表达及在ELISA中的应用
龚振华,王丽萍,臧京帅,张康,刘春菊,吴晓东,张启迪,秦晓冰,陈琳琳,单虎,王树双,王志亮
畜牧兽医学报, 2013, 44(11):  1832-1837.  doi: 10.11843/j.issn.0366-6964.2013.11.019
摘要 ( 209 )   HTML( )    PDF (2209KB) ( 7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高效原核表达非洲猪瘟病毒(ASFVp54蛋白,并进一步将其用于ELISA试验研究。参考非洲猪瘟病毒 Con09/Bzz020 P54基因 (E183L)的核苷酸序列,通过序列优化后合成 P54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 pET-30c(+),构建重组质粒 pET-30c(+)-p54。结果显示,pET-30c(+)-p54有完整的阅读框架,可高效表达分子量约 20.7 kup54 蛋白,该蛋白表达稳定,具有可溶性,易于纯化,纯度高达900 μg·mL-1,所表达的p54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Con09/Bzz020 p54蛋白氨基酸序列相同;Western blot试验显示,表达的p54蛋白能与ASF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ELISA试验显示,p54蛋白针对ASFV阳性血清和阴性血清的P/N值为4.67。研究结果证实p54蛋白表达产量高,易于纯化,具有较好的抗原性,可用于非洲猪瘟ELISA诊断。

临床兽医
球兰皂苷对小鼠巨噬细胞免疫功能和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陈义杰,黄志坚,江和基
畜牧兽医学报, 2013, 44(11):  1838-1843.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3.11.020
摘要 ( 186 )   HTML( )    PDF (361KB) ( 59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作者拟研究球兰皂苷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免疫功能和抗氧化作用的影响。从球兰的茎和叶中提取皂苷,采用细胞体外培养法,测定球兰皂苷对小鼠巨噬细胞活力、吞噬能力、NO生成量、IL-1β、IL-6TNF-ɑ分泌量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溶菌酶(LSZ)活性的影响。结果如下:球兰皂苷在2.5320.0 μg·mL1浓度范围内,能极显著地促进小鼠巨噬细胞增殖(P<0.01);在5.080.0 μg·mL1浓度范围内能极显著地促进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能力(P<0.01);在10.080.0 μg·mL1浓度范围内能极显著地提高胞内LSZ活性(P<0.01);在20.040.0 μg·mL1浓度范围内能显著地提高GSH-Px活性(P<0.05);在10.080.0 μg·mL1浓度范围内,能极显著地提高TNF-ɑ分泌量(P<0.01);在5.040.0 μg·mL1浓度范围内能极显著地提高IL-1β分泌量(P<0.01);在5.020.0 μg·mL1浓度范围内能极显著地提高IL-6分泌量(P<0.01); 2.5160.0 μg·mL1剂量范围内,能够极显著地增加NO生成量(P<0.01)。本研究表明球兰皂苷能够激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提高其吞噬能力和能量代谢水平,增强抗氧化能力,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研究简报
N-氨甲酰谷氨酸对哺乳仔猪生长及内源精氨酸合成代谢的影响
曹洪战,陈楠,芦春莲
畜牧兽医学报, 2013, 44(11):  1844-1850.  doi: 10.11843/j.issn.0366-6964.2013.11.021
摘要 ( 141 )   HTML( )    PDF (643KB) ( 69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研究灌服N-氨甲酰谷氨酸(NCG)对721日龄哺乳仔猪生长及内源精氨酸合成代谢的影响。试验选取6窝体重相近((2.036±0.181)kg)、母猪胎次相同的4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哺乳仔猪30头。每窝挑选5头,随机分在5个组中(每组6头)。每天每千克体重分别灌服 0100150200250 mg NCG。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灌服100150 mg·kg-1 NCG显著提高了仔猪平均日增重(P<0.05)。②灌服NCG显著提高了哺乳仔猪血清中精氨酸含量(P<0.05),灌服150 mg·kg-1 NCG组仔猪血清瓜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③灌服100150200 mg·kg-1 NCG显著提高了仔猪十二指肠CPS-I的活性(P<0.05)。④灌服150 mg·kg-1 NCG组十二指肠CPS-I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100150 mg·kg-1组仔猪空肠和回肠中CPS-I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结果表明, NCG可以促进哺乳仔猪生长发育及内源精氨酸的合成。

伪狂犬病病毒Guizhou-DY株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郝飞,汤德元,李春燕,曾智勇,罗险峰,甘振磊,刘建,王洪光
畜牧兽医学报, 2013, 44(11):  1851-1856.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13.11.022
摘要 ( 261 )   HTML( )    PDF (1064KB) ( 6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采集疑似猪伪狂犬病流产胎儿病料,采用细胞接毒分离培养、病毒蚀斑纯化、病毒的形态结构观察、易感动物接种试验和病毒核酸鉴定分离到1株伪狂犬病病毒(PRV),命名为PRV Guizhou-DY株(GenBank登录号为JX417716);为了摸清其理化特性,进一步对Guizhou-DY分离株进行了耐热、耐酸及脂溶性敏感性试验、核酸类型鉴定及病毒毒价测定,同时进行病毒致病性试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病料接种Vero细胞盲传至第2代时产生明显CPE,盲传至第4代可出现稳定的CPE;病毒粒子在电镜下呈椭圆形、有囊膜、直径为120180 nm,核内可见呈晶格状排列的病毒包涵体;病毒悬液接种家兔能引起家兔奇痒、麻痹死亡;理化特性研究表明:该病毒是一种耐热不耐酸且对氯仿敏感的DNA病毒,gE全基因序列与PRV GZ-Z1株、Fa株及Ea株的相似性分别为97.6%98.9%99.4%,其TCID5010-9.71·100 μL-1PFU109·mL-1。攻毒组猪体温升高,临床症状较为明显,在攻毒后第5天开始出现中和抗体,第21天达到最高。该研究可为PRV病原学研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