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6年 第37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06-11-25
遗传繁育
人类α-actin 启动子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应用
杨玉艾;孙永科;华进联;窦忠英
畜牧兽医学报, 2006, 37(11):  1093-1098.  doi:
摘要 ( 1288 )   HTML( )    PDF (595KB) ( 6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PCR技术克隆了人类α-actin基因的启动子(约450bp),尝试用去掉启动子的pEGFPN1作为框架结构,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α-actin-P。应用Lipofectamine 2000将所构建的pEGFP-N1-α-actin-P转染入小鼠ES细胞。通过比较,发现在本实验室条件下,质粒DNA浓度以3.0~5.0 μg/mL,转染时间约在2~3 h最佳。200 μg/mL 的G418较适宜于靶细胞的转染与筛选。得到表达心肌α-actin和GFP的小鼠ES细胞,基本维持小鼠ES细胞的形态。PCNA染色结果表明,转染后的小鼠ES细胞具有增殖能力。α-actin抗体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表明,转染后细胞表达α-actin和GFP,揭示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α-actin-P转染小鼠ES细胞,可能促进其向心肌细胞分化并对其筛选。
用于鸡生长和肉质性状定位资源群体的构建
罗成龙;张德祥;徐海平;彭志军;何丹林;曾华;聂庆华;梁少东;杨关福;张细权
畜牧兽医学报, 2006, 37(11):  1099-1106.  doi:
摘要 ( 705 )   HTML( )    PDF (618KB) ( 6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远交F-2设计,以杏花鸡(A系)为亲本,分别与隐性白洛克鸡(B系)、泰和丝羽乌骨鸡(C系)进行全同胞和半同胞的正反交,产生了包含A♂×B♀、B♂×A♀、A♂×C♀、C♂×A♀ 4个杂交组合的各两组F2群体,并进行详细的性状表型记录,建立了可用于定位生长和肉质的数量性状座位(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的4个资源群体。对F2群体的各种性状表型值进行分析,结果显示,F2群体各生长性状和肉质性状都分离得很好。资源群体有足够的群体规模,并有利于校正母体效应和环境影响,保证有效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检测数量和QTL定位的准确性,使资源群体的构建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中国地方鸭品种资源的分子遗传多样性
李慧芳;李碧春;陈宽维;杨宁;马月辉;汤青萍;屠云洁
畜牧兽医学报, 2006, 37(11):  1107-1113.  doi:
摘要 ( 674 )   HTML( )    PDF (721KB) ( 6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筛选的28个多态性较好的微卫星标记,检测了我国24个地方鸭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利用等位基因频率计算了各群体的遗传参数和群体间的遗传距离,采用邻接法构建了聚类图,并进行了系统发生分析。结果表明:28个微卫星座位在我国家鸭群体中的多态信息含量除APL23和APL79为中度多态外,其他座位均为高度多态座位,可以作为有效的遗传标记用于鸭种之间遗传多样性分析和系统发生关系的分析;我国所有家鸭群体平均杂合度(0.569)低于国内的家鸡和家鹅,其遗传多样性相对贫乏;聚类结果分析表明了各家鸭品种的分子系统发生关系与其育成史、分化及地理分布比较一致。
A-FABP 在不同鸡种中遗传多态性分析
陈宽维;章双杰;屠云洁;汤青萍;高玉时;李慧芳
畜牧兽医学报, 2006, 37(11):  1114-1117.  doi:
摘要 ( 670 )   HTML( )    PDF (698KB) ( 7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PCR-RFLP技术和DNA测序检测了尤溪麻鸡、鹿苑鸡、隐性白羽鸡3个鸡种共计96只鸡的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第85位点和第1 805位点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1)在这2个位点上,3个鸡种均存在变异,外来品种隐性白羽鸡以杂合子Cc居多;地方鸡种以cc居多, 3个鸡种均含有较高频率的等位基因c,其中以尤溪麻鸡最高,而以隐性白羽鸡最低。2)A-FABP第85位点不影响AFABP的氨基酸序列;而第1 805位点的遗传多态性影响氨基酸序列的变化:由脯氨酸变为丝氨酸,说明该多态性可能通过A-FABP基因的表达水平从而影响鸡的肉质。本试验为进一步分析AFABP基因的遗传变异与肌内脂肪含量的关系及该分子标记在育种计划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牦牛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测定及其起源、分类地位研究
李齐发;李隐侠;赵兴波;刘振山;张庆波;宋大伟
畜牧兽医学报, 2006, 37(11):  1118-1123.  doi:
摘要 ( 1110 )   HTML( )    PDF (768KB) ( 75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牦牛在牛亚科中的分类地位仍存在较大的分歧。根据普通牛线粒体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对家牦牛基因组进行PCR扩增和克隆测序,获得了家牦牛细胞色素b(Cytochrome b)基因的全长序列,并以羊亚科绵羊(Ovis aries)为外类群,对牛亚科代表性物种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牛亚科不同物种间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的转换/颠换比值为4.9,突变未达到饱和状态;牦牛与牛属间的序列差异百分比为8.0%~8.6%,大于牦牛与美洲野牛间的序列差异百分比;系统发育分析发现家牦牛与野牦牛首先聚为一类,再与美洲野牛聚为一类;说明牦牛与美洲牦牛属间的遗传相似性较高,而与牛属间的遗传相似性较低,结果支持现在的家牦牛和野牦牛都是同一祖先——原始牦牛的后代,推测两者分化时间大约为0.55百万年前;支持将牦牛划分为牛亚科牦牛属的观点,牦牛属包括家牦牛和野牦牛两个种。
四川9个黑山羊品种(群体)微卫星DNA多态性研究
王杰;陈明华;华太才让;欧阳熙;王永;付昌秀;周光明
畜牧兽医学报, 2006, 37(11):  1124-1129.  doi:
摘要 ( 1374 )   HTML( )    PDF (836KB) ( 7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10个微卫星标记,PCR扩增,12%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anguinetti银染法显色,对四川建昌、金堂、乐至、合江、江安、自贡、嘉陵、营山、白玉9个黑山羊品种(群体),进行微卫星DNA遗传多态性研究。结果表明,10个微卫星座位在9个黑山羊品种(群体)中均为高度多态座位,建昌、金堂、乐至、合江、江安、自贡、嘉陵、营山和白玉黑山羊的平均PIC、H和Ne分别为:0.735 2/0.773 9/5.017 6、0.724 4/0.763 2/4.483 8、0.750 3/0.782 7/4.878 2、0.770 2/0.800 7/5.286 1、0.740 2/0.777 1/4.576 8、0.746 5/0.784 6/4.855 6、0.751 1/0.788 9/4.959 1、0.760 4/0.790 5/4.886 9和0.697 0/0.741 7/4.272 8。嘉陵与营山黑山羊在D=0.386处聚为1类;自贡与江安黑山羊在D=0.428处聚在一起后,在D=0.456处再与合江黑山羊聚为1类;金堂与乐至黑山羊在D=0.437处聚为1类;白玉与建昌黑山羊在D=0.489处聚为1类。最后4种聚为1大类。
南江黄羊LHβ基因序列测定及分析
李利;张红平;吴登俊
畜牧兽医学报, 2006, 37(11):  1130-1134.  doi:
摘要 ( 640 )   HTML( )    PDF (866KB) ( 54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参照GenBank中发表的奶牛、绵羊和猪LHβ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35只南江黄羊为研究对象,利用PCR技术扩增并测定了山羊LHβ基因部分序列(GenBank登录号:AY853264),并利用GenBank中不同物种LHβ基因的部分编码区序列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在测定出的929bp序列中,包含LHβ基因5′侧翼区(136bp)、2个内含子全序列(分别为297bp和235bp)、第1和第2外显子全序列(分别为26bp和168bp)以及第3外显子部分序列(67bp)。除第1外显子前11bp为5′非翻译区外,其余外显子序列共编码83个氨基酸,前20个氨基酸为信号肽序列。山羊LHβ基因序列富含GC。在测定的35个个体中共检测到8个单碱基突变位点,位于外显子中的2个突变位点均为同义突变,其余6个突变位点位于5′侧翼区和内含子。系统发育分析结果与物种实际的演化顺序不完全相符,可能是由物种间LHβ基因GC含量的较大差异引起。本研究首次报道了山羊LHβ基因序列,为进一步探明山羊繁殖性能的遗传机理奠定了基础。
民猪、长白猪及其杂种母猪催乳素受体(PRLR)基因的Nae I多态性与繁殖性状的相关分析
胡雪松;王希彪
畜牧兽医学报, 2006, 37(11):  1135-1140.  doi:
摘要 ( 1024 )   HTML( )    PDF (949KB) ( 69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测序,结合PCR-RFLPs的方法在民猪、长白猪及其杂种母猪的催乳素受体(Prolactin Receptor,PRLR)cDNA序列(+1 628~+1 878)中首次发现一处Nae I多态位点。该位点的多态性是由于第1 789位点的碱基发生了A→G的突变,并导致氨基酸的变化(S→G),即由丝氨酸→甘氨酸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Nae I酶切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3个母猪群体间有显著差异(P<0.01)。最小二乘分析结果显示,在民猪群体中,只存在AA和AB两种基因型,AB型母猪的初生窝重和21日龄仔猪均匀度显著高于AA型(P<0.05);在长白猪群体中,AA型母猪的21日龄窝重显著高于BB型(P<0.05);在F1代长民杂种猪群体中,BB基因型母猪的21日龄仔猪均匀度显著高于AB和AA型(P<0.05)。
6种荧光蛋白基因在蒙古羊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
关伟军;刘长青;娜日苏;陆涛峰;马月辉
畜牧兽医学报, 2006, 37(11):  1141-1148.  doi:
摘要 ( 798 )   HTML( )    PDF (1069KB) ( 6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脂质体介导法,将绿色荧光蛋白(pEGFP-C1、pEGFP-N3)、增强型青色荧光蛋白(pECFP-N1、pECFP-mito)、黄色荧光蛋白(pEYFP-N1)和红色荧光蛋白(pDsRed1-N1)等6种荧光蛋白基因导入蒙古羊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中,对基因的时空表达、阳性细胞生长与增殖状况、细胞凋亡与细胞活力以及提高基因表达率的最佳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6种荧光蛋白基因在转染后24、48和72h的转染率在12.3%~63.3%之间,经多重比较,各试验组之间有较大差异。转染24 h后,6种荧光蛋白都均匀地充满细胞质和细胞核,只有囊状小泡没有标记荧光;转染48h后,EGFP、ECFP和EYFP仍在整个细胞中均匀表达,呈弥散分布状态,随着表达量的增加,在细胞核局部呈现块状或颗粒状的基因表达产物;DsRed荧光蛋白基因则主要在细胞核膜周围呈现由诸多颗粒状表达产物组成的环状轮廓;在优化的条件下,细胞凋亡率、阳性细胞的形态、生长与增殖状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结果对于标记基因、核移植及转基因动物克隆等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瘦蛋白对体外培养的新生牛脂肪细胞Ob-Rb mRNA表达的影响
牛淑玲;张才;夏成;王哲;梁冠生;徐闯
畜牧兽医学报, 2006, 37(11):  1149-1153.  doi:
摘要 ( 658 )   HTML( )    PDF (989KB) ( 5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取单层生长良好的脂肪细胞,采用单因素试验,分别添加浓度为5 ng/mL外源牛重组瘦蛋白(每12 h添加1次)不添加作为对照至4、12、24、36、48和72 h后提取总RNA,每个处理3个重复(孔),应用竞争RTPCR法检测外源瘦蛋白对初生犊牛脂肪细胞Leptin长型受体(Ob-Rb)表达水平的影响,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12~24 h内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脂肪细胞Ob-Rb表达水平量亦显著增加(P<0.01),之后其表达量逐渐回降,在48~72 h趋于平稳(P>0.05)。结果表明,在一定时间内瘦蛋白可提高体外培养的新生牛脂肪细胞Ob-Rb mRNA的表达水平。
hCG通过ERK1/2调节睾丸间质细胞StAR蛋白的表达
王鲜忠;孙燕;潘红梅;吴建云;张家骅
畜牧兽医学报, 2006, 37(11):  1154-1159.  doi:
摘要 ( 675 )   HTML( )    PDF (1091KB) ( 57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2-3周龄的仔猪睾丸间质细胞为试验材料,研究了hCG在快速调节期对StAR蛋白表达的调节机制。结果表明:hCG、8-Br-cAMP均能使StAR蛋白、mRNA 和P-ERK1/2的水平随刺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8-Br-cAMP作用的速度较hCG更快,增幅也更明显;加入PKI,StAR蛋白、mRNA和PERK1/2活性明显下降,但StAR mRNA仍然可以检测到;加入MAPK的抑制剂PD98059后, StAR蛋白、mRNA的水平均降低。由此可知,hCG在诱导StAR蛋白的表达过程中,首先通过cAMP-PKA直接调节蛋白前体蛋白向成熟蛋白的转化,随着时间的延长,通过cAMPPKAERK1/2级联,磷酸化转录因子,促进StAR基因的表达。
抑制素与乙肝表面抗原融合基因免疫对大鼠生殖能力的影响
茆达干;杨利国;何晓红;张志杰;张红琳
畜牧兽医学报, 2006, 37(11):  1160-1166.  doi:
摘要 ( 632 )   HTML( )    PDF (1036KB) ( 67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n=18),分别肌肉注射10、50、100 μg 抑制素与乙肝表面抗原融合基因表达质粒(pCIS)、50 μg空载体(pcDNA3.1)和100 μL生理盐水。20 d后加强免疫1次,对每组中的12只大鼠进行2次加强免疫。结果发现抑制素抗体P/N值随着免疫次数的增加而提高。100 μg剂量组2次和3次免疫的成熟卵泡发育数分别比对照组多6.9和7.5个(P<0.05)。3次免疫后大鼠成熟卵泡发育数比2次免疫后显著提高(35.2±2.73 vs 31.0±0.92,P<0.05)。抑制素基因免疫组的胎盘数和窝产仔数高于对照组(P>0.05),抗体阳性鼠高于阴性鼠(P<0.05)。pCIS 3次免疫后抗体阳性鼠的抗体水平与成熟卵泡发育数的相关系数为0.45(P>0.05),与胎盘数的相关系数为0.77(P<0.05)。pCIS免疫大鼠动情期和产后血浆FSH水平高于对照组,抗体阳性鼠的血浆FSH水平高于阴性鼠,其中2次免疫后阳性组动情期FSH浓度极显著高于阴性组(P<0.01)。这些结果表明,抑制素基因免疫大鼠可促进大鼠的卵泡发育,提高血浆FSH水平,为抑制素基因免疫大动物提供了试验依据。
切割取样后胚胎的冷冻保存技术的研究
程金华;朱化彬;王栋;郝海生
畜牧兽医学报, 2006, 37(11):  1167-1172.  doi:
摘要 ( 667 )   HTML( )    PDF (1004KB) ( 74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切割取样后小鼠胚胎和牛胚胎冷冻-解冻的技术方法。结果表明:(1)分别以10%甘油、10%乙二醇作为冷冻液以及在以上两种冷冻液中分别添加10%葡聚糖+0.1 mol/L蔗糖作为冷冻液常规方法冷冻切割后的小鼠胚胎,冷冻-解冻后体外培养72 h总发育率分别为56.9% (259/455)、81.8%(604/738)、84.8%(540/637)和59.5%(308/518)。(2)取样后胚胎体外短暂培养(0~4 h)并不能提高切割取样后小鼠胚胎冷冻-解冻体外培养发育率。(3)切割取样小鼠胚胎在25%甘油+0.25 mol/L蔗糖+20%的血清为冷冻液,在-100~-110 ℃左右熏蒸2 min快速冷冻后体外培养发育率为73.3%(33/45),切割取样牛胚胎快速冷冻-解冻移植妊娠率为57.1%(4/7)。
鸡精原细胞分离纯化与体外培养初探
吴洪;李碧春;周冠月;孙思宇;秦洁;陈国宏
畜牧兽医学报, 2006, 37(11):  1173-1178.  doi:
摘要 ( 700 )   HTML( )    PDF (1077KB) ( 69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以组合酶分步消化法并利用Percoll梯度分离、贴壁纯化的方法,从不同时期的鸡睾丸组织中分离精原细胞。结果发现:①Percoll分离后,出壳6d雏鸡获得的细胞总数、精原细胞总数、精原细胞纯度分别为282.1、174.6、61.9%,其中精原细胞纯度比孵化15d、19d鸡胚和出壳后13d雏鸡分别高10.2%、5.7%和2.5%;② 贴壁纯化后精原细胞纯度达到82%,比未经贴壁纯化的精原细胞纯度高出15.6%;③ 在无饲养层培养条件下,比较Percoll梯度分离前、后鸡精原细胞体外培养的情况,Percoll梯度分离前精原细胞贴壁在时间上比分离后较快,且分离前精原细胞体外存活时间亦比分离后长。
动物营养
不同日粮非蛋白氮、硫水平下肉牛铜的需要量研究
杨在宾;贾志海;于玲玲;杨维仁;姜淑贞
畜牧兽医学报, 2006, 37(11):  1179-1183.  doi:
摘要 ( 672 )   HTML( )    PDF (1066KB) ( 5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3头利木赞×鲁西黄牛杂交一代公牛为研究对象,应用永久性瘤胃瘘管和颈静脉插管技术,研究了不同非蛋白氮(NPN)、硫水平对肉牛营养物质代谢、铜的生物学利用率和需要量的影响。试验根据3个日粮尿素和硫水平(0%和0.150%,1%和0.225%,2%和0.300%)分3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设3个日粮铜水平(10,25和50 mg/kg),采用拉丁方试验设计。研究结果表明:日粮NPN和硫水平一定时,增加铜水平,能提高血铜浓度、血清铜蓝蛋白和SOD活力,减少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合成(P< 0.05);日粮铜水平一定时,提高NPN和硫水平,可使血清铜蓝蛋白和SOD活力下降,血铜浓度降低,微生物蛋白质合成增加(P< 0.05)。日粮中尿素和硫水平分别为0%和0.150%、1%和0.225%、2%和0.300%时,肉牛铜的需要量相应为10、10和25 mg/kg日粮铜。
莪术多糖对雏鸡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王关林;宋扬;罗红梅
畜牧兽医学报, 2006, 37(11):  1184-1188.  doi:
摘要 ( 666 )   HTML( )    PDF (1185KB) ( 7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160只7日龄健康雏鸡,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Ⅰ)、环磷酰胺组(Ⅱ)、环磷酰胺+莪术多糖组(Ⅲ)、莪术多糖组(Ⅳ),分别测定血细胞的吞噬率、吞噬指数,血清的SOD活性及LPO含量,同时处死雏鸡,测定法氏囊和脾脏指数,观察其组织结构。结果表明,莪术多糖对·OH和O2-有明显的清除作用,最高清除率分别是88.91%和98.5%;SOD活性显著增加,与对照组相比最高可提高145%;LPO含量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最大可降低40.95%;各组雏鸡体重从使用药第2周开始快速增长,最大平均周增重为48.75 g/周;莪术多糖可使血细胞的吞噬率及吞噬指数、法氏囊和脾脏的相对重量均明显升高,并能促进法氏囊和脾脏的快速发育;环磷酰胺加莪术多糖组上述指标接近正常对照组,说明莪术多糖能补偿环磷酰胺对雏鸡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由此可见,莪术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力,而且能促进雏鸡生产性能,修复组织损伤。
预防兽医
SYBR Green I荧光 RT-PCR方法检测禽流感病毒
刘丽玲;姜永萍;王秀荣;陈化兰;魏萍
畜牧兽医学报, 2006, 37(11):  1189-1193.  doi:
摘要 ( 1351 )   HTML( )    PDF (1108KB) ( 76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建立检测禽流感病毒(AIV)的SYBR Green I荧光 RT-PCR方法,根据AIV的 M基因保守区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用4株不同亚型的AIV感染MDCK细胞,收集感染6、12、24、48、72 h的病毒。另外采取169份鸡的泄殖腔拭子和咽喉拭子。对上述样品的M基因进行检测,试图建立快速检测AIV的SYBR Green I荧光RT-PCR方法,并与普通RT-PCR方法和传统的病毒滴定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此次建立的检测AIV的SYBR Green I荧光RT-PCR方法能检测到感染MDCK细胞后72 h的AIV,对169份泄殖腔拭子和咽喉拭子中的AIV检出率为5.33%(9/169),而普通RT-PCR方法检出率为6.51%(11/169),病毒滴定检出率为5.62(9/160)。对其他病毒(NDV、IBDV、IBV、VA)则未检测到,且整个检测过程只需4 h,表明该方法特异、准确、快速。
亚洲璃眼蜱唾液腺一新基因(GP29)的原核表达及产物鉴定
程天印;周金林;周勇志;施启顺;林矫矫
畜牧兽医学报, 2006, 37(11):  1194-1197.  doi:
摘要 ( 652 )   HTML( )    PDF (1135KB) ( 5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吸血诱导的亚洲璃眼蜱唾液腺差异表达基因GP29的开放性阅读框插入pGEX-4T-1,转化BL21,表达出一相对质量为53 ku的蛋白,其大小与预计结果一致。蛋白质的肽质量图谱和 “1381.7511”肽段序列两方面的结果证明,SDS-PAGE胶板上相对质量为53 ku的蛋白就是由目的基因表达的GST融合蛋白。该蛋白与Swiss PROT库中的任何蛋白均有较大差别,可能是一个新功能分子。
猪戊型肝炎病毒结构蛋白片段的表达及其在ELISA中的初步应用
赵宇军;许冬梅;朱远茂;薛飞;相文华
畜牧兽医学报, 2006, 37(11):  1198-1201.  doi:
摘要 ( 1199 )   HTML( )    PDF (1125KB) ( 66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建立一种快速的猪戊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方法,根据已克隆的戊型肝炎病毒株DQ1结构蛋白基因(ORF2)的抗原性及水溶性分析,在其序列上设计一对引物,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分别带有BamHⅠ、HindⅢ酶切位点,用PCR方法扩增,获得369 bp大小的相应片段,位于ORF2 128-497 bp处。将扩增片段克隆到pET-32a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32a-DQ01,经测序证明该片段正确插入。将pET32a-DQ01转化BL21并诱导表达,SDS-PAGE结果显示表达蛋白大小为33 ku,Western-blot 结果表明表达的蛋白质具有生物活性,将表达蛋白作为诊断抗原,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初步建立了ELISA诊断方法。
多重PCR检测奶牛乳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和酵母菌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马保臣;秦卓明;蔡玉梅;董玉兰;柴同杰
畜牧兽医学报, 2006, 37(11):  1202-1208.  doi:
摘要 ( 723 )   HTML( )    PDF (1220KB) ( 104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参照GenBank发表的序列,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和停乳链球菌16S rRNA 与23S rRNA之间的区域设计了3对引物,参照念珠菌和隐球菌的18S rRNA的序列设计1对引物,建立了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和酵母真菌4种乳腺炎主要致病菌的多重PCR方法。参照Skladny的方法制备模拟了细菌感染临床标本。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多重PCR方法检测乳样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细菌最小浓度为104CFU/mL, 检测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和酵母真菌的细菌最小浓度分别为102CFU/mL、103CFU/mL 和103CFU/mL。通过对采自临床型乳腺炎(46个)和隐性乳腺炎(167个)动物共计213个乳样分别用传统细菌学培养法和多重PCR方法进行检测, 多重PCR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酵母真菌的检测具有更高的检出率(P<0.01),但该方法对无乳链球菌和停乳链球菌的检出率与培养法差异不显著(P>0.05)。
基础兽医
水牛有腔卵泡颗粒细胞凋亡的生物形态学特征
何宝祥;郑喜邦;杜玉兰;余四九;李恭贺;李彩萍
畜牧兽医学报, 2006, 37(11):  1209-1216.  doi:
摘要 ( 807 )   HTML( )    PDF (1620KB) ( 70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水牛有腔卵泡闭锁的起因和有腔卵泡中是否存在卵泡颗粒细胞凋亡,本研究选择青春期前水牛和成年(发情间期和发情期)水牛的卵巢,采用石蜡组织切片、HE染色技术进行光镜观察,并采用DNA原位末端标记(TUNEL)技术和透射电镜观察研究了卵泡颗粒细胞凋亡的特征。结果表明:青春期前水牛的健康有腔卵泡上无或仅有极个别凋亡的卵泡颗粒细胞(GCs),而闭锁有腔卵泡上存在有多量凋亡的GCs,凋亡的形式:GCs层内出现单个或多个凋亡细胞,卵泡腔内出现凋亡小体群。在成年水牛发情间期的闭锁大卵泡上,GCs层弯曲皱折,存在多量凋亡的GCs。发情期水牛成熟卵泡的GCs层也存在GCs凋亡,排卵前的GCs层细胞全部脱落到卵泡腔内。本研究首次在同一组织切片上先后分别应用HE染色和TUNEL检查细胞凋亡,且证实了水牛有腔卵泡GCs凋亡的存在。超微结构显示了GCs凋亡的核边集化、核浓缩及凋亡小体的形态。上述结果提示:在水牛闭锁有腔卵泡中存在着GCs凋亡,GCs凋亡是启动水牛有腔卵泡闭锁的潜在机理。
高盐促进肉鸡肺小动脉壁癌基因c-jun mRNA的表达
董晓芳;乔健;赵立红;王慧煜;徐彤;利凯;王建琳
畜牧兽医学报, 2006, 37(11):  1217-1221.  doi:
摘要 ( 1164 )   HTML( )    PDF (1226KB) ( 6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旨在研究高盐诱发肉鸡腹水综合征(AS)过程中肺小动脉壁癌基因cjun mRNA表达的规律,初步探讨肺小动脉壁癌基因cjun mRNA表达在AS发生过程中的可能作用。将100只1日龄商品代AA雄性肉仔鸡常规育雏,8日龄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盐组(饮水中添加0.30%氯化钠)。分别在15、22、29、36、43、50日龄时每组随机取6只鸡的肺组织制备切片,以原位杂交法结合图像分析法测定肺小动脉壁癌基因cjun 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对照组肉鸡生长发育过程中肺小动脉壁癌基因c-jun mRNA表达呈现动态变化,22日龄是其表达高峰。15、29、36日龄时高盐组各级肺小动脉壁c-jun mRNA相对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43、50日龄时高盐组仅外径20~50 μm肺小动脉壁c-jun mRNA相对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高盐促进了肉鸡肺小动脉壁癌基因c-jun mRNA表达,尤其是在外径20~50 μm的肺小动脉壁。肺小动脉壁癌基因c-jun mRNA的过度表达可能参与了高盐诱发AS的过程。
毒害艾美耳球虫初次感染雏鸡免疫器官IL-2和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变化
郑世民;胡京友;刘晶;高雪丽
畜牧兽医学报, 2006, 37(11):  1222-1225.  doi:
摘要 ( 713 )   HTML( )    PDF (1188KB) ( 60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应用组织匀浆涂片和酸性α醋酸萘酯酶(ANAE)染色及细胞培养技术和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测定法对毒害艾美耳球虫(eimeria necatrix, E.necatrix)初次感染雏鸡免疫器官的T细胞比例、白细胞介素-2 (interleukin-2, IL-2)诱生活性、T细胞和B细胞对ConA或PMA的增殖功能的动态变化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研究。结果发现,E.necatrix初次感染雏鸡,其胸腺和脾脏T细胞比例分别于感染后7~21 d和7~24 d明显高于对照雏鸡;IL-2诱生活性分别于感染后16~18 d和18~21 d较对照雏鸡显著升高; T细胞对ConA的增殖反应分别在感染后14~16 d和10~18 d明显增加。法氏囊和脾脏B细胞对PMA的增殖反应分别于感染后14~24 d和14~21 d显著高于对照雏鸡。表明E.necatrix初次感染雏鸡免疫器官的IL-2调节及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均明显提高。
分离培养兔子宫内膜细胞的鉴定及性激素对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形态的影响
陈秀荔;靳亚平;张彦明
畜牧兽医学报, 2006, 37(11):  1226-1231.  doi:
摘要 ( 695 )   HTML( )    PDF (1397KB) ( 59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子宫内膜细胞的形态学特点、分泌功能及性激素在子宫内膜细胞中的作用,采用不同的消化分离方法进行了孕早期家兔子宫内膜细胞的消化和分离培养试验。结果显示:子宫内膜主要包括两类细胞,基质细胞和上皮细胞,两类细胞分别在波形蛋白和细胞角蛋白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中有阳性反应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雌激素和/或孕酮刺激后,基质细胞形态发生变化,表现一定的蜕膜化现象。
研究简报
生物素对肉仔鸡脾脏细胞PCNA基因的mRNA表达的影响
于会民;蔡辉益;马书宇;陈宝江
畜牧兽医学报, 2006, 37(11):  1232-1235.  doi:
摘要 ( 739 )   HTML( )    PDF (1196KB) ( 54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了生物素对脾脏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基因的mRNA表达的影响。将60只1日龄AA雄性肉仔鸡随机分成3个处理,每个处理20只鸡,基础日粮为小麦-酪蛋白-鱼粉型日粮,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30 mg/kg和2.7 mg/kg 2个水平的生物素,包括对照组共计3种日粮处理,为了刺激PCNA基因表达产物mRNA的表达,在48日龄采用皮下注射方式定量接种禽流感疫苗。结果表明:添加生物素显著提高了脾脏细胞PCNA基因表达产物mRNA的表达量 (P<0.01),其中2.7 mg/kg处理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3 mg/kg处理组(P<0.01),0.3 mg/kg处理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推断,生物素通过促进脾脏细胞PCNA基因的mRNA表达,进而促进脾脏细胞的增殖。
苹果酸对山羊瘤胃发酵的影响
庞学东;唐海翠;庄苏;王恬;刘强
畜牧兽医学报, 2006, 37(11):  1236-1240.  doi:
摘要 ( 1046 )   HTML( )    PDF (1237KB) ( 6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4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本地山羊为试验动物,采用4×4拉丁方设计,研究苹果酸(0、5、10和15 g/d)对山羊瘤胃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苹果酸显著提高了瘤胃pH和丙酸比例 (P<0.05),并显著降低了NH3-N、乳酸浓度和乙丙比 (A/P) (P<0.05)。添加苹果酸后8 h时,5 g/d和10 g/d处理组的乳酸浓度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31%(P<0.05)和29%(P<0.05);添加苹果酸后2 h时,10 g/d和15 g/d处理组的NH3-N浓度均比对照组降低了30%(P<0.05)。10 g/d和15 g/d处理组乙丙比日平均值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12%(P<0.05)和22%(P<0.01);但各处理组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TVFA)未见明显变化。结果提示,日粮添加苹果酸可以改变瘤胃发酵类型,明显提高丙酸比例,促进乳酸和NH3-N的利用。
火鸡冠状病毒的分离和初步鉴定
杨仉生;赵立红;乔健;张建军;贾泽颖;吕永辉
畜牧兽医学报, 2006, 37(11):  1241-1244.  doi:
摘要 ( 732 )   HTML( )    PDF (1218KB) ( 56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03年国内某火鸡场发生了一种以侵害15~25日龄雏火鸡为主的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腹泻,十二指肠、直肠充血和出血,盲肠肿大,肠道内充满黄绿色内容物,死亡率约为10%~20%。取病死火鸡肝、脾、肠匀浆,取上清液通过尿囊腔接种15日龄SPF鸡胚。连续传代至第5代,收集接种后72 h内死亡或存活鸡胚的卵黄和肠道,用于病毒分离和提纯。试验中发现该病毒能凝集兔红细胞,不能凝集鸡红细胞。经电镜观察,在病毒提纯液中发现有圆形或椭圆形、带花冠状纤突的病毒粒子,初步诊断为火鸡冠状病毒感染。进而设计针对火鸡冠状病毒 S2 基因引物,进行RT-PCR扩增,结果扩增出预期大小的片段。运用所分离病毒进行动物回归试验,感染火鸡出现与自然病例一致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并能从发病火鸡分离出该病毒。以上结果表明所分离的病毒为火鸡冠状病毒。此病毒的分离在国内尚属首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