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6年 第37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6-04-25
遗传繁育
家畜遗传抗性多基因效应预测的广义线性方法
殷宗俊;张勤;张纪刚;刘剑锋
畜牧兽医学报, 2006, 37(4):  313-316.  doi:
摘要 ( 1146 )   HTML( )    PDF (369KB) ( 59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GLMM)的框架内模拟研究了抗性性状的遗传分析方法,初步比较了GLMM方法与一般线性方法(LM)的育种值估计效果。模拟研究的抗性表型为单阈值和3阈值2种类型,选用的连接函数分别为logist连接和log连接,试验设计为全同胞-半同胞混合家系,参数估计采用Fisher迹法。研究结果表明,GLMM方法能较准确地估计公畜的个体育种值,在个体的遗传评定效果方面要明显优于LM方法,其预测的个体育种值排序结果与真实育种值的排序之间存在显著的秩相关。
BoLA-DQADRB3* exon2多态性及其与奶牛乳房炎的关联分析
高树新;许尚忠;李金泉;高 雪;任红艳;陈金宝;马 云
畜牧兽医学报, 2006, 37(4):  317-320.  doi:
摘要 ( 675 )   HTML( )    PDF (480KB) ( 68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到9种中国荷斯坦牛BoLA-DQA*exon2基因基因型、15种BoLA-DRB3*exon2基因的基因型和3种单体型,分析比较了各基因型、单体型与奶牛乳房炎的关联性。结果在中国荷斯坦牛中,没有发现与乳房炎易感性或抗性有关联的基因和基因型,但发现DQA-B/DRB3-C、DQA-G/DRB3-F两种单体型可能与奶牛乳房炎易感性有关,而DQB-F/DRB3E单体型可能与奶牛乳房炎抗性有关。
羊驼催乳素受体基因(PRLR)exon10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张巧灵;董常生;贺俊平;姜俊兵
畜牧兽医学报, 2006, 37(4):  321-325.  doi:
摘要 ( 676 )   HTML( )    PDF (701KB) ( 7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氯仿/异戊醇法从羊驼血液和组织中提取羊驼基因组DNA,首次扩增出羊驼PRLR基因(Prolactin Receptor, PRLR)exon10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DQ206831),并与其它动物相应区域作了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羊驼PRLR基因exon10的开放阅读框为1 133 bp,包括1 046bp的编码区和 87 bp的拖尾区;同源性比较显示,羊驼PRLR基因exon10的核苷酸序列与哺乳动物(牛、绵羊、猪、狗、兔、大鼠等)的同源性较高,达80%,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则≥66%,而与鱼类的同源性则较低,仅为40%~45%。
不同绵羊品种FGF5基因的多态性分析
高爱琴;李 宁;赵兴波;李金泉
畜牧兽医学报, 2006, 37(4):  326-330.  doi:
摘要 ( 685 )   HTML( )    PDF (646KB) ( 7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人和小鼠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5(FGF5)基因的同源序列设计引物对绵羊基因组进行PCR扩增,将扩增片段进行克隆和测序,并与人和小鼠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5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确定扩增的片段为绵羊的FGF5基因片段。采用PCR-SSCP技术分析了FGF5基因外显子在小尾寒羊、湖羊、藏羊、中国美利奴等4个绵羊品种的多态性。结果表明:FGF5基因在P1和P2引物扩增片段中存在PCR-SSCP多态性。经克隆测序分析,位于外显子1的引物1扩增产物存在G→T突变,该突变位点使编码的氨基酸发生A→S的改变;引物2扩增产物发生了碱基序列 C →T的突变,这一突变位点没有引起编码氨基酸的改变,属于同义突变。对不同绵羊品种的基因型和基因频率统计结果表明,引物1扩增产物小尾寒羊、湖羊、藏羊以等位基因A为主,而中国美利奴羊则以等位基因B为主,且各群体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引物2扩增产物小尾寒羊、湖羊、中国美利奴羊均以等位基因E为主,而藏羊的基因型频率与其它品种有显著差异,中国美利奴羊在引物2位点的基因频率处于Hardy-Weinberg不平衡状态。
供体细胞对猪体细胞克隆胚胎早期发育的影响
潘登科;张运海;孙秀柱;李 燕;吴常信;李 宁
畜牧兽医学报, 2006, 37(4):  331-336.  doi:
摘要 ( 716 )   HTML( )    PDF (753KB) ( 7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中国农业大学实验用小型猪香猪胎儿成纤维细胞、成年耳成纤维细胞和颗粒细胞3种细胞系为供体细胞进行核移植。比较了血清饥饿法和接触抑制法处理胎儿成纤维细胞诱导进入G0/G1期的效率,发现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饥饿2d和4d差异不明显, 同样接触抑制2d和4d差异也不显著(P>0.05)。系统研究了影响克隆胚胎发育的供体因素:血清饥饿与否、细胞形态、细胞类型及个体差异等,结果表明:血清饥饿处理对克隆胚的早期发育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圆形光滑细胞有利于细胞融合,对早期发育无显著影响(P>0.05);不同个体、不同类型的供体细胞对克隆胚囊胚发育率有一定的影响。
动物营养
果寡糖和枯草芽孢杆菌对肉鸡肠道菌群数量、发酵粪中氨气和硫化氢散发量及营养素利用率的影响
王晓霞;易中华;计 成;马秋刚;陈旭东
畜牧兽医学报, 2006, 37(4):  337-341.  doi:
摘要 ( 990 )   HTML( )    PDF (754KB) ( 97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用360只1日龄AA肉公鸡,随机分成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试验饲粮分别为:基础饲粮(对照组),基础饲粮+0.3%果寡糖,基础饲粮+0.1%枯草芽孢杆菌,基础饲粮+0.3%果寡糖+0.1%枯草芽孢杆菌,基础饲粮+150 mg/kg金霉素(有效成分为15%)。结果表明:果寡糖和枯草芽孢杆菌具有选择性地增加肉鸡盲肠中的乳酸杆菌等有益菌群的数量,减少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等有害菌的数量,二者的复合添加可以更好地调节肉鸡肠道微生态环境;与对照组相比,肉鸡饲粮中果寡糖的添加使发酵粪中NH3和H2S的散发量分别降低38.38%(P<0.05)和24.35%(P<0.05),果寡糖+枯草芽孢杆菌的添加使发酵粪中NH3和H2S的散发量分别降低62.14%(P<0.05)和28.49%(P<0.05),枯草芽孢杆菌或金霉素的添加对发酵粪中NH3和H2S的散发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果寡糖、枯草芽孢杆菌和果寡糖+枯草芽孢杆菌的添加,使肉鸡对粗灰分的利用率分别提高了18.94%(P<0.05)、17.36%(P<0.05)和23.66%(P<0.05),钙的利用率分别提高了20.78%(P<0.05)、14.63%(P<0.05)和21.31%(P<0.05),磷的利用率分别提高了6.60%(P>0.05)、12.32%(P<0.05)和14.67%(P<0.05),但不影响粗蛋白利用率(P>0.05)。
不同能量摄入水平对围产期奶牛肝载脂蛋白E mRNA丰度的影响
孙玉成;王雪莹;李红梅;王 哲;张嘉保
畜牧兽医学报, 2006, 37(4):  342-347.  doi:
摘要 ( 1247 )   HTML( )    PDF (851KB) ( 7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年龄、胎次相同,年产奶量大于5 000 kg的围产期健康奶牛3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头。低能组饲喂中国奶牛饲养标准(2000)减少20%日粮(能量摄入80%组)、对照组饲喂中国奶牛饲养标准(2000)日粮(能量摄入100%组)和高能组饲喂中国奶牛饲养标准(2000)增加20%日粮(能量摄入120%组),试验从产前28 d开始至产后56 d结束,产后各组奶牛均饲喂标准日粮。采用内对照RT-PCR方法检测了不同能量摄入围产期奶牛肝组织载脂蛋白E (apolipoprotein E, apoE) mRNA丰度。结果表明:apoE mRNA相对表达量从产前28 d至产后56 d各组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各组apoE mRNA水平均在产后一天达到最大值(P<0.01),且产后均高于产前(产后56 d除外);产前14 d至产后28 d低能组apoE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其他两组(P<0.05或P<0.01),高能组在产后28 d和56 d高于对照组(P<0.01)。可见,围产期奶牛能量摄入水平对肝组织载脂蛋白E mRNA丰度有显著影响。
小麦面筋蛋白对山羊瘤胃运动的影响
孙镇平;袁海星;金良;周保华;荣 娜
畜牧兽医学报, 2006, 37(4):  348-351.  doi:
摘要 ( 1232 )   HTML( )    PDF (926KB) ( 7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活体瘤胃运动测定装置,测定山羊日粮中添加小麦面筋蛋白条件下瘤胃运动的变化。结果表明: 4只山羊试验期与对照期相比,瘤胃平滑肌收缩力平均提高31.2%,差异极显著(P<005)。15 min内,瘤胃平均蠕动持续时间延长34.1%,差异显著(P<0.05)。瘤胃蠕动频率下降25.1%,差异显著(P<0.05)。建立的瘤胃运动检测装置能够灵敏地检测山羊瘤胃运动变化规律。同时利用家兔小肠体外培养装置检测到小麦面筋蛋白通过瘤胃微生物降解作用生成的阿片肽活性,为反刍动物瘤胃代谢调控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预防兽医
猪细胞因子cDNA表达文库的构建及其基因的克隆鉴定
夏小慧; 景志忠;王 勤; 窦永喜
畜牧兽医学报, 2006, 37(4):  352-355.  doi:
摘要 ( 1288 )   HTML( )    PDF (867KB) ( 6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克隆和研究猪细胞因子及相关基因,应用建库试剂盒成功构建了猪细胞因子cDNA表达文库。采取健康猪外周血及淋巴结,分离单个核细胞,经LPS+PHA联合刺激不同时间后,提取总RNA。将各组样品混合,分离纯化mRNA。反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和第二链,与EcoRI和HindⅢ接头连接。酶切和过柱分级分离后,与λScreen载体连接,经体外包装转染E.coli ER1647宿主菌,进行文库容量测定和扩增。以扩增文库的DNA为模板,利用已知基因引物克隆猪IL-2和IL-4的cDNA并进行测序。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猪细胞因子cDNA文库,文库原始库容量为8×105,插入片段在300~2 000 bp,扩增得到特定的IL-2和IL-4基因,说明文库质量高、代表性强,为进一步从文库中筛选未知细胞因子及相关基因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几种主要禽疫病诊断基因芯片的制备及初步应用
曹三杰;文心田;肖 驰;张焕容;杨 利;肖国生;黄小波
畜牧兽医学报, 2006, 37(4):  356-360.  doi:
摘要 ( 1563 )   HTML( )    PDF (890KB) ( 7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进行了几种主要禽疫病诊断基因芯片制备及其初步应用研究。试验分别设计和克隆鉴定了NDV、IBV、AIV和IBDV的靶基因重组质粒。以克隆的靶基因重组质粒为模板,分别进行PCR扩增制备靶基因并纯化,以基因芯片点样仪将制备的靶基因点制在氨基化的基片上,经干燥、水合、紫外线交联和洗涤后,成功制备了NDV-IBV-AIV-IBDV诊断基因芯片。试验应用CY3荧光标记制备的探针进行芯片的检验,结果表明制备的NDV-IBV-AIV-IBDV诊断基因芯片质量好,可对NDV、IBV、AIV和IBDV进行诊断检测,具有检测灵敏性好,特异性高和芯片可重复检测的优点。试验对30个临床样品进行初步应用检测,结果表明该诊断基因芯片技术与RT-PCR检测技术检出率基本一致,并具有同步诊断检测多种疫病的优点。
以小鼠为模型评价重组伪狂犬病病毒rPRV-HA的免疫效力
郑宝亮;周国辉; 田志军;仇华吉; 杨焕良; 尹训南; 胡守萍; 童光志
畜牧兽医学报, 2006, 37(4):  361-367.  doi:
摘要 ( 741 )   HTML( )    PDF (1076KB) ( 66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小鼠为动物模型,对此前构建的表达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SIV)血凝素(HA)基因的重组伪狂犬病病毒(rPRV-HA)进行了免疫效力评价。按每只105.0 TCID50 rPRV-HA的剂量通过滴鼻接种8周龄雌性BALB/c小鼠(n=60),同时设BarthaK61免疫对照组(n=60)、非免疫攻毒对照组(n=20)和非免疫不攻毒对照组(n=10)。于免疫后不同时间分别从rPRV-HA免疫组和Bartha-K61免疫对照组随机剖杀一定数量的小鼠,其余小鼠于免疫后第28天用105.0 TCID50同亚型SIV 毒株A/Swine/Heilongjiang/74/2000(H3N2)进行强毒攻击。攻毒后第4、7、14天分别剖杀小鼠,进行间接免疫荧光、病毒分离、血清学和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表明,重组病毒主要分布于肺脏;免疫后14 d起,从rPRV-HA免疫组及Bartha-K61免疫对照组均可检测到针对PRV的荧光抗体;从rPRV-HA免疫组可以检测到针对SIV的荧光抗体和血凝抑制抗体,而各对照组均呈阴性。攻毒后从rPRV-HA免疫组小鼠未分离到攻击病毒,血凝抑制抗体显著升高,病理变化显著轻于对照组,表明rPRV-HA免疫小鼠可以抵抗同亚型SIV的攻击,可以作为rPRV-HA免疫效力评价模型。
基础兽医
造血和神经相关标志物在人胎盘的表达
王跃嗣; 孟凡刚; 姜昱竹; 李建远; 范光丽
畜牧兽医学报, 2006, 37(4):  368-373.  doi:
摘要 ( 1352 )   HTML( )    PDF (1172KB) ( 6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人胎盘组织在造血中的作用以及研究造血和神经标志物在胎盘中的表达和在胚胎发育中的相关性,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人胎盘组织和体外培养的胎盘组织中的贴壁细胞进行染色,观察其造血因子和神经标志物的表达。 结果发现人7月龄胎盘组织血管内血细胞表达多种造血细胞因子,如SCF、VEGF、BMP-4和FGF-1和KDR,血管内皮细胞上也有表达;胎盘组织同时表达造血干细胞标记CD34、CD133和神经细胞标记物Nestin和MAP2等。而足月龄胎盘CD34、CD133、KDR和造血相关因子SCF、VEGF、BMP-4、FGF-1等弱表达,不表达Nestin和MAP2。两组胎盘切片都不表达GFAP和MBP。胎盘贴壁细胞(hPDACs)碱性磷酸酶、波形蛋白、CD133、Nestin和MAP2染色呈阳性,CD34、GFAP和MBP阴性表达。人胎盘组织和胎盘贴壁细胞表达多种造血相关因子和神经细胞标志物,提示胎盘具有造血功能,造血形成和神经发生之间可能存在基因表达叠加现象。
猪呼吸道淋巴组织发育的亚显微结构变化
杨 倩;庾庆华;李玉磊
畜牧兽医学报, 2006, 37(4):  374-378.  doi:
摘要 ( 995 )   HTML( )    PDF (1359KB) ( 69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应用组织学和电镜技术研究猪呼吸道发育过程中淋巴组织的变化。结果表明:扁桃体和咽部是呼吸道进入机体的第一个淋巴组织集中的部位, 弥散淋巴组织在出生时就存在,淋巴小结不明显;20日龄时扁桃体中淋巴组织增生,淋巴小结清晰可见;120日龄淋巴小结数量增加,紧靠鳞状上皮密集排列,淋巴小结发育很好,并出现生发中心。扁桃体复层鳞状上皮中含有大量的上皮内淋巴细胞。气管叉是呼吸道进入机体的第二个淋巴组织集中的部位,出生时气管叉外膜中淋巴组织直接与气管支气管淋巴结相连,淋巴组织明显可见。20日龄时气管叉外膜中淋巴组织已分开,形成气管叉外膜密集的淋巴组织和气管支气管淋巴结两个部分。120日龄时气管叉处淋巴组织特别发达,黏膜上皮中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也显著增加。肺内气管和细支气管固有膜中均有较多的淋巴细胞,其中浆细胞数量增加,上皮中仍存在少量的上皮内淋巴细胞。本试验结果提示猪呼吸道是黏膜免疫较理想的诱导位点和效应位点,新生仔猪通过鼻腔免疫可提高呼吸道局部黏膜免疫力。
临床兽医
新促孕液及其加味方治疗子宫内膜炎的试验研究
孔祥峰;胡元亮;黄小燕;郭振环;芮 荣;何子双;孙峻岭;杨柳青
畜牧兽医学报, 2006, 37(4):  379-383.  doi:
摘要 ( 737 )   HTML( )    PDF (1210KB) ( 68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新促孕液为基础方,分别添加清热、活血、补气中药组成3个加味方,通过子宫灌注治疗家兔实验性子宫内膜炎,观察用药前后临床症状、子宫形态、子宫内膜显微和超微结构等临床病理学变化,比较新促孕液及其3个加味方的疗效。结果表明:新促孕液的疗效显著,用药后患兔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子宫周长和子宫指数明显降低,子宫内膜的炎性变化明显消退、损伤恢复较快;方2也有较好的疗效,可以作为新促孕液的改进方。
奶牛酒精阳性乳与自由基代谢及乳腺损伤关系的研究
王 林;王振勇;李龙;曹爱智;王彦明;王 鹏;王 永
畜牧兽医学报, 2006, 37(4):  384-388.  doi:
摘要 ( 616 )   HTML( )    PDF (1067KB) ( 64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酒精阳性乳患牛血清与乳清中的抗氧化指标进行了检测,从自由基代谢与损伤的角度探讨了酒精阳性乳的发病机理;同时检测了阳性牛血清与全乳中微量元素Zn、Cu、Mn、Fe的含量,分析了微量元素含量变化与自由基代谢的关系。试验结果显示阳性牛体内发生了过度的过氧化反应,机体总抗氧化能力下降,机体的抗氧化系统已不能有效地清除活性氧及代谢产物,过多的氧自由基可能对乳腺上皮分泌细胞细胞膜造成微损伤,从而引起乳腺细胞分泌异常乳。
研究简报
4个微卫星标记分析6个鸭群体之间的遗传关系
吴 艳;侯水生;刘小林;黄 苇;姜 飞
畜牧兽医学报, 2006, 37(4):  389-395.  doi:
摘要 ( 687 )   HTML( )    PDF (1097KB) ( 64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4对微卫星引物(AJ272577、AJ272578、AJ272579和AJ272580)对6个鸭群体(绍鸭、番鸭、樱桃谷鸭、北京鸭(Z4、Z1)和奥白星鸭)300只鸭的等位基因频率、群体多态信息含量、有效等位基因数、杂合度和遗传距离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 4个微卫星基因座在6个鸭群体中均存在多态性,可以用于鸭的遗传多样性评估;且基因座AJ272578变异最大,基因座AJ272579变异最小,从不同群体来看,北京鸭Z1的遗传变异最大,奥白星鸭的遗传变异最小。基于Nei氏标准遗传距离,采用UPGMA方法构建了系统发生树,将绍鸭和樱桃谷鸭归为一类,北京鸭Z1、奥白星鸭和北京鸭Z4归为一类,番鸭归为一类。鸭的微卫星基因分型技术为检测品种(群体)之间的遗传关系提供了一个有用的工具。
伊氏锥虫安锥赛抗药性相关基因-TbTA1的分析
廖党金;沈 杰;董望年
畜牧兽医学报, 2006, 37(4):  396-400.  doi:
摘要 ( 685 )   HTML( )    PDF (1153KB) ( 9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伊氏锥虫对安锥赛抗药性的分子机理,以布氏锥虫对砷剂药物抗药性相关的TbTA1基因设计引物,以55℃、57℃、60℃、63℃和65℃不同退火温度,分别从伊氏锥虫敏感株的cDNA和基因组DNA中扩增出TbTA1基因的全长序列,但是从安锥赛抗药株伊氏锥虫的cDNA和基因组DNA中都未扩增出TbTA1基因,这表明基因TbTA1可能与伊氏锥虫安锥赛抗药性的产生有关。伊氏锥虫与布氏锥虫的TbTA1基因序列比较,它们有10个碱基不同,即第88位的G(T.e)-A(T.b)、第144位的T(T.e)-C(T.b)、第224位的C(T.e)-T(T.b)、第471位的C(T.e)-T(T.b)、第472位的A(T.e)-G(T.b)、第549位的G(T.e)-T(T.b)、第1 008位的C(T.e)-T(T.b)、第1 033位的A(T.e)-G(T.b)、第1 293位的A(T.e)-G(T.b)和第1 384位的T(T.e)-C(T.b),其中有5个碱基所编码的氨基酸不同,即Val30(T.e)-Ile(T.b)、Ala75(T.e)-Val(T.b)、Ile158(T.e)-Val(T.b)、Thr345(T.e)-Ala(T.b)和Ser462(T.e)-Pro(T.b),这表明伊氏锥虫与布氏锥虫的TbTA1差异可能是它们的种间差异。
共表达与牛疱疹病毒1型VP22融合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E及M蛋白的重组伪狂犬病毒的构建及其免疫原性观察
赵 武;肖少波;方六荣;江云波;宋云峰;严 琳;余晓岚;陈焕春
畜牧兽医学报, 2006, 37(4):  401-407.  doi:
摘要 ( 711 )   HTML( )    PDF (1154KB) ( 69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研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基因工程疫苗,以伪狂犬病毒(PRV)gE基因缺失标志疫苗株TK-/gE-/LacZ+为病毒载体,通过同源重组,构建了共表达与牛疱疹病毒1型VP22(BHV-1 VP22)融合的PRRSV E及M蛋白的重组伪狂犬病毒(rPRV)TK-/gE-/VP22E+/VP22M+。经PCR、Southern blot、Western blot证实rPRV构建正确,并能表达与BHV-1 VP22融合的PRRSV E及M蛋白。rPRV在IBRS-2、PK-15细胞中的增殖滴度与PRV亲本株相比无显著差异,表明外源基因的插入不影响rPRV增殖。用该rPRV免疫BALB/c小鼠,检测免疫小鼠抗PRRSV中和抗体及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并与未融合VP22的单表达PRRSV E蛋白及共表达E及M蛋白的rPRV TK-/gE-/E+与TK-/gE-/E+/M+进行比较。结果显示TK-/gE-/VP22E+/VP22M+可诱导小鼠产生更好的体液与细胞免疫反应,BHV-1 VP22发挥了佐剂效应。本研究为研制安全、有效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伪狂犬病二价基因工程疫苗奠定了基础。
犬贾第虫病毒(长春株)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陈丽凤;李建华;张西臣;刘 全;赵月萍;曹利利;陈 超
畜牧兽医学报, 2006, 37(4):  408-411.  doi:
摘要 ( 716 )   HTML( )    PDF (1108KB) ( 69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已报道的人源蓝氏贾第虫病毒序列设计了互相重叠的6对特异性引物,以犬贾第虫(长春株)纯培养滋养体总核酸为模板进行RT-PCR。PCR产物连接到pMD18-T载体进行测序,通过BLAST在GenBank进行同源性搜索,并用DNAMAN分子生物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测得我国犬贾第虫病毒(长春株)基因组全长为6 276 bp(DQ238861),编码1个有887个氨基酸残基的衣壳蛋白和1 056个氨基酸残基的融合蛋白,这2个阅读框被-1核糖体移码框分开,重叠处有220 nt。基因组中G+C占49.62%。其序列与国外报道的人源蓝氏贾第虫病毒(L13218)序列同源性为94.62%,编码的氨基酸同源性为93.50%;与国内人源蓝氏贾第虫病毒(AF525216)序列同源性为98.88%,编码的氨基酸同源性为98.30%。
犬冠状病毒基因疫苗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免疫原性研究
乔 军;夏咸柱;杨松涛;郝 峰;高玉伟;郑晓一;黄 耕
畜牧兽医学报, 2006, 37(4):  412-416.  doi:
摘要 ( 752 )   HTML( )    PDF (1138KB) ( 66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pVAX1为载体首次构建了犬冠状病毒病基因的3种真核表达质粒。首先将犬冠状病毒大熊猫株(CCV DXMV)纤突蛋白(S)、膜蛋白(M)和核蛋白(N)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序列测定。将测序后的质粒pTS、pTM和pTN分别双酶切,回收目的基因片段并将其定向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pVAX1中得到重组质粒pVAXS、pVAXM和pVAXN。将这3种真核表达质粒通过脂质体介导法转染MDCK细胞,通过RTPCR法进行转录水平的检测,并用间接ELISA法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在pVAXS、pVAXM、pVAXN转染MDCK细胞36 h后就可检测到目的基因的转录;在转染72 h后可检测到3种目的蛋白的表达。动物免疫试验表明,3种真核表达载体能有效地诱导机体产生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应答,这为CCV基因疫苗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