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兽医学报 ›› 2008, Vol. 39 ›› Issue (7): 858-865.doi:
吕慎金1,2 ,杨燕2,候冠玉3,马月辉1* , 耿社民4,李宏滨1,浦亚斌1
LV Shen-jin1,2, YANG Yan2, HOU Guan-yu3, MA Yue-hui1*, GENG She-min4,LI Hong-bin1,PU Ya-bin1
摘要: 利用30对微卫星引物,以中国西部7个地方绵羊(Ovi saries)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基因频率、平均杂合度(H)、多态信息含量(PIC)及有效等位基因数目(Ne),并根据共祖遗传距离矩阵进行UPGMA聚类分析,评估其品种内和品种间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在30个座位中,共检测到239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座位等位基因数为8个;品种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9~3.4个,座位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9~5.3个;座位平均杂合度为0.320~0.818,品种平均杂合度在0.656~0.719之间,座位平均PIC为0.388~0.786,品种平均PIC在0.590~0.666之间。聚类分析表明各绵羊品种聚类结果与其来源、育成史和地理分布基本一致,其中有争议之处仍待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