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兽医学报 ›› 2009, Vol. 40 ›› Issue (3): 285-290.doi:
• 遗传繁育 • 下一篇
高军1,任军1, Ken Siggens2,艾华水1,Gary Evens2,黄路生1*
GAO Jun1, REN Jun1, KEN Siggens2, AI Hua-shui1, GARY Evens2, HUANG Lu-sheng1*
摘要: 采用双色荧光标记技术,检测21个中国地方猪类群、19个欧美商业猪类群、5个亚欧美野猪类群、1个中国培育猪种、1个杜洛克×中国野猪杂种群体总共47个类群基因组DNA池的AFLP多态性,22种引物组合产生312个AFLP多态标记。根据多态标记信息,计算47个类群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并构建UPMGA聚类关系图。结果表明,中国地方猪、中国野猪与欧美商业猪群、欧美野猪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提示中国地方猪起源于亚洲野猪,而欧美商业猪种由欧美野猪驯化而来。杜洛克猪、长白猪和大白猪不同类群间的遗传相似性较高,但也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南昌白猪与大白猪、PIC L95系与太湖猪有着很近的亲缘关系,真实反映了其育成历史。嘉兴黑猪与梅山猪、冠朝猪、藤田花猪、上犹花猪和万安花猪等地方猪群遗传关系的研究结果与其形态学、地理分布和现行分类情况相一致,认为AFLP技术是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学研究的一项有效的技术手段。